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上週,英國演員斯克林(Ed Skrein)為抗議好萊塢「洗白」(white-washing)而退出了漫畫電影《地獄男爵》新一集的拍攝。對此,華裔女演員汪可盈(英文名Chloe Bennet)在Instagram上發文表示稱讚,結果卻因改掉中國姓氏一事又被拿出來熱炒並遭到譏諷,引爆了又一場口水戰。
14
回覆列表
  • 1 # 派拉特之書

    在好萊塢,「洗白」指的是由白人演員扮演非白人角色的行為,這被視為一種盛行很久的種族歧視行為。斯克林在《地獄男爵》中扮演的角色是個日本混血兒,在很多亞裔美國人抗議後,斯克林決定放棄這一角色。 「很明顯,以準確的文化方式表達一個角色對人們來說意義重大。忽視這個責任是一個令人擔憂的傾向,這將掩蓋少數族裔的故事和藝術成就。」他說。

    (斯克林原本的角色在漫畫原著中是日本裔)

    對此,汪可盈感謝他站出來「對抗好萊塢對亞裔美國人持續不斷的漠視(insensitivity)和輕率之舉(flippant behavior)」;並盛讚他是個「真正的男人」。

    她對自己改名的行為進行了辯解:「好萊塢是種族主義,之前的姓讓他們感覺不舒服,結果他們什麼角色都不給我。」

    汪可盈原名Chloe Wang,父親是中國人,母親是白種人, 1992年出生在芝加哥並在那長大。 2008年她前往上海開始個人演藝事業,2009年,汪可盈發行個人首支單曲《Uh Oh》。 2010年,她返回美國發展並將事業重心轉向戲劇領域。 2014年在《神盾局特工》扮演駭客Skye受到了很多關注。

    這不是她第一次因為改名一事而公開發聲,也不是第一次作為活動人士呼籲好萊塢和這個行業加強對少數裔的包容和開放。

    早在三年前她就強調,改名並不是因為她不認可她的亞裔血統,而是因為這個行業的歧視而不得不這樣做。2014年在接受the star.com採訪時,她說作為Chloe Wang的她,「在線上預定東西都很困難」,好萊塢也不會給她機會,而變成Chloe Bennet沒幾天,她就拿到了演戲生涯的首個大角色。

    汪可盈同時強調Bennet取自父親的名(first name),也是因為表達對父親的尊敬。她還成立了一個名叫RUN的公益組織,旨在為亞裔美國青少年提供一個發聲的平臺。

    因為斯克林退演一事而讓自己陷入爭議旋渦之後,她接受美國國家公共電臺(NPR)採訪說,在好萊塢,發生在亞裔美國人身上最可怕的事情是,白人好萊塢或者在好萊塢持種族劃分觀念的人會告訴亞裔美國人,「你們就是笑柄」。他們刻板地認為,我們就是書呆子,我們是害羞的女孩,或者說那個男孩不性感因為他是個亞洲人。」

    在好萊塢改名的案例非常多,一些人少數裔演員會傾向於把自己的名字「漂白」,也有猶太人把名字改得聽上去更像基督教徒。不過英國《衛報》說,還沒有哪個改成更像白人名字的名人會像汪可盈這樣如此公開直率地把原因歸咎於好萊塢的歧視。通常他們只會說改名是為了讓名字更短一些,而「更短」這個詞本身就可以解讀為「更加帶有白人特徵」。

    該報引用了2016年一項研究結果稱,在美國勞動力市場上,非白人如果把簡歷上代表他們種族的資訊抹掉,那麼他們得到面試的機會就會增加一倍還要多,這種做法被稱為「簡歷漂白」,在美國非常常見。

    汪可盈的公開信再次在社交媒體上引發了一片爭議。一些人稱讚她很勇敢而且誠實。

    但有人諷刺她只是藉題發揮,在好萊塢謀私利。

    總體來說,白人在好萊塢還是處於支配地位,所以不少原著即使標明角色不是白人,電影也會改為白人扮演,例如各種日式漫畫好萊塢真人版。

  • 2 # 何年月畔

    在好萊塢,有一個定律,只要把握住北美市場大本營,就能賺得盆滿缽滿。

    所以主要還是迎合北美市場,當然,閤家歡電影除外。

    正因為這種市場傾向,在選擇演員上會有不同的策略。

    比如《摘金奇緣》,雖然是華人題材,但因為主要市場在北美,所以對人物和故事的刻畫都是在迎合北美觀眾。

    有人說這部電影擺脫了對華人的刻板印象,看過電影的中國觀眾顯然有不同的看法。

    隨著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美國民眾對中國的印象在貧窮與富有之間薛定諤的貓。一方面認為我們非常落後,另一方面又覺得是有錢的暴發戶。

    所以《摘金奇緣》是對新刻板印象的迎合,而不是破除刻板印象,即使故事發生在新加坡。

    有人會舉例《黑豹》,片中包括主角,大部分都是黑人演員,但這個特殊性在於它面對的是北美的黑人,面對的是美國的一個大群體,而非遠在非洲的黑人。

    如今的好萊塢,電影裡的黑人角色越來越多,戲份越來越重,甚至到了黑人角色必不可少的地步。

    要知道幾十年前,黑人只能拿到僕人和司機這樣的角色。

    華人在好萊塢的地位才剛剛被重視,而背後,首先是中國國力越來越強大,帶來市場的誘惑,其次才是美國華裔的爭取。

    汪可盈改名的經歷是迫於無奈,不管你長相如何,只要看到是東亞姓氏,在看演員資料時就會預設扔進垃圾桶,而且是你越有張漂亮的東方面孔,越沒有機會。

    因為這不符合北美觀眾的想象,他們要的是丑角,就像《破產姐妹》裡的韓老闆,《宿醉》裡的周先生。

    近日,有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有人針對好萊塢的刻板印象採訪了一些混跡好萊塢的亞裔,拍攝了一些他們常拿到的角色照和他們想要演的角色照,做了對比。

    相信,只要其他國家、民族強大,尤其是中國越來越強大,其他族裔在電影中的地位才會越來越重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按揭落地價格最多三萬,能買什麼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