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新農村婦女主任

    一、選地整地

    在種植山藥的時候,我們最好選用生茬地,具備旱能澆、澇能排、不內澇、不高燥的特點,以輕壤或砂壤為最好。山藥不可以進行連作,一般應間隔3年輪作1次,通常採用每年隔行挖溝進行種植。栽植溝宜冬挖春填,以充分凍融熟化土壤,溝距保持在100釐米,溝寬為30釐米左右,溝深保持在70-100釐米。每回填30釐米就用腳踩壓1次,以預防栽植溝塌陷。隨後將拌勻的腐熟農家肥混土施入溝內30釐米以上的土層,最後把熟土用於溝上,培成寬40釐米、高15-20釐米的土壟,順溝灌大水1次,灌水後適時鬆土以利於保墒提溫,為山藥的播種打好基礎。

    二、播種定植

    山藥的種莖萌芽最適溫度為15度左右,在播種時,5釐米的地溫穩定在10度以上,催芽後4月上旬至5月中旬均可進行播種。在種前的10天左右,我們可以利用陽畦催芽,當種芽長到1釐米左右時,即可進行大田栽植。在定植前幾天,我們需要降低苗床溫度使其與大田相同,以鍛鍊秧苗。也可不催芽,曬種後直接進行定植。我們在定植時,先在土壟上開定植溝,溝深在15-20釐米。先在溝內澆小水,滲下後按照山藥株距15-25釐米,平鋪山藥栽子於溝中,在上面覆土6-10釐米。乾旱時為了保墒,我們還可以在定植溝上覆土成脊狀,出芽時再扒平。如果採用地膜覆蓋可提早種植,產量也能夠提高10%-30%。

    三、科學施肥

    山藥所需要的成長期大約在160天到180天左右,需要的肥料較多。而山藥的代謝較少,因此,我們可以多施磷肥和鉀肥,儘量少施用氮肥。對於山藥的施肥,也可以按照4:1的氮磷鉀比例為依據,將有機肥作為主要的底肥,製作大田基肥。在整地之前,將基肥進行播撒,再將土地進行新翻,使土壤和肥料能夠得到充分混合。同時,在山藥種植之後,在其種植處施廄肥2000-3000公斤,透過這種方式,有效增加土壤的肥力,使山藥種植能夠有更好的收成。

    四、病蟲鼠害防治

    山藥在其生長的不同時期和天氣可能會產生不同的病害。在高溫潮溼的季節,山藥特別容易發生炭疽病,這樣的病會使山藥的葉子出現黑斑,長期不防治會使山藥整株枯死。對於這樣的病害,可以用百菌清或多菌靈等藥物進行治療;在山藥生長的初期,根莖較嫩,一些害蟲和老鼠等會對幼苗進行侵害,如雙斑螢葉甲、黃斑長跗螢葉甲和地老虎、老鼠等,都會在生長初期咬食根莖,因此,在種植剛開始時,我們就要噴灑藥劑,噴灑辛硫磷顆粒劑或辛硫磷乳油等藥劑進行蟲害的防治。

    結語:總而言之,山藥的栽培技術完善不是某一環節的完善即可,還需從前期挑選優質種子,到中期進行田間管理和施肥,再到最後的採收加工,需要每隔環節的有機整合,才可以保證山藥的經濟效益得以體現。

  • 2 # 知事秒懂

    俗話說“山藥山藥,山中之藥”。在漫長的歲月中,這種產于山中的塊莖植物,大都是作為藥用的食用也是補充養成,在中國山藥南北各地共有野生或種植。

    隨著城鄉居民收入的大幅度提高,對山藥的需求已變得多種多樣,消費以安全,營養,無公害,方便為基本內涵的山藥,正在成為人們的追求。“安全,營養,無公害,方便”的蔬菜消費新階段也已逐步形成,市場潛力進一步擴大。

    所以,在現在種植技術普遍掌握的情況下,可以認定,無公害無公害,有機山藥生產將成為山藥高效種植的關鍵技術。也是提高山藥高效種植的必經之路。

    這就要求在山藥的種植中,按照有關綠色有機蔬菜栽培技術規程,選好品種,施用有機肥,選擇安全的環境,病蟲害綠色防控等每個環節,確保山藥高效種植。

  • 3 # 農學博士教種植

    山藥,也就是大家常說的懷藥,既能夠入藥,又可以當作蔬菜食用,主要以塊根為食用部位。山藥擁有悠久的栽培歷史,具有健脾固精、補腎養肺的營養功效。山藥肉質細膩、風味獨特,營養豐富,屬於藥食兼用的作物,產量高、效益好。

    選地整地

    山藥種植的時候,我們應該選擇地勢平坦、土壤疏鬆、排水效能好的沙壤。因為山藥的病蟲害發生比較嚴重,同一塊地不能夠連續種植山藥,需要輪作其它作物。在確定好種植地塊以後,及時進行翻耕,並施足底肥。山藥種植一般採用隔行開挖的種植方式,先挖開一條溝填平後,再繼續開挖另外半條溝。我們在挖溝的時候,要將上下兩層土分別堆放在兩側,經過晾曬之後,再分別填在底層土上。在開挖種植溝的同時,需要清理土壤中的瓦礫等雜質。

    澆水管理

    在山藥生長過程中,我們要及時適量澆水,以保持土壤足夠溼潤。合適的土壤水分可以使山藥根莖葉茁壯生長。當土壤乾旱的時候,就容易使植株枯萎,導致根部產生畸形。在給山藥植株進行第一次澆水的時候,不應該澆得太多,因為澆水過多容易導致山藥長成粗脖子。在地表還沒有完全乾透時,進行第二次澆水。山藥澆水一般在早上、晚上進行,千萬不能在中午對植株進行澆水,因為中午澆水,容易使得植株根部溫差過大,導致根部受損。

    追肥管理

    山藥喜歡肥沃的土壤,從播種到發棵這一階段,都可以施加有機肥。農家肥要充分腐熟,未腐熟的有機肥容易損傷山藥根系。在山藥生長初期,我們應該施加氮肥;在幼苗出齊的時候,應該施加氮肥,植株現蕾的時候,再重新施加一次氮肥,以有效保障莖塊生長有足夠營養供給。在山藥莖塊生長期間,植株對氮磷鉀肥需求量較大。大家務必記住,山藥屬於忌氯作物,我們在施肥的時候,千萬不能使用含氯離子的肥料。

  • 4 # 大嶺老謝

    山藥是我們生活中經常食用的一種食品,營養價值非常高,隨著山藥市場需求量的不斷增加,種植山藥的人也越來越多了。那麼山藥應該怎麼種植呢?山藥的種植方法有哪些呢?營養價值有哪些呢?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一、整地挖溝

    山藥屬淺根性作物,生長期長,一年一茬,一般在春季地溫達到10℃時田間栽植。山藥種植要選擇地勢高燥、排水良好、土層深厚、鬆軟的沙壤土或輕壤土田塊,要求上下土質一致,土壤以微酸到中性為宜。山藥不宜連作,一般應隔2--3年輪作1次。

    挖栽培溝時一般溝距1米左右,深0.6~1.0米,寬25釐米。挖溝時將表土和下層土分開堆放,使土壤得到充分風化。春季土壤解凍後,先將下層土壤填入溝內,再將表土填入,使之不亂土層。結合填土一般畝施土雜肥1000--1500千克,磷肥50公斤-70公斤、碳銨25公斤-30公斤、硫酸鉀25公斤-30公斤施入其上。忌施入大量未腐熟的有機肥,以防止發生燒根和塊莖分杈。

    二、種塊處理

    在種植前20-25天選符合所栽品種特徵的無病塊極上端較硬的根頭作種,將其一端斷面在消石灰粉中蘸一下,然後放太陽下曬幾天,以殺菌和促進發芽。若要增加繁殖係數,必須將塊根切斷繁殖。即選長1m左右,橫徑2.4-4.5cm的較細塊根,切分成15-20cm長的若干小段,並用毛筆記上、下端,然後將每個斷面蘸石灰,橫放太陽下曬種,一直曬到段頭有細裂縫為止。曬種期要輕拿輕放,以防擦傷。同時要做好防風、防雨和防霜凍工作。

    三、山藥栽植

    山藥栽培溝填入土肥後,溝上做成1米左右寬的平畦。栽植時在平畦中間開深10釐米左右寬的栽種溝,然後澆水。待水滲下將山藥栽子按株距15~20釐米單行平鋪到溝內,每畝栽-4000株左右。蓋土8~10釐米,再加蓋地膜保墒,增加土壤溫度,促進出苗。利用“山藥豆”繁殖山藥栽子的,可一畦中兩行,提高繁殖係數,行距40~50釐米,株距10釐米左右。每畝栽12000株左右。

    四、栽後管理

    山藥的莖葉喜高溫乾燥的環境,不耐霜凍。塊根日平均溫度10℃以上開始發芽,發芽的適宜溫度為25℃左右。莖葉生長以25℃-28℃為最適,塊莖膨大以20℃-24℃最快。山藥栽種後經35天才能出苗。

    1、搭架引蔓:山藥的地上莖細嫩,出苗後應及時支架扶蔓。按山藥莖右旋的特性,引蔓盤旋上升,架高1米左右。如主蔓基部側枝過多,也可適當摘除,以利通氣透光。在葉腋間有大量“山藥豆”形成時,也可及早摘除一部分,以節省養分。

    2、中耕培土:生長前期應勤中耕除草,一般每隔半月進行1次,直到莖蔓已上半架為止,以後拔除雜草。要將架外的行間土壤挖起一部分填到架內行間,使架內形成高畦,架外行間形成深2Ocm、寬3Ocm的畦溝,以便雨季排水。

    3、適時化控:多效唑對山藥地上部分生長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並能抑制零餘子發生,使山藥增產10%以上。噴施多效唑的最佳時期為山藥藤蔓滿架,現蕾開花初期,每畝用15%多效唑可溼性粉劑60-70克,加水50公斤混合均勻進行噴霧。生長過旺的田塊可間隔7-10天噴第二次,4、合理追肥:在莖蔓已上半架時追施l次,一般畝追施高濃度複合肥25~35千克。或距植株20~30釐米開溝施腐熟有機肥500~1000千克。施肥後澆水。以後在莖蔓滿架時,如有黃瘦脫力現象,可再追施尿素10kg/畝。生長後期結合防病治蟲,根外噴施O.3%的磷酸二氫鉀溶液2--3次,以保葉防老。

    5、排灌結合:山藥為耐旱作物,但為求豐產,也要適當澆水。一般在第1次追肥前後,如遇久旱不雨,土壤充分發白,應輕澆1-2次,至土壤表層潤溼即可。以後到夏秋之交,如遇乾旱炎熱天氣持續1周以上,也要清晨澆涼水抗旱。山藥更怕澇,多雨季節要及時清溝排水,達到田無積水。

    五、適時收穫

    山藥經初霜後,地上莖葉逐漸枯黃,地下塊莖進入休眠狀態,可收穫出售或放在菜窖中貯存。也可在栽植畦上培土防凍,留存地裡隨用隨收。

    六、蟲害防治

    金針蟲、螻蛄、蠐螬,把山藥地下塊莖鑽很多洞,有時還藏在塊莖內休眠。金針蟲本身有一層膜質,藥劑不易滲透其體內觸殺,以胃毒藥劑較好。應採取綜合措施預防,其方法如下:

    1、深翻土地冬前深翻土地25-30釐米深,把越冬的成、幼蟲翻至地表,使其凍死、曬死或被天敵捕食。

    2、施肥腐熟的有機肥充分腐熟的有機肥能改變土壤的通氣、透水效能,使作物生長健壯,增強抗病、抗蟲性。輪作換茬也是防病、防蟲的有力措施,一般3-4年輪作一次較好。

    3、毒谷用0.15公斤90%敵百蟲30倍液,拌秕穀製成,每667平方米施1.5-2.5公斤。撒到土表面,再用鋤頭把表土鬆一鬆,這樣有些藥在土內,有些在土表。

    4、毒鉺0.15公斤90%敵百蟲30倍液,拌炒香的麥麩或豆餅(或棉籽餅)5公斤製成毒鉺,在無風悶熱的傍晚施用效果好,拌時應加鉺料重量1-1.5倍的水。或用40%-50%樂果乳油100克兌水5公斤拌50公斤炒至糊香的鉺料(麥麩、豆餅、玉米碎粒等),每隔2米左右刨一趟,每3-4米刨一個碗口大的坑,放一撮毒鉺後再覆土,每667平方米用毒鉺1.5-2.0公斤。此法防治螻蛄、蠐螬很好。

    5、灌根用40%甲基異柳磷乳油1500倍液,每株灌藥液0.15-0.2公斤。或用2%甲基異柳磷粉劑,每667立方米3-4公斤,撒於近株表土,再用鋤頭把土和藥粉摻勻。此法對於防治蠐螬和金針蟲有特效。或用90%敵百蟲800倍液,每株灌藥液0.15-0.2公斤。

    七、營養價值

    含有黏蛋白、澱粉酶、皂苷、遊離氨基酸、多酚氧化酶等物質,且含量較為豐富,常食之可健身強體、延緩衰老,是人們所喜愛的保健佳品。

    1.健脾養胃

    山藥含有澱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質,有利於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是一味平補脾胃的藥食兩用之品。不論脾陽虧或胃陰虛,皆可食用。臨床上常與胃腸飲同用治脾胃虛弱、食少體倦、洩瀉等病症。

    2.益肺止咳

    山藥含有皂甙、黏液質,有潤滑,滋潤的作用,故可益肺氣,養肺陰,治療肺虛痰嗽久咳之症。

    3.降低血糖

    山藥含有粘液蛋白,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可用於治療糖尿病,是糖尿病人的食療佳品。

    4.防肥胖

    山藥是一種高營養低熱量的美食,每100克可食山藥中的熱量僅為56千卡,此外山藥還能減少皮下脂肪的堆積,所以適量吃山藥可以預防肥胖。

    5.補腎虛

    山藥中豐富的營養成分,有強健人體,滋腎益精的作用。對腎虧遺精、白帶多,小便頻繁等症狀的治療都有輔助療效。

    6.預防心血管疾病

    山藥中的薯蕷皂可以加速膽固醇在人體內的代謝速度,所以膽固醇偏高的人常吃山藥可以保健心血管。而且山藥還能有效阻止血脂在血管壁沉澱,預防心血管疾病。

    7.增強骨骼

    山藥中的黏液多糖物質與無機鹽結合後可形成骨質,讓軟骨具有彈性,同時能增強骨骼強度與密度,故骨質疏鬆者可以多吃山藥。

    以上就是關於山藥的介紹。從上面我們知道,山藥的種植方法很簡單,其種植方法和土豆、紅薯等有很大的相似性,但營養價值也非常豐富。

  • 5 # 星期天來了

    山藥種植技術

    品種選擇:目前主要種植的山藥品種有細毛長山藥、二毛山藥和日本“大和芋”山藥等品種。細毛長山藥和二毛山藥都屬於普通山藥長柱變種。日本山藥是一個適應性強、品質好、抗病性強、產量高。

    選地開溝整畦:山藥的種植應儘量避免重茬,一般隔三年輪作一次,並忌種花生、紅芋茬。要選擇土層深厚疏鬆肥沃的地塊為好,要求上下土質一致,如下層有粘重土層和白沙崗土層,打溝時應徹底打碎,至少1-1.2米土層內不能有粘土、土沙粒等夾層。否則會影響塊莖的外觀,對品質也有影響。土壤以中性為宜,目前開溝一般都採用機械開溝。山藥栽培以南北方向為宜,可採取雙行種植或單行種植(根據個別地塊需東西種植時你可採取行距加寬),雙行種植時,大行距1.7-1.8米,小行距(溝內兩趟山藥的行距)40釐米,株距在20-25釐米,溝深85-100釐米,溝寬70釐米。整地整畦時要整平,預防澆水時澆不均勻。還要做好排水設計,確保田間畦內無積水。單行種植時行距80-100釐米,溝寬30釐米,溝深90-100釐米,株距20-25釐米。

    適期播種 :大棚山藥一般都在元旦左右開始種植,一般要求地表5釐米地溫穩定超過9-10℃。播種前把山藥苗晾曬一下,這樣可以活化種薯,又能起到殺菌、出芽率高的作用。若用山藥莖塊切斷做種薯,可在切口處及時用石灰粉沾好,起到消毒作用。在下種時要做到有芽的一塊下,大小一般大的一塊下,這樣芽會出的齊,另外,還要用500倍的多菌靈、1000倍的粉鏽寧、72%的百菌清1000倍浸種3,5分鐘,晾乾後即可播種。

    山藥以有機肥(如腐熟的餅肥、雞糞、鴨糞或人畜糞等)為主,無機肥為輔,用量一般每畝可施2000-4000公斤,外加高鉀複合肥40-60公斤,或用山藥專用生物有機肥200-300公斤,與土充分混合均勻,以防燒苗。

    田間管理 :

    1、淺追肥。如果基肥施用較多,則少追肥或者不追肥,為確保山藥高產,一般追施2-3次,在地上植株長到1米左右時追施一次高氮複合肥,以後每隔一星期左右追施一次,3次即可。山藥膨大期以磷鉀含量較高的多元素複合肥為主(山藥對氮、磷、鉀的需求比例是1.5:2:5),每畝30公斤左右,最好採取衝施的方法。生長後期可葉面噴施0.2%磷酸二氫鉀和1%尿素,防早衰。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山藥的吸收根系分佈淺,發生早,呈水平方向伸展,施肥時應施入淺土層以供山藥根系吸收。

    2、架要牢。插架及除草山藥在播種後蓋上6-10釐米浮土,澆後用“山藥專用除草劑”150-200克對水100公斤均勻噴灑,再蓋地膜、出苗後及時搭架,架高在2米左右,正面呈“人”字型,側面斜向交叉,隔7-8米用粗竹竿或木棒加固,總之一定搭牢,以防歪倒。

    3、巧澆水。山藥怕澇也不宜太旱,若太旱會嚴重影響山藥的膨大,特別是在塊莖膨大期,時間約在4月中旬至5月下旬,這期間一般10天左右澆一次透水,5月下旬以後澆水要根據土壤溼度適當澆水。

    4、病蟲害防治要跟上。病蟲害在重茬地塊發病較重,頭一年種植的地塊發病較輕,在山藥蔓上架後,開始噴藥防治。

    山藥的主要病害為炭疽病,屬於真菌性病害,老百姓稱落葉病,表現初期葉片發黃,葉片出現小斑點,最後莖枯葉落,此病以防為主,做好輪作換茬,選用無病種薯,播種前用25%多菌靈粉劑500倍浸種25-30分鐘進行種薯消毒,栽培後加強田間管理,增強植株抗病性。

    一般可在發病初期用70%代森錳鋅500-600倍液、50%甲基託布津700-800倍液交替噴霧,發病重時可用日本“大和芋”山藥專用配方農藥,發病初期隔7-10天進行噴霧,一般連續噴施2-3次即可。

    栽培要點:1、採用穴管栽培。2、合理施肥。合理或完全施用腐熟的有機肥料,可以增進山藥的產量與品質。有機肥料可以改善土壤成分,提供充分的營養,延長營養物質的釋放與利用的時間,增進根的呼吸作用,以及提供足夠的水分。剛開始長出新芽的山藥植株,其養分來自母薯,進入發育初期的山藥需要較多的氮肥,以促進它的生長,到薯塊開始形成期,鉀肥就特別重要。山藥似乎很容易從土壤中吸收磷肥,此外,若能增添鎂肥,也有助於產量的增加。3、土壤選擇。必須選擇土質肥沃、土層深厚、保水保肥力強、通氣性好、排灌方便的沙質土壤深翻35—45釐米,深翻土地時,要先將上面 20—30釐米的表土層翻在一邊,再繼續深翻至35—45釐米,切忌翻亂土層。土地深翻後,就形成了栽培溝,可將基肥施入栽培溝內。基肥一般畝施過磷酸鈣20千克、腐熟有機肥3000千克、草木灰200—300千克。施肥時可先將栽植溝底部填上原來翻上來的表土,厚度為15釐米,再把基肥施於土層之上,最後再覆土15釐米。

    山藥追肥主要在生長的中後期,前期需肥較少。山藥出苗整齊後施1次20%的人糞尿肥,以後每隔20—30天施1次。施肥可在離植株30釐米處挖1條6—10釐米深的施肥溝,畝施人糞尿700—1000千克。地下塊莖進入旺盛生長盛期時,應重施1次追肥。畝用復混肥20—30千克、餅肥40—60千克穴施或溝施,施肥後覆土,以保證塊莖伸長和膨大有充足的養分。

  • 6 # 宋寧川2

    山藥的生長週期比較長,所以種植較早。春節過後溫度達到十度以上便可以種。

    1.找地勢高,土乾燥,排水系統好的地方進行種植。排成一列種植,旁邊挖出一條五十釐米左右的溝渠排水。

    2.選擇較長的山藥作為種根,掰成15釐米長,斷面用消毒液浸泡兩分鐘,再曬乾。

    3.種上後覆蓋10釐米土層,蓋薄膜,。山藥是一種耐高溫不耐寒的植物,在25°左右發芽才快,所以10°左右需要一兩個月才能出苗。

    4.山藥是藤蔓植物,當它苗達到一定長度就要開始搭架了。搭上一米高的架子任由藤蔓攀爬,當中也該不定期適當施肥,及時鬆土,促進塊莖變大!

    5.山藥怕水澇,如果在雨季需要及時排水。

    6.當冬季霜雪過後,地上的葉子開始枯黃,就可以收山藥了。為了防止溼氣導致其發黴,建議用木箱存放,木箱外裹一層佈防止蟲子進入,如果需要存放的時間比較長,可以把山藥埋在木屑裡面儲存。

  • 7 # 雲南小月亮

    山藥又叫做土薯,具有滋養強壯,助消化,斂虛汗,止瀉的功效。山藥也是人們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佳餚,人們又將其稱之為山珍,深受食客們的喜愛,銷量也十分的穩定。然而山藥的種植難度非常高,很多嘗試的種植戶都已失敗告終。山藥是是屬於薯類的一種,在市場上我們常常都能見到山羊的品種,如果是從肉質上分的話,有山水和綿山藥兩種,從外形上有扁山,圓山和長山藥。隨著我們現在市場需求量的不斷增加,種植它的農戶也越來越多。那我們怎麼去種植它呢,種植的方法又有哪些,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瞭解一下。山藥很怕潮溼的生長環境,但是也不能太乾旱,山藥喜歡鬆散的土壤,太乾旱堅硬的土地會阻礙山藥的膨大。所以種植山藥應該選擇肥沃,鬆散,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地。這種土壤鬆散透氣,易於升溫,可以加快根莖發芽。

    目前種植的山藥有一些比較主流的品種,有一部分品種相比其它的品種來說適應能力比較高,山藥的口感和品質更好。選擇時挑選莖底端鈍圓,莖部粗短,毛孔細數的作為種子。為,我們可以選擇牛尾山藥品種,該品種屬於中早熟,生育期160天。塊莖呈長牛尾巴形狀,表皮光滑,外觀均勻,長90釐米左右,大頭直徑4釐米左右,單株塊莖重1.5公斤左右,薯肉白色,煮熟食用質地軟,口感比較好。長勢中等,適應性比較廣,平均畝產量達1500公斤左右。選種要選擇無病蟲害、充分老熟的薯塊作種薯。種植前25到30天將種薯尾部切成十二釐米左右長,用多菌靈可溼性粉劑浸種消毒,取出晾乾後就可以直接進行催芽,或者是將種薯塊莖切口蘸石灰或草木灰,並曬種1到3天,以打破種薯的休眠促進發芽。

    曬種程度為種薯切口向內萎縮,並從斷面中間裂開。用筐把種薯裝好,並將種薯擺放整齊,切口到朝向要一致,不能相互接觸。擺好以後,要整齊地放在室內,溫度低的情況下可以覆蓋塑膠薄膜。當塊莖新根露出1至2釐米時,就可進行播種。幼芽不能太長,白色芽點的長度不能超1釐米,否則會影響播種的質量。如果不能馬上播種,就要設法降低溫度,來減緩或抑制幼芽伸長。整地理畦,每畦包溝1.1米的距離刨溝,做成低於地表十五釐米的溝畦,刨出的土層充分的搗碎,以備栽種時覆土。種植山藥的土壤最好在冬天前和早春的時候各深翻一次,把越冬的成蟲和幼蟲翻出土地的表面,不能再對作為造成傷害。

    種植的時候把土刨開分層,敲碎土塊和取走石頭,再往回填。做出深度為十釐米的溝畦,灌溉水以後就可以開始種植了。株距一般為25釐米,覆土5釐米即可。山藥是一種短日照的作物,在強光下才可以積累養分。當山藥苗長到二十釐米左右的時候,應該及時搭一個人字形的架子,高度為兩米左右比較適宜。架子必須要牢固,可以選用竹竿或者木棒加固,防止傾斜倒塌。種植後的一兩天在土壤潮溼時或雨後用乙草胺乳油或者是金都爾乳油噴灑在墒面和溝面。在生長期間如果有雜草,可以用高效氟吡甲禾靈乳油對水噴霧防除,注意藥液不能濺射到山藥藤蔓上。也可選擇人工除草。在出苗後搭架前,適合在雨後或者是淋溼後,用1.2米寬的黑色地膜覆蓋畦面並壓緊。種植10至20天后,當苗高長到20釐米左右時,應該及時搭架掛山藥攀爬網。

    山藥上架子之後,就需要開始噴灑農藥了,為了防止病菌的感染,應該驅逐蟲害。山藥的肥料需求量很大,特別是塊莖膨大期需要充足的養分。肥料的比例最好遵循氮、磷、鉀的比例來確保山藥的塊莖伸長和膨大有充足的養分,獲得高產優質的山藥。山藥在生長的過程中,應該根據降雨量來進行澆水,在降雨量比較少的情況下,一般澆三四次,而且要少量,雨水比較多就應注意排水,防止發生塌溝,也不利於山藥的生長。山藥的病害主要是炭疽病。發病初期可以用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在夏秋季雨水來臨前噴施效果較好。以上就是種植山藥的過程,只要掌握好裡面的每一個過程,細心的做好每一步,相信一定收穫到高品質高產量的山藥。

  • 8 # xcdz新縣新超電子蜂鳴

    山藥一般用種薯育苗,如何種植讓山藥高產?

    第一、要把好選種關,一般選擇長棒形,上下粗度均勻,表皮光滑,無病蟲害和損傷斑痕。

    第二、把好種塊處理關,最好用手工掐種,不要採用刀具,避免交叉感染。

    第三、把好肥水關,山藥耐旱性強,一般降水即可滿足其生長的需求,在雨季應注意排水防澇。

    第四、把好病蟲害關。

    第五、及時收穫。

  • 9 # 路路在家

    1.選地

    種植山藥的地塊應該選擇,地下水位不高,排水方便,土壤肥沃稀鬆的沙壤土。

    2.整地

    每畝施用10%福氣多(噻唑膦)3~3.5公斤左右,如果您沒有開溝機或者開溝機無施藥裝置,可以在下種行間深40cm和20cm土層內施用10%福氣多(噻唑膦)3~3.5公斤,最上層藥劑施用後,記得用鐵鍬翻一遍,再去排種覆土。

    3.選種

    選種是一個關鍵的點,一定要選擇無病蟲害,有光澤的山藥作為種塊,建議圓形的最好。

    4.催芽

    白天讓太陽暴曬,晚上用草蓆蓋上,保持溫度,一般十五天到二十天左右就可以種植了。

    5.施肥原則

    山藥適合施有機肥,從播種開始直到發棵都可以鋪施。當然施用有機肥時也需要根據土壤性質而定,牛、豬糞喝馬、羊糞的適用性都不同。這裡需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要在山藥溝內一邊填土一邊施有機肥。

    6.基肥、追肥

    6.1基肥

    根據當地山藥農戶用肥規律每畝施優質腐熟農家肥3至5方,腐熟的雞糞最好,豆餅100~150公斤,美可辛或磷酸二銨 75~100公斤,農用硫酸鉀100公斤,尿素25公斤,生物菌肥3至5袋(每袋40公斤)。

    6.2追肥

    苗期以氮肥為主,每畝施15公斤左右,在枝葉生長盛期(7月上旬),每畝施高氮、高鉀複合肥25~30公斤,並可噴施0.3%濃度的磷酸二氫鉀,連噴2~3次。8月上旬每畝施高氮、高鉀複合肥25~30公斤。

    7.輪作換茬

    一般來說根結線蟲可以在土壤中存活三年以上,病蘆頭、病殘體、病田土壤是線蟲病傳播的主要途徑,有條件的地區將山藥與棉花、蘿蔔、茄子、辣椒等實行3年以上輪作。新種植區要嚴格挑選無病蟲種塊,以防線蟲傳入。

  • 10 # 老么看三農

    山藥又名薯蕷和長芋,屬薯蕷科,以其肥大的塊根或圓柱狀根供食用。塊根中含有蛋白質1.5%,碳水化全哦14.4%,並含有我種維生素和膽鹼等,營養價值較高。山藥為多年生宿根性蔓生植物,喜溫暖,不耐寒,塊根10℃以上開始發芽,莖葉生長以25℃-28℃為最適,塊莖膨大以20℃-24℃最快。中國除東北和西北外,其餘各省、區均有山藥栽培。現將山藥栽培要點介紹如下:

    (一)品種選擇

    山藥主要靠營養繁殖,將上一年的塊莖切成小段,即為山藥種。山藥播種前要對種塊嚴格選擇,選擇無病、無損、粗細適宜的塊莖作種子。

    (二)播種育苗

    種苗製備方法有3種:一是使用山藥栽子,取塊莖有芽的節,長約20~40釐米,取下做種;二是使用山藥段子,將塊莖按10釐米分切成段,具有頂端發芽優勢,上段快下端慢,應分部堆放催芽;三是使用山藥零餘子,地上莖葉枯萎時從葉腋間或拾起落在地下的零餘子,晾2~3天后,放在室內竹簍裡或木桶裡貯藏,來年直接播種。選用種苗以零餘子育苗較好,其次是栽種1~2年的山藥栽子,超過3年的不能用。

    用山藥塊莖作種苗是比較先進的栽培方法,既解決山藥栽子數量不夠,又能防治品種退化,且產量高。分切山藥段子,一般栽種時邊切邊種,用300倍多菌靈藥液浸泡1~2分鐘,晾乾後即可播種。山藥的種植,因各地氣候條件不同而有差異,一般要求地表5釐米深地溫穩定超過9-10℃即可種植。在出苗後應保證晚霜期已過,以免晚霜凍死幼苗定植前20~25天取出山藥段子,切成10~20釐米長的小段。有的地方不催芽,在室內放置2~3天,待傷口癒合後即可播種。

    (三)整地定植

    山藥地要選擇土質疏鬆、地勢高燥、土層深厚肥沃、排灌方便、通透性和保水性良好的沙質壤土。山藥在地溫10℃左右時萌芽,所以當地下種植層平均溫度升到10℃時為定植適期。定植時,在深溝處開定植溝,深度15~20釐米。栽植密度為4000~4500株,乾旱地區為了保墒,可在定植溝上覆土成脊狀,出芽時再扒平是連作,頭年不必翻地,第2年春季施入基肥,翻耕粑平即可,一般做成平眭或高畦。

    每2行山藥做個平畦,畦寬1.4~1.5米。做畦前,每畝施入充分腐熟的優質有機肥2000千克,深翻後整平畦面。在畦的兩端、塑膠套管的行線上做標記,以便播種時查詢塑膠套管。播種時先用鋤頭沿標記行開溝,溝深8~10釐米,找到塑膠套管,然後澆水。水滲完後,將種薯插入管中,約露出管口3~5釐米先把溼土覆蓋在種薯上,再覆蓋一層乾土,等水浸透乾土後,用乾土把種植溝覆平。

    (四)田間管理

    (1)中耕除草:中耕不僅可以保墒,同時可以提高地溫,促進山藥出土。山藥出苗後,天氣漸暖,雜草生長很快,每次澆水或雨後應及時中耕除草、鬆土,一般進行3次。初期鬆土淺鋤,以後逐漸深鋤,生長後期也應淺鋤,避免損傷植株。一般第一次中耕除草與架設支柱同時進行,入土深度3釐米左右,中耕除草時,切勿將蔓弄斷。

    (2)搭架、整枝:當幼苗長到17~20釐米時,用竹竿、樹條等物搭成人字形支架,架高1.5~2.0米,讓植株蔓莖繞上支柱,以利通風透光;不設支架的,蔓莖伏地叢生,遇陰雨易枯黃或發生病蟲害。以塊莖繁殖的,每塊莖應留強健幼苗1~2個,其餘的及早摘除。出苗一個月後,要將主莖葉腋間所生的側枝剪去,以利透風透光,並防止與主莖爭奪養分。

    (3)肥水管理:定植時,澆足定植水,苗期基本不澆水。在莖葉旺盛生長期初,土壤乾旱可澆水,每7~10天澆一次水,保持土壤見幹見溼。到塊根膨大期應適當澆水,每5~7天澆一次水,保持土壤溼潤,以促進塊根發育。山藥很耐旱,但也要根據土壤溼度和土壤質地適度澆水。雨季忌積水,應及時排澇。追肥一般2~3次,山藥出苗後應視苗情適當施提苗肥。

    (五)採收

    到霜降地上莖葉枯黃後開始採取,氣生塊莖可在地下塊莖收穫前一個月採收,也可在霜前自行脫落前採收。收穫山藥應從溝的端開始,按山藥的長度挖深溝,待全部塊莖暴露出來後,手握中上部,用剷剷斷其餘的細根,小心提出,避免造成傷口和折斷。

  • 11 # 傲禾農技小揹簍

    山藥,不僅具有很好的食用營養價值,同時具有很高藥用價值,而且因為市場售價比較高,所以在種植收益上也是比較客觀的。

    對於山藥的種植,在管理上相對於其他農作物來說,還是有較多的增產優收管理技巧的。下面農技小揹簍就和大家說幾個直接影響山藥長勢、產量和品質的種植管理要點,以供大家參考借鑑。

    一、選種與選地

    在選種時,因為山藥的地下根莖入土非常深,容易被地下蟲害的侵害而發生彎曲、畸形而影響品質,所以在選種山藥種時,應當優選選擇抗病和抗蟲害能力比較強的品種,而且不可長年連續使用同一個品種。為了預防病害、提高播種後的發芽出苗率,在播種前應當提前2-3天選擇晴天曬種,並用52度左右的溫水或用50%多菌靈、70%的代森錳鋅等藥液進行浸拌種消毒殺菌。

    在選地時,因為山藥重茬種植會出現產量下降、品質下降、病蟲害增多的問題,所以在種植山藥時選擇新地種植或者與其他作物進行2-3年以上的輪茬;此外,因為山藥屬於深根莖作物,如果地勢低窪積水、土壤黏重板結,會嚴重山藥地下根莖的生長髮育,所以要想山藥長勢好、長得直粗,就應當選擇地勢較高、土質疏鬆通透、排水性較好的沙質性土壤。

    二、整地與施肥

    山藥的生長期長、對養分的需求量非常大,所以在選好種植地後應當結合整地進行土壤殺菌滅蟲並施足底肥。在整地時,可以按照南北走向進行開溝,溝距深度掌握在80-100公分,溝寬掌握在30公分左右,然後把溝底耬平踩實填入下層土;在施底肥時,應當多施腐熟有機肥或農家糞肥,併合理搭配適量的氮磷鉀化肥,建議每畝按照4000-6000公斤腐熟農家肥+比例為4:1:5的氮磷鉀化肥50公斤左右,把肥料摻混均勻後施入到25-35公分的上層土中;在進行土壤殺菌滅蟲管理上,可以結合整地每畝撒施2-3公斤的辛硫磷顆粒、噻唑磷顆粒、敵百蟲顆粒或50-80斤生石灰等,以此來滅殺根結線蟲、地老虎、蠐螬、金針蟲等地下害蟲,預防地下害蟲危害山藥根莖。

    三、播種與定植

    山藥比較適合在溫暖的環境中生長,所以山藥的種植時間一般在4月中旬前後播種,具體播種時間要看當地的回溫情況,當日均氣溫穩定在12度以上或5-10表土溫度穩定在10度以上時,即可進行山藥的播種。

    在山藥播種後,為了預防低溫凍害、促進早發早長,最好在播種後及時覆蓋地膜或秸稈稻草等進行保溫保溼防護。當山藥出苗並長到一定的高度時即可進行定植,定植的深度掌握在3-5公分、株距掌握在15-20公分左右。

    四、山藥的生長期管理

    在山藥出苗期間要注意按照“去密補稀、留壯去弱”的原則進行間苗,每穴只留1棵苗;

    山藥生長前期一般不需過多的澆水施肥,但要注意及時去掉多餘的萌芽和側枝,同時前期應當勤中耕鬆土,建議每隔10-15天中耕鬆土1次,直到莖蔓長到半架。

    當山藥長到20公分左右時應當及時搭架引龍頭上架,以此來中後期保持莖蔓枝葉合理分佈受光;搭架使用的竹竿等物要使用多菌靈等藥物進行先消毒,搭架的高度掌握在1.2-1.8米左右,最好使竹竿互相成45度角搭“人”字架。此外,當山藥的主莖蔓長到50公分左右時,建議及時進行打頂摘心,以此來促進萌生更多的側枝和葉片,促使山藥儘快滿架、擴大接受光照和光合作用的葉片面積。

    當山藥長到半架和滿架時,或者在6月中旬甩蔓發棵和8月中上旬地下根莖膨大期時,應當及時分別追肥1次,第一次追肥以氮肥為主,第二次追肥以鉀肥為主,第一次追肥量追肥氮磷鉀複合肥15-20公斤,第二次可以追施氮磷鉀複合肥25-30公斤+10-15公斤的硫酸鉀,施肥後應當及時澆水。等到8月地前後時,為了保葉養根、促進地下根莖膨大發育,建議用0.3%的磷酸二氫鉀+0.5的尿素水連噴2-3次,每隔7-10天噴施1次,以防山藥後期脫肥早衰。

    此外,山藥生長期內水肥充足,容易因旺長而減產,所以在山藥上架後且枝葉長滿架時應當根莖長勢儘早控旺,控旺藥物常用的有多效唑、烯效唑、助壯素、縮節胺等,每畝每次用藥量一般在15-20克左右,具體用量和次數要根據長勢情況而定。

    最後提醒大家一點:山藥向來有“旱出扁,澇出圓”的說法,所以山藥生長期內主要保證土壤始終溼潤即可,不可過多過勤的澆水,建議定植時澆足1次透水,出苗後半個月左右澆1次水,在株高80-100公分時澆1次水,地下根莖膨大期保持水分充足,其他時間只要土壤溼潤、不幹不旱就不需要澆水。

    五、注意防治病蟲害

    在雨季時山藥最容易發生炭疽病和疫病,所以應當注意雨季時及時用藥防治,並要注意雨前噴保護性藥物、雨後噴施治療性藥物,從5月底到6月初時二者交替使用,正常情況下每隔10-15天噴施1次,降水較多時可以每隔7-10天噴施1次。

    防治炭疽病,可以使用6000-7000倍的25%苯醚甲環唑或800-1000倍的25%溴菌氰或600-800倍的1.5%噻黴酮等;防治疫病,可以使用600-800倍的58%甲霜靈錳鋅、1500-2000倍的50%烯醯嗎啉以及霜脲錳鋅等藥物。

  • 12 # 科學興農

    提要:山藥種植技術面面觀,按這4點來種植,秋季山藥結滿地

    一、山藥什麼時間種植?

    山藥的種植時間需要根據山藥的生長習性和各地氣候特點來決定。首先是山藥的生長習性,山藥屬於多年生宿根藤蔓植物,喜歡溫暖溼潤的生長環境,耐寒能力差,適宜的生長溫度在20度到25度左右,莖塊發芽溫度需要在10度以上。對土壤的要求較嚴格,適合在疏鬆肥沃、土層深厚的地塊生長。山藥屬於短日照作物,在林下亦能生長。耐旱能力強,不耐水澇。

    根據山藥的生長習性可以看出想要種植山藥,播種時期的氣溫條件需要保持在10度以上,且山藥從種植到收穫需要六個月左右,播種時間一般會選在春季進行。長江流域地區一般在3月份種植,黃淮海地區在3月中下旬到4月上旬種植,華北地區在清明前後四月份左右種植,東北地區氣溫較低,一般在5月份上旬種植。

    二、山藥的種植

    山藥的種植部分主要從山藥的品種選擇、整地、定植三個方面做講解。

    品種的選擇:目前種植的山藥品種主要有鐵棍山藥、細毛山藥、日本山藥、扁山藥、水山藥等。種植品種的選擇方面需要根據當地的種植環境、市場需求兩個方面來考慮。

    山藥繁殖方式:山藥的繁殖方式為無性繁殖,通常採用的方法有兩種種,分別為山藥切塊和零餘子(山藥蛋兒)兩種種植方式。採用山藥切塊種植的話需要在山藥採挖時將芽頭飽滿的,生長狀況良好的山藥塊留下,從山藥籠頭部位取15公分長做種子。折下來的莖塊需要先晾曬一週左右,晾曬後進行沙藏。春季播種前需要進行消毒處理,可以選用50%的多菌靈可溼性粉劑進行浸泡,浸泡時間在15分鐘左右。採用此種種植方式,山藥的發芽速度較快,生長速度快,但缺點是繁殖係數較低,連續多年使用此種方式容易造成山藥產量下降。

    山藥零餘子栽培方式也就是採用山藥豆進行栽種的方式。山藥豆需要在秋季十月份的時候採收,選擇個大、沒有病害的山藥豆做種子。山藥豆採收後需要放在溼潤的沙土中進行沙藏,第二年春季即可播種。採用山藥豆種植的山藥第一年的產量較低,第二年產量最高,山藥豆的生產年限一般在5年以內。種植者可以採用山藥切塊和山藥豆輪換使用的方式進行種植,保障山藥產量。

    土壤處理:山藥種植地塊需要選擇地勢較高,土層深厚,排水良好,土壤呈砂質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其次要注意選擇近三年沒有種植過山藥的地塊,避免出現重茬危害。地塊需要在冬季前或冬季進行深翻和凍曬,促進土壤熟化,減少土壤病蟲害。種植地塊需要開溝作畦,挖溝深度需要在70公分左右,畦寬度需要根據種植情況而定,可以單行種植,也可以雙行種植,雙行畦寬度在90公分左右。每畝需要使用腐熟的有機肥4000公斤左右、草木灰100公斤、過磷酸鈣50公斤。肥料施在10到30公分的表土層。挖溝作畦時將挖出的表土放在一側備用,30公分以下的土壤放另一側,填溝時將表層土填入,溝底部土填於溝上部,畦高約30公分左右。

    山藥栽種:在春季氣溫穩定在10度以上以後即可播種,播種時將壟上開10公分深的溝,將種塊放入,覆土3公分左右,保持土壤溼潤。株距控制在15到20公分左右,每畝種植量控制在5000到6000株左右。

    三、山藥的田間管理

    山藥的田間管理主要從山藥的苗期管理、搭架整蔓、水肥管理三個方面來講解。

    苗期管理:山藥種植一般十天左右就能陸續出苗了,三週左右出苗基本齊全。如果採用了地膜覆蓋的話,需要及時進行人工將地膜摳破,避免高溫灼傷山藥幼苗,同時可以配合進行抹芽, 保留一棵壯芽即可。在山藥苗期進行兩到三次中耕除草工作,第一次在幼苗5公分左右的時候進行,第二次在苗高10公分時進行,第三次在30公分時進行。

    搭架整蔓:山藥藤蔓較脆弱,不及時搭架子會導致藤蔓折斷,影響山藥生長。在山藥幼苗生長到20到30公分的時候開始進行搭架子。可以用一般的細竹竿進行搭建,竹竿高度在2米左右,竹竿交叉捆綁,固定牢固。山藥的藤蔓不需要太過複雜的整理,可以將藤蔓上較多的零餘子摘除,避免影響地下莖塊生長。

    水肥管理:山藥生長過程中追肥次數不需過多,兩到三次即可。第一次追肥在上藥苗期,藤蔓上架之前進行,結合山藥苗情,澆灌稀釋的糞肥,促進幼苗髮根壯苗。第二次在山藥藤上半架後進行,每畝可以追施尿素10到15公斤左右。第三次在山藥藤爬滿藤架後進行,這次施肥量較大,主要是促進山藥地下莖塊生長,可以每畝追施複合肥25公斤左右,施肥過後及時進行澆水。在山藥生長後期可以適當的噴施葉面肥,促進葉片生長,防止出現葉片早衰的情況。澆水方面需要根據天氣情況和土壤情況進行,山藥屬於耐寒作物,不耐水澇,早春容易發生春旱,需要注意保持土壤溼潤,避免幼苗遭遇乾旱影響後期生長,適合採用噴灌的方式進行澆水。夏季雨水較多,需要做好田間排水工作。7月到9月份屬於山藥生長的旺季,需水量較大,土壤水分過少會造成山藥地下莖塊膨大受到影響,產量降低。可以在8月中旬澆灌一次攔頭水,促進山藥膨大。

    四、山藥的收穫

    山藥需要適時採收,最適合的採收時間在霜降後,山藥的地上藤蔓逐漸枯黃,地下莖塊進入休眠期的時候,此時的山藥莖塊生長的狀態最佳,無論從口感還是外形上都是最好的,此時收穫產量也最高。採收時需要注意不要將莖塊折斷,避免影響商品性,山藥莖塊頂部的籠頭可以折斷留下做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雙職工父母雙亡怎麼養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