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溯源歸一
-
2 # 小小銘同學
這個問題,太難回答了!
不能直接說產品名稱,否則有廣告嫌疑啊!
理財產品分很多種,最重要的是要受到一行三會的監管,否則出問題都是早晚的事情。
從去年7月1日投資者適當性制度生效以後,目前對投資者的保護也越來越多了,總體思想就是將適合的產品或者服務賣個投資人。所以,各處的意見,只做參考,個人風險承受能力畢竟不同。
1、首先推薦貨幣基金
具體名稱不說,看圖,目前萬分收益都在1元左右,風險承受低,可以多寫買入。
2、比如,X金所、X東、X度,也提供長期理財。具體都在6%左右,
3、最後也是信託計劃了,要求100W以上,非標業務目前都在9%左右,
-
3 # 快樂的小小少年
可靠的理財產品有哪些?
首先我認為什麼是可靠的理財產品呢?安全、流動、收益。其中我認為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資金安全。不管收益率的高低,資金安全才是最重要的。那麼我就給你推薦幾款我個人認為比較可靠的理財產品也可以說是方式:
首先常見的餘額寶、餘利寶、小金庫。都是由第三方平臺推出的餘額增值服務還是比較穩當的。不但能夠收益,而且可以隨時消費支付或轉出。最主要的是靈活便捷,而且資金安全方面比較放心。另外銀行有些封閉期久一點的理財產品、以及定投基金也是不錯的。這裡要記住三點:第一,千萬記得看清楚買的是理財產品還是保險,這個很重要。第二,預計收益這四個字,不要被誘惑。第三,清楚的看清這款產品的風險等級,可以幫你規避不必要的風險。其次如果把房子看做是一個物件的話,那麼房產也算是一款比較不錯的理財產品。當然,這就要考量很多因素。相信07年到現在,這10年期間在房產投資市場上一路走來的人,估計虧的少吧?小計:安全、流動、收益。我們普通大眾想理財,就盯好這三點就行。最後提醒大家不要被市面上一些高收益的P2P或者是私人理財給誘惑了,這兩年報道的P2P理財公司倒的還少嗎?都是想著人家那高額的收益。最後竹籃打水一場空。何必呢?何苦呢?踏踏實實,安安穩穩才是真。
-
4 # 合肥中籌財稅
直接進入主題:
1.銀行自營理財產品
目前銀行理財產品基本上做到保本保收益的,銀行保本保收益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大概在3.5%,非保本保收益大概在5.5%。
2.國債
財政部發行2018年憑證式國債,第一期期限為3年,票面年利率為4%;第二期期限為5年,票面年利率為4.27%。
另外還有記賬式國債,收益率也基本上和憑證式國債收益率相當,優點是可以自由買賣。
3.貨幣型基金
貨幣型基金買賣靈活,金額沒有限制,比較適合零散資金理財,目前年化收益率基本上在4%以上。
可靠的理財產品就整理這幾種,比較適合大眾理財。
-
5 # 乘瑞
這個問題提的有點讓易生岐義,我認為只要不是上當受騙是可靠的理財產品,先舉幾個由不可靠的理財產品引發的重大事件:1,昆明泛亞貴金屬交易所事件。2,前幾年轟動全國的x省高利貸事件。3,萬里大造林集資事件等,這幾個事件造成金融紊亂,眾多投資人血本無歸甚至傾家蕩產……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非法違法!所以我認為只要是依法設立依法經營,投資人依法取得收益的理財產品都是可靠的理財產品!都可以稱得上最可靠! 我認為最可靠的理財產品有以下品種:1,銀行存款。這個不用多講,收益穩定,無風險,但收益低。2,國債。以國家信譽做為擔保的理財產品,無風險,收益高於銀行存款。3,銀行理財產品及×寶的理財產品。收益高於銀行存款,風險較小。4,股票基金。風險較高但收益也可能較高。5,外匯、期貨。風險很高收益也可能很高等等。 若以風險程度再細分上述理財產品的,風險很小或無風險為最可靠理財產品,則最最可靠理財產品只有:銀行存款、國債、貨幣基金等幾種。 各位友友認為如何,歡迎點評點贊…
-
6 # 老yzdzh
理財產品是否可靠要從三個方面考量,一個是安全性,第二個是收益性,第三是流動性。按照理財三個原則,銀行存款最安全,但不屬於理財範疇,p2p、股票、信託等理財產品收益很高,同樣風險也很高,不符合題目要求,不再過多贅述。下面小編就推薦幾種比較靠譜的理財產品。
1、寶寶類的貨幣基金。首推餘額寶、餘利寶、理財通、京東小金庫這些理財平臺推出的貨幣基金,這些都是網際網路巨頭旗下的理財平臺,規模大,實力雄厚。這些平臺推出的貨幣基金,都是在基金產品到中安全性最高的,同時收益回報和銀行儲蓄相比較是豐厚的。
2、國債。顧名思義是國家借錢,有國家背景安全性是無可置疑的,期限為一年、三年、五年不等,收益率比銀行同期儲蓄要高,一般收益率在4%–5%之間,但是週期長、流動性差。封閉期內不能贖回。
3、理財產品。主要投資債券市場、貨幣回購、非標市場、權益市場,少量投資股票質押式回購融資,安全係數比貨幣基金略低。期限不同收益率也不同,一般在5%以上。
這些理財產品門檻相對高,起售價5萬元,流動性差,期間不能贖回,但是回報率是比較高的。
4、基金定投。除了貨幣基金,基金定投是基金投資比較安全的一種方式,但前提一是把握好入場時機,二是選對基金。目前大盤的點位恰好是購買基金入場的最佳時機,在基金的選擇上,建議優選滬深300、上證500等指數型基金。
-
7 # 逸然決然
銀行儲蓄是最安全的。當然為了收益多,最好選擇定期存款,活期存款利息實在太少了,央行公佈的標準是0.35%,不過大多數銀行執行的標準是0.3%。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是1.75%,大銀行執行的是這個標準,一些小銀行為了攬儲會適當上調,比如1.95%甚至更高。
所以安全性上來講,銀行定期存款是最好的選擇。
其次是貨幣基金。貨幣基金被認為是類儲蓄產品,安全性僅次於銀行定期存款,全球金融領域內貨幣基金虧錢的時候也不多,不是沒有,而是不多,大家要也概念。
所以貨幣基金是不錯的選擇。其實餘額寶的普及也帶動了貨幣基金被大家所熟知,餘額寶就是貨幣基金,所以餘額寶的特點很多就是貨幣基金的特點:收益比銀行定期存款高、時間上比銀行定期存款靈活。
不過如何額度高,比如你有200萬,肯定是銀行存款利息高,因為你可以和銀行談談了就。
銀行自己推出的理財產品安全性也可以,像那種180理財5%收益的。收益低於預期有可能,虧錢的可能性不大。
其他收益更高的理財產品風險也高,就不介紹了。
-
8 # 千秋此意
不知道你說的可靠是指哪些?有些人認為本金安全,收益其次就是可靠。有些人認為收益高且穩定就是可靠。每個人對於理財的風險與收益都持有不同的觀點,下面就為你簡單介紹幾個理財產品的型別。
1.貨幣基金(收益率4%左右)
我們平時所聽到的餘額寶、微信零錢通、還有銀行的xx盈等等,都是屬於貨幣基金。它的風險被公認為風險最低的理財產品。貨幣基金一般都是投資於銀行存單、國債、央行票據等方向,它的低風險是有依據的。貨幣基金理財產品的購買門檻都不是很高,並且可以隨用隨取,收益一般分為日結與月結。貨幣基金類理財產品非常適合理財小白。
2.定期理財(收益率5%左右)
定期理財是知名銀行,券商,信託公司,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為使用者推出的多重安全保障預期收益類產品。其中,以銀行與各網際網路金融平臺的定期理財產品為人們所常見。銀行定期理財一般都是五萬起步,需要注意的是在選擇時一定要分清自營與代銷,避免發生“飛單”。
3.國債(三年4%/五年4.27%)
國債是國家發行的債券,風險基本為0,沒有任何理財產品敢說自己的風險比國債小!國債的可以透過銀行購買,首次購買前,需要先開立個人國債託管賬戶。國債通常一百元起購併且以一百元遞增,購買國債有一定程式,但是它非常安全。
-
9 # A閒雲清煙
最安全的就是貨幣基金了,適合任何人,如果是不找急用錢的話,打算長期投資,我建議是買幾隻具有價值投資的股票,據我研究,中國的股票從開始到現在,基本上入市以來,絕大多數的股票都翻倍不少,甚至幾倍幾十倍,幾百倍的也有,我知道的就有一隻翻了400多倍,利滾利,而且最好投資些年年分紅的股票,這樣的股票永遠不淘汰,好的公司就是賺了錢,年年分紅給股民,所以股民就一直持有這樣的股票,我覺得不著急用錢,打算長期投資,就是股票,未來等你有一天想用錢的時候,開啟賬戶,沒準跟中彩票一樣,讓你一下就成為暴發戶。但對於短期投資者,還是貨幣基金,畢竟天天都能看見收益。
-
10 # 財經者思
沒有最可靠的,只有相對可靠的理財產品!
我們分析一個理財產品一般都會綜合考慮可靠(安全)性、收益的高低、流動性(三位一體),而你卻只問了可靠性,說明你是極其厭惡風險的。我來推薦幾個自認為比較可靠的理財產品。1、銀行存款,安全性極高。包括定期、大額存單、協議存款等(排除活期存款,基準利率0.35%,不具備討論價值)。現在各大銀行攬儲的任務比較重,定期利率普遍都有一定的上浮!普通存款利率能在2%~4%;大額存單的利率可能會更高點,一般是基準上浮40%~50%,最高可上浮55%。
而且存款的話,個人建議可以去那些地方性銀行、農商行、信用社,一般給出的存款利率會比國有大銀行高很多。
2、銀行、網際網路定期理財產品。7天、28天、60天、180天……,這個有很多,安全性高、風險比較低,收益在5%左右,不同期限的產品收益略有不同。此類產品銀行普通都有投資門檻(5萬元以上),而網際網路投資門檻較低,一般1000元以上即可。
3、國債、地方政府債券。這個不必多解釋,有政府信用做“後盾”,風險很低,收益也不錯的!
4、貨幣型基金。近期一直比較火的,流動性非常好,風險也低,收益有保障,一般在4%以上。可以透過網際網路平臺(餘額寶、理財通等)進行購買,方便靈活!
以上幾種理財產品,相對而言都是很安全的,收益也有保障,你大可以根據需要放心選擇。以上只是我的一點個人建議,只供大家參考!!
-
11 # 熊貓投資
根據銀行業理財登記託管中心最新公佈的《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報告 (2017年)》,截至2017年底,全國共有562 家銀行業金融機構有存續的理財產品,理財產品數9.35萬隻;理財產品存續餘額29.54萬億元。如果要按照這個9.35只產品數量去劃分哪些可靠,我估計寫到明年都還答不完。
下面我們來說說銀行的理財產品是如何分類的,怎麼依據分類選擇最可靠的產品?
理財的分類銀行的理財產品按照風險層級可以分為低風險、中低風險、中等風險、中高風險及高風險五類,對應的產品為謹慎型產品、穩健型產品、平衡型產品、進取型產品及激進型產品。風險層級越高,收益率越高。至於產品的風險層級及型別,在理財產品的說明書裡都會有明確的交代,因此購買前必須自己詳細看看,以免誤購。
如何選擇靠譜的理財產品?1、簡單的來講,風險層級越低的越靠譜,比如低風險層級的產品,絕大部分都是保本型理財產品(雖然目前人行、銀監要求打破剛性兌付,但各銀行仍然有在發行保本理財),這類產品,最少你的本金是安全的,收益因投資產品的性質,大部分也能按照預期實現;而風險層級越高的理財產品則可變性越高,一切難以預料;
2、優先選擇國有大行、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的理財產品,這些銀行因為其規模大,投資團隊無論是實力及經驗均遠遠高於小銀行的理財投資的團隊,且因為規模龐大,遇到各類的意外的情況較多,因此其協議文字等各類條款較為嚴密,投資的風控能力較強,投資的渠道也比較廣。
3、優先選擇銀行直銷的理財產品,謹慎購買代銷理財,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並非全部都是自身的產品,部分系代銷其他銀行或者企業的理財產品,這類理財產品,整體上來講,風險度會略高於銀行自身發行的理財產品。
總結理財產品,如果你其沒有標註為保本型的理財產品(如下圖),那麼即使是低風險產品理論上都存在本金虧損的可能,在中國除了存款,基本上可以說任何產品均有一定的風險,只是風險高低的區別而已,靠譜的肯定沒有高收益,高收益的很難保證靠譜,這兩個本身就是帶有矛盾的。
回覆列表
根據《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中的要求,2020年底前為過渡期,各家機構需要在此之前完成整改。資管新規的核心問題是打破剛兌和理財產品淨值化,同時各大行理財子公司紛紛開門迎客,未來傳統意義上的保本保息等將不復存在。在剩下最後一年過渡期內,可以預期一定會湧現出各種創新理財產品,那普通人究竟該選擇那些理財產品才可靠呢?
理財市場現狀資管新規正式實施還有最後一年時間,但是各大銀行的整改進度並不如預期。國有大行、股份行等資管人士對此表達了不樂觀的態度。
銀行整改集中在對非標資產的處置問題,雖然6家大行、12家股份行實行“一行一策”,存量資產主筆分析、逐包開啟,形成明細賬,但是歷史遺留的問題確非短時間能夠徹底解決。
2018年末,銀行理財整體淨值化比例為27%,比年初大幅提高15個百分點。2019年上半年,銀行理財的整體淨值化比例為35.6%。在這方面興業銀行理財業務規模超過1.3萬億,位居國內股份制銀行第二,符合資管新規的新產品佔比超40%,淨值化轉型市場領先。
當前銀行的非保本理財規模還有22萬億,要靠淨值型產品籌集的資金去對接老資產不可行;“非標”轉“標”也不現實;比如長期型的股權資產、未上市公司股權、部分產業基金等,回表回不了,怎麼處置?可以賣給誰?
結論:鑑於理財市場目前的現狀,銀行為了完成任務,一定會使出渾身解數,湧現出各種新型的理財產是大機率事件。這種情況下,溯源認為,最近兩年普通在選擇理財產品時一定要謹慎,全方面掃描產品和發行主體,這樣才能選擇到適合自己的理財產品。
怎樣選擇可靠的理財產品?理財產品是否可靠,主要取決於發行主體、產品型別、收益表述、資金投向等方面,下面我們詳細說說。
1、誰髮型的理財產品?銀行銷售的很多理財產品,80%都不是銀行自身發行,而是代銷的第三方理財、資管機構發行的產品。銀行就是一個銷售渠道,收取一定的費用而已。比如銀行基金理財產品,很明顯管理規模前十的基金管理人發行的產品大機率比那些排名靠後的基金管理人靠譜。
2、產品型別:銀行現在的理財產品涵蓋基金、股票、債券、產業基金、長期股權、貴金屬、期貨等等。這些產品所對應的風險各不相同,適合不同的風險偏好的投資者。同時銀行也用RI至R5來從低到高表示風險越來越高。
3、資金投向:專業一點講就是理財產品對接的底層資產是什麼?即投資者買了理財產品,其資金被拿去做什麼了?比如,股票型基金咱們知道大機率是投資滬深股市,信託產品大部分的投向了房地產或者市政工程,各種寶寶類產品投資於貨幣市場、票據等。一款理財產品安全與否,90%取決於其底層資產。
4、收益表述:理財產品的收益差異很大,一方面與發行代銷銀行的規模、評級有關,規模大,信譽高的銀行其收益相對較低。另一方面與銀行對資金的需求度相關,有些產品可以當成存款的替代品,有些則絕不能當成無風險。在收益的表述上,投資人就會看到有些產品直接表明到期收益,例如預期收益5%,另一些產品則會表明一個收益範圍,比如3%到8%,這就有很多文章可做和包含更多的資訊。
舉個理財:A產品年化5%收益,如果投資者持有期限只有半年,那是2.5%收益呢還是按照銀行活期收益計算收益呢?銀行的預期收益和實際贖回產品收益之間是有很強的關聯度,很多時間投資人會錯誤的認為持有時間減半,那收益隨之減半,事實上其實際收益往往遠遠小於投資者預期。通常期限越長、收益越高,但有例外。
那些理財產品靠譜?前面瞭解了理財市場的現狀,知曉了在選擇時會遇到各種新鮮玩意,也初步明白了選擇理財產品的一些簡單注意事項,下面咱們據此列出一些產品,以供投資者選擇參考。
1、銀行大額存單
大額存單是銀行面向企業、個人發行的一種大額存款憑證,可以理解成為一種票據,其風險較低,同時由於具有票據屬性,可以自由轉讓。投資者可提前支取,靠檔計息,可以理解成為票據貼現。
唯一的缺點是參與門檻比較高,最低20萬,同時在期限設計上,銀行標配的是3年期,沒有更長期限鎖定收益。因為未來利率下行是共識,銀行可不願現在用較長期限,較高收益鎖定資金,或許明年整個經濟體的資金成本就下降了呢?
當前大額存單3年期利率均值在4%上下,和通脹基本同步。
2、智慧存款和一般性存款
智慧存款是民營銀行為了增強自身在攬儲時的競爭力,將大額存單和中長期定存相結合兒創新出來的一種存款產品。同樣隨存隨取,利率稍微高於大額存單,參與門檻較低,最低100元即可。目前各民營銀行5年期利率均值約5%上下,激進者可達5.4%。
一般性存款主要考慮3年和5年期定存,目前基準利率為2.75%,但是各行在此基礎上有所上浮,其幅度30%到55%不等,這也是接受度最高、普及最廣的一種存款理財。
3、信託類產品和基金專戶類產品
這類理財產品已經脫離了普通人投資範圍,屬於定製化產品。該類產品主要面向高階淨值人士,有一定的風險承受能力,享受較高的收益,通常保持在6%到8%之間。顯然去參與門檻較高,最低參與金額基本上都是100萬。例如某寶尊享專區裡面的五礦信託發行的消費類信貸產品,基金專戶理財中的興全睿眾66號,中證500+8%,天弘嚴選等。
4、保險理財類
這類產品兼顧理財和保險兩種功能,其中以理財為主,大部分的收益維持在4%上下,發行的主題基本都是國有大型保險公司,特別以三大保險公司為主。但是這類產品適合於長期閒錢,且能夠堅持長期投資下去,不要輕易提前贖回或者終止,如果提前終止,投資者會蒙受較大的損失。
另外,對於一般性基金類、股票、貴金屬甚至衍生品,不建議普通投資者參與,這類產品是結構化產品,其收益起伏波動極大,風險較高。
總之:理財要考慮本金安全,收益適中,流動性較強,同時一定要考慮到未來利率下行的趨勢和通脹因素,也許今天的5%回報,在未來還低於通脹這是有可能的,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