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雜畿
-
2 # 搞笑滴
原著就叫孫尚香,電視劇和袁闊成大師的評書也是如此。最近聽單老的《三國演義》中開始叫孫仁孫月香,後來又改為孫尚香。
-
3 # 孤獨的狼女孩
一——孫尚香的本名就叫孫尚香。
小歷史:孫尚香是古代一著名的烈女,喜歡各種各樣的武器,十分好抖,後來為了一些事情,她便嫁給了劉備,她真心對待劉備但是劉備出於戒心(因為戰爭,怕孫尚香是“間諜”),夫妻倆之間還是有一點摩擦的。
但是表示還是很喜歡這對CP (>^ω^<)
-
4 # 言曉溪
歷史上的孫尚香,才智敏捷,性格剛強,有其諸兄之風。《三國志·蜀書·法正傳》:”初,孫權以妹妻先主,妹才捷剛猛,有有諸兄之風,侍婢百餘人,皆親執刀侍立,先主每入,衷心常凜凜。“孫夫人(戲劇中名孫尚香),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東漢末年討虜將軍孫權之妹,左將軍劉備夫人。赤壁之戰後,嫁給左將軍劉備。常以侍婢百餘人持刀護衛,劉備每與相會,常恐遭遇不測。建安十七年,劉備入蜀,孫權派人接回孫夫人,孫夫人想將劉禪一併帶走,被牙門將軍趙雲奪回。此後不詳。據史料文獻所悉,孫堅育有五子二女,而長女已嫁給曲阿人弘諮,所以普遍所認知的孫夫人應為次女。關於孫尚香的一生有許多種的說法。但無論歷史上是哪種真正的結局,讓後人值得肯定的是,孫尚香是紛亂的三國時期中一名傑出的女英雄。在她的身上,無不體現出“巾幗不讓鬚眉”的女子英雄氣概。
-
5 # 鬱丁泠
歷史中只有孫夫人,但也是孫尚香,孫尚香,又名孫仁,梟姬。孫氏,吳郡富春人,東漢未年討虜將軍孫權之妹,左將軍劉備之妻。與傳統女性截然不同性格桀驁不馴。
-
6 # 卜不掛
孫仁,古代連男子都不取名字為三字,一個女子豈能有一個三字名,我也不知道孫尚香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蔡琰,字文姬,是古代少有的才女,古代女子很少有字,所以蔡琰,在現代被人們叫做蔡文姬,也沒聽說她有字
-
7 # 煮酒君
孫權確實有一個妹妹,但並不叫孫尚香,她的真實姓名也不可考。
據《三國志•蜀書•法正傳》載,“初,孫權以妹妻先主,妹才捷剛猛,有諸兄之風,侍婢百餘人,皆親執刀侍立,先主每入,衷心常凜凜”,《三國志•吳書•妃嬪傳》記載,“於是遂許成婚,生四男一女”。
《三國志》對孫夫人的記載寥寥,甚至未提及其真實名諱,羅貫中在其《三國演義》中以“孫仁”稱呼,但《三國志》裴松之注提到的“孫仁”二字,卻是孫堅庶子孫朗的別名,羅貫中所謂“孫仁”屬於誤記。另外,《漢晉春秋》有載,孫夫人為孫堅之女,名“仁獻”,而按照裴松之的觀點,孫仁是孫堅庶子的說法,這個名字顯然是不恰當的。
“孫尚香”最早出現於戲劇《龍鳳呈祥》中《甘露寺》、《別宮-祭江》兩折中,正史未載,由於藝術加工,孫尚香使得孫夫人的形象豐滿、鮮明瞭起來,於是,孫尚香一詞完全壓倒了如《三國演義》、《三國志》等書中的孫夫人。
孫權等人立於三國時代,天下群豪並起,作為孫家女兒,孫尚香性如男子,並非難以想象的事情。孫尚香是東吳郡主,是統治者手上的利器之一。《三國演義》第五十四回中,周瑜對他的評價,“主公有一妹,極其剛勇,侍婢數百,居常帶刀,房中軍器擺列遍滿,雖男子不及”,當然,這是後世藝術家所修撰的說法,我們再看看《三國志》,孫尚香也剽悍得“先主每入,衷心常凜凜”。
《三國演義》也說劉備在入洞房時看兩旁侍女被其刀劍林立駭得魂不附體,管家婆這才對他講“貴人休得驚懼,夫人自幼好觀武事,居常令侍婢擊劍為樂,故爾如此”,這種女子,確與常人有異,那也怪不得劉備驚怕。如果孫尚香真的來一個“斬首行動”,恐怕也搞不出所謂三分天下。
《三國演義》中將孫尚香描寫成了一個痴情女子,與古來“三從四德”頗為相合。劉備、孫權、曹操三人各為強敵,而孫尚香出自江東,想來對劉備是無所謂愛情的,“妾已事君,任君所之,妾當相隨”,這種說法,即使從古代人的角度來看,她對江東的“背叛”也來得太快了些。
孫權將妹妹嫁給劉備,恐怕也有幾分讓妹妹將劉備弄死的心意,否則也不會將這個舞刀弄槍的“男人婆”送與他,孫尚香在洞房之夜仍以數百侍婢刀槍環繞,恐怕內心也是矛盾得緊。而《三國演義》中羅貫中寫孫尚香嘲笑劉備戎馬半生仍畏刀槍以凸顯其巾幗本色,便有些有悖常情,“妹才捷剛猛,有諸兄之風”,既如此,當可看出劉備的顧慮所在。
說孫尚香是政治的犧牲品,是一個悲劇,可謂事實俱在。後世根據《三國志》等史料中的寥寥記載,將孫尚香這個人物豐富起來,也未嘗沒有封建的影子存在,《三國演義》以大量筆墨對她嫁夫則立即從夫,助劉備逃脫江東的追殺進行描述,仍是禮教對婦女權益的戕害。
回覆列表
正史《三國志》中並沒有提到孫夫人的真實姓名。
而在《三國演義》中,羅貫中給孫小姐取的名字是“孫仁”:
“卻說孫堅有四子,皆吳夫人所生……吳夫人之妹,即為孫堅次妻,亦生一子一女:子名朗,字早安;女名仁。”
“孫仁”這名字太中性化,不好聽。更嚴重的是,這名還跟一個歷史人物撞車。因為按《三國志》記載:“(孫)堅有五子:策、權、翊、匡,吳氏所生;少子朗,庶生也,一名仁。”
不過,裴松之在給《三國志》作注時曾提到孫仁乃是孫堅庶子孫朗的別名,也就是說,孫仁其實是一位男子。
東晉史學家習鑿齒的《漢晉春秋》中則記載著:“孫夫人者,漢破虜將軍(孫)堅之女也,名仁獻。”這個考證立即被史學家們否定了。既然孫夫人的兄弟已經有叫孫仁的,那她便不大可能再叫“孫仁獻”了。
在早於《三國演義》的元代雜劇《隔江鬥智》中,孫夫人被取名“孫安”。
至於“孫尚香”這個頗為雅緻的名字,據說出自近代的京劇,如《龍鳳呈祥》《別宮·祭江》等。相對而言,這個名字可比“孫仁”、“孫安”什麼的好聽多了,再加上京劇在過去200年裡的廣泛傳播,後來一系列民間作品,評書評話,也都用了這個名字。
於是乎,“孫尚香”最終就成為孫夫人的標準名字,以至於連日本做的三國題材遊戲裡面,都尊奉這個設定。21世紀各種三國題材的歷史、穿越類小說作者,也都不準備打破這個陳規。
真三國無雙中的孫夫人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