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急診科鮮醫生

    心房顫動 (簡稱房顫),是老年人以及心臟病患者中最常見的一種心律失常。正常人的心跳頻率是 60~100 次/分,這是由心臟竇房結控制的,所以節律體現為正常的竇性心律。但是當某些因素使心房跳動的頻率達到 350~600 次/分,而且極不規則時,心房內各部分肌纖維就不能順序的收縮,而是在極不協調地亂顫,心房便失去了整體有效的機械收縮,就是心房顫動。

    房顫的發生率隨年齡的增加而增加,另外還和原有基礎病有關,比如高血壓、冠心病、肺心病等等。房顫發生率約在 0.77%,而 80 歲以上的人群房顫發生率可達 7.5%。

    房顫可以分為首診房顫、陣髮型房顫、持續型房顫、長期持續性房顫和永久性房顫。

    首診房顫:即首次檢測到的房顫,不管其他特點,可以是後面四種的任何一種。

    陣發性房顫:可以自行終止。通常認為陣發性房顫指能在 7 天內自行轉復為竇性心律者,一般持續時間小於 48 小時。

    持續性房顫,發作後不能自行終止,但可經治療後終止。持續性房顫指一般持續 7 天以上,需要藥物或電擊才能轉復為竇性心律。少數發生過持續性AF的患者可能會在未來出現陣發性房顫。

    長期持續性房顫:持續時間超過 1 年的房顫。

    永久性房顫:持續時間超過 1 年的房顫,且患者和醫生已共同決定不再繼續控制心律治療。

    房顫可引起心悸、眩暈、胸部不適、氣短等症狀,但也有些病人可能沒有任何症狀。

    房顫的危害主要有三個方面:影響生活質量:患者出現心悸、胸悶、頭暈等症狀;

    增加血栓栓塞的風險:可表現為偏癱(腦卒中)、劇烈腹痛(腸繫膜動脈栓塞)及肢體發黑(肢體動脈栓塞)等;房顫時心房有效收縮功能喪失,血流混亂而易形成血栓。若血栓脫落,栓子隨血液迴圈到全身,可引起腦梗塞或體迴圈栓塞而致殘、致死;

    導致心臟結構發生變化:長期房顫可引起心臟擴大,導致或加重心力衰竭;另外,房顫患者心房有效收縮功能喪失和長期心率過快可導致心動過速性心肌病,也可導致心功能下降甚至心力衰竭。

    心房顫動的治療方法

    1. 藥物治療

    a) 抗凝治療(預防血栓栓塞併發症)

    b)抗心律失常治療(轉復竇性心律或控制心室率)

    2. 主要非藥物治療

    a) 電轉復(轉復竇性心律)

    b)射頻消融治療(徹底根治房顫)

    c) 左心耳封堵術(預防血栓栓塞併發症)

    心房顫動治療的目的

    1.恢復竇性心律:是房顫治療的最佳結果。只有恢復竇性心律(即正常心律),才能達到完全治療房顫的目的。

    2.控制快速心室率:對於不能恢復竇性心律的房顫病人,可以應用藥物減慢較快的心室率。

    3.防止血栓形成和中風:在房顫時,如果不能恢復竇性心律,可以應用抗凝藥物預防血栓形成和中風的發生。

    抗凝治療及其優缺點

    中風是房顫最大的危害之一。非瓣膜病性房顫病人中風發生率是正常人的5.6倍,瓣膜病房顫中風發生率是正常人的17.6倍;而且房顫引起的中風後果更為嚴重,致殘率達25%左右,死亡率可達25%。抗凝或者抗血小板治療藥物如華法林,可以減少發生血液凝固的危險和預防中風。華法林可以使房顫病人中風發生的危險性降低。抗凝治療只是針對房顫的一種血栓栓塞危險的預防性治療方法,但它並不能消除房顫,因而亦並不能改善病人的臨床症狀如心悸、乏力、心衰等;抗凝治療有增加出血的危險;長期應用華法林必須檢測INR,許多病人不能長期堅持;華法林的作用還很容易受到其它藥物或飲食的影響,使劑量的調整不好掌握。抗凝治療還可選擇新型抗凝藥物,如利伐沙班、達比加群等。

    心房顫動的導管消融治療因其比較高的手術成功率及較低的複發率,近年來已經越來越多的被選用。房顫的導管消融術主要適用範圍:發作頻繁症狀嚴重的陣發性房顫;症狀嚴重的持續性或慢性房顫;雖無症狀,但有血栓栓塞危險因素的房顫患者。上述患者經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無效時,可以嘗試導管消融治療。但是該手術治療是有一定的復發可能性的。

  • 2 # 石子151

    唉!體會。

    犯病回回太恐慌,

    猶如炮彈要出膛。

    安神少動和吃藥,

    如此精心不好防。

  • 3 # 健康之路9320

    房顫就是心房顫動是指心房肌纖維發生頻率為350―600次/分不規則的亂顫,是最常見的心律失常。

    心房顫動能治好。

    房顫患者注意的問題:1,病因預防,①,由於風心病是引起房顫最常見的病因,積極預防和治療風溼熱,對預防風心病所致的房顫有重要意義。

    ②,二尖瓣狹窄有手術適應症的,應手術治療。

    2,預防房顫復發,可用藥物奎尼丁,胺碘酮等。

    3,電覆律併發症的預防。

  • 4 # 醫患家

    房顫對患者最大的危害是引起腦栓塞問題,所以最重要的是注意有無抗凝指徵及按時服用抗凝藥的問題。至於是否能治癒,取決於房顫的型別和有無器質性心臟病,對於一些無器質性心臟病的患者,經射頻消融術是可以治癒的。

    房顫其實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心律失常,很多患者可以沒有任何臨床症狀。但不管是否有臨床症狀,房顫最大的風險是腦卒中問題,研究發現,非心臟瓣膜病房顫引起腦栓塞發生的機率是對照組的5.6倍,而心臟瓣膜病合併的房顫則是對照組的17.6倍;非心臟瓣膜病房顫患者每年發生栓塞事件的機率5%左右,是非房顫患者的2~7倍,佔所有腦栓塞事件的15%~20%。所以房顫患者,一定不要掉以輕心,需要知道自己是否需要抗凝。對於瓣膜性房顫(如風心病患者)、非瓣膜性房顫CHADS2評分大於等於2分的患者,均需抗凝治療。瓣膜性房顫患者,需用華法林抗凝;非瓣膜性房顫患者可用達比加群、利伐沙班或華法林抗凝治療,對於一些無法應用抗凝藥的高危人群或在應用抗凝藥物中仍發生腦血管事件的,也可行經皮左心耳封堵術。需要提醒的是,很多該用抗凝治療的房顫患者,卻在服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治療,實際上根本起不到預防腦卒中的作用。

    至於房顫治癒的問題,藥物方面一些口服預防房顫的藥物如決奈達隆、心律平、索他洛爾、胺碘酮等可以起到一定預防房顫復發的作用,但長期應用存在療效不確切且有一定副作用問題,房顫的根治需靠射頻消融手術治療,但存在手術費昂貴且成功率相對不太高的問題。一般來說,對於無器質性心臟病的孤立性房顫患者,手術成功率相對較高,而對於有器質性心臟病的患者成功率較低。

  • 5 # 心臟醫生阿邦

    慢性房顫不能轉復的注意控制心室率和抗凝預防卒中。

    陣發房顫或房顫時間不長的可以積極轉復。電轉復或射頻消融。成功率還是挺高的,不排除復發可能。

  • 6 # 新禾記

    從飲食來講要戒菸戒酒,少喝咖啡,避免劇烈的運動, 如果在服用藥物的同時一定要注意血栓和心理衰竭,定期檢查, 一旦有不舒服,一定要及時就醫。

  • 7 # 心血管王醫生

    房顫!很多人聽到這個名字或許比較陌生。

    但腦梗死大家都知道吧,簡單說就是中風。20%的腦梗死是房顫引起的,房顫是什麼呢?是心臟跳亂了,我們正常的心臟是一下一下咚噠咚噠規律的跳動,這種跳動來自竇房結,所以大多數一做心電圖提示竇性心律,大家還不知道啥意思,竇性心律意思就是正常的心跳的意思。

    房顫,是最常見的心臟病之一,是一種心律失常。當發生房顫時,心房無規律顫動,不能正常收縮舒張,導致我們感覺心跳不整齊,毫無規律。簡單理解正常心跳是一下一下很有規律的跳動;房顫則是沒有任何規律的亂跳。

    房顫的危害

    房顫可引起中風險增加5倍,心衰風險增加3倍,死亡風險增加近2倍,顯著降低患者生活質量,同時也給社會和家庭造帶來一定負擔。有研究顯示,合併有房顫患者的腦卒中致殘率明顯大於無房顫患者。 長期房顫也會引起心衰,而心衰也會加重房顫,形成惡性迴圈。研究表明,心衰患者中房顫的年發生率約為54%,房顫患者中心衰的年發生率約為33%。合併心衰的房顫患者,遠期預後差,住院率高,死亡率高。

    房顫怎麼治

    1、轉復:

    也就是儘可能把房顫治療成竇性心律,無論是藥物、射頻手術、電擊等等方法;但這些方法不夠完美,藥物可能短期有效,長期逐漸就會失效,而且藥物都有副作用。射頻消融手術費用昂貴,成功率偏低,50-60%,複發率相對較高。

    2、抗凝:

    上面我們說了房顫最大的危害就是腦梗死,那是因為房顫容易形成血栓,血栓掉下來堵在腦子就會發生腦梗死。預防房顫這種血栓的正規辦法不是阿司匹林,而是抗凝藥物,常用的抗凝藥包括:華法林、利伐沙班、達比加群等等。

    3、控制心跳速度:

    不管能不能轉覆成正常心跳,房顫都要把心跳降下來,因為心跳越快越容易心衰。一般建議休息時心跳60-70左右。

    這就是房顫的治療,房顫患者平時還需要注意什麼呢?

    避免菸酒刺激,誘發房顫或加快心跳,所以要戒菸戒酒;減少情緒波動,減少熬夜勞累這些主動性刺激;

    定期複查,尤其是服用華法林的朋友,一定要定期化驗凝血,因為華法林吃多了會出血,吃少了沒用,而每個人對藥物反應又不一樣。

    總之,房顫要引起我們的重視,因為房顫不僅僅是心跳跳亂了,更主要是會引起腦梗死!

  • 8 # 鹽酸索他洛爾

    房顫是一種常見的快速心律失常,隨著年齡增長,房顫的發病率逐漸升高。房顫多見於器質性心臟病患者,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

    房顫患者需要注意什麼問題?房顫能治癒嗎?

    房顫最大的危害在於誘發腦卒中,研究表明,房顫可使腦卒中的發生風險增加5倍,而房顫誘發的腦卒中致殘率、病死率及複發率更高。

    一、房顫患者的注意事項:根據房顫的發作時間,房顫可分為陣發性、持續性和永久性房顫。其中,初發房顫多為陣發性,因為症狀不明顯,且發作短暫,常被忽視。事實上,若陣發性房顫不及時治療,會繼續發展,可能會進展為持續性甚至是永久性房顫。因此,對於房顫患者而言,一定要注意積極進行干預和治療。

    1、積極治療原發病:尤其是心臟疾病患者,應注意遵醫囑堅持治療,同時注意定期複診,關注心臟健康。另外,還需注意監測血壓、血脂、血糖等指標的變化。

    2、注意症狀的監測:如患者出現胸悶氣短、胸痛等症狀時,應第一就醫診治。

    3、生活方式管理:房顫患者應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切忌憤怒、激動等不良情緒;還需注意天氣變化,及時增減衣物,注意室內外溫差;加強鍛鍊,控制體重;戒菸戒酒,少喝濃咖啡、濃茶;少食刺激性食物,低脂、低熱、低鹽飲食,多食蔬果、粗糧等;切忌長期熬夜,保證充足睡眠,勞逸結合等。

    二、房顫的治療:房顫的治療主要包括藥物治療和射頻消融術治療兩大類,其中射頻消融術治療效果較好,有可能根治,但是不能保證成功率,且容易復發。而藥物治療只能是緩解症狀,預防發作。

    對於房顫患者而言,最重要的是積極進行治療,尤其是陣發性房顫,應第一時間就醫診治,以防病情加重,進展為永久性房顫。除此之外,對於器質性心臟病患者、甲亢等疾病患者而言,應注意原發病的治療。一般而言,透過原發病的治療後,部分房顫患者可實現治癒。

  • 9 # 心內科喵醫生

    1、房顫的發病人數近年來逐漸增多,同時,年紀越大,房顫發生越多。

    2、造成房顫的原因,包括:心肌缺血、高血壓、心衰、甲亢、貧血、無原因等多種。

    3、房顫是否可以治癒?這個取決於年紀、心臟是否擴大!年紀小,房顫治癒可能性大,心臟正常,房顫治癒性大。

    4、目前,治療房顫的方法,包括:藥物、射頻消融手術。

    5、已經發生房顫的人士,最需要關注2方面:預防心衰、預防血栓。透過口服藥物維持控制。

  • 10 # 健安生活

    房顫是心律失常的一種,心房不規則快速搏動可達100-160次/分,接近普通患者的1.5倍。

    常表現為心跳快、心慌、心悸胸悶等症狀,一般在體檢時發現。

    房顫患者應注意什麼問題?

    首先患者要定期檢測心率,並服用抗凝藥法華林。在飲食上遵循低熱量,低脂肪,低膽固醇。

    多吃有利於心臟的食物,如豆類、不飽和脂肪酸Ω-3的魚類和利於血管健康的維生素C等。患者平時不宜吃得過飽,暴飲暴食會增加心臟的負擔。

    房顫患者可能引發腦中風!

    最主要的危害是引起腦中風和心衰。心臟不規律地波動,導致血液右心房出現瘀滯形成血栓,血栓脫落後隨血液迴圈到全身,可引起腦中風。心率過快時,左室收縮活動減弱,引起心力衰竭。

    房顫的藥物治療

    房顫需控制心率和抗血栓治療

    常用抗心律失常藥物:普羅帕酮、地高辛、倍他樂克、可達龍(鹽酸胺碘酮片)等。

    抗凝治療:目的是防止心房內形成附壁血栓,預防心房內附壁血栓脫落造成其他臟器柱栓塞,特別是腦栓塞,常用藥物是華法林。

  • 11 # 閒言粹語

    房顫病人主要應注意避免誘發心動過速,預防復發。因為心室率偏快,在90——100次/分者,容易引起反覆發作。有人稍一活動,心室率就達90次/分以上,另外飽餐,情緒激動,緊張,刺激,大喜大悲等情緒不穩定,都容易出現心室率偏快,誘發房顫。

    一般房顫可為陣發性及永續性。如果病情不是很嚴重,臨床上以藥物治療為主,藥物治療的目的是減慢心室率、復率、以及預防復發。

    房顫發作時的治療,主要以控制心室率為主,從而保持血流動力學穩定。有部分病人隨心室率減慢後可自動轉為竇性心律。慢性房顫經電覆律或藥物復律後,需長期服用藥物預防復發。

    總之,房顫治癒後容易復發,患者應注意避免誘發因素,房顫患者基本上都有器質性心臟病,日常生活各方面都必須注意。慢性房顫患者還要配合長期服用藥物,預防復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存放雞蛋不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