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有智慧天線的溪溪
-
2 # 檻內小紅
有一個人學了莊子無用之大用,覺得很不錯。他去一個朋友家,朋友殺了一隻不下蛋的母雞款待他。他很困惑,母雞不下蛋,無用了,無用了反而被殺了,無用之大用去哪裡了?
宋人有藥方,天冷時把藥塗手腳上,手腳不會開裂。他們用不上這個藥,藥方也棄之不用,世代以漂噼纊為業。
一個外鄉人聽到了這件事,花百金來買他們的藥方,他們整族人在一起商量是否賣藥方,大家覺得世世代代漂噼纊為業也掙不了多少金,不如賣了藥方一下子掙許多錢。
這個外鄉人買了藥方後,給了吳王。吳王跟越人水戰,吳王的將士手腳都沒有開裂戰鬥未受影響,越王的戰士手腳開裂戰鬥受影響,結果吳王大勝,吳王為此封了一塊領地給這個外鄉人。
同樣一個手腳不開裂的藥方,一方把它封存,幹別的事來維持生活,另一方因此得到封地。用的方式不一樣,結果不一樣。
大道無聲無色,隱於萬物之後,視之不見則為隱,聽之不聞則為微。萬事萬物都是道在起作用,無時無刻能離開道。
故大道似無用,但有大用。常人不知罷了。
若知虛無之有用,足知無為之有益矣。
-
3 # 翩然絮語
無用指的是不能直接帶來收效,它指對宇宙的大徹大悟,無用表面上無用,但可以引領你的人生,這些遠比具體的做事方法重要。
-
4 # 星掠殘陽AYR
對於求財的商人,這個東西對生意有幫助有價值,就是有用的,反之都是無用的。
對於求職的青年人,只要能進給錢多、有假休的公司,什麼辦法有用就行,其他都是廢話。
對於收藏古董的人,只要是說好的,都有用,反之,都是不對。
對於學生,認真學習,好好讀書都是有用,娛樂休閒都是無用。
莊子講這話的時候,舉了個例子,旁邊的人看著一棵歪歪扭扭的大樹,說這樹不直,沒啥用處,不是棟樑之材。莊子聽了大笑說:“幸好它對你沒用,它要對你有用,就不會長到這麼大,早被你砍去做房子了。”
從小到大聽慣了說教的中國娃娃,被親師長輩的耳濡目染般的諄諄教誨教育後,形成了實用主義的觀念,有用就行、有用就好。
小時候聽說,什麼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結果長大了發現混的好的第一批同學朋友,都是些胸無點墨的學渣,簡直是有辱斯文。
造神的娛樂圈,學霸甚少,搞科研的,寒窗二十載,埋頭二十年,一生也許還是默默無聞。
什麼有用,什麼是無用?
馬未都老先生淘古董的時候,那些看起來舊舊爛爛的碎瓦殘磚,對於奮鬥在溫飽線上的普通人毫無價值,很多民間能存留下來的古董,有一個大特色,就是真沒啥用途。
事物是辯證的,莊子樸素的唯物主義,在侷限的自然社會環境下,也參透了有用無用的道理。
筆者常常感嘆老班章的故事,那些深山老林裡面的古樹,存活了幾百年,一直默默無聞,只到有一刻價值的覺醒,然後因為深深的底蘊,而被人不停追捧。
寫了幾十萬的文字,沒人看,沒人喜歡,因為無用,但是那些鬥破十里桃花的洪荒大陸的大神們,真是有用嗎?不酸不辱,做自己喜歡的,做純良的值得人間的自己,就好了吧。
做晶圓的材料是矽,自然界的含量巨大,做成的ic晶片,價格高昂,推動著社會的進步,黃金百年,終究也是貨幣的屬性。
-
5 # 妙音法語蓮花甘露
這是在繞口令嗎?我不喜歡複雜,我的回答:“是無知無所不知”。一生就是想糊糊塗塗的過,我就是想自然一點,再別給問題了。
-
6 # A微言大義A
莊子所言“無用之用方為大用”,其思想基礎源於道家的輕物重生、全生避害思想。其所謂的“大用”並非對他人和社會有用的大用,而是對己有用的大用。馮友蘭先生《中國哲學簡史》------道家的第一階段:楊朱篇中有詳細闡述。
-
7 # 雜書說
題主所說之意出自莊子《人間世》篇末總結: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
讀過《人間世》這本大作的人,可能對莊子所講曉之一二。這篇長文是莊子處人處世主張的態度和辯證法,更是莊子哲學觀點的體現。
文章前篇列舉顏回出仕衛國請行孔子前師徒二人對話等數個故事,說明事君之難,世間險惡,處世之艱。後篇部分正是莊子“無用”之說的著重表達,山中林木因是有用而致砍伐,無用之樹反倒安享天年;樹漆有用致人割取,無用被棄卻得周全。人人知道有用之物的用處,卻都不知無用之物的用處,即我們常說的: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這正是莊子“無用”處世態度的智慧。
莊子教導人處於世間,如何自保,就是要利用“無用”的智慧保全自己,安身立命,事成可以保生,即便事不成自己也可無殃。
當下我們宣揚:少有人走的路更值得堅持,這與莊子所主張的觀點正是異曲同工之妙。
-
8 # 文化三家店
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把他放在中華文化大背景中來考量,你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中華文化有三個基本元素,佛道儒。三個處世態度,修身、退隱、用世。三個修學著力點,無我、無用、謙虛。說白了,中華文化就像一個人,面對不同的人事,有不同的身份態度作法。
謙虛。《易》是儒家思想重要源流,孔子晚年喜《易》,韋編三絕。六十四卦中“謙”卦最禎祥,沒有一點點不吉祥。在治學上,《論語》說“不憤不啟”,不憤指的是當有強烈求知慾時,會把心地放空,這時接受時機最好,知識接受能力最好。《易》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天地執行,生機勃勃,原動力來於太陽,君子心地如虛空,太陽行於虛空,普照大地,謙虛是根本。
無用。莊子言論“汪洋恣肆”,中心是“無用”。道家被人所熟知思想其中最著名的是“隱士”思想,邦有道則用,邦無道則隱,隱士示人即為“無用”。“無用”還有一個突出特點是相容幷蓄,《道德經》所謂“地穢生萬物”。“無用”是《三韜六略》等道家權謀兵術原生思想基礎。
無我。《心經》“無眼耳鼻舌身意”,放棄對物慾追求,就會把身心放空,就會有“我以身心奉塵剎”的身心自覺,就會自覺去做一個純粹的人,一個高尚的人。毛澤東《紀念白求恩》《為人民服務》,無數革命先烈坦然面對刑戮,“無我”都到達相當高境界。
-
9 # 強哥聊人文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買菜用不到函式,此為“無用”,但數學常識卻無處不在此為“大用”。所謂:無所用,無所不用。
回覆列表
我們忙著投胎生老病死尋歡作樂時,
莊子在曠野大樹下對著蒼穹感嘆道,可惜世人不知無用之大用
究竟什麼是無用呢首先,無用不等於沒有用,沒有用,還存在著對有用的期待的落空,無用是本身就不存有期待。
因而無失落與落空。
等等,為什麼會對一個存在沒有期待?
沒有期待,這是我們頗為陌生的。
我們對於有用和沒有用是很熟悉的,這個人有用,這個東西有用,這方法沒用...
我們甚至可以給一切貼上有用沒有用的標籤,好方便我們利用,我們也拿這個評價自己和別人,我有用,這個朋友真沒用。
於此同時,我們是在幹嘛,我們在假設自己是一個單獨存在要奮力求生的個體,我們是在下判斷,是在物化自己和周圍的世界,在這種假設前提下,你無論獲得了什麼,你都什麼都沒得到,你無論失去了什麼也沒什麼大不了,為什麼?
因為,你早已失去了最寶貴的東西。
在莊子看來,我們就像一個大傻子用價值連城的珠寶換了一根雞毛,還在沾沾自喜
因為你本來是發明這個遊戲的程式設計師,可以掌控一切,卻把自己誤認為這遊戲中一個小角色,每天撿點裝備,砍砍樹,算計打怪,隊友會背叛,到處需要結盟,要積累經驗,努力保住自己的領地,不知道什麼時候電腦沒電了,你就掛了,全部身心都被這個小角色侷限住…
這個小角色能想象出來,程式設計師什麼都不用做的狀態嗎?不能。就像我們不能理解無用之大用一樣。萬物之靈的人最大的悲哀莫過於物化自己,現在最常見的是我們早已習慣了物化自己。所以機器人,人工智慧出現時,我們會恐慌——
因為,就物化的角度而言,它們遲早會超過我們的用處,
它們的大腦,四肢都比我們好用,難道不是嗎?
我們忘記很久了,
人是萬物之靈,但我們根本沒活出人應有的尊貴和精氣神。
大家在酒桌上應酬時,有沒有過這個感觸,無論你的角色和位置是什麼,都覺得不自在
求人辦事的小心翼翼,
被人求的權衡利弊,
牽線的人察言觀色。
這些人的職位,角色很重要,
至於哪個屁股坐這個位置,不重要。這就是我們生活的常態。
所謂大多數有生活閱歷的人,
他們人生中所積累的不是智慧,而是片面又過時的自己對社會的判斷認知而已,
總結為兩個字,俗氣。
為什麼可以在任何情況下都沒有也不需要期待?因為一切本自具足,不需外求。你明白自己什麼都有了,你還會對外界有有用沒用的牽掛嗎?這,就是無用之大用。這是人恢復清明時的底氣——無用之大用的境界。
不是哪天你撞大運忽然就得到了,需要很多生的一點一滴的努力,
也像佛經裡說的心無掛礙,脫離塵境,無有恐懼。
這才是我們本該有的自在與尊貴。
路途遙遠,但這並不是一個艱難的旅程,
這是一個沿路都是快樂與收穫的旅程,你的每一分正確的努力都不會白費,
而在這路上,你會慢慢了解到無用之小用,超級好用,再慢慢悟到無用之大用。
所以,無用之小用,
是什麼?有什麼用?
在講究效率和速度的今天,所有低效的,遲鈍的,都會被我們淘汰與排斥。
但更多時候,快就是慢,慢就是快。
什麼看上去是無用之事,
不能立即產生可見結果且佔用時間的事。
比如發呆,聊聊天,睡個懶覺,畫個很醜的畫,寫個很爛的文章 ,反正就是你自己想做,也就自己覺得有意思或者放鬆或者好玩的事,不抱任何其他目的。
但是大多數情況下,我們怕,怕浪費時間,怕蹉跎歲月,怕沒有成效,因此不敢給自己空間和時間做些沒有目的的事。
但是,你可知道,當生活出現挫折,或人生進入低谷時,最能讓你恢復生命力的就是你平常做的那些無用之事,無用之事沒有世俗之用,但它的用處在於滋養你的心靈,安撫你的身心,受過滋養的心靈最能連結生命的活力,所以當暴風雨來臨時,你的心因為平常滋養的無用之用紮了根,便穩穩地讓你恢復如初。
那些不被命運擊垮的人,不是靠的淵博的知識,不是意志力,不是之前的各種歷經,而是出於對生活本身的熱愛和對生命本身的好奇和探索,而這一切的蓬勃發展來自於他平日捨得去做無用之事澆灌出來。這是無用之小用之一。你很可能已經為人父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後生活的幸福快樂成功,無論順境逆境都能勇敢面對甚至享受。
但大多數父母的精力卻用在培養孩子的某種技能,某種所謂的特長,提高某學科的成績上。
父母真正能送出去伴隨他們一生的禮物是我們去陪伴鼓勵他們去探索自己的方式去滋養自己的心。
這樣我們才放心,以後無論我們能不能陪在他們身邊,他們都能活得有生命力,活出自我,活出鮮活。
童年玩的開心的孩子,其實就是被滋養著的生命之苗,是我們有時反而做了揠苗助長的事。
所以,學會去浪費時間,敢於去浪費時間 去做看似無用但滋養自己地事把。
和最好的朋友亂聊,笑的驚天動地也沒關係。
和相知愛人一起,和溫馨的家人一起,讓自己放鬆下來安靜下來。
去做你自己樂在其中的事吧,僅僅為了樂趣,
你的心會因此舒展開來,舒暢自在,充滿著活力。
而聰明如你,也會因此知道朋友的真正意義,愛人的真正意義,家人的真正意義。
我們真的不需要物化自己的朋友,判斷他是不是好用,資源廣不廣,只需要在他面前,你們彼此能開懷放鬆,互相滋養對方的心,這便是朋友真正的意義。
伴侶更是如此,無關條件,背景或其他,只因為在他或她面前,你是自在放鬆的,更容易感受到這個世界的美好,感受到愛的流動的。這便是愛人的真正意義。
而其他的外在的名利,成功,對於一個有鮮活真實敞開心靈的人,只不過是生活對他的嘉獎之一而已,一切自然而然,毫不費力。
無形是有形之母。
不要再捨本逐末了,誤解這世界,誤解萬物執行的規則了。
這便是無用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