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孔子闡述了很多小人的含義,小人與君子的對比,使人們總是誤認為孔子筆下的小人等同於今天的小人。其實,兩者有本質區別,孔子的小人是沒有受過教育,地位低下的人,請感興趣的可以說說自己的看法。
11
回覆列表
  • 1 # 高昕原

    一本論語,以"仁"的思想為核心,"智"的理念為輔助,透過個人德性修養,成就"仁智"雙全的人格君子。而小人,正是君子相對立的矛盾反向。在人品方面"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在修養胸懷方面"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在人生追求上"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君子上達,小人下達";在與人交往上"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之","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對待問題的處理方面"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泛矣。"

    從上面看來,君子和小人的標準,就是看是否按德和義行事,如果一個人計較於個人利害得失,事事以一己情感好惡待人,營營苟苟,這即是孔子筆下的小人。

  • 2 # 雕刻歷史

    在孔子的話語體系中,“小人”是與“君子”相對的概念,它們分別有兩個意思,即所謂“以德稱”和“以位稱”。君子既可以指有德者,也可以指有位者;同樣,小人既可以指無德者,也可以指無位者。簡單來說,君子要麼是德行高尚之人,要麼是“君之子”,即有一定官位之人;小人要麼是德行不好之人,要麼就是沒有做官的小老百姓。如孔子說“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這裡的君子和小人對舉,都是指德性高尚之人和德行不好之人,是從“德”的角度界定的。

    但在“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這句話中,君子和小人分別指在上位者和在下位者,也就是統治者和老百姓,他們之間是一種上行下效的關係。這是從“位”的角度界定的。

    朱熹在解釋《論語》中“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時說“君子,成德之名”,也是從“德”的角度界定的。在解釋“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時,他說:“周,普遍也。比,偏黨也。皆與人親厚之意,但周公而比私耳。君子小人所為不同,如陰陽晝夜,每每相反。然究其所以分,則在公私之際,毫釐之差耳。故聖人於周比、和同、驕泰之屬,常對舉而互言之,欲學者察乎兩閒,而審其取捨之幾也。”因此,儘管在孔子的話語中,小人有時是指老百姓,但多數時候是指德行不好之人。

  • 3 # 使用者62564438606

    師:《論語》開篇三句話是一個整體,第一句話講從修行到開悟;第二句話講隨著修行的深入,智慧洞開,見到了智慧之光(朋)。你完成了這兩步,就來到了第三步,你成為君子了。後文有“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什麼叫知命?明白了人生的道理。不是會算命了,是明白了人生的意義。所以明白了人生的道理和意義的人叫君子。當然,前提是開啟智慧之門。開悟的人稱為君子,不開悟的人叫小人。孔子在《論語》的第一章第一段把小人和君子進行了明確的定義。

    不帶:“小人”的意思不是帶有侮辱性吧?

    師:孔子怎麼可能說帶侮辱性的語言呢?不要把現代對於詞語的一些歧義帶進來。《論語》裡面的小人指的是目光短淺的人,也就是平常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好男人的標準是什麼?成功男人的標準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