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四季的人
-
2 # 青山一匹狼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裡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
3 # 胖蘋果俠
拜讀過餘老先生的不少詩作,但個人最喜歡不是他的詩,而是他那篇《我的四個假想敵》。把一位父親愛女兒的小心思寫得細緻入微又幽默真切。年少時讀,感嘆於其中的生活真趣,待到有了兒女再讀,又多了為人父母的共鳴,甚至引起了不少關於將來兒女開始懂得兒女情長的時候的遐思……
-
4 # 九節菖蒲3
今生今世
今生今世,我最忘情的哭聲有兩次
一次在我生命的開始,一次在你生命的告終
第一次我不會記得 是聽你說的,
第二次你不會曉得 我說也沒用,
但兩次哭聲的中間啊! 有無窮無盡的笑聲,
一遍一遍又一遍,迴盪了整整三十年,你都曉得我都記得。
——余光中 今生今世
-
5 # 指尖視野
作為一個漂泊在外的遊子,我更喜歡《鄉愁》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裡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
6 # 真情毒白
《鄉愁》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呀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呵在裡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彎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
7 # 把酒臨風
完整的作品只能是《鄉愁》,不過我最喜歡的片段是《尋李白》中的幾句:怨長安城小而壺中天長,三分劍氣七分月光,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
不單是把李白的氣質傳神的寫了出來,把一個時代的特性也刻畫了出來。
我們今天一直嚮往唐朝,但是當代能把盛唐描寫的這麼傳神的個人以為也只有這首詩和唐朝的《夢迴唐朝》了。
上面那幾句的原句是“……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餘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
回覆列表
說實在的,以前沒有讀過余光中先生的詩。是看東南大學教授,王步高先生的教學影片中有提到,他在文學交流中與余光中有談到對詩歌的一些看法,他也很佩服餘先生的學識,不但新詩寫的好,古詩也寫的很好,建議學生讀讀餘先生的詩。
【當我死時】作者,余光中
當我死時,葬我
在長江與黃河之間
枕我的頭顱,白髮蓋著黑土
在中國,最美母親的國度
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張大陸
聽兩側,安魂曲起長江,黃河
兩管永生的音樂,滔滔,朝東
這是最縱容最寬闊的床
讓一顆心滿足地睡去,滿足地想
從前,一箇中國青年的曾經
在冰凍的密西根向西瞭望
想望透黑夜看中國黎明
用十七年未饜中國的眼睛
饕餮地圖,從西湖到太湖
到多鷓鴣的重慶,代替回鄉
這首詩不僅寫了對死的坦然,對生活的熱愛,
對祖國的思念。把中國的山川秀美寫出來了的
同時,也表達出他十七年未見祖國,但山山水
水仍在心中清楚地呈現。(學識粗淺,本不敢評
論,只是談一下讀後感,以及喜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