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馬玩遊戲

    相比古代各大名人,我更讚賞古代母愛的偉大,下面老馬介紹4位名人母親。前兩位可能大家猜到了,岳飛和孟子母親。其他兩位你知道嗎?母親是孩子最早的啟蒙老師,她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影響孩子思想觀念的形成。

    縱觀歷史上,那些有建樹、有所出息的名人,大都深受其母親思想之薰陶,從而也成就了他們的人生。這些母親中,最為著名莫過於中國“四大賢母”,她們分別是:孟母、陶母、歐母、岳母。就是這樣四位偉大的母親,她們的事蹟被廣為傳頌,她們的兒子成為國家的棟樑,影響中華兒女一生,併成為學習的典範。你可能瞭解最多的是孟母三遷、岳飛母親刺字,其他兩位賢母的事蹟你知道嗎?

    陶母

    陶母是東晉陶侃之母。陶侃是一代名將,在穩定東晉初年動盪不安的政局上,很有建樹。而當時陶母“截髮筵賓”、“封壇退鮓”的教子故事也廣為流傳。

    陶侃幼為孤子,家境貧寒。陶母也是早年喪夫,她含辛茹苦,靠紡紗織麻維持生計,供養陶侃讀書。在教子上,陶母一直教育兒子,交朋友一定要交比自己更有水平、更有文化之人。

    有一次,同郡孝廉(即舉人)範逵訪賢遇大雪,借宿陶侃家。時天寒地凍,馬無飼料,陶母揭去自己床鋪上的稻草蓆,剁碎餵馬;由於家中貧寒,無以款客,陶母又偷偷剪下自己的長髮,賣給鄰人,換錢購買酒菜。在中國人的觀念中,“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所以頭髮是不可以輕易剪的。陶母如此舉動,足見她待客之誠心。所以範逵大為感動,遂舉薦陶侃由縣吏拜授郎中,從此後,陶侃走上了發達的仕途。這就是“截髮筵賓”的典故。

    陶母還有一個廣為傳頌的故事是“封壇退鮓”。陶侃曾在浙江海陽做縣吏,監管漁業,常有下屬送東西給他。有一次,一位下屬送了一罈魚鮓(醃魚)給陶侃,孝順的陶侃馬上念及一生貧居鄉間的慈母,便囑託鄉人帶給母親。誰知母親卻原封不動地將這一罈魚鮓退了回來,並在信中寫道:“爾為吏,以官物遺我,非惟不能益吾,乃以增吾憂矣。”(《晉書》卷九十六《陶侃母湛氏傳》)

    後人讚譽:“世之為母者如湛氏之能教其子,則國何患無人材之用?而天下之用惡有不理哉?”(明·張九韶《重修陶母基記》;康熙《新淦縣誌》卷十四《藝文志·記》)

    歐母

    歐母是北宋歐陽修之母。歐陽修是北宋卓越的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但他的成就也離不開他母親的偉大教育。

    歐母又是一位單親母親,她丈夫在兒子四歲那年便去逝了,留下她孤身一人辛苦拉扯兒子。歐陽修父親在世時,家中經濟比較寬裕,可自從他去世後,家境便一落千丈,日漸貧寒。後來竟到了“房無一間,地無一壟”的地步。孤兒寡母在這樣的境況下生活,困難是可想而知的。

    歐母是一個意志堅強的女人,她家窮志不窮,靠自己的辛勤勞動,將兒子養大,並用最原始的方式教歐陽修識字--這便是著名的“畫荻教子”:歐陽修五歲時,歐母便教他讀書識字、做人處事的道理。只是當時家裡窮,家裡沒錢買筆墨紙硯,歐母只好用蘆葦杆代替,然後在地上鋪一些沙,把地當紙,一筆一畫地教歐陽修寫字。

    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歐陽修在母親的悉心教導下,特別懂事,於是奮發圖強,學習成績優異,他於仁宗天聖八年(公元1030年)高中進士。

    歐陽修在當官期間,積極支援范仲淹維持新法,後因此被貶職。但歐母並沒有抱怨兒子的仕途不濟,而是寬慰兒子說:“你為正義被貶職,不能說不光彩。我們家過慣了貧寒的生活,你只要思想上沒有負擔,精神不衰,我就高興。"有母如此,兒子焉能不偉大?

  • 2 # 人生學問

    在中國歷史上某一領域有著傑出貢獻的人物,往往被後人尊稱為“聖人”。

    中國古代的十聖為:至聖孔子;亞聖孟子;詩聖杜甫;詞聖蘇軾;酒聖杜康;書聖王羲之;畫聖吳道子;醫聖張仲景;藥聖孫思邈;茶聖陸羽。接下來我將為你介紹中國古代十聖。

    一、至聖孔子

    孔子名孔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陬邑人。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說的創始人。

    漢以後,孔子的學說逐漸成為中國封建文化的正統,影響極大,後世一直把他尊為“聖人”,號稱“至聖先師”,後世尊稱為文宣王。

    二、亞聖孟子

    孟子名軻,字子輿,戰國時鄒華人,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著有《孟子》一書,是儒家的經典之一。

    他被認為是孔子學說的正宗繼承者,與孔子並稱為“孔孟”,尊為“亞聖”。

    三、詩聖杜甫

    杜甫字子美,號少陵,河南鞏縣人。中國唐代偉大詩人。他一生寫了許多反映社會矛盾和現實生活的詩歌。

    因為他的詩比較真實地反映出一個複雜、動盪的歷史時代,所以他的詩被稱為“詩史”,本人即被後人尊為“詩聖”。

    四、詞聖蘇軾

    蘇軾,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漢族,眉州眉山人。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他在文學藝術方面堪稱全才。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在藝術表現方面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代很有影響,與辛棄疾並稱蘇辛。

    五、酒聖杜康

    杜康又名少康,字仲宇,夏朝人。相傳杜康正是取些水造酒,有文字為證:“他邑酒,足滋酒;白之酒獨醫病。

    故飲之終日,而無沉湎之患;服之終身而得氣血之和。鄰里百里許,多沽酒於白。先澤之遺,本地獨得其身,至今遺址槽沿存,此其明驗也。”杜康作為酒的始造者,開闢了源遠流長的華夏酒文化的源頭。

    三國時,曹操吟詠出了“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的千古絕唱。故而後人稱之為“酒聖”

    六、書聖王羲之

    王羲之字逸少,人稱“王右丞”,東晉山東臨沂人,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書法家。他的字吸取了魏晉諸家書法的精華,創立了獨特的風格。

    他寫的楷書,進一步擺脫了隸法的形跡,達到了獨立完美的境地,人們稱讚他的字“飄若浮雲”、“矯若驚龍”,公認他為“書聖”。

    七、畫聖吳道子

    吳道子名道玄,唐代陽翟人。他的畫立體感很強,擅長畫人物,用朱粉的厚薄來表現骨肉的高低起伏,如同塑像一樣真實。

    又善於畫佛像,形象逼真,人物的衣帶子飄飄若飛,有“吳帶當風”之譽,後世尊他為“畫聖”。

    八、醫聖張仲景

    張仲景名機,漢末南陽人,中國古代傑出的醫學家,著有《傷寒雜病論》一書。書中闡述的“辨證論治”的中醫理論和治療方法,奠定了中醫治療學的基礎,所以後人尊他為“醫聖”。

    九、藥聖孫思邈

    孫思邈公元581-682年,自號孫真人,京兆華原人,是隋、唐兩代大醫學家。其所著的《千金要方》是中國最早的醫學百科全書。

    從基礎理論到臨床各科,理、法、方、藥齊備,是價值千金的中醫瑰寶。故後人稱之為“藥王”,“真人”,“藥聖”。

    十、茶聖陸羽

    陸羽字鴻漸,號東岡子,唐代夏州竟陵人,中國古代著名的茶葉專家。他不慕榮華,畢生研究茶事,終於撰寫出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從而開茶葉研究的先河,所以後人譽他為“茶神”、“茶聖”。

  • 3 # 鑑鏡

    石灰吟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大明王朝的于謙,可謂是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於將傾,以一己之力避免大明走上南宋的老路,引用當年明月先生的長篇歷史小說《明朝那些事兒》,來表達我的崇敬之情:

    也就在幾乎同一個時刻,城內的于謙正在召開他戰前的最後一次軍事會議。

      參加會議的包括朝廷的主要大臣和石亨等防衛北京的武將,這是一次氣氛壓抑的會議。因為與會的每一個人都知道,他們將要面對的是什麼。現在敵軍已經兵臨城下,只有戰勝敵人,才能保住帝都,才能挽救國運,除此之外,別無他途!

      石亨發言認為,在目前的局勢下,敵軍的實力要強於明軍,要想退敵,最好的方法就是堅壁清野,等待敵軍疲憊,自然就會退軍了。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因為也先計程車兵並不是機器人,他們也要吃飯,只要堅守城池,等到他們吃光了所有的糧食,自然是要走人的。

      石亨深通兵法,他的這個提議也是行得通的。

      大多數人支援只有一個人反對按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石亨的提議應該是會獲得透過的。但這次,即使贊成的人再多也沒有用,因為這個反對的人手中掌握著否決權。此人正是于謙。

      于謙是兵部尚書,也是會議召集人,在這個會議上雖然誰都可以說話,但只有他說了才算數。他站起來,說出了自己的觀點:

      “也先率大軍前來,氣焰已經十分囂張,如果堅守不出,只會長他們的氣焰,我大明開國至今已近百年,昔日高皇帝布衣出身,尚可縱橫天下,橫掃暴元,我輩豈懼小小瓦剌!”

      他環顧周圍眾人,停頓了一下,厲聲下達了他的第一道命令:

      “大軍全部開出九門之外,列陣迎敵!”

      眾臣鴉雀無聲,確實也不用說話了,反正我們說了也不算,你看著辦就是了。

      于謙接著下達了他的第二條命令:

      “錦衣衛巡查城內,但凡查到有盔甲軍士不出城作戰者,格殺勿論!”

      此言一出,舉座皆驚,文臣們萬萬想不到,平日看上去溫文爾雅的于謙竟然如此強悍,軍令之嚴厲,前所未聞,甚至連戰場殺慣了人的石亨也感到心驚。

      還沒等他們喘過氣來,于謙那沉穩又富含威嚴的聲音再次響起:

      “九門為京城門戶,現分派諸將守護,如有丟失者,立斬!”

      “安定門,陶瑾!”

      “東直門,劉安!”

      “朝陽門,朱瑛!”

      “西直門,劉聚!”

    “鎮陽門,李端!”

    “崇文門,劉得新!”

      “宣武門,楊節!”

      他停了下來。這不是一個尋常的停頓,因為所有的人都知道,還有一個門他沒有說,這個門就是德勝門。德勝門是最為重要的門戶,因為它在北京的北面,且正面對著也先的大軍。一旦開戰,這裡必然是最為激烈的戰場。

      這裡實在不是個好去處啊。

      眾人並沒有等待多久,因為于謙很快就說出了鎮守者:

      “德勝門,于謙!”

       他用堅定的眼光看著每一個人,這種眼光也告訴了眾人,他沒有開玩笑。

      文武大臣們又一次吃驚了,可讓他們更吃驚的還在後面,因為于謙馬上要頒佈的是一道他們聞所未聞的軍令。

      “凡守城將士,必英勇殺敵,戰端一開,即為死戰之時!”

       “臨陣,將不顧軍先退者,立斬!”

      “臨陣,軍不顧將先退者,後隊斬前隊!”

      “敢違軍令者,格殺勿論!”

      這就是明代歷史上著名的軍戰連坐法,此後的明代名將大都曾採用過這一方法。

      聽到這殺氣騰騰的語言,眾人彷彿不認識這個正在說話的于謙了,就在一個月前,他還是一個從未指揮過戰爭的書生,還是儒雅的文官,是一個言談溫和,臉上始終保持著沉著鎮定的表情的人。

      此刻的于謙依然沉著鎮定,卻似乎變了一個人,他已經成為了一位意志堅定,果斷嚴厲的戰場指揮官。

      在殘酷的戰場上,弱者是無法生存下去的,只有最為堅強、剛毅的強者才能活下來,並獲取最後的勝利。

      于謙就是這樣的強者。

      看起來會議要談的問題已經談完了,似乎也該散會了,正當眾人慶幸從於謙那令人窒息的軍令中解脫出來的時候,于謙下達了他的最後一道命令。

       最後一道命

      于謙把手指向了兵部侍郎吳寧,下達了他的最後一道命令:

        “大軍開戰之日,眾將率軍出城之後,立即關閉九門,有敢擅自放入城者立斬!”

      聽到這道命令,連石亨這些殺人不眨眼的武將也被震驚了,這就意味著但凡出城者,只能死戰退敵,方有生路,如果不能取勝,必死無疑!

     

      真的豁出去了

     

      所有的人都驚訝地看著于謙,他們這才意識到,于謙這次是準備玩命了,不但玩他自己的命,還有大家的命。

       于謙毫無懼意地看著這些驚訝的人,對他們說出了最後的話:

       “數十萬大軍毀於一旦,上皇被俘,敵軍兵臨城下,國家到了如此境地,難道還有什麼顧慮嗎,若此戰失敗,大明必蹈前宋之覆轍,諸位有何面目去見天下之人!”

      “拚死一戰,只在此時!”

        于謙是對的,這是一場不能失敗的戰爭,如果失敗,北方半壁江山必然不保,大明的國運也將從此改變。

     于謙這種拼了命的打法打敗了瓦剌,保住了大明。可是英宗復辟之後還是殺了他。

    于謙被殺之後,按例應該抄家,可當抄家的官員到于謙家裡時,才發現這是一項十分容易完成的工作,因為于謙家裡什麼也沒有,除了生活必需品外,根本就沒有多餘的錢。(家無餘財)

           

           

            不久之後,他們終於發現于謙家中有一間房子門鎖森嚴,無人進出,大為興奮,認定這是藏匿財寶的地方,便打開了門。

           

            房子裡沒有金銀財寶,只陳設著兩樣東西--蟒袍和寶劍。這是朱祁鈺為表彰于謙的功績,特意賞賜給他的,于謙奉命收下,卻把它們鎖了起來,從未拿去示人以顯榮耀。

           

            抄家的人最終收斂了自己一貫囂張的態度,安靜地離開了于謙的家,因為他們眼見的一切都明白無疑地告訴了他們:這個被他們抄家的物件,是一個人品高尚的人,是一個了不起的人。

  • 4 # 週一文

    我欣賞的古代歷史人物是秦始皇,雖說他實行的是暴政,但他的歷史功績是不可磨滅的,稱得上“千古一帝”。

    首先: 他統一了六國,使古代中國走向統一大時代,奠定了兩千多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建立了第一個封建專制國家:秦朝。中國從奴隸社會進入封建社會,這是一個偉大的歷史轉折節點。他設定了郡縣制,對地方實行直接有效的管理。從此以後雖然古代中國戰亂不斷,但都是朝著統一穩定這個方向作為治國理政首要目標。每當出現分治的情況,帝王將相、英雄豪傑都是以統一天下為己任。

    第二:秦始皇建立第一個封建王朝後,統一了貨幣(半兩錢)、統一了文字(小篆)、,統一了文化(儒家學說),統一了度、量、衡,推行車同軌、道同距便於交通運輸,這些都是秦始皇不朽的功績,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自從秦始皇實行了這些制度,結束了以前混亂局面,國家開始走向有序化管理。

    第三:抗擊匈奴,征伐百越,修築了被世人譽為中華民族脊樑的長城,修建了靈渠等等,有效的維護了國家疆域的統一和穩定。

  • 5 # 當年春水

    要說古代歷史上值得讚賞的人,首先要有一個標準,鄙人覺得,這個人不光是才華橫溢,有功於社稷。重要的是要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這麼一捋也就幾個人吧。一是秦始皇,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衡,這些舉措方便了人們的生活,也中華文明能夠源遠流長,生生不息。二是隋煬帝,完善科舉制度,經營絲綢之路,開鑿大運河。使中國的人才儲備有了廣泛的來源和路徑,使中西方的交流更加順暢,使南北方的融合更加快捷。三是于謙,在民族存亡危難之時,挺身而出,力挽狂瀾,沒有使中國的發展偏離正常的軌道。四是孫中山,我讚賞他不僅僅因為他是國父,而是讚賞他那種明知不可為而偏欲為之的勇敢精神,那種屢戰屢敗,屢敗卻能屢戰的精神。推翻了幾千年的封建制度,開啟了中華政黨執政的模式。上述這幾個人可能稱不上最偉大,有的下場還挺慘。但是他們的所作所為,應該是超出了那個時代的一切認識,實現它需要超強的魄力和能力,是真正的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 6 # 墨儒

    初聞先生,是因與賣十三香的名字有一字之差,錯把先生名諱弄混淆,因年少無知,我以為賣調味粉的賣成了思想家。隨著年齡的增長,漸漸的接觸到了一些明代的名人史籍,逐漸的縷清了先生與十三香毫無關係,也便再也未做更深層次的瞭解。

    再遇先生,是在看八國聯軍犯我華夏的屈辱史中,看到倭寇的海軍將領東鄉平八郎隨身攜帶著“一生伏首拜陽明”七字印章。勾起了我對先生的無限想象,這是一個什麼樣子的古人?讓不可一世的倭寇淨要以終身來覆拜。這一下勾起了我的興趣,我急於要去了解先生的生平事蹟,可實屬在下腦子愚笨,始終不能理解先生的心學要義。但是先生的平生事蹟卻讓我頂禮膜拜,佩服之至。十八歲守仁格竹讓他對當時社會尊崇的格物學說產生了極大的懷疑,二十五歲第三次科舉落榜時,他說出了“你們以不登第為恥,我以不登第卻為之懊惱為恥”這樣豁達卻富含哲理的句子。真是高度不同,人生境界不一樣啊。三十五歲,因宦官當權,上書論救同僚,得罪大太監劉瑾,被貶至貴州龍場,並在去往的路途中,偽造跳水自盡躲過了追殺(每當看到這裡總是想起小兵張嘎的片段),在到達龍場之後勵精圖治、開導教化當地人,並在此期間認識到“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史稱龍場悟道。

    最讓我驚奇的就是先生平定江西寧王叛亂,真是談笑間,強擼灰飛煙滅啊。正德十四年,寧王朱宸濠在江西發動叛亂,當時先生正準備前往福建平定叛亂,行至江西吉安與南昌之間的豐城,得到了寧王叛亂的訊息,然後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結合當時的實際情況,捎帶腳的把寧王給鎮壓了。此役隨在當朝並未得到朝廷封賞,但是對於聖人而言,這些虛名又有何用啊。

    傳奇一生的先生,讓人敬佩的先生,就是影響後世深廣的心學創始人—陽明先生(王守仁)

  • 7 # 小龍教育平面設計交流

    我比較讚賞的古代歷史人物是孫子兵法的作者—孫武。

    為什麼呢?原因有兩個。

    1、在那個婦孺皆知百家爭鳴,群英薈萃的春秋戰國年代。

    山東人孫武為我們揮就了一部不朽的兵學鉅著《孫子兵法》

    ,代表了古代軍事理論的最高水平。孫武其人生於公元前535年。卒於公元前480年左右。字長卿孫子是後人對他的尊稱,他頭上的光環有:“兵聖”、“武聖”的美譽、這和“文聖”孔子相媲美。

    2、《孫子兵法》的國際影響同樣可觀。

    目前,《孫子兵法》已經被翻譯成近乎30種文字,僅在日本就有近200種不同版本的《孫子兵法》。唐朝中期,《孫子兵法》首先傳入日本,引起日本政界和軍界的高度重視。日本人將孫子稱為“百世兵家之師”、“東方兵聖”、“兵學鼻祖”。

    當今時代,《孫子兵法》尤為世人重視,孫子兵法幫助許多企業獲得了巨大商戰的戰果。“夫兵形象水”“水之 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這種思想已經成為企業的重要戰略思想。許多企業避開市場競爭主戰場,獨闢蹊徑,開闢無人涉足的細分市場。

  • 8 # 孝公渠梁

    我比較讚賞的是劉邦,雖然劉邦在歷史上很多人對他的評價並不夠好,覺得他是個無賴,一個地痞遊手好閒的,貪財好色,好吃懶做,但是這並不能否認他的偉大,它的成功。

    我們都說不以出身論英雄,他雖然出生草根,但他大器晚成,他給了無數人的夢想,從草根也可以當皇帝,他受到了萬人的敬仰。他也是朱元璋的偶像,劉邦雖然缺點一大堆,但是他有一個最大的優點,他善於聽取別人的意見,大膽用人,當機立斷處事果斷,所以周圍文臣如雨,猛將如雲,最後成就霸業,一統天下。

    劉邦給後世也起了很好的模範帶頭作用,我這裡指的是積極方面的,做人一定得有夢想,即使40多歲的時候起義,依然能做皇帝,不去抱怨出身,心態積極,靈活處理人際關係,打造自己的團隊,自己也能成功的。

  • 9 # 獬豸鐵冠法天下

    我最讚賞的歷史人物是平津獻侯公孫弘,他和張湯一起合作促成了儒法合流,在西漢那個貪汙成風,行賄受賄明目張膽的時代,他身為丞相,清廉至極,他的夫人平日竟然需要靠洗衣服來補貼家用,一床破被子縫縫補補,政治對手根本無法攻擊,而且他還是漢武帝時期最後一個實權宰相,他也是西漢時期第一個沒有軍功卻依舊得以封侯拜相的文官

  • 10 # 峰頂攬勝

    錢鏐。

    1.在五代紛爭中開創了較為穩定的局面,“保境安民”,疏浚西湖、射潮築塘等一系列舉措,推動區域經濟發展。

    2.以“尊奉中原”為基本國策,最終“納土歸宋”,促進和平統一。

    3.定都杭州,改變了自春秋時浙江區域以紹興為中心城市的格局,為南宋定都杭州奠定基礎,也為杭州成為今日省會城市奠定了根基。

    4.最重要的是,創造了一個輝煌千年的錢氏家族,後代名人輩出,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傳承做出不朽貢獻。從錢惟演、錢謙益、錢大昕到錢穆、錢復、錢玄同、錢基博、錢鍾書、錢學森、錢三強、錢偉長、錢其琛、錢永健……

  • 11 # 龍火果果

    在幾千年的歷史人物之中,有過許多的英雄豪傑和帝王。其中大明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是我最欣賞的歷史人物之一。

    大明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因為在家裡的兄弟排第八,所以也叫朱重八。朱元璋出生在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裡,他的父母和大哥去世時家裡沒錢買棺材,甚至連塊埋葬親人的土地也沒有, 鄰居給了他們一塊墳地。他和他的二哥用破衣服包裹好他父母的屍體,安葬在劉家的土地上。

    為了活命他去皇覺寺當行腳僧,因為當地鬧饑荒,寺裡得不到施捨,只好當了乞丐,到處流浪。在流浪的三年中,他走遍了淮西的名都大邑,接觸了各地的風土人情,見了世面,開闊了眼界,積累了社會生活經驗。艱苦的流浪生活鑄就了朱元璋堅毅、果敢的性格。

    再後來朱元璋投奔到起義軍郭子興部下,他作戰勇敢,機智靈活,得到了郭子興賞識,給他取名朱元璋。而且在軍中的名聲非常好,郭子興還把養女嫁給了他。經常長期的發展,在郭子興去世後。朱元璋攻下了金陵城。朱元璋的部隊紀律嚴明,得到百姓擁護。

    朱元璋採用“廣積糧,高築牆,緩稱王”的戰略。一步一步地走向了勝利,打下了一座江山。國號“明”,年號“洪武”。

    朱元璋在位期間,下令農民歸耕,獎勵墾荒;大搞移民屯田和軍屯;組織各地農民興修水利;大力提倡種植桑、麻、棉等經濟作物和果木作物、他還徒富民,抑豪強;下令解放奴婢;減免稅負,嚴懲貪官;派人到全國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戶口等等。經過洪武時期的努力,社會生產逐漸恢復和發展了,史稱洪武之治。

    朱元璋是中國歷史上勤政的皇帝之一,他從來不憚給自己增加工作量。從登基到去世,他幾乎沒有休息過一天。根據史萬卜記載。在遺詔中他說:“三十有一年,憂危積心,日勤不怠。”

    朱元璋還很節儉,從平鋪張浪費。他愛民如子,常常減免受災和受戰爭影響的地區的農民的賦稅,或給以救濟。所以大明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是我最欣賞的歷史人物之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鬼吹燈》第四部網劇《龍嶺迷窟》的選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