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顏淵山莊

    前不久有網文說,金庸五十年代曾想當一名外交官,可是被拒絕了。拒絕的理由是,他不是黨員。今天看來,幸虧他被拒絕了,要是當初他被“團結”進了體制內,也許當代就會少一位最偉大的作家了。這就是“造化”,經常“弄人”,不過這一次卻“弄”得很好!

    也許有人覺得我的評價太過了。金庸現在被尊為“作家”應該是沒有問題的,因他在八十多歲的高齡時終於被“團結”進了中國作協。不管是遲到的春天也好,還是實至名歸也好,總算有了個“名份”。至於冠上“最偉大”的讚譽之辭,恐怕是很多人不能接受的。因為金庸老先生入“協”之初,就有人捎帶著“不敬”地指出:金庸以八十五歲高齡加入中國作協,反映了中國當代文壇青黃不接的尷尬處境。給人的感覺,中國作協和金庸老先生的這段黃昏戀,還很有些“湊合”的味道,只是不知到底委屈了誰。

    與人為善的金庸老先生雖然被“招安”,但恐怕終究入不得“主流”,因為他不是“武林正宗”。儘管金庸自己開山立派,建立了自己強大的“江湖”影響力,但所謂“正邪不兩立”,他的江湖地位始終不被那些所謂的“名門正派”所認可。就好比現在國際核俱樂部不承認印度和巴基斯坦是“核大國”一樣,在許多人的眼裡,仍然是輕視、排斥和詆譭武俠小說的。

    記得武俠小說剛剛流行的時候,有很多人將其視為洪水猛獸,斥其毒害青少年,毒害民族……歷史的事實證明,看武俠小說長大的一代,並沒有如他們危言聳聽的那樣,成為“垮掉的一代”;中國社會犯罪率的提高,也不是因為看了武俠小說,而是因為金錢與物慾的衝擊……當初有人說內地人都往邊境地區跑,農民都往城市跑,會出亂子,會影響安定團結,結果廢了邊境證、收容所、暫住證,中國並沒有如“預期”的“亂”起來。中國有許多人起勁地叫喚不能搞這不能搞那的,其實是一群抱殘守缺、固步自封的人中了自私自利、別有用心的人的圈套。

    心態制約人的視力。那些首先從主觀上排斥武俠作品的人,他們看不到武俠作品龐大的市場與人氣,他們忘了什麼叫“群眾喜聞樂見”,自己又弄不出什麼好東西來,只是頑固地自以為“真理在握”,把秋葫蘆當瓜在那裡自賣自誇而已。更通俗地講,就叫鴨子死了嘴硬。有句古話叫做“文以載道”,武俠作品中的一些東西,譬如金庸筆下的蓋世神功、英雄俠客甚至“臘八粥”,其實都可以視作釋“道”傳“道”的載體,現代影視作品中運用的聲光影技術同樣如此(否則,那些傳統藝術定義者們只能去吐血 了)。

    看了金庸精心構建的一部部規模宏大、線索繁複、人物眾多的武俠小說,你不得不佩服他的才智與技巧。他塑造的一系列典型人物與環境,其實都非常符合中國慣常的小說審美標準。就拿他影響最大的《笑傲江湖》來說,他塑造的“江湖”這樣一個典型環境,不正是一個對社會進行深入地觀照與解剖之後千錘百煉出來的一個美學經典與藝術精華麼?“江湖”不就是“社會”的代名詞麼?看了《笑傲江湖》,我們就會發現,人的無休止的慾望,才是摧毀社會和人本身的罪惡原動力;在私慾的支配下,所謂的正義與真理才是最邪惡的社會破壞力。江湖為什麼血雨腥風不止,世界為什麼戰爭與殺戮不止,根源莫不在於此。

    說金庸偉大,因為他的小說同樣很大器,很典型,一點也不缺少對人的觀照,對社會的觀照。說金庸的小說“俗”與“陋”的人,顯然並沒有認真地去閱讀與思考金庸的小說。還有一句話叫做“仁者見其仁,智者見其智”,稍加推衍,恐怕就是“俗者見其俗,陋者見其陋”了。

    即便不是如此,只要看看幾十年來武俠小說客觀上形成的巨大氣場,將來的文藝史恐怕也不能避而不談,它確實構成了當代文藝的一個重要品類,佔據了相當大的份額。王國維說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之文學,武俠小說至少確實存在於一個時代。古代的文學作品都源起於民間。典型的如宋詞,它的“江湖”正宗地位也不是一開始就獲得的。武俠小說的社會歷史地位與“名份”遲早要確立的。

    基於這一信心,我相信,金庸創造的獨特的,經典的,宏大的“江湖”系列,終將在文學藝術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筆,遲早會與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相媲美。金庸的“江湖”與巴爾扎克的“人間”有得一拼。如果今天的“正統”文藝批評家們都不走眼的話,張召忠將來一定是個“大軍事家”。

  • 2 # 庸者智也

    金庸先生開派立宗在江湖中可以說前無古人,但不能說後無來者。七十年代封筆至今,近五十過去了,是沒有。後面一百年,二百年呢?

    有個奇怪的話法,一吐為快,金庸先生的作品難登大雅之堂,但作為四大名著的巜水滸傳》能位列名著,不也寫強盜好漢打架殺人,上山入幫會造反聚義,接受招安互相殘殺,而且故事結構,情節塑造,人物特性與金庸先生的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只能說在伯仲之間吧!

    時代在發展,新新派武俠小說何時出現在江湖,慢慢來唄!

  • 3 # 大王小王來巡山了

    前無古人不可能,古人四大名著,哪一個不是牛逼得上天。後無來者更不可能,鬼知道未來啊。但是,近代以來,金庸先生的著作影響的是好幾代人。比一些現代詩人的無病呻吟好的不知多少。能紮根於普通大眾的思想,這才是他的厲害之處。

  • 4 # 一杆鐵槍我走天下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金庸15本武俠小說,其中14本小說的書名第一個字連起來,就是這個有名的對聯。

    最早接觸金庸先生的小說還是上個世紀80年代,記得還是寶文堂出版社這個版本。一晃多年,但是金庸先生所營造那個武俠世界依舊在我深深的腦海裡。

    金庸的小說,金庸小說文風浩瀚澎湃,大氣磅礴,波瀾壯闊,多采用真實歷史背景為框架,歷史和傳奇混雜,讓人分不清他講的是歷史還是傳奇。更為不同的是,文化底蘊厚重,天文地理、詩詞歌賦、奇門遁甲、琴棋書畫以及美食,均有涉獵。他小說中的悲歌豪士,風塵俠客,慧質少女,柔情佳人,都是極古典的。他讓筆下的武俠小說成為一場文化盛宴。

    金庸的中國傳統文化底蘊豐富深邃,再比如《天龍八部》這本小說,是篇幅比較長的一部,最讓人稱歎的這些小說每一冊的章節名連起來直接就是一首詩詞,真是讓人拍案叫絕。我們看最後一冊的章節名,連起來就是《水龍吟·燕雲十八飛騎》:“燕雲十八飛騎,奔騰如虎風煙舉。老魔小丑,豈堪一擊,勝之不武。王霸雄圖,血海深恨,盡歸塵土。念枉求美眷,良緣安在。枯井底,汙泥處。酒罷問君三語。為誰開,茶花滿路。王孫落魄,怎生消得,楊枝玉露。敝履榮華,浮雲生死,此身何懼。教單于折箭,六軍辟易,奮英雄怒。”

    至於說到武功描寫,那可以說是天下無雙,像什麼“降龍十八掌”、《九陰真經》、“獨孤九劍”、“北冥神功”、“凌波微步”……已成家喻戶曉。

    金庸武俠小說雖然產生在香港商業化環境中,但完全沒有舊式武俠小說那種低階趣味和粗俗氣息。金庸武俠小說不僅有神奇的想象、迷人的故事,更具有高雅的格調、深邃的思想,通俗而不媚俗。他的小說透過對眾多武林人物的描繪,深入地寫出了歷史和社會的人生百態,體現出豐富而複雜的現實內容和文化傳統及作者自己的真知灼見。

    在這一點上,無論梁羽生還是古龍,都只能望其項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web前端培訓究竟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