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每日讀書A
-
2 # 逆襲的諸行無常
這句話出自《論語.八佾篇》,原文為,儀封人請見,曰:“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嘗不得見也。”從者見之。出曰:“二三子何患喪乎?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
“儀封人”,儀為地名,是衛國的一個地方,在今天河南蘭考縣境內。封人是指管理疆界的官員,朱熹在《論語集註》是這樣註釋的,“封人,掌封疆之官,蓋賢而隱於下位者也”,認為這位管理儀邑的官員是一名隱士,雖然只是名地方上的小官,但從他的見識可以看出此人必為一高人、賢者。
“從者見之”,有些註釋解釋為隨行的人見了他。朱熹的註釋是“見之,謂通使得見”,應該是孔子隨行的弟子們為他引見孔子的意思。
“喪”,失去。朱熹的註釋是“喪,謂失位去國,禮曰‘喪欲速貧’是也”,喪在這裡就是失去官職的意思。還是一種看法認為喪在這裡的意思是喪亡的意思,也就是孔子宣揚的聖人之道喪亡了,東晉孔安國批註“何患於夫子盛德之將喪亡耶?”就是這種意思。
“木鐸”, 朱熹的註釋是“金口木舌,施政教時所振,以警眾者也”。也就是木舌的銅鈴,古代天子釋出政令時用它召集聽眾。在這裡表示號令天下。
本章的譯文是,負責儀邑的官員請求會見孔子,他說:“凡是有道德的君子到這裡來,我都要與他見面的。”孔子的隨從學生為他引見了孔子。他出來後(對孔子的學生們)說:“你們幾位何必現在為失去了官位無法宣揚聖人之道而發愁呢?天下無道已經很久了,上天將以孔夫子為聖人來號令天下、弘揚聖人之道。”
朱熹在《論語集註》當中有這樣的解釋“言亂極當治,天必將使夫子得位設教,不久失位也。封人一見夫子而遽以是稱之,其所得於觀感之間者深矣”。與老子《道德經》中提出的“大道廢焉,有仁義”意義相近。事物的發展物極必反,天道對於事物的運轉也會推動平衡的形成,雖然孔子在他的一生中好象仕途坎坷,但是也正是由於這種經歷,讓孔子能夠有時間、有精力致力於刪詩書、定禮樂、培育後輩上,最終成為中華文化的奠基者,成為兩千年中華文化的至聖先師!
儀封人請見,曰:“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嘗不得見也。”從者見之。出曰:“二三子何患於喪乎?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
回覆列表
原文儀封人請見,曰:“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嘗不得見也。”從者見之。出曰:“二三子何患於喪乎?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第一“儀”,衛國城市。“封人”,官名,朱熹註解說是掌封疆之官,大概是邊防小官。他要求見孔子,說:“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嘗不得見也。”凡是有賢人君子,到了我的地盤,我沒有不見的!這位先生,是咱們中國文化裡一種典型的原型人物,就是見賢思齊,聞賢思見,只要聽說有賢德之人,就一定要會他一會。“從者見之。”孔子的隨從領他見了孔子。第二出曰:“二三子,何患於喪乎?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喪”,是失位去國。孔子顛沛流離的十幾年,就是從離開衛國開始。“木鐸”,以木為舌的大鈴,銅質。古代宣佈政教法令時,巡行振鳴以引起眾人注意。這裡可以譯為警鐘吧!這位儀封人對孔子的隨從們說:你們這些人怕喪失什麼呀!天下無道,上天正要你們的老師來做醒世的導師啊!第三張居正註解說:“易亂為治,必待非常之人。”總是會有那非常之人出現,當大家都懈怠了以為就這樣了的時候,突然那非常之人就出現了。天下易亂為治的規律是治世後緊跟著亂世。這就是中國歷史,張居正說,治亂相因,是必然之數。中國歷史一直破不了這必然之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