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網際網路健康諮詢醫師

    我的回答是比較專業的,供大家參考。體檢時血液檢驗報告單我們應該重點關注那些專案呢?這裡探討的是重點關注的專案,因為做體檢的群體年齡大多數是40歲以上的人居多,所以,重點關注的檢驗專案有:

    1,血紅蛋白一貧血

    2,白細胞一炎症

    3,血小板一出血

    4,谷丙轉氨酶一肝臟損害

    5,谷氨醯轉肽酶一肝臟損害

    6,血糖一糖尿病

    7,血尿酸一高尿酸血癥,痛風

    8,甘油三酯一動脈粥樣硬化

    9,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一動脈斑塊

    10,糖化血紅蛋白一糖尿病血糖控制情況

    11,血肌酐一腎臟損害(腎功能衰竭)

    12,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一心梗

    16,甲胎蛋白一原發性肝癌

    17,癌胚抗原一消化系統腫瘤

    18,二對半一乙肝感染

    19,丙肝抗體一丙肝感染

    20,甲功8項一甲狀腺功能

    體檢血液檢測重點關注這些專案就可以了,當發現檢測專案結果出現異常時,根據相關提示,在進一步做詳細檢查,以明確診斷,及時治療,避免併發症的發生,同時,需要動態觀察異常檢驗專案的變化情況,及時發現問題,及時對症治療。

  • 2 # 醫學小偵探

    體檢中的血液檢驗報告單重點應關注哪些專案?

    對於體檢,確實,能不能找到合適的體檢專案內容,太重要了,好的體檢報告可以很好反映一個人的基本身體狀況,但如果選擇不好,不僅體檢時候排隊廢了時間,還廢了錢,最重要的是被體檢假象迷惑了!同時不要小看一個簡單的抽血化驗,幾張的“血液報告單”,其中還是很有學問的!

    第一張血液報告單——血常規!

    主要看這5個指標!

    紅細胞:有無貧血血紅蛋白:反映貧血的程度白細胞:有無炎症感染,根據白細胞分類,可以分辨細菌還是病毒感染!血小板:急性大失血和溶血後急性感染、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多發性骨髓瘤、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及某些惡性腫瘤的早期等平均紅細胞體積(MCV)和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含量(MCH):主要用於篩查遺傳病地中海貧血,尤其是在兩廣地區!第二張血液報告單——生化檢查!肝功能——看谷丙轉氨酶以及穀草轉氨酶,有無肝臟炎症及肝功能受損情況程度!腎功能中的尿酸——看尿酸是否高,有無高尿酸血癥,痛風的風險大小!腎功好不好看肌酐、尿素氮!腎功能中的血糖——有無糖尿病風險!血脂四項中的低密度脂蛋白是壞膽固醇,低點好;高密度脂蛋白是好的膽固醇,高點好!主要判斷動脈硬化指數風險!心肌酶譜主要看有無心肌缺血壞死,冠心病及一些心血管疾病患者尤其要注意!微量元素檢查,尤其是偏食小孩,可以查一查,看是否缺乏微量元素!第三張血液報告單——免疫檢查!乙肝兩對半定性實驗——查體內是否有抗體,檢驗疫苗注射後是否對人體有產生保護性抗體,有無乙肝病毒感染!如有,需要進一步檢查乙肝病毒定量確定病毒數量!艾滋梅毒——有高危行為的要查!普通腫瘤標誌物篩查——意義不大,特異性不強,對於早期腫瘤篩查不是特別明顯,有結果陽性往往不是好的訊息!

  • 3 # 醫生天天說健康

    常規體檢涉及到血液的有血常規,大生化和感免八項。下面分開來說說。一、血常規主要看三項,白細胞,(血紅蛋白、紅細胞),血小板,別看十來塊錢的血常規能透過它瞭解的東西可多了,比如感染,貧血,及其他血液系統疾病(白血病,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徵,血小板減少增多等,但這只是提示無法確診)。二,生化包括血糖血脂肝腎功能,這些都是直觀的指標不多闡述。三感免八項主要包括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淋病等傳染性疾病。所以說常規體檢這幾項都是要查的,能清楚明瞭的提示你目前的基本狀況,但並不是說這幾項都正常了就沒問題。歡迎大家關注,諮詢。有問必答,知無不言。

  • 4 # 普外科曾醫生

    體檢是早期發現疾病非常好的辦法,一般來說,單位組織的體檢,查的都比較簡單,抽血一般只會查血常規、生化全套,好一點的單位,還會查腫瘤指標。我們分別來說說,這些指標應該怎麼看:

    血常規

    這是用的最多的檢查,血常規主要有三個指標:

    第一,血紅蛋白

    如果血紅白蛋低於正常值,那就是有貧血,貧血的原因有很多,需要進一步檢查。

    第二,白細胞

    白細胞反應身體有沒有炎症或者感染,如果是細菌引起的感染,白細胞會升高,中性粒細胞比例會增加。

    第三,血小板

    血小板減少,會導致凝血功能異常,容易出血,例如刷牙就會出血。血小板減少常見於營養不良,肝硬化,白血病等等。

    生化全套

    生化全套包括很多結果,例如肝腎功能,血脂,血糖等等。

    肝功能:

    肝功能的指標主要有膽紅素,轉氨酶,白蛋白,如果這些指標出現異常,有可能就是肝功能出問題了。

    腎功能

    腎功能的指標是肌酐、尿素氮,肌酐升高,說明腎功能不好。

    其他指標:血脂的指標包括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甘油三酯等等

    空腹血糖大於7,有可能是糖尿病,尿酸升高,見於痛風。

    腫瘤指標

    男性需要關注的腫瘤指標,前列腺癌抗原PSA,升高有可能是前列腺癌。

    女性需要關注的指標,CA-125,升高有可能是卵巢癌或者乳腺癌。HPV陽性,需要警惕有沒有宮頸的病變,有沒有尖銳溼疣。

    其他的指標,AFP、CEA、CA-199,NSE等等,可代表其他的腫瘤。

  • 5 # 泌尿腫瘤外科鮮醫生

    任何檢查報告,單獨看某個資料都是扯淡,而現在很多體檢報告就是軟體根據一個個資料逐一按公式套寫的,並沒有醫生把所有內容進行綜合分析。所以很多人覺得體檢報告上的東西,說了和沒說差不多。

    現在很多單位,不管國有還是私人,都會組織員工體檢,價值500-2,3000塊不等。但是這個體檢經常也是一個槽點,感覺這個體檢花了錢,但是很雞肋,還有很多人說,怎麼上半年才體檢,下半年就檢查出很嚴重的疾病,覺得體檢意義不大。

    的確,目前不管是專門的體檢機構,還是大型醫院的體檢中心,都有一些問題。首先體檢專案,要麼是程式化的套餐,要麼給出一定範圍和價目表叫自己選,很多人說我又不是醫生我哪知道選什麼,就套餐吧。第二是體檢報告很多是軟體根據檢驗資料的程式化說明,沒有任何指導意義,或者直接叫你去專科就診,也不知道嚴重程度,很多人因為忙,自己也覺得沒什麼,也就沒有去繼續檢查,當然多數情況下是沒問題的,但什麼時候就必須去進一步檢查呢,一般也不會有醫生詳細給你解釋體檢報告,很多人又拿著體檢報告去問熟人,但是,沒有熟人呢?

    血液相關的檢查,在體檢裡面一般會佔一半的費用,對於很多疾病有一定的指導性,下面通俗的講一講,看到一些資料異常,該怎麼辦。(這裡一般講的指標輕中度異常,如果嚴重異常甚至達到危急值標準,那麼不用想,直接去醫院)

    一、生化全套:一般包括肝功能,腎功能,電解質、血糖、血脂等。

    肝功能,主要包含蛋白、轉氨酶和膽紅素。對於常規體檢,蛋白主要反映人的營養狀況,總蛋白、白蛋白很多年輕人都可能會偏高一點的,這個沒有問題,因為現在的人營養狀況都不差。白蛋白低了怎麼辦?先想想你自己的營養狀況,比如某個美女正在減肥,三天只吃一頓飯,已經好幾個月了,那麼這個很容易解釋,所以暫時不用擔心,加強營養1個月以後再複查。如果你自我感覺營養狀況很好,頓頓都有大豬蹄子,結果蛋白還是低的比較多,那麼就需要加以注意,結合其他檢查來排查一下,是否有消耗性的疾病,比如腫瘤,結核等。這裡需要注意的一個是白蛋白/球蛋白比值,一般這個比值在1.5左右,如果比值降低,或者倒置,比如球蛋白數量高於白蛋白,那麼這反而需要注意,有可能是肝功能受到損傷,或者有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

    肝功能裡面的轉氨酶,很多人大概知道,所以很多人問,我轉氨酶高是為什麼?是不是有肝炎啊?這個並不一定,如果體檢發現轉氨酶高,首先想想自己,有沒有病毒性肝炎?如果曾經有,或者是攜帶者,那麼需要注意了,是不是病毒近期有活動,那麼需要再好好檢查。如果沒有病毒性肝炎,那麼想想,前兩天是不是去擼串喝了兩箱啤酒?或者是不是前幾天裝酷下雨不打傘感冒了吃過感冒藥?或者老闆催任務熬夜加班了幾個禮拜?這些都可以引起轉氨酶升高。如果有這些情況,那麼可以先不著急,喝酒的戒酒一段時間,吃藥的停一段時間,加班狗休息一段時間,1個月以後再去查,多數人都會正常,要是不正常,那麼再去進一步檢查。

    腎功能,主要是三項,尿素,肌酐,尿酸,主要反映腎臟的代謝能力,體檢時很多年輕人尿素可能會略高,不用擔心,多半是你肉吃多了,一些人尿酸高,那麼也可能很飲食習慣相關,海鮮,啤酒之類吃太多。那麼同樣,如果回憶自己確實是啤酒喝得多,那麼戒酒1個月再來查,尿素如果只高一點,可以不用短期內複查。當然,就像最前面說的,不能單獨看指標,除了結合自己生活習慣分析,腎功能,最好結合尿常規和彩超來分析,比如尿素高一點,尿常規和彩超腎臟都沒有問題,又沒有高血壓、糖尿病等,那麼一般不用擔心。

    電解質,也就是血鉀,血鈣,血鈉啊這些指標多數人不會有大的偏高偏低,如果有,可能真有什麼疾病。當然,如果體檢那天正好很熱,早上出了一身汗,那麼是可能出現電解質異常的。另外,電解質的異常,需要結合其他檢查來看,比如血鈣有問題,那麼需要結合甲狀腺彩超來看,低鉀,有時候需要結合腎上腺彩超來看。

    血糖,這個不用多說,大家都知道,如果空腹情況下檢查說血糖高,那麼很可能是糖尿病,需要進一步檢查。

    血脂,這個如果要展開了說也很多,其實大家不需要去具體瞭解到底甘油三酯高多少,膽固醇高多少,哪種脂蛋白好,哪種脂蛋白有害。反正血脂高了都不好,尤其是有高血壓、糖尿病的人。一旦體檢發現血脂高,都需要從飲食習慣、生活習慣甚至藥物幾方面來控制。

    二、血常規

    這是體檢的必查專案。對於一般體檢,主要看以下幾個數值。

    白細胞。正常在4-10。如果發現白細胞升高,不用著急,首先想想,近期有沒有感冒、感染等,注意感染不只有呼吸道感染,拉肚子,尿路感染都是,都可以引起白細胞高。如果有這些情況,那麼沒事,等感染好了抽空複查一下就行。對於有感染的情況,正好可以看看中性粒細胞和淋巴細胞,如果中性粒細胞高,很可能是細菌感染,如果你正在吃抗生素可能就對症了,如果是淋巴細胞高,那麼很可能是病毒感染,如果你正在吃抗生素多半就不行。如果自認為沒有任何感染的情況,白細胞還高不少,那麼就需要引起注意,短期內複查一次,可能會有別的疾病。

    紅細胞/血紅蛋白。這個主要反映貧血的情況,還是跟剛才差不多,現在大家營養狀況好,加上體檢當天空腹缺水,可能一些人紅細胞/血紅蛋白稍高一點,這多數沒有問題。紅細胞/血紅蛋白偏低,那麼提示貧血,還是首先想想,比如想想自己是不是女生,正好在例假,那麼這期間輕度貧血是正常的,或者是不是在減肥,引起貧血了,如果有這些情況,那麼或許還好,先排除掉這些因素,過段時間再查一次。如果沒有這些情況,那麼需要當心了,如果再結合白蛋白降低,消瘦,那麼更需要注意,是不是有消耗性的疾病。

    血小板。血小板一般反映凝血狀況,有一些人血小板長期都偏低一點,如果沒有其他的問題,凝血功能又是正常的,那麼可以不必在意,如果血小板低,並且有凝血功能異常,或者刷牙老是出血,或者面板容易出現瘀斑,那麼更要注意,進一步的檢查,可能會有一些凝血功能相關的疾病,紫癜,甚至白血病等。也需要結合彩超,比如提示脾大,那麼也可能是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

    三、腫瘤標誌物

    這個現在很多體檢也包含這一檢查。主要是一些腫瘤相關的標誌物。這些標誌物有一些比較有特異性,比如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升高,往往提示前列腺疾病尤其是前列腺癌,如果是中老年男性這個指標高,尤其是高於10,結合彩超前列腺異常,那麼需要高度懷疑前列腺癌,必須進一步檢查;相反,如果是40歲以前的年輕人,有可能這個指標輕度升高,那麼首先想想自己近期有沒有急性的前列腺炎,尿頻尿痛發燒等,如果有,那麼不用擔心,過2個月複查,多半會降下來。又比如AFP,如果升高,也比較有特異性,往往預示著肝的病變,先想想自己有沒有肝炎肝硬化,如果有,那麼需要注意檢查。需要注意男性睪丸腫瘤部分人也會有這個指標升高,如果沒有肝炎,自己先摸一下兩邊的東西是不是一樣大,要是不一樣大,可能有問題,尤其是年輕人。其他的一些指標CEA,各種糖類抗原CA-XXX等,特異性不是很高,如果某個指標略高一點,可能也不能說明問題,如果高的比較多,如2倍以上,那麼需要結合相關器官的檢查來判斷,比如胸片,彩超,大便常規等。

    一般常規體檢的血液方面的檢查就是這些,由於篇幅所限不能再詳細講了。還是之前說的,需要根據自己的情況,以及其他相關檢查的結果來判斷。又回到那一點,目前的體檢報告很多都是軟體逐一判斷,並未經過醫生的綜合分析,所以有時候結果往往具有侷限性,今後要麼加大體檢中心專業醫生的配備,能夠對檢查結果進行綜合分析,要麼人工智慧AI能夠進一步發展對結果進行更好的綜合分析,否則還是會像現在一樣,很多人拿到體檢報告,還是一頭霧水。體檢這些檢查檢驗的結果,參考價值不能得到最大化。

  • 6 # 郭醫生小課堂

    “醫生,你幫我看看這個有什麼問題嗎?”

    我看過以後告訴他沒有事情。

    可他還會問:“明明這上面這麼多向上、向下的箭頭,怎麼會沒事呢?”

    其實檢驗報告單的參考值一般是取正常人群的95%作為參考範圍,但是還有大概5%的正常值可能並不在這個範圍內。另外人體的內環境也會受到飲食、運動、休息等多因素影響,即使有些波動,也不代表是有問題的。我們看檢查報告單,注意看重點專案才最重要。

    血常規

    血常規中最重要的專案包括血紅蛋白、血小板、白細胞。透過血紅蛋白可以看是否有貧血;白細胞可以看出是否有炎症,還要結合中性粒細胞的數值和比例來看;血小板與凝血功能有關,如果血小板特別低或者白細胞特別高,就需要警惕是否有血液系統疾病了。

    尿常規

    重點看尿液中是否有蛋白、紅細胞和管型,如果有少量的白細胞,尤其是女性,可能是由於白帶汙染引起,不用太緊張。但如果白細胞量多,看症狀,是否有尿頻、尿急、尿痛等不適,有症狀就需要考慮是否有尿路感染了。

    肝功能

    重點看ALT和AST,這兩個專案是肝功能異常的重要指標。

    腎功能

    重點看肌酐和尿素氮,這兩項是腎臟功能的重要指標。如果有糖尿病需要關注血糖,有痛風的患者需要關注尿酸。

    腫瘤指標

    體檢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儘早的發現腫瘤,所以現在的體檢會檢查很多的腫瘤指標。男性需要重點關注AFP(肝癌)、PSA(前列腺癌)、CEA(胃腸道腫瘤)、CA199(胰腺癌)、SCC(上皮性腫瘤);而女性需要重點關注ca125(卵巢癌)、SCC(宮頸癌等上皮性腫瘤)、AFP(肝癌)、CEA(胃腸道腫瘤)、CA199(卵巢癌相關)等等。

    雖然血檢專案重點看這些內容,但是在懷疑有疾病或者本身有疾病的患者,可能還需要結合其他的一些專案來詳細判斷病情。如果大家自己看不懂,最好還是請專業的醫生還幫忙看結果。

  • 7 # 胃腸肝膽外科曾醫生

    經常有人會問,我想做全身體檢,一般抽血檢查需要做哪幾個專案?一般做血常規,大小便常規,肝腎功能,血脂,心肌酶,乙肝三對,腫瘤標誌物等。透過以下學習,讓你輕輕鬆鬆看懂檢驗報告單!

    一、血常規

    二、尿常規

    如尿沉渣中紅細胞,白細胞,膿細胞,細菌是否異常,如有偏高,不排除尿路感染可能,如尿沉渣中酵母反常性增高,則考慮尿路黴菌感染,如合併有發熱等明顯感染症狀體徵,最準確的就是加做尿培養。如尿常規中管型升高,則考慮腎炎。

    三、大便常規

    如隱血檢測陽性,可能合併消化道出血或痔瘡,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一般比較注重飲食衛生,大便檢出蟲卵比較少見。

    四、肝功能

    主要看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和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檢視是否有肝功能圖片要按順序來,白蛋白及球蛋白評估身體的營養狀況,黃疸病人膽紅素會偏高,直接膽紅素及間接膽紅素相應升高以排除肝臟,膽道及血液等方面疾病。甲胎蛋白,檢測肝癌重要指標。

    五、腎功能

    主要包括肌酐和尿酸,肌酐是最重要的指標,升高考慮是腎功能不全。

    六、乙肝三對

    如乙肝表面抗體(HBsAb)>10,抗體陽性,提示對乙肝病毒有抵抗能力;如抗體不達10,則建議定期接種乙肝疫苗。

    七、血脂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很多青少年肥胖率也逐年上升,如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或低密度脂蛋白偏高,則建議首先飲食調控,再者輔助降脂藥物治療。

    八、腫瘤標誌物

    九、凝血功能

    主要看凝血酶原時間(PT)及部分凝血酶原時間(APTT),指標的長短,對判斷易出血或易形成血栓有重要意義,國際標準化比值(PTINR)對觀察需長期服用抗凝藥物的患者的有重要意義。

    十、心肌酶

    肌鈣蛋白陽性,合併肌酸激酶(C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偏高,結合心電圖,考慮心肌梗塞。

  • 8 # Yao75439067

    之前驗到尿酸有770,之後戒酒了,每天堅持步行一萬至兩萬步。後來去醫院驗血檢查肝功能,腎功能,和尿酸。這結果還會有高尿酸風險嗎?

  • 9 # 張巧林說育兒

    我在血液科、體檢中心都有工作過,在之前關於“”假體檢“,”體檢專案如何選擇”,也做了非常詳細的解釋。

    單獨拿血液檢驗報告,重點看哪些專案,這個問題,有幾點要強調的是:

    經常會有些朋友或者患者拿著一張報告單來問我:

    “醫生,你幫我看看這個有什麼問題嗎?”怎麼那麼多箭頭?

    其實檢驗報告單的參考值一般是取正常人群的95%作為參考範圍,但是還有大概5%的正常值可能並不在這個範圍內。另外人體的內環境也會受到飲食、運動、休息等多因素影響,即使有些波動,也不代表是有問題的。我們看檢查報告單,注意看重點專案才最重要。

    血常規

    血常規中最重要的專案包括血紅蛋白、血小板、白細胞。透過血紅蛋白可以看是否有貧血;白細胞可以看出是否有炎症,還要結合中性粒細胞的數值和比例來看;血小板與凝血功能有關,如果血小板特別低或者白細胞特別高,就需要警惕是否有血液系統疾病了。

    肝功能

    重點看ALT和AST,這兩個專案是肝功能異常的重要指標。

    還有GGT,不一定就是喝酒造成的。

    引起單項GGT升高最常見的原因有:

    1、膽汁淤積性肝病,如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PBC)、有些藥物誘發的淤膽型肝炎等,但此類疾病GGT升高的同時多同時伴有鹼性磷酸酶(ALP)的升高,轉氨酶往往較低。

    2、脂肪肝,包括酒精和非酒精性脂肪肝,酒精引起的GGT升高有時需要戒酒一年以上才能恢復正常。

    3、肝惡性疾病,肝細胞癌時癌細胞合成的GGT-II是GGT升高的主要原因,但往往也同時伴有鹼性磷酸酶的升高,有時這兩個指標比甲胎蛋白(AFP)特異性更高。

    4、藥物,多種藥物都可以列為懷疑物件,如抗驚厥藥、甲狀腺合成抑制藥、雌激素、糖皮質激素、苯二氮卓類鎮靜藥(如安定)、ACE類抗高血壓藥、紅黴素、抗心律失常藥等。另外,別嘌呤醇、抗風溼藥、某些抗生素、抑制胃酸分泌的H2-拮抗劑、三環抗抑鬱藥、肝素、鈣拮抗劑、甚至於維生素A等都可引起GGT升高,但常常同時伴有轉氨酶的升高。

    5、其他器官損害,除了肝內和膽管上皮,腎內、特別是近曲小管、胰腺的中心腺泡細胞、心肌、支氣管上皮內,甚至食管扁平上皮、十二指腸肌肉等器官也可見。

    另外,很多患者由於各種原因導致的肝損害經過保肝、降酶藥物治療後,一般轉氨酶水平先行恢復,而GGT往往恢復得較慢,甚至於個別患者治療早期GGT還會升高,這就造成了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記憶體在GGT單項升高的情況。因此,仔細追查病史、放寬思路有助於明確病因。

    腎功能

    重點看肌酐和尿素氮,這兩項是腎臟功能的重要指標。如果有糖尿病需要關注血糖,有痛風的患者需要關注尿酸。

    血脂:

    1,甘油三酯(T):如圖,箭頭朝上,表示升高,因其超過了正常範圍(0.2~1.71mmol/L),這個值最易受飲食的影響,若檢查前幾天沒有素食者,有可能升高。一般偏高問題不大,若明顯升高幾倍達10mmol/L(飲食、肝、小腸等疾病引起),就有患急性胰腺炎的可能。

    2,總膽固醇(TC):如圖,4.51,其在3.25~5.2mmol/L之間,為正常的。

    3,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如圖,2.37,其也在2~3.12mmol/L,為正常的。

    以上3個血脂總稱為“壞膽固醇”,其增高是冠心病的危險因素,其中以LDL-C最為重要。

    4,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如圖,0.88,箭頭朝下,表明低於正常值1.1~1.55mmol/L。而HDL-C則被認為是“好膽固醇”,即對身體好的,是冠心病的保護因素,所以降低後患冠心病的風險增大。

    血糖:糖尿病診斷的金標準。腫瘤指標

    體檢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儘早的發現腫瘤,所以現在的體檢會檢查很多的腫瘤指標。男性需要重點關注AFP(肝癌)、PSA(前列腺癌)、CEA(胃腸道腫瘤)、CA199(胰腺癌)、SCC(上皮性腫瘤);而女性需要重點關注ca125(卵巢癌)、CA153(乳腺癌)\SCC(宮頸癌等上皮性腫瘤)、AFP(肝癌)、CEA(胃腸道腫瘤)、CA199(胃癌相關)等等。

    我想針對兒童,針對兒童,有幾個指標是重點:

    寶貝生病或不舒服,最常見的化驗就是血常規、微量元素和血鉛的檢驗。  

      血常規  

      人在生病時,血液中各種細胞的數量會發生變化,比如身體發生炎症時,白細胞的數量就會增加;貧血的寶貝紅細胞的數量或血紅蛋白的含量就會產生變化。    

      血常規的化驗單上往往會有一長串的化驗專案,我們不必深入研究每一個專案的含義,只需要重點看3個方面:  

      1. 紅細胞計數(RBC)和血紅蛋白測定(HGB)  

      一般正常情況下,紅細胞的數量和血紅蛋白含量的比例大致是相對固定的。但在發生貧血的情況下,它們之間的比值就會發生變化,如發生低色素性貧血時,血紅蛋白含量的降低就會十分明顯,紅細胞和血紅蛋白的比例就會升高。所以在看化驗單時,一定要首先注意這兩項的數值。  

      2. 白細胞計數(WBC)和白細胞分類計數(DC)  

      血液中的白細胞包括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嗜鹼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化驗單中的白細胞計數(WBC)是指測定血液中白細胞的總數,而分類計數是指各種白細胞的百分比,區分是細菌感染,還是病毒感染。

      一般來講,白細胞計數、中性粒細胞(N)和淋巴細胞(L)的分類比較重要,因為在平常的生活中,醫生是根據白細胞的數量來判斷身體是否有感染髮生,然後再根據白細胞分類來判斷是什麼型別的感染,應該使用什麼型別的藥物。一般而言,如果中性粒細胞的數量增多是細菌性的感染,淋巴細胞數量增多是病毒性的感染。 

    C-反應蛋白,如果升高,這種情況的確已經感染,需要應用抗生 素控制感染,要積 極進行血液檢查確定具體的情況 再看如何進行治療的。

      3. 血小板計數(PLT)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凝血,如果沒有它,我們就可能因一個小傷口而出現生命危險了。如果血小板減少的話,寶貝就可能存在凝血方面的問題。  

      血鉛 

      反映兒童1-3個月內鉛接觸的最佳指標是全血鉛含量,簡稱血鉛。血鉛容易測定,並且與其他指標的相關性較好,有標準方法,一直為各醫院採用,能較好地反映兒童體內鉛負荷狀況。 

    在檢測血鉛含量的幾種方法中,用抽靜脈血來檢查血鉛濃度最為準確。  

      目前,全球公認的兒童鉛中毒診斷和分級主要依照血鉛水平為指標,共分為5級——  

      Ⅰ級:血鉛小於99微克(0.099毫克)/升,相對安全;  

      Ⅱ級:血鉛100-199微克/升,血紅素代謝受影響,神經傳導速度下降;  

      Ⅲ級:血鉛200-499微克/升,鐵鋅鈣代謝受影響,出現缺鈣、缺鋅、血紅蛋白合成障礙,可有免疫力低下、學習困難、注意力不集中、智商水平下降或體格生長遲緩等症狀;  

      Ⅳ級:血鉛500-699微克/升,可出現性格多變、易激怒、多動症、攻擊性行為、運動失調、視力和聽力下降、不明原因腹痛、貧血和心律失常等中毒症狀;  

      Ⅴ級:血鉛≥700微克/升,可導致腎功能損害、鉛性腦病、甚至死亡。  

      世界發達國家兒童血鉛<60微克/升為相對安全,國際血鉛診斷標準≥100微克/升為鉛中毒。

    雖然血檢專案重點看這些內容,但是在懷疑有疾病或者本身有疾病的患者,可能還需要結合其他的一些專案來詳細判斷病情。如果大家自己看不懂,最好還是請專業的醫生還幫忙看結果。

    我是保力兒童健康管理師張巧林,以前在三甲醫院臨床工作,做母嬰營養、兒童健康管理10來年,在此期間也出版了12本書。也是《營養專家教你輕鬆育兒》的作者,同時也服務了3萬多媽媽和孩子,讓她們獲得了健康。花了7年時間孕育出來的營養育兒經,凝聚了無數寶寶的經驗,也跟大家一樣,也是6歲孩子的媽媽,孩子在6年期間,用於醫療的費用,包括檢查,不超過500元。才讓我放下了擔憂和焦慮,也希望把自己如何用營養呵護、兒童健康管理、非藥物療法的經驗分享給大家,讓大家都受益,做到科學輕鬆育兒,本來帶孩子,陪伴孩子健康成長,應該是一件很快樂、幸福的事情。

  • 10 # 心血管王醫生

    我們到了中年以後,最好每年能體檢一次。有人說體檢沒有用處,啥也查不出來,很多人幾個月前還體檢沒事,最近就心肌梗死了,就肺癌了。其實這是個誤區,體檢不可能把所有的疾病都能查出來,不可能早期發現所有的潛在疾病;但體檢足以發現我們平時忽視的問題,早發現早治療,以免小問題釀成大禍。那些認為體檢無用的人,那是因為根本沒有看到體檢發現問題的那些人,體檢為我們篩查糖尿病、高血脂、甲狀腺異常、肝腎功異常,腫瘤等等問題。

    血液檢查時體檢最常見的一種檢查,當我們拿到體檢血液化驗單的時候,重點關注哪些專案呢?

    1、血常規有沒有貧血,貧血的程度,有沒有缺鐵,紅細胞形態等等;主要看:血紅蛋白、紅細胞是否正常;白細胞、中性粒細胞等等判斷有沒有細菌感染。血小板情況,判斷有沒有血小板疾病。

    2、生化指標

    主要看電解質是否正常,比如血鉀、血氯、血鈉;如果電解質紊亂也會導致身體疾患,電解質紊亂的原因常見的包括攝入不足和排除過多。

    3、血糖

    糖尿病,空腹以及餐後,還有糖化血紅蛋白,這是最基本;4、臟器功能

    肝腎功能有沒有異常,轉氨酶,膽紅素,肌酐,尿素氮等等。

    5、血脂四項

    代謝性疾病,血脂高不高,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有沒有異常。診斷高脂血症的依據。

    6、甲狀腺功能

    甲亢或者甲減的患者,透過驗血,看看甲狀腺激素有沒有異常。

    7、腫瘤標記物腫瘤有時候透過抽血也是可以查出來的,很多腫瘤患者會出現貧血,還有種類眾多的腫瘤標誌物,癌胚抗原,AFP,CA-199,CA125等等。8、病毒系列排除各種肝炎、梅毒、艾滋病。

    這些血液化驗基本上就是我們平時常規體檢的專案;其實化驗單還是要交給專業醫生來看;我們要做的就是養成到一定年齡體檢的習慣。

    體檢是為了我們能保證身體健康,早發現問題,早治療;但體檢只是提醒我們更要健康健康的生活習慣;如果我們抽菸酗酒、不控制體重、不運動、不健康飲食,那麼即使每個月做一次體檢也沒有用。

    只有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為我們的健康提供有力保證。

  • 11 # 心健康

    第一、體檢真的有用嗎?

    好多人都說體檢有什麼用啊?每年都體檢,每次都是查了之後什麼也查不出來,體檢真的沒有用。事實真的是這樣嗎?肯定不是,我經常舉例子給他們說,如果你每次體檢都能體檢出來有很大的異常,那你還這一輩子還能體檢幾次?所以體檢的目的是為了及早發現有可能出現的異常,看到了嗎——是可能出現的問題!體檢的性質決定了體檢大多數都應該是陰性結果!如果每100個人體檢都能體檢出來問題,那這肯定不是體檢,這應該是住院的病人了。所以我們還是盼著體檢查不出來什麼東西吧。

    第二、體檢血液中應該關注哪些結果?

    其實每一項血液中的結果,都有其獨特的意義。也就是說每一項體檢血液中的結果都不建議不應該有異常,如果有異常,或多或少的說明有某些原因或者是有某些疾病的可能。所以每一項血液中的結果,都應該是我們關注的物件。可能大家會覺得我這樣是在推皮球,那我們就著重的講血液中的結果,主要有哪些需要我們重點關注!體檢中的血液結果我們應該著重關注血常規,肝腎功能,血脂,甲狀腺功能,凝血功能,腫瘤標誌物等等常見的檢查結果,以判斷我們有無常見病多發病。

    第三、除了血液結果,我們還應關注什麼?

    其實體檢的時候我們大家都知道,並不單純的只有抽血檢查的結果,我們還應該關注心電圖、血壓、肝膽胰脾彩超、心臟彩超、胸片、頸動脈彩超等等等等!並且建議把每年的體檢結果都做妥善儲存,對比觀察我們的這些檢查結果和原來相比有無變化。如果發生變化,我們要找到原因,並進行針對性的治療或者改變,這才能體現出來我們體檢的意義所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智慧廚電有哪些品牌推薦?都有什麼功能?價效比要高,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