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虞博玄
-
2 # 九嬈
一 記錄 人的記憶力是有限的,在做實驗的時候,不可能記住做過的每一步。例如實驗記錄如果不及時寫,第二天就會忘記很多,一週之後就完全忘記了。所以做實驗 一定要做好實驗記錄。記錄一要及時,否則就會忘記,最好是隨時記錄。二要詳細,因為一個很小的細節可能就是實驗失敗或者成功的原因,如果沒有記下這個細 節,實驗出問題了就難以找到原因。例如,做實驗用的試劑是哪一瓶,什麼時候配的(尤其是容易失效的試劑),如果是用PBST配的5%BSA,加了 0.02%的Sodium Azide抑制微生物生長,就應該記錄為5%BSA.PBST.N3Na,而不是5%BSA。三要整潔,如果過於潦草,看起來很不方便,需要找相關資訊的 時候就難以找到。配好的試劑做好標籤也是一種記錄,標籤一定要詳細:包括試劑名稱、配置日期、配置者及其它必要資訊。在配試劑的時候,為了防止忘記貼標籤 的情況,應該先貼標籤,再加試劑。電子記錄有易於檢索的優點,對於某些重要資訊,可以記錄到電子文件(例如word文件)裡面。 二 核查 很多時候,我實驗失敗的原因是沒有仔細核查,例如沒有核查果蠅的表型,沒有仔細檢查試劑的標籤,沒有核查離心機的轉速,沒有檢查heat block的溫度等等。每一個小錯誤都可能導致實驗失敗,所以一定要養成仔細核查的習慣。具體來說,在加試劑的時候,一定要仔細核查標籤(包括試劑名稱、 配置日期),是否有沉澱,顏色是否改變等;使用儀器的時候,要核查設定,例如溫度、轉速、時間設定等;電泳的時候,要核查是否有氣泡冒出;使用實驗動物的 時候,要核查表型等。 三 分裝 諺語說:不要把所有雞蛋都放到同一個籃子裡。同樣,在做實驗的時候,有時也不要把所有試劑都放到同一個容器裡。分裝有很多好處。第一,保險。可以防 止因為汙染、變質等原因損失全部試劑或者樣品。第二,容易混勻。結冰的試劑需要全部溶解然後vortex才可以混勻,如果很大體積,有時會等不及全部溶解 就開始加樣,會導致濃度不均。一般溶液都是先溶解溶質濃度高的,就像是結冰的汽水一邊融化一邊喝,一開始很甜,最後幾乎沒有甜味了,是因為糖份的存在會降 低熔點,含糖量高的先溶解了。分裝後,每一管溶液量小,解凍時容易全部溶解。注意在分裝的時候一定要全部溶解並充分混勻。第三,延長保質期。很多試劑都要 低溫儲存。如果不分裝,每次使用的時候都全部受熱一次,變質就會很快。分裝之後,每次使用只有少量試劑受熱,其它的還可以繼續保持於低溫,可以延長使用壽 命。抗體、體積較大的酶、熱不穩定的其它試劑等最好分裝保存於-20度或者更低的溫度。 四 混勻 實驗對很多試劑的用量都有明確要求。要保證實驗的成功和可重複性,必須保證試劑用量一致。用量等於體積乘以濃度,如果溶液不混勻的話,濃度就會不 同,即使加樣體積一樣,實際的量也可能不一樣。所以,一定要保證試劑是充分混勻。結冰的試劑,必須完全溶解才可以使用。容易沉澱的試劑,使用之前必須充分 vortex後再快速離心一下才能使用。 五 備份 在《At the bench》一書裡,作者說如果實驗室發生起火等危急情況,首先應該搶救的不是試劑,而是實驗記錄。因為有了實驗記錄才可以完成論文。其實,為了防止實驗 記錄丟失的情況,可以把實驗記錄掃描為PDF文件以備份。同時,對於重要的研究資料,最好整理成電子文件例如excel或word文件,並且養成對自己的 電腦檔案定期備份的習慣。此外,質粒、轉化後的細菌也需要備份。最好備份兩份以降低丟失的機率。
回覆列表
多指標總結,不放過任何細節,長期記錄,記錄清晰,方便查詢,反覆實驗,敢於打破觀念。。。。。儘可能地不要用“有沒有成功”這種方式去衡量——你已經先入為主地限制了自己的觀察切入點。雖然我也不否認若是不這麼做恐怕沒完沒了。但至少,偏差和影響放在心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