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吳聊先生

    有人把古代四個著名的官員列為中國四大清官:包拯、于成龍、海瑞,還有就是狄仁傑,這個說明狄仁傑其實在民間的口碑和影響力是非常認可的,他的口碑和影響不僅在江湖之遠的民間,還在殿堂之高的朝廷,他深受武則天的信任。

    聖歷三年狄仁傑病故,享年70歲。武則天聞訊後非常悲傷,當即失聲痛哭,長嘆曰:“朝堂空矣!”接著傳旨廢朝三日,以示哀悼。此後,每逢朝中某件事不能決斷時,武則天總不免喟然長嘆:“天奪吾國老何太早耶!”。

    這也可見他在武則天心目中的地方,那他為什麼能深受武則天的信任呢?我覺得有這幾個原因:

    1、有豐富基層公務員經歷的官二代

    狄仁傑是個標準的官二代,甚至可以說是官三代。他祖父狄孝緒任貞觀朝尚書左丞,相當國家部級秘書長,正四品,父親狄知遜任夔州長史,類似一個市的秘書長。

    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狄仁傑不驕不躁,埋頭苦讀做學霸,在科舉考試中,狄仁傑考取了第一名。

    進入公務員後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汴州參軍,結果被人誣告了,當時工部尚書閻立本是河南道黜陟使,這位欽差大臣還是比較客觀公正,在受理審訊狄仁傑的時候,瞭解了事情的經過,對他非常賞識,並提拔他為幷州法曹參軍。

    人生就這樣出乎意料,本以為是當頭一棒,沒想到是拉了一把。

    閻立本向朝廷彙報了狄仁傑,說他是“滄海遺珠”即被埋沒的人才,其能力不為朝廷所重視,這個時候,狄仁傑才進入武則天的視野,此後狄仁傑的官運來了,他先後歷任大理丞、侍御史、寧州刺史、豫州刺史、魏州刺史、幽州都督,直至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宰相)。

    不拼爹,靠自己,這些基層公務員經歷,極大豐富了狄仁傑的工作履歷。

    從這個意義上說,閻立本對狄仁傑有知遇之恩。

    2、焦裕祿式的福爾摩斯

    唐高宗李治時,狄仁傑升任大理丞,級別來說是從六品,他在一年之中解決了許多積案,工作量非常大,需要加班加點的翻閱案卷,但狄仁傑處理的非常好,結果也很公正,所涉及到的17000餘人,但一句怨言也沒有,一時間,狄仁傑成為朝野推崇備至的斷案如神、摘奸除惡的首席大法官。

    有焦裕祿的勤勉敬業,又有福爾摩斯式的神探能力,這樣的人,武則天能不信任和喜歡?

    如果說閻立本的推薦是運氣,那狄仁傑的能力對得起這份運氣。

    3、情商高,不干涉武則天的私生活

    在當時,武則天的私生活緋聞朝廷滿天飛,為了贏得武則天的好感,很多大臣都為武則天獻上男寵,此時狄仁傑出面向武則天提出建議,但武則天懟了回去,此後狄仁傑再也沒有干涉過武則天的私生活,這是她的心理軟肋和禁區。

    武則天晚年,越來越信任、敬重狄仁傑,滿朝文武,無人可比。狄仁傑由於年高且病,屢次請求告老還鄉。武則天總是挽留,並叫狄仁傑不要和其他宰相一樣到朝內值班住宿,囑咐其他大臣說:“非軍國大事,勿以煩公。”

    可見武則天懟狄仁傑有多信任,當然,對有能力又忠誠且遠離領導私生活的下屬,武則天沒有不信任狄仁傑的理由,你說呢?

  • 2 # 軒芯閣

    從很多歷史資料中不難發現,咱們國家歷史上就誕生過一個正統的女皇帝,她就是武則天,而在她稱帝后圍繞在她身邊的很多鷹犬,都是為她當眼線的小白臉,還有就是那些個酷吏。其實,在武則天身邊真正的人物也就是兩個人,一個是上官婉兒,給他起草詔令的女秘書,一個就是能給她破案建立奇功的宰相狄仁傑。

    像狄仁傑這樣的人物,在歷史中都提到過說他是一個有名的神探,尤其在審理一些離奇案件上更是有一絕。但是他還有一個絕招,很多人不知道,就是會那麼一點心理學,可以幫主子解夢。為什麼這樣說呢?人們常常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夢到不同的場景人物和事件,就好像代表會發生點什麼事情。

    對於武則天這樣的女皇,也特別信奉夢中情景,而當時特別注意細節的狄仁傑,很會窺察皇帝的心理,加上他腦子好使,嘴頭又好,辦事也很妥當,這就讓武則天特別的信賴他。尤其是在夢到一些事物時,都會叫這個忠心宰相給明示一下。這就有了歷史上提過的關於立皇太子的事件。

    武則天是從兒子手裡奪得皇位的,而且把大唐國號改為周。當時她稱帝的時候已經是六十七的高齡了,所以在後邊出現的立誰當皇太子,確實讓這樣一位高齡老人有所顧慮。要知道她姓武,而唐朝江山姓李,如果讓自己的兒子作太子,那麼無疑是把自己一手創建出來的大周,又換給了人家李家人,自己在這個過程中還背上了罵名。所以,當時有一段時間,武則天曾想過讓自己的侄子做太子,她侄子就是武三思,還有她準備把這個想法告訴身邊的宰相和大臣們。

    而心直口快的狄仁傑在武皇問起後,直接說要立太子就必須的立自己的兒子,也就是當時被老媽貶成廬陵王的李顯。對於這孩子來說,他是武則天的第三個兒子,也就是後來歸廟門的唐中宗皇帝。這個立太子一事說出,她身邊所以人都反對三思,這讓武則天很是惱火。估計是想的這件事有點多,就有一日做了一個夢。

    夢中情景是說有一隻很大的鸚鵡在天空飛舞,忽然就掉到了地上,武則天走過去一看,發現這隻鸚鵡翅膀被折斷了。然後她猛然驚醒,後來就把狄仁傑給請來,告訴了她夢中的情景,讓其解答一二。狄這時候有意把這件事情往立太子位上引,說鸚鵡就是在指武則天,而斷翅就是說自己剩下的兩個孩子,說廬陵王和相王這樣孩子,只要能立一位當太子,鸚鵡的翅膀才能修復,才能再次飛翔於藍天。

    在當時,武則天正是一直想著這件事情,雖說是皇帝一國之君,但是從性別來說,她首先還是幾個皇子的母親。估計是因為那個時候,自己的年齡大了,內心的母性情懷氾濫,所以在儲君方面很是猶豫,要是一個不注意,估計大唐的江山就送到了武家人手裡。而狄仁傑作為武則天最寵信的達成,他的話語對武是有很大影響的。

    武則天在聽完狄的一席話後,陷入了一陣沉思。這個時候,狄仁傑看出了她的想法,就進一步提到了太宗,說他是如何經過千辛萬苦贏得大唐江山的,而他在歸天時,特別將自己身邊的皇子委託給武皇,對於傳世子孫一說,皇帝卻要將這樣的江山傳給外姓人員。這個姑且不說,就從親戚關係看,是姑姑跟侄子的關係近,還是母親跟兒子的關係更親。這時候,武則天仍然沒有說話,狄仁傑更是緊跟追加出一句,說他從來就沒有聽說過歷史上有哪個皇帝,把自己的姑姑給配入宗廟的。

    這一句話點醒了武則天,確實是這樣,她如果百年後,武家人當了皇帝,是不會讓她能歸回正式宗廟的。所以,武則天把廬陵王給結回了洛陽,並讓狄仁傑輔佐。而李顯能回到皇室,擔當太子,主要的功臣還是狄仁傑。這樣就是歷史中說的,正是這樣一個宰相,挽救了大唐,對於百姓來說更是把他當成傳奇,廣為流傳。

  • 3 # 詩詞中的陽光雨露

    在中國古代歷史中狄仁傑就是神一樣的存在,在人們的心目中,狄仁傑就是一位神探,就是一位斷案高手,沒有狄仁傑解決不了的問題,在遇到困難的時候,狄仁傑總是能夠化險為夷。在人們的心目中,狄仁傑就是智慧的化身,他的大腦甚至比現代的電腦反應還要快。現在很多古裝影視劇都將狄仁傑給演繹的出神入化,為狄仁傑披上了神秘的外衣。為什麼會如此呢?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人民群眾需要狄仁傑這樣的人物出現,需要這樣的歷史人物來匡扶正義,需要如同狄仁傑這樣的人物來維護群眾的利益。可以這樣說,狄仁傑在人民群眾的心目中就是一種正義的化身。真實的狄仁傑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呢?在這裡我們一起來分析探討一下,滿足一下各位的好奇心。

    第一, 我認為狄仁傑也是一位真實的普通人,也是經過自己的奮鬥取得了成功。狄仁傑出生於太原狄氏 [1] ,他在考試的時候以明經科考中了進士,從而當上了官。在古代就是學而優則仕,想要出來當官,就要參加科舉考試,這也是古代的官員從事也是詩人或者文學家的原因。’狄仁傑經過自己的努力奮鬥,先後當過汴州判佐、幷州法曹、大理寺丞、侍御史、度支郎中、寧州刺史、冬官侍郎、江南巡撫使、文昌右丞、豫州刺史、復州刺史、洛州司馬等職,在每一個崗位上狄仁傑都是紮紮實實的工作,政績突出,得到了人們的愛戴。

    第二, 狄仁傑在官場上也是經歷了起伏,也遇到了很大的挫折。在天授二年九月,狄仁傑升任宰相,擔任地官侍郎、同平章事。沒有過去幾個月,狄仁傑受到了小人的陷害,酷吏來俊臣誣陷狄仁傑謀反,奪職下獄,這可是一個很大的最為,大家都知道,謀反就是說要威脅皇權,要將皇帝拉下馬,這可是殺頭的罪名。在當今社會這個罪名就是危害國家安全罪,對於這類犯罪也是要對犯罪分子處以比較重的刑罰的。於是乎,狄仁傑就被貶為彭澤縣令,從一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變成了一個縣令,這種落差實在是太大了,在古代社會等級森嚴,官大一級壓死人。後來因為發生了營州之亂,作為一名人才,又重新得到了重用,並擔任了宰相。

    第三, 狄仁傑為大唐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敢於犯顏直諫。狄仁傑曾經力勸武則天覆立廬陵王李顯為太子,培植舉薦忠於唐朝的勢力,成為大唐社稷得以延續的重要支柱。正因為有了狄仁傑這樣的正直無私的能臣,讓大唐王朝得以延續。

  • 4 # 在奮鬥中孤獨

     狄仁傑是中國古代一位著名的宰相,以睿智、善於斷案著稱,他一生經歷了唐代三位著名的皇帝——唐太宗、唐高宗和女皇武則天.太宗貞觀年間狄仁傑考中明經入仕,高宗時官聲見於史書, 閻立本稱其為“滄海遺珠”,說是埋沒的人才,其能力不為朝廷所重視,至武則天稱天后後開始受到重用,並逐漸得到武后的信任和提拔,歷任寧州刺史、冬官侍郎、充江南安撫使、地官侍郎、判尚書、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即宰相)、內史(即宰相)等職,成為武則天時期真正為武則天所倚重的大臣,武則天對他以“國老”相待,他去世後,武則天痛心疾首,稱“朝堂空矣”.還說為啥要奪走他的狄國老

    而且狄仁傑是真心擁護武則天的統治的,他也不會結黨營私,不像其他當官的一樣裝模做樣,阿諛奉承

      首先,狄仁傑具有剛正不阿、堅持原則、嚴於執法、敢於向皇帝犯顏直諫等美德,其立身處世必以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為出發點而且心胸寬廣,不計較個人得失,具備了一個賢臣良相所應有的最可寶貴的品德.   中國古代歷來有“天子有爭臣,雖無道,不失其天下”的說法.

    在封建國家裡,對皇帝能犯顏直諫是非常不容易的,這是因為一旦觸怒了皇帝就有立即招來殺身之禍的可能.然而在認為皇帝所做的決定將會使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受到損害的時候,狄仁傑會毫不考慮個人的安危,據理力爭反對皇帝的決定

    狄仁傑對危害國家和人民的佞臣雖然勇於打擊,決不手軟,但是對於那些在背後說他壞話的同僚卻一笑置之,不予追究.當官至地官侍郎、判尚書、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即宰相)這樣的高官後,武則天問狄仁傑“欲知譖卿者乎?” 狄仁傑說“陛下以臣為過,臣當改之;陛下明臣無過,臣之幸也.臣不知譖者,併為善友,臣請不知.”[4]既不願查得罪他的人,更不願利用官職挾私報復,體現了他寬闊的胸襟.   正是這些美好的品質,使得武則天對於狄仁傑的人品非常認可,能夠相信狄仁傑在處理政事時是真正地從國家大局出發,為百姓的利益著想,而不是考慮個人的私利,這一點對於武則天能夠真正信任狄仁傑非常重要,這是以後狄仁傑在與武則天產生衝突時,武則天總能夠從信任的角度出發,認可和重視狄仁傑的意見的根本.   其次,狄仁傑是武則天在政治上是志同道合者,而且在輔助武則天治理國家的過程中贏得了武則天很高的信任.“大周革命,萬物惟新”[5]這既是武則天的心聲,也是狄仁傑的政見.國家需要能夠堅定而正確地推行政令的能臣,對這樣的能臣,任何一個統治者都會不吝於高官厚祿,武則天也不例外.在武則天統治時期,狄仁傑所任官職出了被貶幾年外,其餘都是關乎國計民生的中央重職.

    ,武則天身為皇帝需要品德優良且對自己忠心耿耿的大臣,從統治國家的角度考慮,需要有文能治國、武能安邦的人才,從國家和自身的長遠利益考慮,需要有能夠洞明世事、善於謀斷的人才,而狄仁傑自身所具有的優點恰恰完全符合武則天治國的需要,二人在政治追求上是真正意義上的志同道合者,武則天需要靠狄仁傑這樣的大臣來實現對國家的有效統治,而狄仁傑也需要象武則天這樣的明君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完成其利國利民的政治主張,二人一拍即合,成為中國古代歷史上少有的幾組最完美的君臣搭檔之一,成就了一代名相狄仁傑的美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1000到1500的手機,大家有什麼推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