首頁>Club>
這個問題暫無權威的結果,但不斷的探索會逐步接近權威。
7
回覆列表
  • 1 # 東方白542

    物質和精神的關係問題都探討了若干年了,無非就是物質和精神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物質決定精神,精神對物質具有反作用的關係。可以說,這個問題現在已是一個基本常識,人們大多認可這種說法。

    而要從文化的角度講物質和精神是什麼關係,依你所言既然暫無權威的結果,那麼,對於我等凡夫俗子,就更不具備理論水平來回答這一問題了。不過,我倒想以很淺顯的認識表達一下自己的看法。

    從文化的角度講,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地域,一個時代,一個群體等的物質現象實際上同時反映了其精神現象。也就是說,其物質和精神現象,兩者是相融的、相互滲透的。比如,以物質形態呈現的精神產品,像繪畫作品、雕塑作品、書籍、建築物等等等等,無不是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的合體。我們既可以說它們是物質產品,也可以說它們是精神產品;我們既可以說是人們的精神活動創造了這些物質產品,也可說這些物質產品體現了人們的精神活動。物質的存在,是產生精神活動的前提條件,沒有物質的存在,就不可能有人的精神活動;而沒有人的精神活動,就不會創造出凝聚著智慧蘊涵著精神(文化)的物質產品。

    綜上,從文化的角度講,物質與精神相互依存,互為影響、互為因果、緊密聯絡,不可分割。物質現象同時表現為精神現象,先進或落後的物質必然是先進或落後精神(文化)的體現;而先進或落後的精神(文化)又必然產生先進或落後的物質。

    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物質與精神同在,精神和物質共享。物質文明的狀態,相對反映了精神文明的程度,精神文明的程度,又相對體現了物質文明的現狀。正是因為這樣的不可斷然分割的相融關係,我們才既可以從物質層面去感受文化、感受精神,又可以從精神層面去感受文化,感受物質。

  • 2 # 使用者8094999696496

    從文化的角度看:別人都稱呼我老師!

    從物質的方面看:我享受的是頭等艙!

    從精神的狀態看:我就是膨脹了咋滴?

  • 3 # 使用者2934860766879

    文化是指人類掌握改造主觀和客觀世界的能力,換言之,就是掌握改造精神和物質的能力,這兩種文化能力是相輔相成的。

  • 4 # 崑崙源

    用毛澤東思想武裝的中國軍民及新中國,就非常實際、形象地回答了這個問題。

    用西方普實價值觀或幾千年封建人性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但用毛澤東思想武裝後,物質與精神關係似乎超越了一般原理,使人的物質本源向精神層面昇華,這就是毛澤東思想武裝的志願軍在差山姆聯合國大軍N個檔次下用“氣多”戰勝山姆“鋼多”取勝之奇蹟……毛澤東時代各方面人間奇蹟的層出不窮,也是這個道理……

  • 5 # 無憂草2775

    物質與精神,是連帶關係,也各自獨立。這與每個人對物質與精神理解而定義。也是大愛與小愛的區別。小愛者追求物質,使精神得到充實滿足。便是小家庭世界觀,這也是合乎人性道德觀。大愛之心者,以謀大事,為國家,為民眾謀幸福,以精神信仰,以至追求,便會不計較物質享受,而是付出,奉獻,甚至寶貴生命。如無數革命先烈,有的連名字都沒有,有的沒過上一天吃飽飯的日子,有的只帶來終身殘疾。無數愛國華僑志士,學子,商人,他她們為民族解放事業,放棄物質追求,只為精神信仰。待到山花爛熳時,她在叢中笑。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具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吾蘆獨破受凍死亦足。

    如果每個人都為追求物質,而滿足自己的精神亨受,社會就會變得自私自利,互相欺詐,大魚吃小魚,便會回到資本社會的惡性迴圈。失去道德信仰,追求物質享受,便會產生腐敗,人心不足蛇吞象,最終結果都得不到精神滿足。

    只有走共同富裕之路,才能得到物質與文化精神的和諧與滿足。只有奉獻精神,才能擁有物質與精神的滿足。

  • 6 # 瀏海洋

    文化,文是文字記載,是象形文字,以字的方式記錄五千年的命脈怎麼樣傳承到今天,以至於更遠。化是實踐和運用,就是說五千年的文字記載是怎麼樣落實在現實生活中以及工作中。實踐和運用離不開物質和精神層面,物質是有形的,而精神是透過對物質的提升,轉化成能量供給人體和大自然,然後精神飽滿,淨化自然,藍天白雲下,生活在綠色的家園。

    看到的是物質,而物質裡儲蓄的能量,沒有文化去建設,那能量就得不到運用,而物質也就得不到研發,去創造更有利的價值。創新意識的薄弱,由文化底蘊作為基礎,如果沒有文化基礎,那創新就不會有前景,雖然短時間內能有所前景,但好景不長。所以,文化是根,物質是本,把創新意識比作精神,那將是前途光明。

  • 7 # 寂語堂齋

    物質和精神的關係是哲學所研究和探討的東西,而哲學本身就是一種文化,文化是人們精神領域裡的一切,是精神領域裡所有東西的總和。哲學是文化的一個分支,如果把物質再上升一個層次,那麼物質就轉化成為精神。所以從絕對的文化角度講,物質和精神是可以互相轉化的,即物質變成精神,精神也能變成物質。

    中國的哲學,歷史上從沒有把物質和精神劃分開來,物質和精神是一體的。就象金木水火土一樣,金有金氣,木有木氣,水有水氣,火有火氣,土有土氣,這個氣就是精神。又象人一樣,身體是物質的,思想意思是精神上的,物質和精神結合在一起才能夠成為人。把物質和精神給分開了,那是外華人,外國哲學劃分的。

    純文化角度就是純精神領域,純精神領域物質就變成了精神。比如遊山玩水,山水本來是物質的,人們寄情山水,把山水變成了精神享受,這樣山水就轉化為精神。再比如琴棋書畫本來也都是物質的東西,確變成了人們疏情的工具,同樣也轉化成精神領域裡的東西了等等,大抵凡是物質轉化為精神享受的時候,它們就都變成了文化。

    同理精神也能轉化為物質。比如書籍,是人們有了思想感情後把它記錄書寫下來的,書籍是物質的東西,這就是精神轉化成了物質。再比如科學技術本來是精神領域裡的東西,經過加工製造就轉化成了物質等等,大抵凡是精神轉化成物質的時候,它們也都變成了文化。

    總之,從文化的角度講,物質和精神的關係就是,物質可以轉化為精神,精神也能變成物質。

  • 8 # 妄言語

    既然要從文化的角度講,那麼什麼是文化? 文化這個詞我查了一下,總覺得含意空泛,說法好幾種。根據我自己看文言文的習慣,試著解釋一下。

    文化由文和化二字組成。

    文的含意不少。其中有文以載道一說。什麼是道?道為萬物之母,世間萬物由道而生,且賦予萬物各自的特性。由此可知文為記載萬物的工具。化具有轉變、改變、變化的意思。那麼文化是否能解釋為人類記載自身所接觸瞭解到的事、物的特性並且將其轉變成適合自己的事、物。這種事、物包括人類對於自然界的一切認知、感悟,並且包含了人們受生存環境的影響而產生的生活習性,以及對於生存環境的影響、改變。(不知這種解釋是否合適?)

    物質自不必多說。

    精神是什麼?在中國文化裡精是精、神是神。有很深的含意,這裡不多說。在此處精神當是指人的思想。

    人身也是由物質組成,人的精神是依組成人身的物質而存在。漢字中有性命二字。心生為性,心生何物?所思所想,七情六慾。口令為命,令:發號施令。人能存活必須飲食,口所令者,飲食也。飲食之物皆為物質。道家有性命雙修之法:性即是精神,命即是肉身。性命雙修即為精神肉身一同修行。精神依靠肉身而存,肉身無思想即為行屍走肉植物人。精神肉身互相依存。

    人死如燈滅,一切皆空。人死精神亡,精神離體,肉身腐朽,也不能存。一個人精神不存,這世間的一切存於不存與他有何相干? 佛家說“五蘊皆空”、“四大皆空”。

    這是人本身的物質與精神的關係。

    記得有這麼一句話:世界因我而存在。這個“我”指的是“我的精神”。一件物體,對於“我”來說,只有“我的精神”感應到了,這件物體才是存在的。“我的精神”感應不到,那麼在“我的精神”裡就是不存在。打個比方:有一件東西,你從來沒聽過沒見過,忽然有人說有一件東西如何如何,你信嗎?

    人對於自然界的事物的認知是不斷改變的。認知是精神的一種體現。以前認為沒有的、不存在的,後來隨著人的認知的不斷擴大,也就是精神面的擴充套件,逐漸承認了。這不也是“世界因為而存在”的一種體現?

    人類的活動,總是免不了對生存環境的改變。這種改變是“因心而起”,由人的精神活動而引起的。比如發明創造,是因為人先有了發明創造某種事物的心思,才有了新的事物的出現。

    物質就在那裡,不會因為人發現沒發現而存在或不存在,但是因為會人的精神思想有所改變。因為人的精神才會有新的物質出現。物質也會因為被人發現從而會對人的生活產生改變。這種相互的影響、改變被人記錄且祖祖輩輩傳承下去就是文化。一個民族的生存方式生活習慣對於事物的看法會受環境影響。環境改變,這個民族的一切都會改變,同樣,環境也會被這個民族所影響、改變。這種相互的影響、改變後果就是這個民族的文化改變。

    物質因精神和文化而改變;精神也會因物質和文化而改變;文化是由精神和物質相互影響所產生。三者相互影響且會因此而改變。

  • 9 # 無用學派

    物質是什麼?精神是什麼?

    這是以往哲學一直在追究的東西,但是從來沒有說清楚過,因為任何所謂的真理都是基於當前或者過往的資訊量所決定的

    既然這裡只是問了關係,那我簡單回答,舉一個不是很恰當的例子:受精卵你覺得他有沒有精神?按照人類當前的認知來說,他就是一團無意識的分子細胞,你總不能說你手上的一塊肉有獨立的意識吧

    那麼既然受精卵沒有所謂的精神,而到了人這裡為什麼突然就有了?由此我可以推斷,物質生髮出了精神,或者說物質本身就有某種性質,而精神無非就是物質的後續延伸。

  • 10 # 關山聽風

    從文化的角度來談物質和精神關係,是一篇大文章,我不想用高深的理論去論證,還是談談自已的經歷和感受吧。

    我是一個民俗文化業餘愛好者,按村民們對我的稱呼,也算一個“文化人”了。

    我的工作與民俗文化無關,甚至與文化也無關。自從我有了民俗文化這個業餘愛好者,不管赤日炎炎,還是風霜雨雪,總愛到鄉村去,到村民中去,到田野中去,獲取第一手民俗資料。

    十多年來,我在各種媒體發表民俗文化類文章近百萬字,得到了多方面的認可。

    有一位朋友問我:“你為本地民俗文化作出了這麼大的貢獻,政府給了你多少經費?“

    我回答說:“沒得到一分,我不是為了經費才做民俗文化的,這是我的業餘生活。”

    這些年來,我為了民俗文化的挖掘、整理,在物質上我付出了很多,如賣相機、下鄉村的車費、食宿、付村民的誤工費等等,都是自已掏腰包。有時碰到鄉村有紅白喜事,為了蒐集第一手民俗資料,我得入鄉隨俗,要隨禮。

    這些年來,我在物質上付出很多了,累計起來也是一筆不小數目,但我在精神上獲得了豐厚的回報,我的付出也就值得。

    因此,我覺得,從文化的角度來看物質和精神,它們是辯證統一的關係,同等重要,但物質畢竟決定了意識。在市場經濟的今天,過分強調物質就會失去文化意識的本質。當然如果沒有物質作基礎,去空談文化精神就如同是空中樓閣。

    最後,我想說的是,我畢竟是一個拿工資的人,手中有工資,這就是物質基礎,堅持不懈地利用餘業時間去研究民俗文化,這就是精神。

    (圖片為筆者田野調查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您怎麼看待家長當著老師的面批評自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