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滋水齊奇
-
2 # 秋風學詩
“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出自《論語·雍也》,是孔子對人才培養規格的闡述,意思是“想培養一個君子,就必須讓他廣泛地學習文化典籍,又以禮來約束自己,這樣才可以做到不離經叛道”。從這個字面上理解,對人才的培養不只是要求掌握知識,更讓懂得禮數,德識要兼備,這句話對現代教育同樣具有深遠的意義。
一是人才培養既要傳授知識,更要培養能力。教育和引導學生知識淵博,視野開闊,達到相應的文化標準,這很正常,是本業,在培訓學生攝取文化的同時,也要培訓學生參與社會的能力。就當前很多學校來說,片面追求升學率,更多看重的是學生的分數,通常是照本宣科,讓學生死記硬背,範圍只是書本上那一塊,只是準備應試的那一塊,對於社會實踐、生活常識不組織、不熱心,以至於培訓的大學生高知低能,甚至連日常的洗衣服、簡單的體育運動都做不來。
二是人才培養既要講求禮數,更要注重德行。“博學於文”對於教育來講,對於人才培訓來講,只是一個基本的環節。更重要的環節是“約之以禮”,這個禮既有禮節禮貌的意思,也有守法循德的意思。因此,要注重教育和引導學生遵守社會公德,明禮守法,做一個品德高尚的人。如果這些做不到,就會出現諸如“博士高鐵霸座男”、“留學生辱國女”等,就是這些人在教育過程中沒有被“約之以禮”,成為了無視國家法律和社會公德的人。
三是人才培養既要有識,更要有用。“博學於文,約之以禮”闡述了人才培養的規格要求,教育過程中只有讓學生真正的掌握知識、遵守禮數、尊重規則,才能使他們形成健康、健全的人格,做什麼事情都懂得基本常識,始終有敬畏感、感恩心,有一種為社會、為他人奉獻的精神和動力,成為國家和社會需要的人才,這樣的教育才能真正達到教育的目的。
-
3 # 一聲佛號一聲心
這句話出自《論語.雍也第六》。
孔子這裡講的“博學”,不僅僅是文學,而是包括了一切學問學術文化。現在的意思就是文科、理科和一切知識,什麼都懂,是個通才。但是學問淵博的人,一般是樣樣通,但沒有一樣精的,所以學問淵博了以後,還有求精,專攻一樣。
“約之以禮”,不但要博學專精,還有用禮來約束自己,為人處世都合乎禮儀。孔子講的這個禮,不是禮貌,不是行禮,而是《禮記》所講的禮的文化精神。弗畔就是沒有離經叛道的意思。
孔子這句話就是說,一個人如果能學問淵博,又能懂得用“禮”來約束自己,這個人大體上就不會出什麼問題了,做人做事就不會太離譜了。
-
4 # 菜根漫譚
這句話的意思是,孔子說:“君子廣泛地學習古代的文化典籍,又用禮來約束自己,就可以不離經叛道了.” 孔子所說的“禮”,是什麼意思呢? 禮就是要求人們必須根據他在家族內的身份和社會上的地位,按照貴賤、尊卑、長幼、親疏的等級秩序,遵守相應的行為規則。 漢代大儒董仲舒說:禮者“序尊卑、貴賤、大小之位,而差外內遠近新故之級者也。” 每個人都要按照自己在家族中的身份和社會上的地位去遵守相應的禮,“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遵守秩序規則的就是有禮,不遵守的就是非禮。比如,當時八佾舞是天子的禮,卿大夫只許使用四佾,而魯國的季氏卻在家裡觀看八佾舞。孔子就認為他這是非禮,憤怒地斥責他說:“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
5 # 閒看秋風999
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①!”(《雍也篇第六·第二十七章》)
①畔:同“叛”,背離的意思。
這一章十分清楚地講述了了孔子教育的目的——那就是培養具有廣泛的文化知識,一心一意甘願受到“禮”的約束,半步也不離經叛道的君子。
做君子的不光要學問好,關鍵還要“約之以禮”,也就是“視,聽,言,行”都要受到受“禮”的制約,。
即使是詩書中已經寫明白了的,也必須用“禮”來對照,也要以禮準之。“夫學而不約,必叛道也。”
孔子的第一高足顏淵,最懂得也最能接受孔子的教育思想,身體力行。他喟然嘆曰:“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九·十一章)
正因為如此,在眾多弟子中,只有顏淵一人被孔子稱讚為“好學”。
孔子的中心思想是禮,他的教育主要就是禮的教育,其教育宗旨最重禮。
-
6 # 無功用行
博學於文:對世界上的各種技能、各種知識、各種文化、各種學術思想都要了解。融匯貫通,不會被不同的思想流派所迷惑。有了博學之後,再一門深入,力求專精。
約之以禮:約束自我,只拿該得的、能得的,不留該走的,想走的;知道人與人之間的界限,不逾越界限;與人交往保持謙虛誠敬的心態,外在做到不卑不亢;
做到了,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人生的道路,大體上就不會出大的問題,也不會被複雜難明的世界所迷惑,不知該如何做人做事了。
-
7 # 借我三分鐘邱明速
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評述】
博,是廣。文,是四書五經、六藝之文。約,是要的意思。禮,天理、良知的意思。畔,離經叛道,違背良知的意思。
孔子說:要把書讀好,就必須做到這兩點:一,要做到博學於文(行);二,要知道讀書讀的是良知(知)。能做到以上兩點,成為君子,成為成功人士,就近在眼前。
大家想想看,一個想成為科學家的人,讀的書卻是故事會(不博學於文),這能成為科學家嗎?大家再想想看,一個不知道自己要做科學家的人(不約之於禮),會去讀科學類的書籍嗎?一個連這種問題都沒有搞清楚的讀書人,不是離經叛道是什麼?
明白了孔子這句話,就不難明白王陽明“知行合一”,“知”的是行動(約之於禮),“行”的是良知(博學於文)。明白了這個,就有了目的,就明白了該做什麼(約之於禮)?同理,做了正確的行動(博學於文),就自然能實現目的(良知)。
處理好了該做什麼?怎麼做的問題?事情自然就做好了(亦可以弗畔矣夫)。這句話不管是管理、讀書,還是營銷,財物……都可以套用。
回覆列表
在一片文章中看到,胡適寫給吳健雄的信中說:“凡一流的科學家,都是極淵博的人,取精而用弘,由博而反約,故能大有成功。”
取精而用弘,意思是從豐富的材料裡提取精華。源自《左傳·昭公七年》:“蕞爾國,而三世執其政柄,其用物也弘矣,其取精也多矣。”
由博而反約,指做學問從廣博出發,繼而務求精深,最終達到簡約。出自《孟子·離婁下》:“博學而詳說之,將以反說約也。”(廣博地學習,詳盡地解說,融會貫通,而後返歸簡約。)
曾見過一個西門子公司的廣告:“精於心,簡於形”,也是這個意思。
聯想到華羅庚的先由薄到厚再由厚到薄的讀書方法,對於教學設計也是這樣的道理。
所以,孔子曰,博學於文,約之以簡。同工異曲之妙。即學繁行簡,精心簡形。取精而用弘,由博而反約。
去粗取精,化繁為簡!
取精而用弘,由博而反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