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萩氽嘸痕
-
2 # 是我非我
前期的孫權,在孫策手上接過東吳,當時天下群豪割據,內有江東世家望族勢力龐大,外有強敵窺覬,江山不穩,憂患不止,在這艱難困苦的時候,孫權神武雄才,用人不疑,任才尚計,賞不擇怨,由 此指揮部下破操赤壁,敗備夷陵,擒羽荊州,成就了東吳的鼎峙之業,備受各方豪傑的推崇,不但曹操有“生子當如孫仲謀”之感慨,劉備也有“吾不可以再見之”的讚歎。
稱帝以後,情況大大不同,諸葛亮時時北伐,蜀魏都想討好於吳,一個求吳發兵牽制魏,一個求吳不要動手,什麼事情都好說。對外一時優勢,在嘗試幾次過江發展失敗後,就死心了不在有爭取之心,安於江東。一個強大的人總是要做點事情的,既然對外到了一定的瓶頸,那麼就對內開始清理,所有在他看來對統治不利的因素和可能的隱患,威脅都需要清除。
晚年昏庸無能未必,但是不在有了英雄氣誠然。
-
3 # 魔尊v重樓
吳國與蜀魏不同,東吳地勢水勢都是上乘,易守難攻,即使打起來,遇蜀抵抗,遇魏投降可保東吳無事,東吳各大士族對外十分安逸,對內紛爭不斷,作為君主,又要防備外敵,又要制衡士族武官,到後期自然疲憊不堪,碌碌無為。
-
4 # 何時妙語
孫權也就守住了他哥哥留下的基業,在勢力範圍的擴張上幾乎毫無建樹,好不容易奪了荊州,還打破了吳蜀聯盟,引發了夷陵之戰,三國鼎力的平衡直接打破。這也叫一世英名?孫策對他那麼好,他就給他追封了個長沙恆王,真尼瑪的狼心狗肺,背信棄義!!三個君主最討厭孫權!!!!!
-
5 # 來看戲啦
其實孫權並非有“一世英名”那樣誇張的褒揚,也絕非存在“昏庸無能”這般隨意的貶低。實際上,孫權一生都是一個樣,他的形象是:
幼年時跟隨哥哥孫策轉戰各地,頗有見識。又喜好讀書,對歷史,文學具有涉獵,且獨有見解。他身上最大的特點–––知人善任,敢於納諫,寬容大度也貫穿其政治生涯的一生。
為什麼會出現提問者這樣的問題?主要是因為讀者對古代歷史文學的理解存在侷限性。不能深入分析史實是最主要因素。
孫權“英名一世”,晚年“昏庸無能”的論調分別由他的性格特性以及當時的政治格局造成。
下面我們圍繞孫權的性格特性簡述一下他的建樹、功績。首先:
一是:剿撫山越人,鞏固後方,充實領地。這裡孫權主要是聽取了魯肅提出的關於吳國版“隆中對”的建議實現的。
二是:滅黃祖,佔夏口。孫權主要採用黃祖判將甘寧的關於“劃江而治,二分天下”的戰略決策才得以成功。
三是:赤壁大戰,解江東之危。主要是聽取周瑜,魯肅的意見,配合諸葛亮火燒赤壁由此大敗曹軍,為三分天下打下基礎。
四是:智奪荊州,擒殺關羽。孫權主要採納呂蒙計策,重用儒將陸遜重創劉備集團。
而到了三國末期,相比整頓、休養了數年並且對吳蜀兩國來講已經具有壓倒性優勢的魏國,吳國國力自然顯得微弱,吳國也難免處於被動。再加上國家極度缺乏能臣猛將、吳國與蜀國又離心離德,孫權當然更加不敢輕舉妄動。如果說諸葛亮六出祁山,姜維九伐中原只不過是垂死掙扎,自耗國力。那孫權的“不思進取”似乎變得更明智一些。這樣看來,吳國“坐以待斃”是政治格局使然。
但是也總是有人對孫權在晚年時期對於國家管理和發展的一些小的決策失誤耿耿於懷,借題發揮。此類事件比如孫權不顧眾人勸阻,接受公孫淵反魏稱臣並封其為燕王,而後卻遭到公孫淵反戈一擊以致吳國賠了夫人又折兵。其實大可不必如此求全責備,因為中國曆代統治者或多或少都會範一些類似的錯誤,其中也少不了同時期的曹孟德和劉玄德。在封建君主專制制度下,如果一個國家領袖從政一生,對於人臣的進諫每次都能去弊存利,那他不是人,而是神。因此,這些一時的過失是無法成為論證晚年孫權昏庸無能的有力論據的。
最後,從孫權一生的幾大重要功績來分析,孫權的主要才能在於他的性格特性,由於這種特性才使他“英名一世”,取得如此成就。而他的“昏庸無能”,也恰恰從側面反映出孫權對當時政治時局不可作為的一種無奈。
-
6 # ming51943045
首先航海方面是前無古人後有鄭和只是沒人注意到,多看不同方面歷史會見得到。蜀,魏比吳還早亡又證明了什麼。。。只能說半世英名,用人比劉備強多了,太子孫登早死,不然晚年東吳不會亂。
-
7 # 腳踏一枝梅
此乃普遍規律,非權獨享此殊榮,何也?自負戀權貪享受而已,豈有他哉?李隆基丶蕭衍丶劉徹等所謂明君亦在此列。
-
8 # 米粒閒聊
孫權年僅十八歲,就成了孫吳集團的“掌門人”。這基本上是因為,他是孫策的大弟弟、是因為血緣關係。可以說是寸功未立,就成了一群虎熊般將領的統帥。而且,後來的孫權不善於臨陣破敵,戰功也不顯著。所以,他與這些功勳卓絕的文臣、武將們,稱兄道弟(孫權未像自己父、兄那樣與文、武之臣,建立了刎頸之交),表面很是親切。但是,內心對他們充滿戒心。特別是對於帶兵打仗的將領,最為明顯。如東吳打的兩場是關生死存亡的大仗,赤壁之戰和夷陵之戰。派給周瑜的兵力僅為三萬,而陸遜帶兵也不過五六萬。而孫權本人多次帶兵征戰,兵力要多的多,號稱孫十萬。這是孫權怕尾大不掉。在對待曹操的態度方面,時而為敵、時而為臣,而對盟友劉備,從背後下了兩次黑手(公元215年、公元219年),並且一次比一次狠。在曹丕稱帝后,又主動祝賀並稱臣,接受對方賜封的吳王稱號。先不論政治、外交和軍事方面等因素,僅從道德方面岀發,孫權這些表現是缺德失道的,是被人不齒的。所以,孫權晚年的對群臣的猜豈、殘忍等昏庸表現是與他青、壯年的經歷多少有些關聯的。
-
9 # 流洛之家
孫權是三國時期少有作為的一個皇帝,長子孫登作為太子聰慧過人,軍政處理的都不錯,是個理想的接班人。
可是年少有為的孫登不幸早死,孫權十分傷心,後又立孫和為太子,孫和資質平庸,魯王孫霸就不服,吳國朝廷結成兩派,太子孫和一派,魯王孫霸一派,劍拔弩張,孫權見情況不妙,果斷廢除太子,賜死魯王,結束了這場黨爭。
我個人認為後期孫權也不是變得昏庸,只是過於霸道罷了,皆因自己三個兒子相繼而去。說白了就是喪子之痛。
-
10 # 大腳汽車
老年敏感度提高,怕老戰友造反自己孩子壓不了,殺的多無法控制度就被人罵,如果接班了下臺黑的更加利害,朱元璋有200年江山也差不多,康熙也消滅擁護他父親為帝功臣鰲拜好不到那裡去
-
11 # 古藏書屋
古藏先生認為孫權不是後期昏庸,而是一直昏庸無能,心胸狹隘且多疑無勇!
孫權能當上東吳的主人,完全是孫策的遺囑使然。
孫策臨終對弟弟孫權說:若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任賢舉能,使各盡力以保江東,我不如卿。卿宜念父兄創業之艱難,善自圖之!
從這段話可以看出,孫策很清楚孫權的能力,適合固守江東,東吳對外的戰略政策也發生變化:由進攻變成防禦。
孫權確實有識人之才,但胸襟不夠寬廣,在他任上,東吳大都督屬於高危職位,箇中緣由細思極恐!
離開了東吳的大都督,孫權想自己大幹一場,確定自己東吳的地位和威信。於是建安二十年,孫權輕率東吳全部人馬攻打合肥,不料被張遼用八百步卒打敗,殺得東吳人仰馬翻,孫權本人差點被活捉。此戰張遼一共可用人馬七千人,而孫權十萬大軍,14:1的富裕戰都不會打,可見孫權的軍事才能多麼渣!
孫權在晚年做的事那不僅僅昏庸,那叫親佞遠賢,不辨忠奸!誅殺東吳為數不多的才俊,重用拍馬屁的庸臣,他臨終把自己權利給了9歲的兒子,就註定了東吳滅亡!
所以說孫權從頭到尾都是無能之人,鮮有的高光之點不過內有張昭、顧雍政務上勤勉,外有周瑜、魯肅軍事上圖強,如若無這幾人,孫權能否活到71歲!
-
12 # 平安讀歷史
首先是孫權建立吳國稱帝后,孫國已經基本成型,三家都進入相持階段,短時間內誰也滅不了誰,所以孫權見見也就失去了進取之心,再也沒有年輕時候的銳氣了。這時候,孫權漸漸變得和其他的帝王一樣,不再是那麼英明瞭。實際上,守業更比創業難,要治理好國家和打天下是不同的,孫權也許在這方面不是那麼強。
再就是孫權到了晚年,考慮得更多的事繼承人的問題。孫權太長壽,孫權的太子孫登死在他前面,後來的太子孫和有被他給廢了。最後結尾的太子孫亮才九歲,實在太幼小了些,所以孫權非常擔心身後事,自然開始剪除那些自認為有威脅的臣下了。尤其是司馬懿發動高平陵兵變,誅殺曹爽三兄弟,篡奪曹魏政權更是大大震驚了他。為了江山的穩固,孫權更是逼死了立下赫赫戰功的陸遜。
所以孫權晚年變得很昏庸,沒有年輕時那麼英明。但是,事情也很難如孫權所願。孫權死後,吳國陷入了一波又一波的內亂之中。
-
13 # 剛剛圖774
孫權後期變得昏庸,或許是因為他站得太高了吧。
從孫權掌權開始,他就受到了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尤其是受到來自荊州大都督的壓力,歷任大都督都嚴重製約著孫權的權力,後來孫權在呂蒙死後裁撤了大都督的位置,可是經過實踐檢驗,不行!如果裁撤,根本沒人能夠抵抗來自劉備和曹魏的壓力。
後來陸遜上臺,長期在荊州主持防務,雖然後來明升暗降調任陸遜任丞相,直到後來逼死了陸遜,他才真正體會到了什麼才是真正的帝王。
成為了真正的帝王,是孤獨的,是充滿猜忌的,長期聽不到真話後的孫權變得昏庸,變得剛愎自用也就不難理解。
再加上孫登時候,太子、魯王引起了朝堂紛爭,孫權一怒,又殺了兩個而已,為了朝廷,為了吳國天下,他沒有辦法,必須那麼做!
或許他的悲痛只有漢武帝誤殺劉據能夠比擬吧。總之一句話,他所以變得昏庸,完全是因為站得太高了,沒有任何因素可以約束他,再加上死了幾個而已,太過於悲痛!
-
14 # 先秦史
孫策不幸去世前,曾對孫權說:“率領江東兵眾,決戰兩陣之間,,橫行爭衡天下,你不如我;但舉賢任能,使其各盡其心,用以保守江東,我不如你。"我覺得這一就話來概括孫權非常貼切。孫權18歲接替父兄基業,執掌江東,對他來說,這個擔子稍顯沉重。他必須依靠父兄為他留下的人才如周瑜、張昭等人,才能使江東順利的渡過困難期,否則隨時都有可能被曹操消滅。所以孫權前期主要的任務就是管理好江東的文武將才,苦於資歷尚淺,只得對老前輩們十分尊重,即使有他們有什麼不當之處,也得過且過。隨著自己年齡的增長,閱歷的豐富,孫權的馭人之術表現出來,納魯肅於凡品,拔呂蒙於行伍等等,羽翼漸豐的孫權開始真正的去展示自我,他首先要樹立威信,然後根據個人能力來任用人才,使政令通達,百官順服,但是局勢要求他和大家權利共享。江東在孫權的治理下,越來越強大,最終和魏蜀吳三足鼎立。不得不承認,孫權的帶兵打仗的能力是很差的,打了幾次仗,功勞沒有,差點把小命打沒了。孫權最主要的能力還是擁有清新的政治頭腦,高超的馭人之術。隨著三足鼎立日漸堅固,自己的威望的鞏固,後期的孫權變得傲躁起來,他甚至聽不進逆耳忠言,尤其是太子立廢問題犯了致命錯誤,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吳國的滅亡。另外還沉迷於酒色享樂、長生不老、邪門蠱惑等等。之所以會有前後如此大的變化,主要是繼承大位時年歲尚小,作為一國之主,很多事卻無法做主,有種被別人駕馭的感覺,而隨著權利的鞏固,孫權必然要補回那些本該屬於他的東西,即使面對真理,也要證明自己才是裁決者。另外,後期相對保守的國策也是孫權腐化的原因,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嘛。所以後期就變得變本加厲,昏庸無道了。
-
15 # 無限輪迴
這可以說是歷史和人性的必然。
1.明君自古無始終。歷史上,再明斷有為的皇帝,也有昏招的時候。這是因為封建統治制度,產生的高度集中的權力所造成的。李世民一代聖君,老年也是昏庸了。迷信金石,幻想長生,玩弄權術,測試忠臣,廢立太子,亂於後宮,為後來的唐朝內亂創造了條件。康熙號稱千古一帝,老年也弄出了九子奪嫡的鬧劇。孫權比這些人還有不如,長期當政,逐必有所失,這是歷史規律。
2.天子老年易猜忌。各個朝代,君臣之間難免有嫌隙。當國家危難之時。自然抱團取暖,一致對外。一旦進入安逸階段,矛盾必然產生,並隨著君主在位時間而增長。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不僅適用於天下大事,也適用於人際關係。加上孫登病死的打擊,全公主等一批敗家子的挑拔,孫權頭都暈了。本來清官難斷家務家,何況是帝王家。
3.東吳後期無能人。孫權的長處,就是能夠很好地任用人才。之前倚仗周瑜、魯肅、張昭等人,軍政外交都有能人出主意,孫權只須決策一下。但凡孫權自己作主的,常有失策。如征討合肥被張遼以7000兵馬破十萬大軍。到了後期,人才調零。本有陸遜,但因為立太子之事而疏遠,不久陸遜鬱悶死了。吳國再無深謀遠慮之人,均是鼠目寸光、阿諛諂媚之輩,焉能出什麼好主意。沒有了左膀右臂,孫權自己只能獨斷專行了。
-
16 # 言豈君
孫權這人性格本事有點問題,對待孫策一事上顯得薄情寡義,酒宴醉酒後水潑眾臣、被掃酒興差點殺了虞翻,殺子逼臣,真有點無道之君的意思在內。
孫權這人也有大才,整合六郡納賢取才,赤壁之戰三分天下。接手揚州時就是個爛攤子,孫策大肆屠殺本土氏族,等孫策一死,本土勢力蠢蠢欲動,孫權大魄力強勢鎮壓了外患內憂,割讓利益交好本土氏族。
孫權一直平衡著淮泗氏族和江東氏族的關係,又因為各種關係出現了大都督這種許可權極大的職務。本來周瑜死後,孫權是想結束這個職務的,但又是各種原因又留任了三任。雖然四任大都督都很恭順,但這還是個大隱患,孫權的權利沒有集中在自己手上,因此孫權很忌憚這件事。
241年61歲的孫權失去了太子孫登,雖然立了孫和為太子,但是法定的太子孫登死了,這個位子諸子都有機會,於是出現長達8年的二宮之爭,群臣為了自己的利益各自站隊。250年矛盾極為尖銳,內府之人也牽扯到立嗣之爭,孫權大怒,廢孫和殺孫霸,可能有潘氏的緣故立了幼子孫亮為太子,第二年孫權去世享年71。71歲腦子有點不清醒很正常,但孫權為事挺有章程也談不上昏庸,陸遜一事是長期緣故,廢子殺子也應是觸及底線故一怒為之,而晚年的君王是世界上最可怕的生物,為了不失去或者更長時間握著手中的權柄,無法想象能做出什麼事來。
-
17 # 錘吻鏡
從公元前221年至公元1912年,歷經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誕生過無數帝王。但是無論是哪個帝王,剛上位的時候都想過自己會是一個勵精圖治的千古一帝,沒有誰剛上來就高呼“朕,要勵志做一個大昏君”。
那為何還會有昏庸之輩呢,無外乎權利二字。天子一怒,流血萬里,在這個位置待久了心態難免會產生變化,如果身邊有一些大奸似忠之人,矇蔽上聽,也會成為昏庸之人。
-
18 # 九州歷史
三國的實際掌權人物,曹操沒當過皇帝,公元220年去世,活了65歲;劉備當了不到兩年皇帝,公元223年去世,活了62歲;孫權當了23年皇帝,公元252年去世,活了71歲。也就是說,老一輩革命家中,劉備去世30年後孫權才去世。
孫權還是很有能力的。他在赤壁擊敗曹操,為江東立下基礎;夷陵擊敗劉備,保國家安全;此後面臨與魏國的多年戰爭,很多次戰爭打得非常艱苦。
一朝天子一朝臣,只能怪孫權太長壽了。孫權的老戰友中,周瑜、魯肅、黃蓋、張昭等人早已去世;後來連新生代的呂蒙等人都去世了,孫權還活得好好的。人年紀到了就容易疑神疑鬼,在立儲問題上,他反覆無常,以至於因此鬧了很多事,群臣也殺的殺、流放的流放,史載“及其老也,賢臣死亡略盡”。
孫權先是立太子孫登,比他早死,然後太子孫和被他廢了。最後不得已傳位給孫亮,孫亮才九歲,必須有可以託付的大臣,這跟劉備託付諸葛亮不一樣,孫權竟然找不到可以託付之人。諸葛恪成了顧命大臣,此人愛耍小聰明、剛愎自用、人緣不好,孫權並不滿意。
歷史就是這麼奇怪,一個開國皇帝,如果在位時間過長、能力太強,往往不是什麼好事,秦始皇、楊堅、梁武帝都是如此。
回覆列表
孫權老年非常昏庸,沒聽陸遜的,廢了太子孫登,又讓原先太子孫登的幕僚頭頭諸葛恪輔佐孫亮繼位,成為託孤大臣。陸遜死過以後,諸葛恪成為了孫吳的太傅掌管孫吳的軍政大權,諸葛恪這個人很聰明,也很有才,唯一的缺點太剛愎自用。孫權廢了太子,讓孫亮繼位,也間接的造成了諸葛恪的死。最後孫峻夥同皇帝孫亮誅殺了諸葛恪,並且滅了諸葛恪三族。諸葛恪是諸葛瑾的長子,也是孫吳後期的頂級人才。任太傅,封丞相,陽都侯,權傾朝野,同為託孤大臣的孫峻想奪諸葛恪的權,設計以謀反的罪名殺害了諸葛恪和他全家,最後孫休當皇帝才給諸葛恪平反,如果孫權聽取陸遜的進言,不廢太子,由太子孫登繼位,諸葛恪也就不會死了。諸葛恪死後的孫吳和蜀漢一樣人才匱乏。孫權一個草率的決定,讓東吳在走下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