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王炸一個三

    孫家鼐(1827~1909)的曾祖父孫士謙,是乾隆年間刑部郎中;祖父孫克偉是貢生。父親孫崇祖是池州府教諭。

    孫家鼐,字燮臣,號蟄生、容卿、澹靜老人,安徽壽州(今壽縣)人。清咸豐狀元,與翁同龢同為光緒帝師。累遷內閣學士,歷任工部侍,署工部,禮部、戶部、吏部、刑部尚書。1898年7月3日以吏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受命為首任管理大學堂事務大臣,1898年為京師大學堂第一任管學大臣,被聘為總教習。1900年後任文淵閣大學士、學務大臣等。宣統元年(1909 年)孫家鼐再疏乞病,不久去世,終年83歲。卒後諡曰“文正”。

    孫家鼐,幼讀詩書,院試中舉後,初次會試不第,目睹諸兄登榜,益自奮勉。終於咸豐九年(1859 年)中一甲一名進士(狀元)。後授修撰,入直上書房,欽賜擴建故居,懸“狀元及第”匾。因久居京都,後又在北京廉子衚衕另建府第。

    同治三年(1864 年)任湖北學政。光緒四年(1878 年)命在毓慶宮行走,與翁同和授讀光緒皇帝,後累遣內閣學士,提升工部侍郎。光緒十六年授都察院右都御史、工部尚書,兼順天府尹。光緒二十年中日甲午戰爭即將爆發,朝議主戰, 他力諫“釁不可啟”,主張忍讓屈和。甲午海戰失敗,朝野震驚,他提出了變法自強的政治主張,認為要振興中華,要注重科學,興辦實業,國家欲富強、民族要興旺首先要開辦學堂。

    同治三年康有為在北京創立“強學會”,翻譯西書西報,議論時政,請求朝廷變法維新。孫家鼐列名強學會,並參與活動。御史楊崇伊秉承李鴻章之意,向皇帝上奏“強學會妄議朝政”,於是將強學會改名為“官書局”,孫家鼐仍主其事。他屢向光緒帝推薦維新派鄭觀應的《盛事危言》、湯光潛的《危言》和馮桂芬的《校邠廬抗議》等書,並請印刷數千份發給各級官員。他贊成維新派關於“開民智”、“通下情”為第一議的政治主張,認為“報紙是通下情之重要途徑,閱報能去皇帝壅蔽,但要嚴禁凌亂宸聰”。他與馬吉森合股在河南安陽創辦廣益紗廠。令其侄孫孫多森在上海創辦阜豐麵粉廠、中孚銀行,並投資興辦啟新水泥公司、北京自來水廠、井陘礦務局、灤州官礦公司等。

    光緒二十四年光緒帝下詔推行變法,廢科舉,興學堂,辦報編書,命孫家鼐主辦京師大學堂(今北京大學),研究歐美日本國家辦學體制。孫家鼐提出“以中學為主,西學為輔;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主張。計劃京師大學堂設10 門主科、10 門附科,要求:“總古今,包中外,該體用,貫精粗……”。並主張興辦醫學堂、武備學堂、速成學堂,大聲疾呼各省要多辦中、小學堂。嗣後,還令其子孫先後在故鄉壽州辦了很多學堂。[1]康、梁變法失敗後,六君子受戮,慈禧太后“廢帝立儲”,他力諫不可,意見未被採納,藉口養病請退以示抗議。[2]八國聯軍侵入北京後,他奉慈禧命至西安任禮部尚書。還京後,拜體仁閣大學士,歷轉東閣、文淵閣、晉升武英殿充學務大臣。光緒三十二年清廷宣佈立憲,設立資政院,孫家鼐出任總裁,召諸臣輪班進講,親撰尚書、四子書講義以進。光緒三十四年二月,賞太子太傅,在壽縣城北街建太傅第(今中共壽縣縣委黨校址)。宣統元年(1909 年)孫家鼐再疏乞病,不久去世,終年83歲。諡號文正公。翌年,家人扶柩回籍,葬於壽縣城南九龍鄉柳樹圩附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惠普、佳能、愛普生,這三種印表機哪一種家用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