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天星馳88

    《隆中對》這個千古盛傳的妙策,點燃了許多戰略家的智慧和靈感。毛澤東在汲取它的智慧同時,還發現了其致命的瑕疵,並將二者熔鑄到開創偉業的大略謀劃之中。

    《隆中對》是劉備三顧茅廬在隆中與諸葛亮提出光復漢室的戰略構想,開拓益州為根據地,聯合孫權,抗擊曹魏,光復漢室江山的偉大戰略決策,這一部分應該說是非常正確的。

    毛澤東也借用諸葛亮在《隆中對》中所確定的戰略方針“東聯孫吳,北拒曹操”,曹劉是主要矛盾,孫劉是次要矛盾。孫劉的矛盾是統一戰線內部的矛盾。總結出當時黨中央對形勢的基本判斷是,“中日矛盾成為主要的矛盾、國內矛盾降到次要和服從的地位”,全國各派力量應該團結一致,共同抗日。他告誡全黨要分清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統一認識,以避免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分裂。

    然《隆中對》也有失誤之處,派一上將“以向宛、洛","攻取荊州,等等之後,卻是分兵守荊州,益州等地。毛澤東另一次評點《隆中對》時說,其始誤於隆中對,千里之遙而二分兵力。其終則關羽、劉備、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敗?關羽大意失荊州,雖說是大意,其實也是必然,憑關羽單打獨鬥,豈能固守?

    毛澤東深諳中國古代兵法,從《隆中對》的戰略失誤中汲取教訓,堅定地把“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確定為重大的軍事原則。毛澤東總結的十六個字“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這就是諸葛亮《隆中對》理論中失誤的關鍵所在。

    終上所述:《隆中對》正確思想佔了一半,錯誤戰略也佔了一半,至使蜀漢政權成功了一半,最後仍然功虧一簣。

  • 2 # 獨善其生

    《隆中對》是劉備三顧茅廬在隆中與諸葛亮提出光復漢室的戰略構想,先取荊襄九郡,然後開拓益州為根據地,聯合孫權,抗擊曹魏,光復漢室江山的偉大戰略決策,但在執行決策時犯了很多個人主義,比如;東吳聯姻受辱,關張個人主義太濃,益州李炎舊部作崇,諸葛亮在用人上缺乏機制,沒有新人培養,錯殺魏延,最終導致《隆中對》的失敗

  • 3 # 南地劉郎

    隆中對戰略上沒有失誤,能充分認識到當前形勢下沒有哪方勢力能完全一統中國,進而利用各方勢力錯綜複雜的關係三分天下。失誤反而出現在執行中的戰術失誤,一沒有向益州豪族妥協,二多次無功而返的北伐,三因失荊州關羽而舉國之力攻打吳國盟友!

  • 4 # 星火辰

    當年,偉人在評點隆中對時,主要指出了隆中對中分散兵力的錯誤。劉備本來實力就不強,還在益州、荊州兩分兵力,互相不能支援,安能不敗。其實關羽在荊州的失敗,劉備不能出川支援,大概也說明了這個道理。

    一、孔明的思維宏闊有大略,隆中對其實是綜合了當時已知成熟戰略的集大成者

    我們應該深入到那個時代來看隆中對,諸葛亮的想法絕非是空穴來風,他既深入思考了當時的形勢,又參考了以往獲得大成功的戰略,提出了隆中對。所謂的從蜀中而出秦川,就是從漢中北上收服三秦,這是劉邦當年與項羽爭天下的第一步,而且劉邦的確成功收服了三秦,滅掉了項羽所封的三秦王,從而佔領關中,在關中有了穩固的基地。所謂的命一上將向宛、洛,這大概是劉秀、劉伯升(劉秀大哥)起兵後的策略,而且他們兄弟確實是在昆陽和宛都取得了大捷,引動了長安的騷亂,結果王莽被亂民所殺。這兩個例子,都是很成功的,孔明將這兩個策略給綜合提升了一番。

    二、隆中對的主體思路大概有以下幾點,其實是很適應當時的情勢的

    1、所謂的讓曹操以天時,讓孫權以地利,劉備爭個人和。這就基本明確了劉備的盟友是誰,敵人是誰。主要矛盾是什麼,次要矛盾是什麼。本來吧,不是關羽驕傲又自滿,劉備和孫權的次要矛盾還不至於發展為主要矛盾,諸葛亮當然能預料到,但他又不可能阻止劉備用關羽鎮守荊州。很多事兒,想到了,但是做不到,這不是諸葛亮的錯。

    2、所謂的佔荊州而入益州,成就鼎足之功。劉備不就做到了嗎?還是在劉琮一下子投降了曹操,讓劉備措手不及的情況下做到的。但因為劉琮沒骨頭,蔡瑁、張允等人一意投降,劉備不得不啟動緊急措施求援於孫權,給兩家之後因荊州而產生的矛盾埋下了隱患。這是突發情況,也不是諸葛亮的錯。

    3、所謂的待天下有變,命一上將出宛、洛,劉備自出秦川。這裡面的確有兵力分散的大忌,但諸葛亮也是加了前提的,即天下有變。即便天下沒有大變的時候,關羽出兵荊襄,也差點逼著許昌的曹操遷都,威震華夏,由此可見,隆中對是很有操作性的。實際上,隆中對提出時的秦川的確和劉邦時代的三秦相似,當時馬騰、韓遂和關中諸路軍閥在關中混戰,劉備當然可以趁亂而取之,後來呢,曹操派鍾繇等人安定了關中,征馬騰入朝,這是形勢完全變了,和諸葛亮提出隆中對時是情勢的變化,而不是諸葛亮的錯判。

    三、諸葛亮是個極其謹慎的人,倘若能滿足其對隆中對執行的先決條件,那此策真是千古一策,奈何孔明得其主而不得其時

    綜上所述,隆中對到執行時,已經很孔明提出時,天下形勢發生了很大變化,執行其的先決條件也沒有達成,而且關羽還主動破壞孫劉聯盟,最終不能完全實現。但依靠此策,根基薄弱的劉備依然實現了鼎足三分,已經很不容易了。劉備分兵之舉,確實是一大隱患,最終也付出了關羽之死,荊襄丟失的代價,這是關羽不待天下有變,強行發動造成的,實在與孔明無關。

  • 5 # 簡運書生

    《隆中對》不是基本都實現了嗎? 魏蜀吳三分天下。至於後面沒能一統天下,主要是時局變化太快,劉備發育太慢沒跟上節奏,然後還發生了關羽敗走麥城這檔子事,所以就沒有然後了。

  • 6 # 笑看風雲在際

    要說《隆中對》中戰略大失誤就要算是諸葛亮確估了孫權的大局觀。

    01、諸葛亮的《隆中對》。

    東漢末年分三國,這三國分別是曹魏、蜀漢、東吳,其實早有人預料會三足鼎立的結果了,那便是諸葛亮。諸葛亮是劉備的謀士,劉備前期非常艱難四處漂泊,地盤兵力都沒有隻能寄人籬下,劉備投靠劉表後,劉表讓其駐守在新野,而這個時候一位人物即將改變劉備的命運。劉備在新野時,先是蜀漢徐庶投靠他。

    徐庶投靠他後,將自己的好友推薦給劉備,所以有了後面的三顧茅廬,但易中天先生曾說劉備三顧茅廬之前諸葛亮應該和劉備有一次會談,在這裡我就不多說了。劉備拜訪諸葛亮時,兩人便談論天下大事,想著怎麼興復漢室,當時諸葛亮就給劉備做了規劃,諸葛亮讓劉備以荊州為根據地與孫權結盟往劉璋張魯那邊發展,最後與孫權一起滅了曹魏,再來分天下,這就是隆中對。

    02、孫權大局觀欠缺。

    諸葛亮給劉備做的發展計劃是非常好的,但最終蜀漢還是滅亡了,主要是中間出了岔子。這個岔子還是孫權給的,以諸葛亮的計劃,是想與東吳結盟一起滅了曹,最後兩人平分天下的,當然也可能兩者再分出個成敗。前提是兩人必須先解決曹魏,但孫權曾經違背了盟約,這也導致蜀漢最後困在川蜀被滅的原因。

    關羽發動襄樊之戰時,關羽透過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獲得巨大優勢,眼看樊城就要到手了,但這個時候孫權成了二五仔。孫權怕關羽奪得襄樊之地後,蜀漢勢力過大,恐對東吳有為危險,就違背盟約私下與曹操結盟,結果是關羽被殺,劉備荊州丟失。

    之後劉備為了奪回荊州與為關羽報仇發動夷陵之戰,蜀漢在夷陵之戰戰敗後只能龜縮在川蜀,這時蜀漢命運走向已經與諸葛亮當初設想的不一樣了。最後東吳與蜀漢被滅亡,孫權也是要負點責任的。其實孫權都沒有什麼大局觀,東吳堅持孫劉聯盟的是魯肅,魯肅早在諸葛亮之前就預言漢室不可復興,天下必定三分,只不過劉備的位置當時是劉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乾隆時期,大清到底有多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