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華書法
-
2 # 竹露松風
趙體書貼,只要喜歡,選中即可:
一、從時間上最靠近現代,所留書貼很多。二、趙體行書字帖,能流傳下來,說明都經得起時間考驗。所以,要從這麼多繁雜的字帖中選出哪本最適合,並不是核心問題,關鍵是選中一本練習起來。
三、趙體字帖眾多,但較流行的趙體字帖有《前赤壁賦》、《後赤壁賦》,《歸去來辭》,《洛神賦》,《閒居賦》《心經》等。我是先練《前赤壁賦》,現在是練習《洛神賦》!
-
3 # 大成國學堂
我們這位趙老爺啊,我稱之為中國書法史上絕無僅有的神人,詩書畫三絕,篆刻開山祖,知音律、通佛法,官做得大(魏國公),人長得帥,會生兒子,而且都能書會畫,更牛的是:混到這份兒了,沒那些娶一個加強連的小老婆的毛病,跟中國四大女書法家之一的管夫人夫妻感情極好,千年傳為佳話。以上這些已經是前無古人,希望這盛世會有來者。
再說細點兒,趙老爺在書法上也是罕見的鋼鐵俠。真草篆隸無不傲視當朝,還能日書萬字,比專業打字員也不遜色(人家自帶肉體列印)。一生書跡多到讓後世鑑定家心煩意亂,在顏柳歐趙四位老爺中產能最大且質量超強穩定,沒有啥情緒壞了之類的毛病。
好了,說了這一堆,沒有廢話。產能太大、質量穩定,所以,趙孟頫法帖的品質基本上是很接近的,臨哪個,毫無疑問選擇墨本法帖,版本和印刷質量更重要。
我們來區分一下臨帖者再來做推薦。
書法初學者,不推薦趙孟頫。人趙孟頫書才傲世不是隨便來的,勤勉舉世罕有,所以筆法精熟,加之皇族身份、一生高官,見過名貴真跡汗牛充棟,加上本人文采出眾,這才有了這個神人趙孟頫。初學者站都沒站穩,去學飛人跨欄,非摔斷腿不可。
有一定唐楷或者魏碑基礎的,推薦《臨聖教序》,以此打下行草筆法基礎,時機成熟直入魏晉學二王,書法品級也就低不下去了。
有其他行書基礎的,建議先上李邕《李思訓碑》,原因是趙孟頫學二王后是師法李邕的熊象之姿才有了美妙灑脫的趙體的。有了一定李邕基礎了,再上《山巨源絕交書》。此帖是趙老爺晚年離世前不久所書,曼妙中有老辣,算趙孟頫一生最好的作品,沒有之一。
有二王基礎的,您就別費心再學趙孟頫了。身在寶山,何苦下山買玉手鐲?
-
4 # 麓風軒
想學趙孟頫行書,先得對其有充分了解,其行書字帖大概可分為三類;想要選擇合適的進行臨摹,不得不知道以下三點:
1、趙孟頫對古人尤其是二王書法進行全面繼承,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風格, 由於年代不同,其行書風格也不盡相同,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和書法基礎進行選擇;一種帖適合一種人,不是萬能鑰匙;
(趙孟頫《前赤壁賦》區域性)
2、《前後赤壁賦》分行布白疏朗從容,用筆圓潤道勁,宛轉流美,神采飄逸,盡得魏晉風流遺韻。《相州晝錦堂記》多用方筆故力可扛鼎,氣勢暢旺。《行書十札卷》信手拈來,自然隨意其中真草相間,溫潤勻美。
(趙孟頫《相州晝錦堂記》區域性)
3、《前後赤壁賦》等比較嚴謹,初學者可以從這裡入手;有一定書法基礎的朋友也可以從手札入手,因為手札信手所書,自然多於安排,用筆也較隨意。一旦選定一帖之後,就要循序漸進、慢慢積累,切忌操之過急,更不宜頻繁更換字帖。
(趙孟頫手札)
-
5 # 亂世妄人
絕交書,老趙六十六歲時抄錄的嵇康名篇。此作字形稍小,是趙孟頫最拿手的字形尺度,其中真、行、草間雜,甚至還有章草,蒼老古拙,是趙氏晚年之作。差不多融進了趙孟頫所有的筆法技巧吧。
-
6 # 臨池管窺
相較於《前.後赤壁賦》、《洛神賦》、《吳興賦》、《歸田賦》等灑灑名跡外,餘更喜歡他短小精悍的《趵突泉》、《送秦少章》、《雪嚴和尚柱杖》、《煙江疊嶂圖詩》等中後期作品。
趙孟頫行書風格分析下來為三個時期:早期的圓潤秀麗、有跡可循,如《秋興八首》、《太湖石贊》、《吳興賦》等,透露出一種唐韻、宋意風骨,有高宗趙構《嵇康養生論》和唐玄宗《鶺鴒頌》的痕跡。
中期古今通融,絮裡藏針,如鄰里美婦驚豔卻無妖媚。一如《赤壁賦》、《洛神賦》、《秋興賦》、《蘭亭十三跋》等。
後期一變前法,人書俱老。化李北海長槍大戟為癯顏鶴形,內圓外方;力貫通臂,拈輕若重……如《煙江疊嶂圖詩》、《歸去來並序》、《閒居賦》、《李翱七言絕句》、《臺南靜坐詩》唯此最善也!
-
7 # 子衿書法
趙孟頫的哪個行書帖最好?牫給你推薦的是《嵇叔夜與山巨源絕交書》。要問為什麼?沒有為什麼。就如同你交朋友一樣,有的人特別投緣,有的人雙方並無衝突,卻無法深交。
趙孟頫他的行書作品很多,要問他的哪個作品最好,可能十個人會給出十個答案。因為書法的主觀能動性,同一幅作品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還有不太喜歡。
評價一幅作品的優劣,要看作品的用筆,結字。還有就是書寫的內容。用筆會隨他的情緒,身體狀況和外部環境的影響。還有書者想要表現出一些與往不同的東西。書寫的內容也是左右用筆的一個因素,眾多的原因導致在用筆上出現差異。觀賞者因各人的審美情趣不同,在評判上會以自身的觀點進行評判。
有人還會受到他人的影響,比如在書法上的有造詣的人對作品的介紹。使受教者對作品產生濃厚的興趣。所受到的人對某作品的情有獨鍾,也會影響到你。
在趙孟頫的行書作品中,恬淡閒適的如《前後赤壁賦》,《歸去來兮辭》,委婉溫潤如《洛神賦》,和雅灑脫如《吳興賦》,蕭瑟肅然如《秋聲賦》,神閒意逸如《閒居賦》。若《絕交書》,則剛健灑脫。
最能體現趙孟頫純熟精巧的用筆,是他的手札尺牘。還有他的書畫題跋。這些作品字數不多,故能精心而作。我們學習書法,應廣泛的學習瞭解各種書法的風格,瞭解書作的情感表現。對書法作品的排位,對於學習書法本身萬來講毫無意義。
-
8 # 佳順書法網院才主哥哥
趙孟頫的行書字帖,最好的莫過於《前後赤壁賦》了。原因如下:
1.《前後赤壁賦》的字數加起來大概有1000左右。這個其實對初學者非常重要的。如果數量不夠,難以形成統一的風格,也難以觸類旁通寫好其他字。
2.趙孟頫把王羲之的筆法簡化了,《前後赤壁賦》是趙孟頫筆法最純熟的一本字帖,透過學習《前後赤壁賦》可以很好的掌握二王筆法!
3.《前後赤壁賦》是趙孟頫所有字帖當中最清楚的。
我有一個圖片版本,每張圖片有1.5個g,原字只有指甲殼那麼大,每個字放大到拳頭以上時,每一根牽絲連帶都看得非常清楚。
-
9 # 快樂書法
趙孟頫傳世的行書帖很多,著名的有《與山巨源絕交書》,《前後出師表》,《閒居賦》,《洛神賦》,《心經》,這些基本上都是他的都是代表作。
大字行書有《題煙江疊嶂圖》。接近於現代四尺宣紙大小的字,也有一件,《杜甫詩軸》,十分罕見,但沒印刷品資料,在網上可下載。
趙孟頫最大也是最著名的,專門用於為當時的貴族階層教學的範本《六體千字文》,依次以大篆,小篆,隸書,章草,楷書,小草寫成。雖然沒有行書,但趙孟頫的這六體書法,各以一千個不重複的字合成一冊,書體多,字數多,也是學習趙體應有的寶貴資料。
-
10 # 張泗端
學趙行書,先要打好王字基礎。趙的字也從那裡來。行書一定要把聖教序臨透,幾乎每個字都臨得與帖無二。同時關注一下蘇米字。轉入趙的行書,以趙的手扎入手為佳。手扎率性,趙又嚴謹,即便手札,也完全可以取法。繼而,長篇的如上下赤壁賦,歸園田居,都可通臨。趙的千字文,續千字文,都可置於座佑。
-
11 # 一丁書畫
初學楷書最好先寫寫唐楷,再入手趙孟頫比較好。
實在學趙,小楷建議《汲黯傳》,或者楷書《千字文》;中楷《膽巴碑》。
-
12 # 執著的大象
趙體初學看似容易,實則不然,說的是想精學的話。
歷代楷書大家很多,像趙孟頫這樣的絕無僅有!好就好在與眾不同,別出一格,空靈飄逸!靈活多變……
就像李太白的詩一樣有種神一樣的力量!
-
13 # 耕食
要學好趙體,特別是行書,可從兩方面入手,一是其楷書,《三門記》必學。因其是墨跡,且帶行意,能細細體會其筆法。學至六七分像,可學李邕墨跡本《出師表》,再學李之《嶽麓寺碑》,壯其骨,後學趙行書書札成矣!
回覆列表
我認為趙孟頫行書貼各有千秋,最好的還是《洛神賦》。
首先,趙孟頫十分喜愛《洛神賦》,一生多次書寫,流傳至今的有六個版本,分別為:
一、1297年(大德元年)為張淵所書(分為墨跡和刻本)。墨本現存於美國普林斯頓大學。
二、1299年(大德三年)書,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三、1300年(大德四年)為盛逸民所書,天津藝術博物館藏,為最完整版本之一,藝術成就最高。
四、1301年(大德五年)書,亦有墨跡冊頁傳世。
五、1308年書,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六、1319年(延佑六年)書,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這六個版本都是佳作,其中以天津所藏最佳,友友若有機會,可親臨觀摩。
其次,《洛神賦》本是曹植創作的名篇。雖是虛構自己與洛神的邂逅以及思慕愛戀,但極為趙所喜。正因為對《洛神賦》特殊的喜愛,趙創作時,自然真情流露,寫出來的作品飄逸絕倫、風華絕代,書為心聲,是臨帖者最好的教材。
再次,這六個版本中,其中以天津藝術博物館藏本最佳。
此時,趙四十七歲,年富力強,書法瑧於完美,用筆圓轉流美,趙氏的書法風格在此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堪稱神品。
請友友細細品味作品中每個字之間絲絲相扣的脈絡,享受中國頂級書法藝術帶來的美侖美奐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