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泉州小馬
-
2 # 艾米糖天王星加持
德國不是以每個人上大學為榮,他們除了大學還有一個選擇就是進廠,德國雙元制教育,培養高階技術型人才。類似我們的技校。中國太倉聚集了很多德企,同時也引進了雙元制教育保障人才供給。
-
3 # 一起向錢出發
據說德國三十五歲以下的人群中,35%擁有高等教育文憑,為什麼德國教育那麼強大?
說這個問題以前,要說德國是一個生活節奏很慢的發達國家,正因為工作時間短,但相對價值較高,所以他們對某一項的研究更高,還有,德國是一個工業國家,對各種機械,工業的投入要遠超任何國家,所以,技工相當的多,也相對吃香,所以就有了很多高等教育文憑,但是是屬於某一領域的高等教育,就是廚師,修理工等等。
1,德國的工業體系比較完善,相對對技工需求也比較明顯,就造就了各工種都需要某一方面的高等教育,就拿汽修來說,鈑金、噴漆、壓力測試等等專業,分專業很細,一個汽修可能是一個大系,專業分的很細。
2.德國工業體系要求流水線作業,這樣就對中高等教育的人才需求大,這就造就了必須要給一定數量的人中高等教育的職稱和專業知識,也必然就會針對某一狹窄領域專精,快速速成,工作中繼續學習。
3.德國自己國家滿足不了國內的工業需求,也會對外來人口開放,主要你是技工,籤3年合同就可以落戶德國,可見德國是那麼需要中高等技工人才。
就拿個小例子來說,在德國換個井蓋,需要幾十道工序,一個專業換井蓋機械車,2-3個人在操作,每個人單獨操作幾個小操作,可能,在我國,就2個人抬過去井蓋,2個人一起抹水泥,蓋上磚,等幹就可以了。
如果相比較來說,中國的技工培訓學校出來的就差不多和德國的中高等教育相當,當然他們因為工作時間短和工序嚴謹,又福利好,在工作中還有很多的時間去學習本專業的技工知識。但是,咱們可能要加班,所以...
-
4 # 工業倉
在德國,25-34歲的人群中有超過一半(56%)的年輕人有高中或高中以上非高等教育的學歷,這是經合組織國家中比例最高的國家之一。他們中的大多數獲得的是職業技術類學位(86%)。具有普通高中學歷的年輕人(即Abitur高中文憑)大多傾向於繼續深造,而不是直接進入勞動力市場。
德國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確保了高就業能力。25-34歲接受過高中教育或中學以上非高等教育的年輕人(主要是職業教育畢業生)的就業率已從2007年的77%升至2017年的83%。這不僅高於經合組織77%的平均水平,而且幾乎與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人(87%)一樣高。
在德國,年齡在25-64歲之間、父母中至少有一人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群中有35%的人最高教育水平為高中或中學以上非高等職業教育。
高等教育帶來就業和收入優勢
在德國,超過一半的成年人(53%)在一生中會接受高等教育,這接近經合組織58%的平均水平。如果包括國際學生,這一比例將升至60%,而經合組織成員國平均水平為66%。德國年輕成年人(25-34歲)在高等教育學歷方面的比例穩步增長,從2007年的23%增加到2017年的31%。
與其他經合組織國家相比,德國學生會選擇進行更高水平的深造學習:只有不到1%的年輕人選擇的是短期高等教育資格(經合組織平均為7%)。大多數年輕人獲得的是學士學位或更高的學位:17%的年輕人獲得學士學位,14%的人獲得碩士學位,1%獲得博士學位。擁有碩士或博士學位的年輕人所佔的比例與經合組織的平均水平相當,但德國在學士學位比例上落後(經合組織平均為23%),這可能是因為德國有著強大的雙軌制職業教育培訓體系作為學術學歷的替代品
相比較而言,至少有一位接受過高等教育父母的個人來說,有低學歷父母的個人獲得高等教育學位的可能性更低:在德國,25-64歲、有至少一個接受過高等教育父母的人中接受過高等教育的比例為58%,而在父母最多接受過高中或中學以上非高等教育的成年人中這裡比例僅為前者的一半(29%)。
和其他經合組織國家一樣,受過高等教育的成年人就業前景最好。在德國,受過不同層次高等教育的成年人的就業率接近或超過90%。雖然持有碩士、博士或同等學位人群的就業率和經合組織的平均水平類似(分別為88%和92%),有學士或同等學位人群的就業前景比經合組織成員國平均水平更高,德國為88%,經合組織平均為84%。
受過高等教育的成年人在勞動力市場中獲得收入上的絕對優勢。擁有短期高等教育資格(如經過短期培訓的熟練技工) 的德國成年人比僅受過高中教育的人收入多51%。於此同時,擁有學士或同等學位的人相較僅受過高中教育的人收入多65%,而那些擁有碩士或博士學位或同等學位的人相比收入更是多出83%。
所以說受過高等教育的成年人就業前景最好。
-
5 # 凱恩斯
德國的教育強大,其實是因為其有很多藍翔和新東方烹飪學校,而不是因為其有很多大學。說白了,分流教學和職業教育並舉。我們來看資料:
1、德國所有初中三年級學生(不包括外國學生)中只有35%最終獲得實際畢業學位。(這個資料預計就是題中結論的由來)
2、在入學方面,德國2015年超過60%的學生(1.756,452)在大學學習,而大約三分之一的學生(929,241)參加了應用科技大學(高等專業學院,實際上就是大專)。 (大多數人在高等專業學院,半工半讀模式)
3、德國的HIS(高校資訊系統)調查結果:德國高階中學畢業生進入大學後至少30%最後未能完成學業,另有20%的學生中途改變專業。
我們來梳理一下德國教育的脈絡。從6歲開始,德國小朋友就去上學了,先上四年,沒什麼壓力,學習一些基本的東西,比如參觀一下市政廳,參觀一下警局,學習如何做人做事,大多數基礎教育都是教育理論實踐,而不是專業知識授予(測算智商情商,看看人品的階段)。四年結束,老師會對每個學生做出評價,聰明孩子,他們會和父母建議是不是該挖掘一下,普通的孩子,他們就會建議父母讓他們簡單的完成中學,好早點賺錢養家。
於是就到了初中,學校開始分類,四類:職業預科,實驗中學,文理中學和綜合學校。
其中第四類,就是包括前三類的學習內容。因為德華人覺得他們的教育也有缺陷,四年結束也就10歲的孩子,有些人直接就去差的學校這並不合理。所以就有了綜合學校。正規傳統的德國教育,就在開頭的四年分層為前三類學校。
職業預科總體上是職業發展方向,不搞那些虛的,直接轉變為技術工人,在德國,高下等級不是很明顯,技術工人照樣拿高工資,就好像我們這裡中專畢業的技工也是搶手的。 (當然,這個方法並不是公平的,這是一種人口的分流)
實驗中學是大多數德國孩子的選擇,其具備一定的靈活性,可以選擇職業導向,也可以在未來選擇進入文理中學,走高等教育的路子。(騎牆)
文理中學大部分不面向職業化,而是學術為主。其畢業可以直接去考Abitur,德國高考。
一般最終文理中學的學生去考Abitur,也就是德國高考,但是不要等同於中國的高考,實際上德國的高考是需要升學前兩年的學科成績的,也就是說他是個綜合的加權評分,不是單次考試。Abitur證書終身有效,你可以全德去申請大學。有些大學看總體分數,有些看你單科特長。而大學又分為高等專科大學(大專,不能上升為博士)和綜合性大學。
上大學就萬事大吉了嗎?不,大學還有一個畢業率,德國的大學畢業相當嚴苛,就開頭的資料,入學已然不易,但是畢業還要刷掉很多,至少30%的德國大學生得不到畢業證,所以非常糾結和痛苦,只能回家繼承家族企業了。不過德國大學也是可以延長學習時間的,只是歲月催人老,誰又樂意停留在大學。
綜上,德國大學文憑的確不多。一方面因為很多人從中學開始就選擇了職業道路,滿18歲,很多職業中學是直接和企業對接,很多學生半工半讀,所以,技術上還是相當的過硬。而如果選擇讀大學是有風險的,因為有可能不透過。近幾年德國大學生入學率有所提高,得益於私立大學的崛起。但是畢業率依然是個坎。
所以,德國依然重視教育,但是這並不體現在文憑上。德國本科畢業,大概也27-28,如果要碩士博士,那年歲也過30了。到時候回頭一看,呀,中學的小夥伴選擇職業道路的早就成家立業,技術過硬的早就是工程師了。
-
6 # D家小禹
同樣這個資料,法國高達43.6%,俄羅斯25-64歲之間人口擁有高等教育文憑比例是54%,都顯著高於德國,難道說明這兩個國家教育都強過德國嗎?
當然了,我不是說,德國的教育不強大,只是說,擁有高等教育文憑的比例這個資料體現不出來強大。
想說明一個國家教育的強大,可以從科研成果,創造的企業,企業中高等職位的人數佔比上說明,高等文憑擁有人的比例是個很不靠譜的資料。其實本科學歷就是所謂的高等文憑,跟學校好壞無關,這個比例其實就是在說這個國家擁有本科學歷的人的比例是多少,你覺得很靠譜嗎?只要願意擴招,降低錄取標準,這個資料提高不是很容易?
我就說我們中國的例子吧,這兩年大學擴招的這麼嚴重,大學生遍地都是,本科生也不少,再過幾年統計一下,你覺得我們國家這個資料的比例會低嗎?高於35%,我真的一點不奇怪。但是平均水準呢?只怕是不高吧。當然了,頂尖的學校是高,但是頂尖大學學生的比例有要明顯低於這個值了。
當然了,這也並不是說,這個資料就完全沒有意義,對於發展中的國家來說,這個資料能反應這個國家教育產業的發展,但是對於德國這個級別的國家,這個資料參考意義很低。
-
7 # 使用者5728573678299
不要再胡扯蛋了,欺騙沒在德國生活過的華人。
德國小學四年級就讓小孩選擇以後去當工人還是去考大學了。
所謂應用技術學院,就是藍翔,德國就是大量的藍翔,加相對少量的清華。
基本上也符合社會的金字塔架構,畢竟大多數人要有個技術,混口飯吃,不能都是馬雲,馬化騰。
所以德國的工人階級是真正從小培養的產業工人。
中國是碼農多,農民工多,這也是人力市場的現狀。
-
8 # 家國農民
加,中學之前,都是各種培養興趣,加強閱讀功底。中學之後分流,直接工作、技術學校、大學。直接工作的一般是低技能低收入的工作,工作後仍然可以再上學。技校、大學是終身教育,隨時可以上。技校培養高階藍領,大學培養工程師和為更高層教育輸送人才。(順便說一下,你們聽說的博士生打工的新聞都是假的。博士生如果想申請商店營業員的職位是不敢說自己有博士學位的,頂多高中,否則面試機會都沒有)
-
9 # saikou721
首先,我想是國家重視從資金,人力各方面給與支援。其次,全民形成共識。最後,每一個國民認識到受教育的重要性,並付之於行動。
-
10 # 江河194170846
難道中國就沒有受高等教育嗎?一切都是世在人為。不管那個國家教育。它都必存的,只是你本人怎樣在教育中,怎樣去發揮你的自身的盡意。
-
11 # 小也會飛
德國不是特例,以前看過一篇文章,華人在丹麥生活,家裡電子鍋爐壞了,預約了一個技師修理。後來發現技師比自己收入高,他自己是律師。
回覆列表
德國厲害的不是高等教育,而是職業技能教育。就是我們說的高階藍領,高階技工。一流的動手操作能力。對待產品,有自己最真實的開發心得。就我熟悉的家電行業。技術應用最尖端的,是日系品牌,怎麼尖端怎麼來。最老成持重的,是德系牌子,一個平臺用好幾代產品。技術經典老套,但是實用耐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