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子曰:“放於利而行,多怨。”
21
回覆列表
  • 1 # 王營評教育

    《論語》中,孔子說:“放於利而行,多怨。”,意思是:“如果只是為追求利益而行動,必然會招致很多怨恨。”

    這句話不難理解,一個人如果唯利是圖,巧取豪奪,放縱自己的私慾,必須會損害他人的利益,給國家和集體造成危害,從而招來眾人的怨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人和事不勝列舉,想一想那些貪官汙吏,他們為了個人利益,不顧一切地搜刮民脂民膏,中飽私囊,最終東窗事發,鋃鐺入獄;還有那些不法商人,為了賺取鉅額利潤,不惜製造假冒偽劣產品,坑害國家,毒害人民。近年來,按二連三出現的毒奶粉、瘦肉精、假藥品之類的事件,就是“放於利而行”的典型案例,這些事件的主謀最終都登上了歷史的審判臺,受到了道德的審訊和法律的懲罰。對於這樣一些人,老百姓不僅僅是“怨”的問題,恨不得扒他們的皮,食他們的肉。據前段時間報道稱,製造和銷售瘦肉精的主要當事人,有的被判處死緩,有的被判處無期徒刑,老百姓拍手稱快。

    這樣看來,孔子是不是要求我們放棄個人利益的追求?事實並非如此,孔子並不反對透過合理、合法的途徑,最大限度地獲取個人利益。在他心目中,君子也愛財,但必須取之有道。他甚至要求君子在實行德政的前提下,依照法律法規,讓老百姓獲得更多的實惠,這看上去似乎與“放於利而行,多怨”相矛盾,其實二者之間並不矛盾,孔子贊成的是正當合理的利益追求,但反對是放縱自已的私慾,損人利己的利益追求。

    這又使我想到了學校管理。管理者在堅持以德治校的前提下,透過制定和實施科學、合理的規章制度和獎勵制度,激勵教職工八仙過海、各顯其能,並透過適當的物質獎勵體現他們不同的價值,這是調動教職工積極性的有效手段。但在實施這一制度時,要把握好其中的“度”,物質獎勵不可過“度”,不能一切都用“錢”說話,因為在教職工的心目中,除了物質需求之外,更多的是精神需求,需要得到眾人的認可。如果一切用錢說話,教師為錢而教,班主任為錢而管,學生為錢而學,為了獲取一點小利斤斤計較,就有可能培養出一批只顧自己、不顧他人的勢利小人,不僅會招致眾人的“怨”恨,同時也會敗壞學校的風氣。

    因此,在學校管理中,物質激勵不是萬能的,管理者在注重物質激勵的同時,還要關注情感投入,注重精神激勵。比如學校可以透過評優樹先、教學比武、心靈對話、才藝展示等活動,為廣大教職工提供展示的舞臺,滿足他們的精神需求。有時候,校長一句推心置腹的話語,可能勝過千元、乃至萬元的物質獎勵。

  • 2 # 周巠力木公

    子曰:“放於利而行,多怨。”出自《論語.里仁篇第四》。

    這句話的本身的含義是:“就是說:一個人總是以個人利益為目的而行事的話,難免損害別人的利益,從而招致他人的怨恨”孔子在這裡告誡大家,要以忠孝仁義為重,多為別人考慮,學會換位思考。

    這裡的“放”就是放縱,不加約束的意思。在這裡修飾“利”字,就是說不加約束的,完全的從“利”字出發。目前的社會很多人都是“無利不往”、“見利思遷”,這就更要我們正確對待“利”和“義”的關係。在這個從充斥利益的社會,更要我們謹言慎行,學會獨處中保持一顆堅定的內心,才能保持真我,鑄君魂!

  • 3 # 無功用行

    人只要做事,就難免觸及他人的利益。

    為了自身的利益,為了集體的利益,甚至為了整個人類社會利益做事,都有可能觸及他人的利益。

    只要在做事,就會引起某些人的怨恨。因為利益受損而怨恨也好,因為無來由的怨恨也好。被怨恨這種事總會免不了。當然被他人所稱頌讚揚,同樣也是不可避免。

    但凡遇到事情,只考慮自身的利益,被怨恨會極大超過被讚揚。

    但凡遇到事情,更多的為他人考慮,被讚揚總是會超過被怨恨。

    若是為整個人類社會利益考慮,需看社會大勢而行動。中流砥柱與螳臂當車相差薄薄一層紙;流芳百世與遺臭萬年是一對隔壁鄰居;譭譽參半與默默無聞是兩個好兄弟;

  • 4 # 閒看秋風999

    子曰:“放於利而行①,多怨②。”(《里仁篇第四·第十二章》)

    ①放: 讀第三聲,訪。依;依據。也有人解釋為放縱。利:個人利益。②多怨:也有兩種解釋:一、多被別人所怨恨;二、自己心上多生怨恨。 多數人認為是第一種解釋。

    孔子心裡到幾個關鍵詞先後順序應該是這樣的: 禮,仁,義。義與利,永遠是矛盾的。放縱了個人利益,就會被別人怨恨。因此,儒家是重“義”而輕“利”的。

    另外,孔子核專門談到了“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孔子的整個“義”是必須服務於“禮”的。不同於後來江湖上所謂的“義氣”,也並非是“桃園三結義”的“義”。

    孔子講“義”,是是要受到禮,仁制約的。只是到了孟子,仁義才兼併了。而仁義道德,就是後世的虛偽了。

    《論語》還說: 子罕言利,與命,與仁。( 《子罕篇第九·第一章》)

    孔子“罕言利”,幾乎不講“禮”,有重義輕利的思 想;同時,孔子是講“命”,講“仁”的,常常把命與仁 相提並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寫一篇科幻小說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