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櫻花如歌
-
2 # 初何日當午
1、古人比現代人短命
2、男人比女人短命
3、軍人比普通人短命
4、上帝是公平的, 給了東吳大都督所有的東西,所以他們折壽了
東吳大都督很不幸的以上4個全中了 ,所以短命官位越高考慮的人和事越多,腦瓜子壓力太多,在那個政治動盪的年代總是會擔心有人要害他,對他圖謀不軌!
-
3 # 幽都風廣陌233
東吳的都督權力很大,可以統管東吳王城以外一切兵馬。如果東吳都督想起兵造反的話,吳王連反抗的機會都沒有。周瑜有赤壁之戰大敗數倍於自己兵力的曹操,魯肅曾借周瑜三千斛糧食並率部投奔孫權,如同劉備那裡的糜家,呂蒙白衣渡江斬關羽,奪回大半個荊州,陸遜夷陵之戰火燒連營,殺的劉備損傷慘重。
四個都督都戰功赫赫,功高震主,也因此孫權也想鍛鍊一下自己的軍事才能,增加一下自己在軍民間的威望,誰知自己被張遼以少勝多差點被活抓,還送了個孫十萬的綽號。這樣的失落感讓他產生了嫉妒感,嫉妒當時的周瑜,周瑜又在後來與曹仁荊州攻堅戰時被箭射中,有說是中箭後吐血而亡,我猜興許是被孫權下毒毒死的,乃至後來的幾個都督魯肅,呂蒙都是被孫權下毒毒死。魯肅勸孫權把荊州借給劉備,造成了有借無還的局面,而且在赤壁之戰,衝在最前面的都是東吳戰士,坐享漁人之利的卻是劉備。所以孫權也要毒死魯肅。呂蒙奪回荊州斬殺關羽造成了劉備舉全國兵力來報仇,對東吳是毀滅性打擊,這也是毒死呂蒙的原因。之後再無都督,後來的夷陵之戰,東吳面臨滅國風險是,陸遜才擔任都督,因為陸遜看透其中奧秘,也只有陸遜不是被毒死的,死在了東吳太子廢立問題上。
因為孫權擔心兵權旁落,東吳易主。而孫權下的也是慢性毒藥,所以給人感覺幾個都督像是病死早逝。
-
4 # 分光化影飛
天數,東吳孫堅乃錢塘小吏,也想佔地自立?
而當時有皇室宗親劉備,當朝皇叔玄德在,小吏之子嫣能成事?在東吳,權利最大的不是吳候,而是大都督,所以這個大都督必須早死,這就是所謂天道不正,必不久矣的道理!
-
5 # 1789386483
三國裡有幾個長壽的?在戰爭年代?又想做出一方事業,又想長壽難啊!古往今來為將者多難長壽,除非和平年代。戰爭本來就爾虞我詐,你死我活!
-
6 # 歷史名將錄
江東輩有人才出,吳國有多少位大都督,一共是四位。按先後順序分別是周瑜、魯肅、呂蒙和陸遜。那麼他們是怎麼死的,歷史名將永給您歸納了下。
周瑜(活三十六歲):《演義》中箭傷後被諸葛亮施計激將氣死。
魯肅(活四十六歲):《演義》提及肅病逝,疲勞而忘。具體怎麼死的、因何而死的,早以無從考證。
呂蒙(活四十二歲):《演義》提及體質不好,再加上取荊州操勞過度,中風而死。
陸遜(活六十三歲):《演義》不算早死了,屬於鬱鬱而終,這個不是短命鬼。
很多人認為他們相對與魏蜀的郭嘉、諸葛亮等覺得他們不是很牛,其實不然,單說這四位大都督,個個都是功勳卓絕。
周瑜,東吳第一任都督,和孫策一起平定了江東,為孫權建立了根據地,是三國水軍將領的一把手。小小年紀就當上了東吳的全軍統帥,並讓三世老臣也佩服的五體投地,甘聽號令。在赤壁之戰中,周瑜立下了蓋世奇功。可以說沒有赤壁之戰,沒有周瑜,就沒有江東,就沒有後來的吳國。
魯肅,東吳第二任都督,周瑜臨死前推薦。其戰略思想是鞏固江東、攻佔巴蜀、控制長江流域、聯合荊州,遇有合適時機出兵中原,否則在南方稱霸。曹操攻佔荊州後魯肅及時將戰略調整為聯劉抗曹,並且一生極力主張孫劉聯盟。使孫、劉版圖周邊擴張,國力增強。
呂蒙,東吳第三任都督,魯肅臨死前推薦。呂蒙白衣渡江,攻荊州,擒關羽,呂蒙表現得謀略出色,處處料敵先機,能夠運籌帷幄之中,講究後發制人,是實戰和謀略的完美結合者。連毛澤東都說:呂蒙如不折節讀書,善用兵,能攻心,怎能充當東吳統帥?我們解放軍許多將士都是行伍出身的,不可不讀《呂蒙傳》。
陸遜,東吳第四任都督,臨危受命。其本人戰略思想,先滅劉備,後伐中原。陸遜的主要功績是夷陵之戰(與關渡之戰、赤壁之戰、湘樊之戰並稱三國四大戰役)大勝劉備,保全了江東。後期,不被孫權信任,被逼死,很遺憾。
前有周郎,後有魯肅,再有陸遜,中間還有個呂蒙。個個都是天才啊!有他們在何愁天下蕩不平。可是看看東吳這幾任的大都督有幾個是好死的?除了陸遜以外都特麼的三四十就掛了,而且基本上都跟“病”沾邊,這除了功高蓋主讓孫權做掉之外實在是沒有任何理由了。難道是美女累死英雄,還是工作實在太累了或者說這都是巧合,顯然不可能,那也太巧了吧。
想當年,周瑜赤壁一戰,風華正茂,指點江山,卻尼瑪被諸葛孔明氣死,死得時候三十多歲,這尼瑪人家這事業才剛剛起步好吧。不過也對,周瑜赤壁一戰之後,確實有點功高蓋主了,世人皆知東吳都督周瑜,誰人還記得東吳主上孫權,要我說,周瑜啊,這人還是年輕,不會藏拙。要不然也不能死那麼早。
再說說這魯肅,魯肅是周瑜病死之前推薦給孫權的,結果做了七年的東吳大都督魯肅也病死了,魯肅死之後呂蒙繼位,幹了兩年也病死了,周瑜、魯肅、呂蒙都是前者死了以後推薦的。這尼瑪要說這東吳大都督的職位沒毒的話我都抽他倆大嘴巴,除了這個幾個大都督之外,其他的那些功臣名將有多少都是壽長而善終的。再看看最後一任大都督陸遜,也是憂憤而死,雖然活的時間比較長,但是說真的,死得也是真冤,二十條罪狀愣是給逼死了,唉,小夥伴們穿越三國的時候記得做啥也別做東吳大都督哈。
好了,分析了一大堆,其實就是這些個大都督都是功高蓋主。因為他們的大老闆是孫權,不是劉禪,大江東人才多,雖然孫權也希望江東有大發展,有朝一日可以完成統一大業,但到時候大老闆的位置都保不住了,那不是白搞了。退一萬步,就算你們幾個沒這想法,那指不定哪天手下的人幫你黃袍加身怎麼辦。所以大業和江山社稷相比,都微不足道了。然後就沒有然後了,這幾個大都督因“病”,都死翹翹了,大BOSS要你死,不是分分種的事情。
-
7 # 青梅煮酒論江湖
1周瑜,二十一歲統兵征戰,三十四歲當都督,三十五歲病逝,在位一年。
2魯肅,39歲當都督,46歲病逝,在位7年。
3.呂蒙,37歲當都督,42歲病逝,在位5年
4.陸遜,38歲當都督,63歲病逝,期間職務不斷提升,最後官拜丞相,大將軍,出將入相第一人。
四大都督,的確除了陸遜,前面三位都比較短命,但是我們可以看出來的是,自古江東出少年英雄,包括孫堅,孫策,孫權,周瑜等都是十五六歲就已經在戰場拼殺,到了二三十歲的年紀,已經是身經百戰了。
至於陸遜長壽,應該是陸遜本身是書生,早年沒有上戰場磨練,到了後期,局勢基本穩定,因此要操心的事少些,也不用親自衝鋒,所以就長壽些!
-
8 # 土翡
首先咱們說周瑜:歷史上關於周瑜的死並沒有過多去記載,但是在三國演義中卻是被諸葛亮氣死的,臨死說了既生瑜何生亮的遺言,所謂時勢造英雄,三國英雄太多了,周瑜也算是一個吧,孫權就盛讚周瑜有王佐之才,如果真正要說他的死因的話,類似可能也算是吧,畢竟二十多歲就收到諸侯器重,手握軍政大權,三國演義中也有外事不決問周郎,所以為了報答主公知遇之恩累死,加上在三國那個人才濟濟的時代,要想更優秀就要更努力,那隻能是又氣又恨又努力,發現自己身體不行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
再次咱們說一說魯肅:歷史上的魯肅其實和電視劇裡的真的強到太多了,真的不是窩囊廢,曹曹大軍殺來,東吳大臣多要投降,只有魯肅和周瑜主戰,最終赤壁打敗曹軍,雖然沒打過什麼仗,但是發展軍備卻是一個好手,做好了東吳的裝備部部長,他的死具體沒有多少交代,病死而已
再次說呂蒙,影視劇裡是不是被嚇到了,關羽索命,但是關於他的死也有好幾種說法:第一種則是被關羽陰魂所殺,這種說法是非常迷信的,在三國演義中,關羽被呂蒙斬殺之後,便附身於呂蒙將呂蒙所殺,說白了就是被嚇死的。但是這種說法在現在看來是完全不合邏輯的,既然呂蒙能夠斬殺關羽,就說明呂蒙並不害怕關羽,這種說法只是後人為了彰顯關羽的形象而杜撰的,是不切合實際的。
第二種則是由於呂蒙斬殺了關羽,孫權害怕劉備的報復,同時也為了給劉備一個交代,則設宴毒殺了呂蒙。當時孫權為了不與劉備交惡,下令只追趕關羽不能殺了他,但是呂蒙貪圖功勞。
為了使自己升官加爵,斬殺了關羽,同時呂蒙又是周瑜的小迷弟,孫權與周瑜不和,所以藉此機會設宴,表面上是為了給呂蒙慶功,實則下毒毒殺了呂蒙。然而這些都是後人為了影視劇效果而篡改。
第三種則是呂蒙為東吳開疆擴土,常年勞累,積勞成疾患病身亡。在那個年代醫療水平沒有達到很高的標準,醫者也不是很多,在那時候每天因為刀槍傷死亡的人數是非常多的。那個時候將領們因為每天的打仗廝殺,他們的壽命普遍在五六十歲。
呂蒙作為東吳的都督,鎮守江陵,身處南方,呂蒙作為一名北方漢子是沒有辦法完全適應南方的氣候和水土,東吳士兵多為水軍,常年在河邊訓練。
而在水邊南方的天氣是十分潮溼的,夏天北方炎熱、南方溼熱,冬天北方寒冷、南方溼冷,在這麼一個環境中,呂蒙打完仗回來之後也是駐紮在軍營中,細菌容易感染,容易引發各種疾病。
當呂蒙疾病纏身時,孫權不惜萬金為他求醫,但是這並不是簡簡單單隻因潮溼引發的疾病,這是由於呂蒙為了東吳嘔心瀝血感染疾病,最終不治身亡,個人認為呂蒙的這種死法是比較合理的。
最後一個陸遜
陸遜作為江東四英將之一曾因火燒劉備七百里連營而聲名遠揚,孫權認為陸遜有超世之功、文武之才,對陸遜是推崇備至,所以陸遜才得以出將入相,然而在陸遜在人生最輝煌的時候卻突然被孫權逼死,孫權為什麼要逼死他一手栽培起來的陸遜呢?
陸遜是跟隨孫權時間較久、功勞很大的大臣,孫權早時把孫策之女嫁給了陸遜。呂蒙死後,陸遜成為抗拒魏、蜀二國的主要支柱。但孫權對陸遜的重用,主要在軍事方面,始終沒有交給陸遜軍政大權。
赤烏七年(244年)正月,孫權攫拔陸遜代顧雍為丞相。孫權釋出詔書,稱讚陸遜天資過人,德行卓著,匡扶國事,消弭戰亂,是姜尚、管仲、尹伊那樣的大才。陸遜是個天賦極高的軍事家,但也顯露出諸多當政治家的必備素質。他被孫權任為丞相,也是水到渠成、順理成章之事。
但是晚年的孫權性情暴戾猜忌嗜殺,而早年能對孫權獵虎、酗酒、一意孤行等不當行為進行勸阻的張昭、顧雍、諸葛瑾等大臣們早已逝世,這導致孫權對內瘋狂殺人時更加肆無忌憚。
再加上為了報復江東豪族們的弒兄之舉,為了擺脫江東豪族們對北伐的束縛阻撓,為了防止江東豪族們對子孫的出賣脅迫,孫權對江東豪族們進行了長期的打壓和迫害。而陸遜又是這些豪族的當時代表人物,又加上掌握著整個東吳的軍政大權,因此備受孫權猜忌。
後來陸遜當上丞相不過短短一年,就因為捲入王儲的廢立一事屢遭孫權猜忌與打擊,後鬱憤而死。陸遜之死,並不是因為他有謀反之心,而是因為他捲入了孫和與孫霸的儲位之爭,他雖沒有謀反之可能,但卻有在孫和、孫霸兄弟鬩牆後漁翁得利專權獨斷的可能,而只要有這種可能在,東吳的世家大族們就有凌駕皇族孫氏繼而改朝換代的可能。因此陸遜不死不行。
-
9 # 你與瘋
在三國中,劉備和曹操出現的次數應該算是最多的,孫權獨佔江東好像出現的很少,但是孫權也是個很出色的人物,在孫權的手底下出了不少的名將,周瑜就應該算是最厲害的一位,只不過《三國演義》裡面是站在蜀國的角度寫的著作,所以就誇大了對諸葛亮的描述,淡化了周瑜這一角色。
周瑜氣性太大,氣死了,周瑜是孫權的第一大謀士,此人才智絕不輸於諸葛亮,在和諸葛亮聯合赤壁之戰後,一舉成名天下知,東吳的大軍基本上都歸周瑜所統治,而且自己還娶了小喬這位絕世美女當做老婆,無論是權力還是名氣都讓周瑜走上了人生的巔峰,但是周瑜在攻打南郡的時候被毒箭射傷,傷口還沒養好,就氣性大發,一口鮮血吐出來就死了,享年36歲,實在讓人惋惜。
魯肅為國操勞而死,在周瑜死後,孫權聽取了周瑜的意見,命魯肅為東吳的大都督,魯肅是帶兵的奇才,短短几個月就將隊伍擴充套件到了很大的規模,孫權也明白魯肅的能力,但是魯肅借劉備荊州一事,始終讓孫權耿耿於懷,魯肅心裡也明白此事,後來魯肅去向劉備去要荊州是無功而返,心力憔悴,慢慢病死,年僅46歲。
呂蒙不是被孫權殺死,而是感染瘟疫。呂蒙是魯肅生前的時候和孫權一同決定讓此人擔當大任,就培養呂蒙學習,士別三日刮目相看,說的就是呂蒙,呂蒙本是武將,後來又研究政治,最終還是在魯肅死後當上了大都督,但此人好戰,頑固,最出名的事情就是將關羽殺了,取下荊州,在亂世年間瘟疫很難治,呂蒙感染瘟疫而死,享年41歲,呂蒙並不是孫權殺死,孫權殺死呂蒙還怎麼和劉備抗爭。
陸遜被孫權逼死,陸遜軍事才能不亞於周瑜,最厲害的事件就是火燒八百里連營,使得劉備死在白帝城,也奠定了孫權的實力,後來孫權在東吳謀劃立王儲之事,陸遜參與其中,孫權對此很有戒備心,最終逼死陸遜
-
10 # 臨石觀海
為什麼三國東吳的大都督都是短命鬼?首先東吳四大都督周瑜,魯肅,呂蒙,陸遜,除了陸遜活到60多歲,其他三位貌似都算英年早逝。這也導致後世調侃“東吳大都督魔咒”。但情況並非如此,實際上三國時期人們的平均壽命也就只有三四十歲。
就拿三國來說,又何止東吳都督短命,君不見郭嘉,曹丕,曹叡,馬超,法正等等,從司馬懿70多歲熬死了那麼多人可見一斑。
那麼言歸正傳,東吳都督為何早逝,個人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醫療條件差在古代,任何人生了病,或者受了傷,都是有生命危險了,因為當時醫療條件遠遠沒有現在發達,任何一種小病小傷都可能惡化成重病,這也是古代平均壽命不高的原因之一。
職位壓力大每個人都有壓力,而往往身居高位的人壓力就會更大,而東吳的大都督更是高危人群,所謂能力越大責任越大,責任越大壓力就更大,他們一邊運籌帷幄,一邊又要征戰沙場,可謂勞心勞力。
綜上所述,其實三國東吳都督魔咒是一個普遍現象,就算是封建王朝的皇帝平均壽命也只有四十左右,當然這裡包括了非正常死亡,但也能側面看出在古代人們確實壽命普遍不高,也是一個正常現象。
-
11 # 文藝青年Right
人生在世,往往身不由己,人人頭頂都有命運宿命和天命三柄利劍。人生在世,能改變的東西很多,但往往在自己的生命面前束手無策。
對於作者提出的問題,東吳的大都督為什麼都很短命?我覺得原因有幾點:一連年的征戰導致身心疲憊不堪以及醫療裝置的簡陋導致很多傷病不得醫治;二,天命難違,但人心難測,違反軍命是要殺頭的;三,歷史中時間漫長,人民平均壽命較短。
前情回顧,首先了解一下東吳的這幾位大都督是怎麼死的。東吳大都督任職的順序依次是周瑜、魯肅、呂蒙、陸遜,他們沒有一個是能壽終正寢。先說周瑜是怎麼死的,在《三國演義》中,週週瑜的死就較為窩囊和憋屈了,劉備和諸葛亮承諾攻取西川之後必還荊州,卻遲遲沒有動作,周瑜遂以助其攻取西川為名奪回荊州。不料計策被諸葛亮識破,使得周瑜被圍困,氣急之下舊傷復發,不治而亡,年僅36歲。而在《 三國志·周瑜傳 》中說建安十五年,周瑜去世於巴丘,“瑜還江陵為行裝,而道於巴丘病卒,時年三十六。”
再說說東吳第二任大都督魯肅,周瑜臨死前向孫權推薦魯肅繼任都督,魯肅擅長箭術,文武全才,赤壁之戰時總領三軍,立下汗馬功勞。借荊州給劉備,震懾曹軍士氣,單刀會上義正言辭,迫使蜀方歸還三郡,《三國演義》中魯肅死於建安22年,終年46歲。
魯肅之後是呂蒙,《三國演義》中寫到,呂蒙因為不履行孫權的軍令,擅自做主殺死關羽,孫權害怕劉備的百萬大軍棄曹操改去攻打東吳,於是下令賜死呂蒙,以緩解兩國關係。但是,後世人或猜測建安二十四年發生瘟疫,因史載呂蒙、孫皎、蔣欽死於同年,或猜測是呂蒙年輕時在戰場上吃苦受累導致積勞成疾。
唯一活得稍久的陸遜,最後下場也很慘。陸遜出生於名門望族,是個有身份的世家子弟,同時也為東吳立下累累戰功,建安24年,參與襲取荊州,章武二年,在夷陵火燒連營擊敗劉備,一戰成名。黃武七年,石亭之戰取勝,赤烏八年去世,追諡昭侯,享年63歲。
《三國演義》中記載陸遜因晚年捲入立嗣之爭,因為力保太子孫和而累受孫權責罰,憂憤而死。也有現代學者猜測陸遜之死實則是孫權對江東本土世家大族的打壓。
回覆列表
功高震主,內外交困,憂心而死。
在魏蜀吳三個勢力中,東吳國是相對比較特殊的,軍事上採用集權的大都督制。
魏國與蜀國則比較相似,有軍師謀士這樣的智囊團,為主公提供決策分析,擁有五虎上將、五子良將這樣的武將,執行主公的命令。軍師擁有決策權,但是沒有指揮權,只有特殊的作戰時期才擁有,一般情況,都要主公發號施令。而平時,這些集權於一身的軍師,都需要上繳兵權的。
但是,東吳不一樣,當上了東吳的大都督,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二把手了,全國範圍內的軍隊都任憑指揮調動,集決策權與指揮權於一身。因此,東吳大都督的權力很大,就是吳王,也沒有如此的權柄。有權力,可以做很多的事情,能夠做到讓聽得到炮火的人指揮戰鬥,有益於在戰場上抓住稍縱即逝的機會。然而,權力本身也是一柄雙刃劍,即便你沒有背叛,身後始終會被人懷疑。
東吳的大都督是孫權時期周瑜開始履職的,孫權之前的孫策,本身就是一名衝鋒陷陣的武將,勇謀無雙,自然不會太依仗周瑜一人,可以自己決策指揮。而孫權在溫室中長大,對於沙場一事沒有多大概念,只好聽從大哥孫策的遺言,拜周瑜為大都督,信奉內事不懂問張昭外事不懂問周瑜的原則,讓周瑜統管東吳軍事。
在孫權接手東吳的時候,內憂外患,將軍事下放給周瑜,的確是唯一的選擇。而周瑜也不負所望,將老孫家的地盤擴充套件的妥妥的,佔據了整個江東,與曹操、劉備對峙。雖然我們表面上沒有看到孫權與周瑜的不和,但是周瑜的風光蓋過了孫權,也就是所謂的功高震主,孫權心裡沒有任何芥蒂是不可能的。
我們相信周瑜在任期間,孫權是沒有給他施加太多的壓力,而周瑜英年早逝主要是內憂外困,身體不支而亡,說是被諸葛亮氣死,不過是一個導火索。由此也可以看見,權力越大,責任越大,周瑜為東吳打下了汗馬功勞,但是自己也是油枯燈滅。而後上任的魯肅、呂蒙、陸遜也是如此。
期間,孫權其實有嘗試過收回兵權,自己出徵,去攻打過曹操的合肥,不料被張遼打的滿地找牙,還獲得了一個叫做孫十萬的外號,想必,從此以後,孫權就斷了親自掌管兵權的念想。周瑜、魯肅、呂蒙想必都是操勞過度而死,而陸遜擁有夷陵之戰的驚天功勞,最後亡於功高震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