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zy史克郎
-
2 # 養河豚的貓
原文為:“君命有所不受。”,出自《孫子兵法·九變篇》。這句話當然是有道理的,就是現在戰爭,也是這個道理。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將軍帶兵在外邊打仗,由於戰場情況瞬息萬變,不用請示君主或者等待君主命令再打仗。另一方面,也可以解釋為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君主的命令適當的隨機應變,不一定非要“言聽計從”貽誤戰機。這句話是一種策略,也是行兵打仗的一種原則,古代適用,現在也適用,戰場適用,商場也適用。
只要是明君聖主或者英明的領導,對於征戰在外的將帥或者部下,都會賦予充分的自主權,並不去幹預前線兵務或者事務,因為對前線具體情況並不瞭解,盲目的干預只能得不償失,甚至可能直接導致戰爭失敗。
-
3 # 古今圖書整合者劉永傑
“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在古代的戰爭環境是正確的選擇,也是古代戰爭的態勢所決定的。
兵勢如湍急的流水飛快地奔瀉,以至能漂移石頭,這就是勢。明朝《兵經百篇》裡說:“勢已成,機已至,人已集,而又遷延遲緩者,此毀軍也。”就是說有利態勢已經形成,有利戰機已經到來,兵力已經集中,卻行動遲緩,這就是毀壞軍機的行為。行動遲緩的責任在於將軍不能臨機處置,優柔寡斷。
戰機稍縱即逝,必須風馳電掣,迅速行動。《尉繚子》指出,改善武器裝備培養英勇頑強的精神,一日進攻就要像鷙鳥捕食那樣迅猛,像高山溪流傾瀉一般不可阻擋。自古以來,歷代兵家之所以重視兵貴神速就因為它第一可以取得先機之利,先敵部署,先敵展開,先敵攻擊;第二可以獲得突然性,攻其不備,出其不意,迫使敵人猝不及防;第三可以增強戰鬥力,藉助銳不可當的破竹之勢,振奮精神,提高士氣,增強戰鬥力。
瞭解勢是為了更好地認清戰爭中的度勢。度勢就是識勢、任勢,是將軍最吃緊的環節。唐朝著名的軍事家李靖對度勢做了很好的闡述,他說“氣勢”就是全軍將士鬥志昂揚,“地勢”就是佔據一夫當關 、萬夫莫開的要地, “因勢”就是趁敵方疲勞、飢渴之際發起攻擊。所以李靖把這個勢分成了氣勢、地勢、因勢。
控制勢的關鍵是節奏。古代兵家雖然強調兵貴神速,但是並不是無條件的迅速,該慢還得慢,正像孫子在《軍爭》中所說:“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震。”這就是關於軍隊運動攻、防、遭追、退等節奏的控制問題。
古代兵家為什麼那麼重視勢的研究呢?主要原因是基於“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的原則,戰爭的態勢千變萬化,如為將者不能臨機處置或拘泥於君主的死命令,可能會打敗仗。
古代兵家大都崇尚剛柔相濟,以柔克剛。戰略上是防禦的、持久的、內線的,是柔;而在戰役戰鬥上是進攻的速決的、外線的,是剛。真正體現綿裡藏針的這個針,體現外柔內剛的這個剛,在戰場之上就是勢。而可能遠在千里之外的君主怎麼可能很好地把控“勢”呢?!因此,“將在外”必須“軍令有所不受”。
-
4 # 空是不空
針對這句話而言,在君主專制的年代是公認的。類似的一句話‘山高皇帝遠’與‘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恰恰說明這就是君主專制的一個產物。宏觀點說,君王把士兵派給了大將,說明信任他,即使將軍私自做了重要決定,也不會被怎樣,但前提是,這個決定帶來的結果是好是壞,才真正決定了那句話的對與錯!所以說“話”沒有錯,“話”的結果才是決定對錯的關鍵。說個題外話,戰國時期很崇尚口齒伶俐,博學多辯之人。可有句話又叫做‘禍從口出’。為何?因前者帶來的結果是好的
-
5 # 吾淨吾自持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談一談自己的見解吧,戰場瞬息萬變,機會稍縱即逝,古今都是差不多的,君王只是負責下達大命令,比如多久攻下這個城池,而作為攻城的將領應該要洞悉攻下此城的關鍵,君王並不能再為你下達攻城的細節以及人員糧草的的調配,我認為這句話並不能理解為將領任意妄為不聽君王的命令,恰恰相反,這句話正是表明了君王與將領之間的高度信任,君王只負責下達總命令,而剩下的就交給將領去完成,這種配合喻現在就如一個公司一樣,老總下達命令下面去執行就行了,具體操作方法還是下面的人拿主意,沒有必要事事都要讓老總親力親為。
-
6 # 文化領域的小學生
這句話,現在多會出現在古裝劇,或者戰爭題材的影視劇中,面對複雜而又多變的戰爭機會,不可能事無鉅細的向君主一一彙報,靈活的斬釘截鐵般的做出決策也是考驗將帥的才能,同時也側面考驗著君主的胸懷,將帥不因不彙報,也不因得不到及時的傳令而和君主產生結締,其實,這都是受歷史侷限的影響,在古代往往資訊不那麼暢通及時,一來一往即便八百里加急也是無能為力的,這句話,也恰恰反映出當時的那種緊迫感,將帥君主之間必須高度統一,無論是戰爭思想和外交思想必須在一致的前提下才可以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這是一個最基本的前提條件,否則以古代的君主為天,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歷史背景下,就是造反!
其實,這話,就算在現代,有時也會有他的意義,一般一些重大事件,一把手不在,而負責的關鍵性人物也可以適時的做出有利於團隊的決定,只不過現在的資訊科技高度發達,實時通訊也高度統一,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程度相對小了很多!萬事都有萬一,但也不可以突破事情的底線,這就是將在外的最基本的義務,也是君在內對將在外最大的支援和後盾!
現在,多半會在戲文或者小說,影視劇中看到這句話,這句話一出,往往代表的就是一個時代的烙印,我們要學會體會其中更深的意義!
-
7 # 子夏故壇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這是一項軍事策略和原則,初見於《孫子兵法》:“孫子曰:凡用兵之法,將受命於君,合軍聚眾,圮地無舍,衢地合交,絕地無留,圍地則謀,死地則戰。塗有所不由,軍有所不擊,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爭,君命有所不受。”這句話原指在外領兵作戰的將軍,可以根據瞬息萬變的戰場形勢進行臨機處置,而不是唯君命是從。這句話後來引申而泛指在外執行任務時,可以根據當時當地的實際情況進行隨機處置,而不必完全聽命於上級的安排和指揮。那麼這種做法究竟正確與否呢?
將在外而唯君命是從,不能適應瞬息萬變的戰爭形勢,不利於抓住戰機,而不遵王命,自做主張又有失臣道,這就是一對矛盾。“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作為一項軍事策略和原則當然是正確的,但在具體的應用中卻有使用得當和不得當的分別。應用得當,事有所成,功大於過,既往不究;應用不當,猜忌橫生,引禍上身,咎由己取。那麼如何才能正確應用“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這一策略呢?我想有這麼幾點需要注意:
一、不濫用,不輕用。只有在緊急情況下才能使用,只有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才能被迫使用,因為不這樣做會造成巨大損失或不可收拾的局面。如果事有可緩,還是要多向君王請示報告,徵得君王的命令。“有所不受”不是完全不受,而是有所選擇,這裡面就需要把握尺度。動不動就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為說辭,一定會招致君王的猜忌和戒懼。“事君如事虎”,受君王猜忌,則臣之禍不遠矣。
二、出發點要對。動用“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策略,其出發點一定要是站在君王的立場,替君王考慮,而不是為樹立將軍自己的威望和為建立將軍自己的功勳。《易·坤卦》曰:“或從王事,無成有終。”“禮樂征伐自天子出”乃是王道,將軍從王事,效王命,不能好大喜功,更不能功高蓋主,只有把功勞歸於君王,自己表現得無所成就,這樣才會得善終。功大蓋主,不是好事,不受王命,更受猜忌,其禍不遠,難得善終。
三、過後要做好善好工作。不受君命而自作主張,畢竟是一種僭越行為,雖然事情的最終結果是好的,出發點也是從大局出發,為君王的江山社稷考慮,但該履行的程式還是要履行,要表現得誠惶誠恐,以化解君王的猜忌,求得君王的諒解,切不可表現得洋洋得意,自以為功,顯得比君王高明。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本身是正確的,對不對關鍵在具體使用上。使用得當就是對的,使用失當就不對了。
-
8 # 歷史百川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因為戰場瞬息萬變,勝敗乃一瞬間的事情,很多時候來不及向君主彙報情況。分析原因的話,主要還是因為交通不便。
在古代,傳遞軍情的方式主要有三種:烽火、飛鴿傳書、驛馬。
烽火,一談起這個詞大家都想到了烽火戲諸侯的故事。仔細研究一下,我們會發現周幽王點燃烽火,各路諸侯就都到了,說明烽火傳遞的資訊就是敵人來侵,除此之外,什麼資訊都傳遞不了。這個方式應用不到將在外這個前提條件。
將領在外,一般都是遠征,遇到自己無權決斷的大事需要向皇上彙報。在時間上不緊急的情況下,可以用飛鴿傳書、驛馬這種方式傳遞。在等待命令的時間裡,可以休整軍隊,命令一到就可以直接出兵了。
遇到緊急情況,怎麼辦呢?比如皇上的命令是守城,但是某次戰役打敗了敵人,敵人落荒而逃,追還是不追?古人云:窮寇莫追,真正遇到這種情況了還是需要將領根據當時的情況,敵人逃跑的隊形來判斷。如果可以追,千載難逢的機會就這麼白白錯過,我覺得挺可惜的。畢竟是一個可以殲滅敵人的機會,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大多數情況下,將領還是都聽皇上的命令的。因為無緣無故地抗命,不管是否立功,回去之後皇上都不會放過自己。只有那些權力很大,皇上也拿它沒有辦法的人物,才會這樣做。
-
9 # 蕭山發生
行軍打仗,須得隨機應變。優秀的將領往往可以根據戰場的形勢,隨時改變攻擊、防守策略,由此就出現了“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這一說法,因為遠離戰場的指揮者往往不能及時瞭解現狀,為了不影響大局,故此時君命有所不受。
而且這句話我們平時也能用到,一個人出門在外,總會發生一些意外的事情,而不處於此情境中的人往往不能感同身受,所以此時親友的一些囑託、領導的一些指令可以依據情況,靈活決定怎麼處理。
-
10 # 小生論歷史
請關注小生,給您分享更多的歷史趣聞
行軍打仗,戰機稍縱即逝一般來說,能帶領大部隊行軍打仗的將領。都必須有一個不可缺少,十分重要的能力,那便是懂得如何隨機應變,順應戰場的變化。所以說,在戰場上面隨機應變十分十分的重要,關鍵時刻可以扭轉乾坤,是我軍立於不敗之地。戰機是一個十分神奇的東西,只能等待著它的到來,可能一個十分可以扭轉局面的戰機會被軍令所打破,所以說戰機是稍縱即逝的,尤其是在古代行軍中,聯絡十分不便,所以很多時候需要將領進行判斷,而不能僅僅是看軍令來決定的。
圖為古代行軍打仗
行軍打仗,需要順應戰場行軍打仗,講究是一個“快”字。將領下達命令一定要果斷,堅決。萬不能猶豫,一猶豫有可能便毀掉整一個戰局優勢,讓我軍處於危險之中。這也是為什麼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的原因了,因為有些時候戰爭不會給你多的反應時間,更不會給你充裕的時間去彙報上級,或者是等待上級的命令。所以有必要的時候必須要置軍令而不顧,這樣子才能打勝仗。還有一種情況便是,當上級的軍令及時下達了,但是終究上級不是切身處地的感受戰場的變化,所以軍令可能是有誤的,所以這個時候需要將領立即進行自我對戰局判斷,從而進行正確的戰局布控。
圖為古代行軍
故行軍打仗,君命有所不受!行軍打仗,上級往往不能第一時間把控戰爭的局面以及走向,戰爭一觸即發,戰機可以稍縱即逝,戰機可謂不能延誤。所以,當有必要的時候,君命可以有所不受,這樣便可以規避大多數軍令考慮不周的地方,這樣子一來對於整個戰爭局面便有所控制,不至於讓局面失去控制,從而才能達到最好的戰爭效果。
圖為越南戰爭
-
11 # 黃泰書館
有一篇古文《周亞夫軍細柳》有體現。內容是:先驅曰:“天子且至!”軍門都尉曰:“將軍令曰:‘軍中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居無何,上至,又不得入。於是上乃使使持節詔將軍:“吾欲入勞軍。”亞夫乃傳言開壁門。壁門士吏謂從屬車騎曰:“將軍約,軍中不得驅馳。”於是天子乃按轡徐行。至營,將軍亞夫持兵揖曰:“介冑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天子為動,改容式車,使人稱謝:“皇帝敬勞將軍。”成禮而去。
意思是當今聖上勞軍,兵士都不聽皇上的,都得聽將軍的。何況將軍不聽皇上的了。
回覆列表
兵聖孫武在吳國隱居八年後開始出山,吳王闔閭拜其為將。初出茅廬便擔任統帥受到吳國老將的刁難他,孫武為了樹立威信就在校場用一群宮女來練兵。闔閭的兩個愛妃也去湊熱鬧,這兩個妃子還故意不聽孫武的調遣。孫武決意殺掉她們以肅軍紀。闔閭就讓伯嚭帶話,要孫武放過這兩個妃子,可孫武用“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來回應闔閭,並殺了那兩名妃子。
孫武也得以真正在戰場上縱橫天下,幫助吳國成就霸業。
後世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西漢名將霍去病戰場上“放蕩不羈”著稱。17歲第一次隨舅舅衛青出征時,領命而去的霍去病卻深入敵境數百里,還斬殺、俘虜了不少匈奴王公大臣。此後的霍去病為了達到自己出其不意的戰略目的,以至讓漢武帝都搞不清楚霍去病的真實情況。有時霍去病乾脆置漢武帝的命令於不顧。
霍去病與衛青都是西漢最偉大的兩位軍事統帥,衛青以小心謹慎著稱,霍去病卻放蕩不羈,從來不受約束,常常來無影去無蹤。霍去病徵戰生涯不僅未嘗一敗,而且常常以少勝多,他也因此成為了很多人心中的戰神。
馬謖作為諸葛亮的首席弟子,常常提出獨到的見解馬謖早已認為自己是個人才,而諸葛亮等人也認為其可以擔當大任。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馬謖主動請纓守衛戰略位置極為重要的街亭。臨行前,諸葛亮再三交代馬謖要其依自己的計策來守衛街亭,馬謖滿口答應了。
可是自己玩起了一套,最終街亭失守,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就此宣告失敗。最終馬謖不僅被諸葛亮斬殺,更是成為了千古笑談,甚至成了不少三國迷心中的“千古罪人”。
以上將領奉行過“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既有成功也有失敗。我們不得不想起那位被宋高宗用十三道金牌追回的抗金名將岳飛,試想,如果他也執行“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決策,那麼,北伐能否取得成功呢?岳飛的命運又會如何呢?我們真的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