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梧桐樹邊羽
-
2 # A布袋
應該是這樣,並且非常正確。寫詩的目地是讓大家喜聞樂見,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詩聖詩仙詩神們,應該比現代人更熟悉這個道理。李白的詩,讀起來通俗易懂,婦孺皆知,每寫出新詩先跑去給洗衣服的婦孺朗誦,等他們懂了再告訴別人,這就是婦孺皆知的由來。現代人現代詩寫不好,又刻意於詩聯的平仄很讓人討厭。這無疑會限制詩歌文化的大眾化和發展創新普及。用平凡的話,寫成不平凡的詩才是絕句,大家都明白,而說不出來。“天上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我鄰居傻兄弟也明白這個道理,但他寫不出來,詩仙能寫出來就是千古絕句。張打油詩也不少精品,詩有教育意義,正能量就行。個人對聯,寫詩只講合轍押韻,朗朗上口,不用平仄去框自己的思想。個人觀點,歡迎指正。
-
3 # 寒梅秋葉
古代詩即可讀又可以唱,不論讀與唱都是要有壓韻的,就如現在打快板的或歌詞也是如此,但是為什麼現在讀古詩沒有壓韻呢?
因為現在的普通話與古代中原古音很大區別,所讀起來就不同,但是用閩南語去讀還是能找回古詩大多是壓韻的,
至於你說的平仄是現在人加於新增要求的,因為現代人統一了語言普通話,所以有些所謂專家自已寫不出好的古體詩,也要按自已的套路走,這就是為什很多簡單把他複雜化才顯示專家的存,不一定要平平仄仄,只要讀起來有起伏就讀起來有力度!重要是詩要有內含丶有哲理、有感情在才叫好詩!
-
4 # 國內ERP專題
對,古詩也分為古體(古風)和近體(今體),都有自己的格律要求,相對而言,近體平仄要求嚴格些。
格律
格律又包括:平仄、押韻、對仗
平仄
一般說來,人們習慣把唐以前的詩稱為古體詩或古風,古體詩要求押韻,不大講究平仄和對仗,形式比較自由。故此也有人說,古體詩就是古代的自由詩。
近體詩又稱“今體詩”,萌芽於南北朝,南朝梁文學家沈約倡導詩歌的聲律,提出“四聲八病”(“八病”即平頭、上尾、蜂腰、鶴膝、大韻、小韻、旁紐、正紐等八種聲病)的觀點,自覺地運用平、上、去、入四聲來協調詩的音律,根據沈約《宋書·謝靈運列傳》
主張作詩應力求做到:“一簡之內,音韻盡殊;兩句之中,輕重悉異”。
近體詩的音樂性比古詩更嚴格了,體現在格律上,包括句數、字數、平仄、韻腳、對仗等方面都有相應的規範,鏗鏘頓挫,節奏感強,因而特別具有音樂美。
四聲與平仄
欲明平仄,得先懂四聲。四聲包括平、上、去、入,是古代漢語的四種聲調。語音的高低、升降、長短構成了漢語的聲調。四聲中的平聲包括陰平和陽平。
例如唐朝詩人王維的一首《相思》詩: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按平水韻讀,平仄應是: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近體詩的平仄
近體詩不僅對平仄有嚴格的要求,對韻腳也是有要求。(O為可平可仄)
1、仄起首句不押韻
O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韻),O平平仄仄,O仄仄平平(韻)。
例:王之渙《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2、仄起首句押韻
O仄仄平平(韻),平平仄仄平(韻),O平平仄仄,O仄仄平平(韻)。
例:盧綸《塞下曲》: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稜中。
3、平起首句不押韻
O平平仄仄,O仄仄平平(韻),O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韻)。
例:李白《夜宿山寺》: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無論是近體還古體,要求押韻,近體詩對平仄有要求,反而古體則沒有平仄的嚴格要求。這樣講能理解不?
-
5 # 來自高原的詩
幾個問題,一,古詩詞的起源與發展並不是固定的形制,所謂的五言七言都是前人在創作形制發展過程中總結和肯定下來的一種較為成熟和完美的表達方式;二,拘於歷史和語言以及認知的歷史的發展的因素,就如同自然栽種到盆景的發展樣式一樣,人們對事物創新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產生瓶勁的困惑。那麼,發展的方向和創作的前景在哪裡?這是一個既複雜又深刻的問題。我認為,從哪裡來再到哪裡去,這個思路是永恆的。在繼承和發揚前人經典,這個經典是什麼?韻和仄。是絡結嗎?是唯一嗎?答案是否定的。怎麼做?回到源頭?沒必要。但作為創新的探索,何嘗不是一種思考。在自然的思悟中,重塑前人的感觸,尋找自我創新與革命的源點,應該是我們的必由之路,僅以此與諸君共享。
-
6 # 雲臺
一、古代詩歌
1、古風
古風,一指古代的風俗習慣,多指質樸的生活作風:古風猶存。《詩經》中有十五國風,後人引申把詩歌也稱為‘風’。古風也是一種文學載體。唐代以後詩人做古風詩,有三類:“歌”、“行”、“吟”例如:《長歌行》,《短歌行》,《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等。李白作有《古風》五十九首。古風分為五古、七古,這只是大致的分法。
2、古風詩與近體詩
古風詩也稱為古體詩。古代詩歌按格律要求標準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古體詩和近體詩,是唐代形成的概念。在唐朝人看來,從詩經到南北朝的詩,都算是古風,是依照古代的詩體寫的,如果這樣,所謂依照古代的詩體,也就沒有一定的嚴格標準。然而,唐代以前,寫詩不講究平仄、對仗,用韻自由,句式句數不拘,每句則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雜言諸體(後世使用古體詩、七言者較多),唐人因而將這類特點的詩歌稱為古體詩,又稱古詩、古風。
唐代以後詩人們作詩,與古體詩相對的近體詩又稱今體詩,是唐代形成的一種格律體詩,分為絕句和律詩兩類,其字數、句數、平仄、用韻等都有嚴格規定,所以也稱格律詩。
3、古代詩歌體裁的演變
近體詩形成以前,除楚辭體外的各種詩歌體裁,稱古詩、古風。古體詩格律比較自由,不拘對仗、平仄。押韻寬,除七言的柏梁體句句押韻外,一般都是隔句押韻,韻腳可平可仄,亦可換韻。篇幅長短不限。句子可以整齊劃一為四言、五言、六言、七言體,也可雜用長短句,隨意變化,為雜言體。五言和七言古體詩作較多,簡稱“五古”、“七古”。雜言有一字至十字以上,一般為三、四、五、七言相雜,而以七言為主,故習慣上歸入七古一類。這是習慣上的分類法,是沒有什麼理論根據的。漢魏以來樂府詩原是配合音樂的,有歌、行、曲、辭等。唐人摹仿前代樂府而作,有沿用樂府古題的如李白《蜀道難》,有即事名篇另立新題的如杜甫“三吏”、“三別”、白居易《新樂府》,都已不合樂,實屬古體詩範圍。另外,唐以前即有以四句為單位的絕句,或稱“古絕句”,唐時也有作者,與講究平仄的近體絕句不同,也屬古體詩一種。古體詩在發展過程中與近體詩有互動關係。南北朝後期有一部分詩作開始講求聲律、對偶,但尚未形成完整的格律,是古體到近體間的過渡形式,或稱“新體詩”。唐代一部分古詩有律化傾向,如王勃《滕王閣》為古體詩,但它平仄合律,全篇八句,在聲律上近似分押仄、平兩韻的兩首七言絕句。唐代律詩格律定型之後,詩人們的古體作品中更常溶入近體句式。如王維、李頎、王昌齡、孟浩然等人的五古中頗有律句、律聯。歌行體如白居易《長恨歌》、《琵琶行》等名篇中,也有不少句子是入律的。而有的詩作者則有意識與近體相區別,多用拗句,間或散文化,李白、杜甫、韓愈等均有所創造。後來明、清學者自覺注意到古詩溶入律句和用拗句避律的現象。清人更認為古詩有平仄,於是趙執信、翁方綱等人專門研究古詩聲調。他們的研究,對於詩歌創作時自覺區別古體、近體聲律不無貢獻,但由於忽視古詩實以自然音節為主,因此頗有牽強,以至被譏為“不見以為秘訣,見之則無用”(崔旭《念堂詩話》)。
二、對古體詩的基本理解和看法
近體詩有嚴格格律要求,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其字數、句數、平仄、用韻等都有要求。而古體詩卻是不講平仄的。那麼是否只押韻不論平仄的七言合五言詩就可以歸類為古體詩呢?試想一下,七言和五言的打油詩,是否也可以稱為古體詩呢?答案是否定的。古體詩絕不是僅侷限於詩文上一般的押韻和字數。
1、古體詩立意
也許有人會說古體詩比格律詩好寫,其實不然。詩歌(無論是中外古今哪一種詩體)都講究立意要新奇。就格律詩而言,如果立意稍遜,而句子對仗工整新穎,尚有看點(當然格律詩也很追求立意,這只是退一步而言);如果一首古體詩立意不新,整篇就索然無味了。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寫好古風詩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2、古體詩押韻
由於古體詩產生於唐代以前,因此這種詩體是不必講究平仄的(也有講究平仄的,但為數很少)。為了使這種詩體更加容易朗朗上口,古人加上了押韻的概念,但其要求也是很寬鬆的。在一首古體詩詩中,作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隨意轉韻(就是開始押一個韻部的韻腳,以後隨著自己的需要,可以轉押其他韻部的韻腳),因此一首古體詩可能會押很多的韻(一韻到底的詩也有,為數也不多)。用韻雖然也沒有限制,但還是有以下一些規律,體現了古體詩的特點。
一是在意思轉折處轉韻;當敘述的意思一變的時候,往往應該轉為其他韻部來押韻,這樣一來,語氣得到了加強,通篇的層次也分明,而且顯得錯落有致。
二是在敘述高興,使人興奮的意思時,往往使用平聲韻;當敘述悲怨,憤怒的意思時,往往使用仄聲韻。
三是除了偶數句押韻以外,奇數句也可以押韻(格律詩除了首句入韻的以外,奇數句是不能押韻的)。
3、古體詩的對仗
古體詩雖然不講究平仄,但在詩中對仗佳句隨處可見,充分體現了古詩韻味。
4、古體詩的句數
古體詩的句數是不限的,並不限制於四句或八句。
古體詩還有其他許多特色、特點,絕對無法與打油詩之類的詩相提並論。如果單從只押韻不論平仄的七言合五言詩就可以歸類為古風詩,這種理解有失偏頗。
三、怎麼樣寫好古體詩
寫好古體詩也絕非易事,以下幾個方面可作參考。
1、重字:損傷詩的意境,所以要回避。但是重字用法如疊字,頂真格,同一句迴環等,又或同一詩中兩字用法意義不同,又或不損傷意境,則可以使用。例如:“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山外青山樓外樓”等等。
2、同音:兩個字聲母韻母都一樣或相近,如"隔葉黃鸝空好音"若為"隔葉黃鶯空好音",因"鶯"(ying)"音"(yin )相近,最好避免。
3、上下聯不相關,無法使一首詩成為一個整體來表達全聯的主題思想。
4、格調弱:詩貴格調高古自然,句句無懈可擊,否則即為格弱。《李希聲詩話》曰:“薛能,晚唐詩人,格調不高而妄自尊大。有《柳枝詞》五首,最後一章曰:‘劉白蘇臺總近時,當初章句是誰推。纖腰舞盡春楊柳,未有儂家一首詩。
5、字俗:詩中下字須有來歷,尤以典雅為貴,否則即為字俗。但古來詩人,亦有詩中用俗字者,如老杜詩云:“峽口驚猿聞一個”、“兩個黃鸝鳴翠柳。”又“樓頭吃酒樓下臥”、“梅熟許同許老吃”。詩中之“個”字“吃”字,均俗字也。今讀之不覺其俗,而只覺其佳。此則在於善用之耳。若初學則功夫未深,終以不用為是。
6、意雜:詩意須如聯珠貫串,一線到底。若一詩之中,上句談天,下句說地;或前聯吟花,後聯詠草,意義絕不相關,即為意雜。是亦學者所宜深戒也。
7、事理:有人說"詩忌說理",應當說,詩理不要生硬。古風束縛少,自可以理服人。
8、含蓄:說一不二,直白淺露,毫無含蓄蘊藉之致。這是作詩之忌。古風因無格律限制,易落俗套。《滄浪詩話》曰:"語忌直意忌淺脈忌露。詩是言志抒情的藝術,重在表達情致,展示意境,使讀者涵詠體味,感同身受。古人有"言不盡意"之說,語言本來是傳達思想情感的工具,但有些微妙的思想情感,卻不能為語言所曲折盡傳;有時一顰一笑,一個流盼,一個手勢,其所包含的情意往往比直接說出來的不知豐富多少倍。簡練而傳神地勾勒幾筆,點到即止,極富於暗示性,意在言外,使人涵詠想象而得之。"相視而笑,莫逆於心","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在無言的對視中,彼此的情意都已心照不宜。
9、真情:詩歌以抒情見長,詩人深知語言的表達功能和不足之處,他不但力求以言傳情,而且善於因難見巧,把"言不盡意"這一語言的表達缺憾,化為"心頭無限意,盡在不言中"的抒情技巧,真情可使古詩在某種意義上凸顯其"不言之美"。
10、引用:古人已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素材、佳句。好的引用或點化亦可畫龍點睛。不過萬不可硬礙人口,陳爛不新,差錯不貫串,直置不宛轉。
四、古風詩賞析
《古風(其二十四)》的唐詩《古風·大車揚飛塵》是唐朝詩人李白所作的五言古詩。唐玄宗寵信宦官,讓他們佔據京郊的甲第、名園、良田竟達一半;又酷愛鬥雞,當時王公貴族也都以鬥雞為樂,形成風氣,有些人甚至靠鬥雞的本領而獲得高官厚祿。作者寫這首詩時正在長安,根據自己的見聞,刻畫了宦官的顯赫和鬥雞徒的驕橫形象,從而對唐玄宗的腐朽政治進行了無情的揭露和譴責。
【原文】
古風(其二十四)
大車揚飛塵,亭午(1)暗阡陌(2)。
中貴(3)多黃金,連雲開甲宅。
路逢鬥雞者,冠蓋何輝赫(4)。
鼻息(5)幹(6)虹蜺(7),行人皆怵惕(8)。
世無洗耳翁(9),誰知堯與蹠(10)。
【註釋】
(1)亭午:正午。
(2)阡陌:田間的小路。
(3)中貴:宦官又稱“中貴人”,簡稱中貴。
(4)輝赫:光彩照人的樣子。
(5)鼻息:氣息,詩中指氣焰。
(6)幹:衝犯。
(7)虹蜺(ní):天上的彩虹與雲霞。
(8)怵(chù)惕(tì):害怕,恐懼。
(9)洗耳翁:上古時的許由聽說帝堯欲將王位禪讓給他,他就逃於潁水之陽;後堯又欲召他為九州長,他遂以水洗耳。詩中以他來喻指不慕名利。
(10)蹠(zhí):古代傳說中造反的領袖,被誣為盜賊,詩中與“堯”對舉,分別指盜與賢。
【譯文】
古風(其二十四)
大車疾馳而過塵土揚起,正午時都能遮蔽田間小路。
宦官家中有很多黃金,他們的府第高聳入雲。
路上遇到鬥雞的人,他們的冠蓋多麼光彩照人。
氣焰可以衝犯天上的彩虹與雲霞,行人都感到害怕。
世界上再沒有許由這樣的人,誰還知曉盜與賢呢。
-
7 # 火雷
完全正確!如果不是“以牟利為目的、不以大師為目標,”那麼只要你詩興大發,完全可以隨心所欲隨意發洩。詩嘛,本來就是用來抒發情感,陶冶性情的東西,如果被各種規矩約束,想說又怕不成詩,不說又如塊壘在胸,堵久了難受,非要絞盡腦汁咬文嚼字尋章摘句,那才真成了“為賦新詞強說愁”了——你說你不為錢不為名的,何苦?
現代喜歡詩詞的人很多,但也僅僅是喜歡而已,不想(或不能)投入時間精力學習,或者根本就不想往這方面發展。他們寫的詩不上不下,按格式來套大多不合格,但看起來確實像模像樣,這些人算詩人嗎?其實不管你算不算,他們都是詩人,因為在很多鄉鎮縣城小城市在詩詞方面就靠他們支撐著,他們甚至就是地方文化人。
有人說,大家都不按格式寫詩會不會造成文化失傳,我認為這完全是杞人憂天,每個時代總有那麼一幫子人堅守陣地,默默耕耘,他們是民族文化繼承者、傳播者,是值得我們尊敬的文化精英。比如文言文我們不使用已很多年,但它失傳了嗎?
當然,不管怎麼說,既然稱為古體詩,一些基本的東西還是要保持的,如果說其他方面可以不那麼嚴格的話,入韻卻是必須的,連韻都沒有,算不算詩估且不說,你能順口溜溜的念下去嗎?
-
8 # 言者青青
這裡所說的“古風類詩”指的就是古體詩吧?
筆者認為:古體詩的七言和五言,可以不壓韻或不論平仄的。古體詩是早於律詩,區別於律詩的一種古體詩。凡不受近體詩格律束縛的,都稱之為古體詩。
古體詩格律自由,不拘對仗、平仄,押韻較寬,篇幅長短不限。近體詩未形成之前,除了楚辭外,各種詩歌與體裁都稱古詩或古風。在唐代詩人看來,從《詩經》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了,因此,所謂依照古代的詩體,也就沒有一定的標準了,現在看只能從平仄韻律上來區別了。
中國五言和七言古體詩作比較多,我們簡稱之五古、七古。五古最早產生於漢代。《古詩十九首》都是五言古詩。漢代以後,寫五言古詩的人很多。
到了唐代,七古大量地出現,也稱七古為長句的。唐宋時代的雜言詩形式多種多樣:有七言中雜五言的,如張籍的《行路難》;有七言中雜三言的,如張耒的《牧牛兒》;有七言中雜三、五言的,如李白的《將進酒》;有七言中雜二、三、四五言至十言以上的,如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有以四、六、八言為主雜以五、七言的,如李白的《蜀道難》。
筆者認為:古代詩人們所寫的古體詩,有一點是一致的:那就是不受近體詩的格律束縛。即使是押平聲韻的,也不受近體詩平仄規則的束縛,這些都可以歸納入古體詩一類。
這些自然形成的詩創作規律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至今對寫詩的作者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現代詩《落葉》圖片
用古體詩就很能說明問題。古體詩對現在的自由詩,現代詩影響廣泛。筆者還是比較讚揚古體詩這種平仄韻律不受束縛要求的,這樣對於抒發詩意情感要寬泛得多,解脫了很多,自由了許多。有人說,現在詩不如唐宋那會兒的詩有魅力等等,這是偏見。時代不同了,如何作詩?用什麼體裁寫詩?寫好詩?這都是時代的必然發展趨勢,很正常,不存在誰好誰孬的問題,只存在不同特點和時代特徵問題。
-
9 # 蘭影竹風
這就是古風的一部分標準,只是古風比這更寬泛,沒有五言、七言的限制!
古體詩格律自由,不拘對仗、平仄,押韻較寬,篇幅長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體和雜言體。
古體詩是與近體詩相對而言的詩體。近體詩形成前,各種詩歌體裁。也稱古詩、古風,有“歌”、“行”、“吟”三種載體。
四言詩,在近體詩中已經不存在了,雖不加“古”字,但不言而喻,就知道是古體詩。
五言和七言古體詩作較多,簡稱五古、七古。
五古最早產生於漢代。《古詩十九首》都是五言古詩。漢代以後,寫五言古詩的人很多。南北朝時的詩大都是五言的,唐代及其以後的古體詩中五言的也較多。而七古的產生可能早於五古。但在唐代以前不如五古多見。到了唐代,七古大量地出現,唐人又稱七古為長句。
雜言詩也是古體詩所獨有的。詩句長短不齊,有一字至十字以上,一般為三、四、五、七言相雜,而以七言為主,故習慣上歸入七古一類。
-
10 # 雲卷飛山
首先要說明一點,所謂“古風”類詩這個概念,應該來自新千年,以前從未聽過這種說法。大概是當代詩壇被所謂“花體”“烏體”等亂七八糟體玩爛後,便對古典詩風產生懷念,於是有了有別於現代詩的古風詩。
中國古典詩歌有比較明確的分類:
一、先秦詩。
先秦詩分《詩經》體和楚辭(離騷)體兩類,是中華詩歌文化的兩大源頭。詩經體多為四字一句,後來的四言詩多源於此;楚辭體(騷體)衍生出了漢賦,這類詩因此也稱“賦體詩”。
二、兩漢魏晉六朝詩。
兩漢詩從最初的漢樂府雜言詩,發展出了四言、五言、六言、七言齊言詩,到六朝時四言六言詩逐漸邊緣化,而以五言七言為主體。樂府體雜言詩卻經久不衰,一直髮展到近現代。
三、唐詩。
格律詩在唐代得到了完善和定型。唐人站在自己的歷史視角,把產生於六朝(是唐代的近代)的格律詩稱為“近體詩”;把有別於格律詩的各類詩歌統稱為“古體詩”。這種稱呼一直延用到現在。
如果將“古風”類詩定義為除格律詩外的一切古典詩歌的話,題主這個說法就是成立的。但古體詩在唐代後,除不論平仄和對仗外,對押韻是有嚴格規範的,所以“古風”詩不等同於“古體詩”,只有按押韻規範的古詩才能稱為“古體詩”。
如上圖賈島這首《尋隱者不遇》: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才是真正的五言古體詩。
-
11 # 柒道友
簡單回答一下吧。
對現代人來說,喜歡寫古體詩已經很不錯了,重在參與和開森,就不必過於強求平仄韻腳了。
當然,立意寫出名篇的友友,可以不懈追求,在此為你隨喜讚歎!
回覆列表
壓韻不論平仄的七言和五言詩即可視為古風類詩,可以這樣認為嗎?你怎麼看?
不僅僅是可以這麼認為,這是規則。
古風(古體詩)和近體詩的區別就在於是否遵守平仄格律。
平仄格律的規則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
平仄近體詩的平仄格律是有基礎格式的,這四種基礎格式中首先要求近體詩每一句都是律句,而律句實際上就是在一個句子中用字平仄兩字一換。
第一,平仄兩兩交替。
平仄知識我們這裡不詳解了,大家大概知道漢字一二聲為平,三四聲為仄即可。唐詩肯定是以當時的古韻為主,四聲中“平”為平,“上去入”為仄,我們可以根據南宋末的平水韻大致分析。
這個我們用俗話“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來更容易解釋。格律詩平仄關係正格中的“二、四、六”位置上的平仄必須是相反的。如果關鍵位置的平仄出現問題,比如五言“平、平”,七言“平、平、仄”之類的,統稱為“失替”。
第二,出對句平仄相對。
第一句是“仄、平”,則第二句為“平、仄”,第三句為“平、仄”,則第四句為“仄、平”,相互之間是平仄對應的。
我們稱這為格律詩的平仄“相對”的規則,有了這個規則,我們在創作近體格律詩的時候寫了第一句,自然就知道第二句要如何用相對應的平仄的字詞來寫了。
如果出現平仄不相對的情況,稱之為“失對”。
第三,後聯出句與前聯對句平仄要相粘。
這個也簡單,其實就是為了保證音調的承續性,如“黃河入海流”為“仄、平”,那麼“欲窮千里目”的關鍵位置平仄要完全相同,所以也是“平、仄”。如果出現平仄不同,我們稱之為“失粘”。
“失替”、“失對”、“失粘”就是近體格律詩平仄的三大錯誤,出現了這三種情況,一般就會把詩作劃入古風範疇。
押韻格律中關於押韻的規則就是所有格律詩的韻腳必須是平聲韻,而且中途不能換韻,必須一韻到底,押韻必須嚴格在同一韻部,不能出現鄰韻通押,更加不能出現平仄互押。
出現以上這些情況,就嚴重出律,不再屬於格律詩範疇,而被歸類到古體詩,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古風。
當下有很多人喜歡創作和欣賞古詩,而這種平仄格律的規則要求在欣賞古詩的時候並不是很明顯,但是在創作的時候就一定要注意。
我們不會平仄格律,是可以寫古風的,這沒有關係,但是一定不要把格律詩的一些稱呼用語自行標註,自曝其短。
比如寫一首絕句,想當然就在標題裡面標一個“五絕”、“七絕”,看上去古香古色,卻全然不管是否符合格律,這其實是鬧笑話的事情。
平仄格律對詩詞創作來說不是最重要的,但是如果要學習近體詩的創作,則是無法繞過去的一道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