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三生有鏡
-
2 # 朕驚歷史
明朝的滅亡不能全都歸於朱元璋的子孫。一個王朝的滅亡的因素不是單一的,而是多重的,天災人禍,外族入侵,內部不穩,農民起義,國家國力和制度。
明朝後期我們都知道明朝內部腐敗,李自成進京時抄一個官員有時盡抄出幾十萬兩白銀,更何況京官那麼多,全國還有那麼多地方官,貪的錢可想而知。還要應對李自成等幾路起義軍,軍隊費用之大不言自明。遼東還有後金的入侵,軍隊打戰困難,開支加起來是個天文數字。自崇禎朝以來天災連年,農民收穫困難,還要上交因為軍費連年上升而連年加重的賦稅,這也迫使農民加入起義軍的行列,畢竟"闖王來了不納糧",還有飯吃。
如果要說朱元璋的子孫的責任,那也是事實。嘉靖萬曆兩朝的墮政,天啟的信任宦官,崇禎的剛愎自用也不能忽視。還有朱元璋上百萬的子孫。我們都知道朱元璋規定被封為王的子孫只能在封地居住,不能隨意外出和從事經商的活動,生活費用由朝廷出。到了明朝後期朱元璋子孫達上百萬之巨,在加上他們每日消費高,荒淫無度,朝廷每年給王爺們的花費可想而知。到了最後朝廷實在沒錢了,崇禎沒辦法,哭喊著官員捐錢給軍隊打戰,拉著老丈人做榜樣。官員們捐出的錢也是杯水車薪。諷刺的是他們在李自成的威脅下統統將萬貫家財給了打他們的"新主人"而不是給保護他們讓他們升官發財的"昏君"。
-
3 # 川翔寫
要說一個朝代的興衰滅亡那自然是點點滴滴積累而制的,也並非是一個人兩個人能夠改變的。大明王朝是朱元璋建立的,興衰滅亡並非一朝一夕的,從制度的角度而言,一開始便埋下了太多伏筆。
⑴朱元璋穩固朝政後為加強皇權和自我統治需要,力排眾議廢除了中國封建社會沿用至今的丞相制度,一味加強自我皇權,忽視丞相輔國輔政的巨大意義,促使之後諸多政事弊病日積懈怠,嚴重影響社稷穩固。大明王朝君主多為勤政,但並非人人皆向太祖一樣勤政,可謂也是自掘墳墓。雖大明中後期採用了內閣制,相當於過去的丞相,職稱宰輔。但權利實則是名存實亡,已起不到輔國輔政之功。
⑵明朝建立後為了加強皇權和集權統治,採用了一系列監察體制,諸如錦衣衛和東廠各種。名義上為監察實則是監視,說不好聽點完全是特務機構,這些人對皇帝負責,往往所做的事多為人所不齒。民間也好,官家也罷,早已多有怨言。
⑶明朝重用閹黨,多有太監當政,擾亂朝政,極大的影響社稷穩固。民間朝野多是怨聲載道。比如魏忠賢等。
⑷朱棣時期,肆意為了宣揚國威,毫無節制的發展海上貿易,造成國庫資源巨大浪費,收支嚴重失衡。鄭和七下西洋就是最好佐證。之後朝廷存在的諸多對鹽、絲綢等國民經濟來源不合理的管理制度,嚴重破壞明朝經濟發展。⑸明朝中期,從上而下的崇通道教,宣揚煉丹造藥、長生不老,影響朝政,影響百姓正常生活,嚴重影響社會良好發展。
⑹從明初期的開放貿易到明中後期的閉關鎖國,處在資本主義萌芽發展階段的中國經濟受到巨大的摧殘,嚴重扼殺了大好的經濟科技發展苗頭。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大明也因此逐步走向衰弱。⑺尤為重要的是明朝軍制的崩潰。屯田制崩潰後採用募兵制 。明中期以後,由於大批屯田被豪紳、將校侵佔,商屯亦因“開中法”遭破壞而廢弛,軍卒生活無著而大批逃亡,衛所制逐漸崩潰。正統十四年(1449)“土木之變”,京軍覆沒。為保衛京師,朝廷派官四出募兵以應急,大規模推行募兵制,募兵逐漸成為軍隊主力。大凡戰鬥力較強的軍隊都由招募而來,如抗倭名將戚繼光之“戚家軍”,俞大猷之“俞家軍”等。但是,實行募兵制,養兵耗費大,募兵愈眾,國庫日絀,於是頻繁地向民眾勒索,激化了階級矛盾。至明末,募集之兵訓練廢弛,戰鬥力轉弱,並相繼逃亡,終於無法挽救明朝的滅亡。由此一致無將可用,無兵可募,那自然無軍可言,這一來怎能不衰敗。
綜上所述,大明的經濟壞了,體制亂了,國庫空了,兵將無了,人心散了,自然敗了。那個昔日朱元璋所創的大明帝國由此傾覆崩塌,面目全非。
-
4 # 心冰為上
明朝滅亡原因如下:
一.朱元璋的子孫後代太多,活生生吃空了大明:
明朝的老大朱元璋是個很心疼子孫的人,他就覺得大明是他的,然後他的後代也應該享受榮華富貴。一開始,人少地多,你怎麼分封都不為過、怎麼賞賜都不會影響國力,但是越往後邊,人數越來越多,土地的總量卻始終不變,最為神奇的是他的繼任者們完美的貫徹了他的方針,對子孫後代是真的好。但是問題也就來了,土地就那麼多,你都給子孫後代了,百姓吃什麼呢,貴族階級與平民的矛盾越來越劇烈,到最後只能是人民揭竿而起,國力衰弱、民心渙散,滅亡也就很正常了。
二.繼任者們也不是很靠譜:
明朝的後期繼任者們很厲害的,好幾十年不上朝,萬曆在位48年,能有連續30年不上朝的記錄,再往後的明熹宗更過分,直接就是魯班在世,朝政什麼的他根本就不管。最後的崇禎皇帝想法倒是很好,但是第一他沒那個能力、第二它所處的時代明代已經無力迴天了,只能走向滅亡。
總結一下,老朱的後代子孫大多數要麼吃國家、要麼禍害國家,惡性迴圈、矛盾不斷激化,最後只能是乖乖的交出政權嘍~
-
5 # 秋丶曦
明朝皇帝的作為我們不提,明朝最壞的制度,最糟糕的制度,就是朱元璋的藩王制度
我們都知道大魚大肉久了,是會讓一個人腐化的,這一條對絕大多數人適用,如果不僅大魚大肉久了,而且還是幾家幾代人都是大魚大肉,那這家人會變成什麼樣呢?朱元璋的朱家,就是這樣的存在,他們平時閒著沒事幹,每天就大魚大肉,橫行霸道。
我們都知道司法豁免權在明初是非常少的,因為朱元璋很討厭欺兒霸女的事情,他手底下的功臣,不知多少死於手下人的驕橫。但是到了後來呢?你們可知朱家後來的子孫都做了什麼?我也不知道,但我知道在古代這種暴發戶的傳承家族就不會做好事,張居正爺爺是怎麼死的誰還記得?
說到張居正,這個明朝第一首輔(攝政)都拿這些傳承家族沒辦法,因為他的法令對朱家的人無效,他們不斷的侵佔土地,卻又不用交稅,你知道從明初到明末,少了多少可以收稅的土地嗎?
皇帝太遠,朝廷太高,老百姓都看不見,百姓看得見的,就是這些魚肉百姓的王八蛋,朱家歷代皇帝攢起來的德,就在這藩王之中,慢慢的被磨乾淨,直到最後一根稻草-----崇禎------在糧食上收重稅,終於在這乾旱連天的時代壓垮了明王朝。
回覆列表
和其他朝代盛極而亡不同,明朝是循序漸進的衰亡過程,包括政治上的衰亡、經濟上的衰亡和軍事上的衰亡。政治上的衰亡在於明朝一直未理清中央和地方、內廷和外臣、儲君和藩王的關係,漢族和少數民族四大關係,有明一代,國家一直被藩王做大、宦官亂政、少數民族作亂所困擾,虛耗國力。經濟上的衰亡則是由長期的閉關鎖國,不合理的戶籍和稅制,加上小冰期造成農業減產。軍事上的衰亡則是因為有明一代敵人不斷,輪翻登場,北元,韃靼,瓦刺,日本,越南,緬甸,後金,還不算中途折返的貼木兒,其中很多都是當時的強權,常年的戰爭威脅,使明朝國庫空虛,不得不加派三餉,導致農民起義,最終明朝在內外交困中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