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北洋海軍炮手
-
2 # 如海25
有明一代,真正稱得上民族英雄的主要有兩個人,一個是于謙,另一個是抗倭名將戚繼光,但兩個人只選一個,還是當屬於謙,他的光芒照耀千古!
-
3 # 史書行者
太多了!胡宗憲標註釣魚島,李定國張煌言(定國死/煌言死,則明亡矣)抗清,沈有容跨島擒倭,史可法死守揚州,閆應元江陰81日,袁可立守衛登萊,李如松,陳璘抗日援朝(明日朝鮮戰爭)。
-
4 # 歷史哈哈哈
1.明朝的民族英雄史可法。史可法所在的時代,明朝已經內憂外患都很嚴重了,李自成攻進京城時,史可法聞訊後想去救駕,但是還沒到京城,就聽說了崇禎皇帝已經死去的訊息。北京城當時被李自成佔領了,史可法很心痛,為崇禎皇帝發喪。當時清軍還在關外,李自成的兵馬也只佔領了明朝的部分土地,史可法和很多明朝大臣都覺得還是有希望的。他們想要擁立新君,重建大明王朝。
2.臣子們擁立福王為南明的皇帝。當時滿清看中了明朝這塊肥肉,李自成的起義軍已經成功的佔領了北京城,南明的建立看似為明朝續了命,其實也無法改變這個現狀。以史可法為首的官員,選擇了和滿清聯合共同抗擊李自成的起義軍。起義軍被攻破後,多爾袞帶領的清軍轉身就開始攻打南明。南明的命運和南宋有些相似。當時元朝轉身攻擊南宋的時候,沒有給南宋留機會,最後逼得南宋的最後的皇帝和許多南宋百姓投海而死。
3.清軍也沒有給南明機會,史可法帶著軍隊守在揚州,堅決不降。最後史可法身邊的將領也投降了,只剩下史可法堅守揚州城。就這樣,揚州城最後被攻破了,誓死不降的史可法,最後被清軍所殺。史可法可謂是明朝的民族英雄,誓死不投降滿清。
-
5 # 漢時明月
論起明朝一代的民族英雄,我認為首屈一指的是那位“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的抗倭名將戚繼光,下面我們來看看他的生平事蹟。
戚繼光(1528—1587),明朝抗倭名將,著名軍亊家,民族英雄。字元敬,號南塘,晚年又號孟諸。祖籍濠州定遠(今安徽定遠)人,後移居山東蓬萊。父戚景通是一位為人正直、精通經史、文武兼優的名將。嘉靖中期承襲父職,擔任登州衛指揮僉亊,後升都督同知,代總兵官,最後官至左都督。戚繼光自幼在父親的嚴格要求和精心培養下,誦讀詩文,研習兵法,苦練武藝。17歲那年父親病故,戚繼光襲承父職後,他仍舊刻苦讀書,博覽歷代兵家名著。
嘉靖年間,倭寇屢屢侵犯樂清、瑞安、臨海等地。戚繼光從此走向了抗拒倭寇的仕途。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戚繼光從山東調到浙江抗倭,他看到衛所官軍毫無作戰能力,而人民卻英勇抗戰,於是召募以義烏農民和礦工為主的3000新軍加以訓練,組成戚家軍。戚家軍紀律嚴明,戰鬥力旺盛。戚繼光注意到倭寇的倭刀、長槍、重矢等武器的特點,創造了新的陣法鴛鴦陣,使長短兵器相互配合;又根據倭寇的戰略戰術,再接合自己的家傳武功,創造出一套漁陽刀法。大大提高了戰鬥力,在抗倭戰鬥中,屢建奇功使戚家軍名聞天下。
嘉靖四十年(1561年),倭寇幾千人襲擊浙江台州、圻頭等地,戚繼光率部隊在人民群眾的配合支援下,先後九戰九捷,殲滅大量倭寇,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盧鏜、牛天錫也在寧波、溫州大敗倭寇。浙東的倭寇全部掃除。
第二年,倭寇大舉進犯福建,從溫州來的倭寇與福寧、連江的倭寇一起攻陷壽寧、寧德;自廣東、南澳來的倭寇與福清、長樂等地的倭寇攻陷玄鍾所,並延及龍廷、松溪、古田。倭寇在距寧德5公里的橫嶼,憑險固守,與官軍相持一年多。新來的倭寇又在牛田、興化築營固守,互為聲援,使福建頻頻告急。戚繼光又率軍進入福建剿寇。戚繼光攻下橫嶼,斬首2600多名倭寇。又乘勝攻下牛田,搗毀倭寇巢穴。倭寇逃向興化,戚繼光乘勝追擊,連夜作戰,連克60多營,斬首3500餘級。戚家軍進入興化城,受到人民的熱列歡迎。戚繼光回師福清,又殲滅登陸的倭寇200多人。盤據在福建境內的倭寇基本全部消滅。
戚繼光返回浙江後,倭寇又大肆劫掠福建沿海。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底攻陷興化府城,在城中燒殺姦淫掠奪,無惡不作,盤據兩個多月才棄空城退出,經岐頭攻陷海衛(今莆田縣平海),以此為巢穴,四出騷擾。福建再次面臨倭寇的威脅。明朝調新任福建總兵俞大獻和先期援閩的廣東總兵劉顯與戚繼光一道抗擊明倭。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四月,戚家軍再次進入福建。在攻擊平海衛倭寇的戰鬥中,戚家軍為中軍,擔任正面進攻,俞大猷為右軍,劉顯為左軍,從兩翼配合攻擊。戚家軍以胡守仁部為前導,兵分三路,以火器打亂了倭寇前鋒騎兵,乘勢發動猛攻,俞、劉二部從兩翼投入戰鬥。倭寇三面受敵,狼狽竄回老巢。三路明軍乘勝追擊,將敵人圍困於巢中,並借風火攻,蕩平了寇巢。殲滅寇。此戰只用了兩個時辰,殲倭2000多人,解救被擄男女3000多人,明軍收復了興化城。平海衛之戰後,戚繼光又率部消滅了原侵擾政和、壽寧的倭寇。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又相繼大敗倭寇於仙遊城下,斬首1600餘級。其後戚繼光又在福寧大敗倭寇,並與俞大猷一起最後掃清了福建境內的倭寇。餘倭逃往廣東。至此福建倭患基本平定。
沿海倭寇平定以後,戚繼光被升為左都督,督辦遼東事務,指揮遼東軍打退了炒蠻的進犯後,加封了太子太保,後來又在太子太保上,又加封太子少保。在以後的考核中,他屢受嘉獎。
戚繼光在薊州鎮守了16年,邊防守備井井有條,薊州太平安定。在這之前,自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始,17年間換了十個大將,都因獲罪被查辦,只有戚繼光在此16年不但不受罰,還年年受嘉獎。萬曆十五年(1587年)十二月八日,這位抗倭名將,著名的軍亊家,沿海各族人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戚繼光因病去世,享年59歲。
-
6 # 沉沉相殷
朱元璋,李定國,鄭成功,戚繼光,俞大猷,瓦氏夫人,于謙,袁崇煥,盧象升,李來亨,徐達,常遇春,藍玉,甘輝,鄧子龍等人。
-
7 # 青言論史
明朝,作為一個比較純粹的中原漢族國家,和周邊民族部落之間矛盾比較突出。而正是在這不斷地防衛和反擊之中,誕生出了無數的民族英雄。筆者不才,願意在此羅列一下:
1.徐達、常遇春:
這是大明王朝開國以來,首屈一指的民族英雄。他們的組合,不僅從南京打到了北京,還一舉收復了被遊牧民族政權奪去三百年的開封、四百年的燕雲十六州。僅此一件偉業,就足以讓他們名列民族英雄之中。
2.于謙:
毫不客氣地說,明朝之所以沒有弄出來個“北明”、“南明”,北京沒有像開封一樣來一個靖康之恥3.0版,正是因為有了于謙。“賴有嶽於雙少保,人間始覺重西湖。”和岳飛一同矗立在西子湖畔的于謙,又豈能不是毫無爭議的民族英雄?
3.胡宗憲、戚繼光、俞大猷、譚綸:
這四人組成的抗倭天團,在嘉靖王朝令人焦頭爛額的倭患之中撥開雲霧見青天。毫無疑問,戚繼光年少時的那句“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不僅是他一人的座右銘,更是這四位民族英雄的畢生追求。
4.孫承宗、袁崇煥、盧象升:
無論是打造關寧錦防線,還是以七十六歲高齡帶領全城軍民殊死抵抗清軍,還是打出了寧遠大捷和寧錦大捷的袁崇煥,以及帶領五千殘兵鏖戰六萬主力清軍最後全軍覆沒的盧象升,都是明清戰爭之中值得我們永遠銘記的民族英雄。正是因為有他們的存在,明清戰爭才在一片頹勢中顯得如此壯烈!
5.史可法、閻應元、李定國、張煌言、鄭成功……
這是一個太長太長的名單,當北京城坡的時候,就意味著混沌但又悲壯的南明抵抗運動的開始。無論是揚州十日,還是嘉定三屠,亦或是如今和嶽於雙少保共同守護西湖的張煌言、永遠守護著寶島的延平王,都是這段歷史給我們刻骨銘心的記憶。
其實,又何止這些名留青史之人是英雄?徐達全軍不是英雄?參加北京保衛戰的每一位軍民不是英雄?戚家軍、譚家軍、俞家軍不是英雄?關寧鐵騎、天雄軍不是英雄?從揚州到江陰再到嘉定的寧死不降的百姓不是英雄?
也許只有閻典史在江陰城破時寫下的絕筆聯才能反映這些有名或無名的民族英雄們的真實想法吧:
八十日帶發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萬人同心死義,守大明三百里江山! -
8 # 來一份炸雞
戚繼光(1528—1587),明朝抗倭名將,著名軍亊家,民族英雄。字元敬,號南塘,晚年又號孟諸。祖籍濠州定遠(今安徽定遠)人,後移居山東蓬萊。父戚景通是一位為人正直、精通經史、文武兼優的名將。嘉靖中期承襲父職,擔任登州衛指揮僉亊,後升都督同知,代總兵官,最後官至左都督。戚繼光自幼在父親的嚴格要求和精心培養下,誦讀詩文,研習兵法,苦練武藝。17歲那年父親病故,戚繼光襲承父職後,他仍舊刻苦讀書,博覽歷代兵家名著。
王先生出生就是含著金勺的,出生於浙江餘姚一個很顯赫的家庭。因此從小就能接觸到優越的學習資源。此人心思不同常人,在當時科舉考試應該來說是每個青年的夢想,但他認為“科舉並非第一等要緊事”,天下最要緊的是讀書做一個聖賢的人。
英宗正統年間,英宗被蒙古瓦剌部所俘,朝廷賠款求和。這件事情在王守仁幼小的心中投下了巨大的陰影。他發誓一定要學好兵法,為國效忠。15歲時就屢次上書皇帝,獻策平定農民起義,未果。我們的15歲估計還想著怎麼貪玩了,人家王先生已經開始關心國家大事了。同年,他出遊居庸關、山海關一月之久,縱觀塞外,那時已經有經略四方之志。
-
9 # 鐵劍齋
▂ ▄ ▅ ▆ ▇ █ 精彩分享 █ ▇ ▆ ▅ ▄ ▂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王先生出生就是含著金勺的,出生於浙江餘姚一個很顯赫的家庭。因此從小就能接觸到優越的學習資源。此人心思不同常人,在當時科舉考試應該來說是每個青年的夢想,但他認為“科舉並非第一等要緊事”,天下最要緊的是讀書做一個聖賢的人。
英宗正統年間,英宗被蒙古瓦剌部所俘,朝廷賠款求和。這件事情在王守仁幼小的心中投下了巨大的陰影。他發誓一定要學好兵法,為國效忠。15歲時就屢次上書皇帝,獻策平定農民起義,未果。我們的15歲估計還想著怎麼貪玩了,人家王先生已經開始關心國家大事了。同年,他出遊居庸關、山海關一月之久,縱觀塞外,那時已經有經略四方之志。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10 # 靈石蘊
從1368年到l644年,明朝享國祚276年,期間下到平民百姓,上到帝王將相,無論從經濟、政治、文化又或者是民生、戰爭,各個方面各個時代民族英雄數不勝數,有些人沉靜於歷史,有些人流傳於史書,但他們,都是中華底蘊
這裡只試舉一人,三寶太監鄭和講真,作為沒有獨立人格的皇傢俬奴,古往今來,太監能留有好名聲的不多,能留有好名聲又有巨大影響力的,則更少了,但鄭和,恰恰就是其中一員
鄭和自幼跟隨朱棣身邊,南征北戰,是靖難功臣,但那段時間的戰績在浩瀚歷史中,真的不值一提,史書中也沒記載幾句
我們熟知鄭和,因為他從1405年到1433年,28年間七下西洋,龐大的船隊航跡遍佈東南亞、印度洋、波斯灣、阿拉伯海、非洲東海岸等大片地區,從今天視野來看,鄭和開創了海上絲綢之路,增進各方文明交流,是大功
今天華人能遍佈南洋,鄭和功不可沒
當然,這種功勳在古代叫“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這個交流也成了“華人習知海夷珍寶之饒,夷人亦知我海道,奸闌出入,華夷相糾,盜賊復起”,鄭和王景弘(第八次下西洋正使)之後,五百年間,再無鄭和王景弘
遺憾,教訓
回覆列表
民族英雄這個定義,一直以來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而且由於民族主義的緣故,很多不該是民族英雄的人物被拔高到了民族英雄的高度。
實際上,如果真要定義民族英雄的概念,我們可以看一下一條潛規則,也就是國家的角度。如果按照這個角度來說,民族英雄必須是建立在捍衛中國以及中華民族的利益這一基礎上。所以其時間節點最早要以中華民族成型的時候開始算,那麼最晚可以從鴉片戰爭開始算,因為鴉片戰爭時候現代中國已經成型,為了反抗外來侵略而奉獻、犧牲的英雄人物自然是民族英雄。
如果再往前推,那麼在中華民族成型的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歷史人物才是民族英雄。如果以這個標準,那麼只有鄭成功符合民族英雄的含義。
因為鄭成功雖然在當時屬於海賊,是為正統儒家所不齒的軍閥,而且還追求獨立的政治、經濟、軍事權力,希圖脫離中原王朝的控制。但是,其從荷蘭東印度公司搶下臺灣島也屬於擴充套件中國歷史範圍,要不然清朝上哪吞併臺灣。
清朝吞併臺灣、滅亡鄭氏的一個理由,就是鄭氏人員和臺灣人都是中國之人,必須迴歸中國統治。
同時,在基於沿海省份暗算的角度上,清朝將臺灣正式納入中華帝國版圖。這也是鄭成功做的歷史貢獻,畢竟臺灣島在之前長期遊離於中華帝國之外。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