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騎行318
-
2 # 錢電壹號
校招待遇特高,個人認為:
1. 華為能成為年營收超5000億的世界級公司,一定有其獨到的人才招募及薪酬與績效體系.
2.各大高校人才輩出,不乏好的苗子,高薪下可以吸引更多人才加入,由此構建華為的人才庫和人才梯隊,為公司發展源源不斷地輸送研發、營銷、管理等人才.
3.高薪是相對的,是相對於某個行業某個領域某類專業某類崗位而言,但在華為內部對高校招募或許薪資等級是正常,體現了華為對待人才是第一生產力、第一核心競爭力的價值理念,高薪和成長空間可以激發團隊更大工作潛能和成果.
因此,支援高薪!
當然,高薪背後,更多的還是華為的技術創新和在核心技術的突圍,打破了世界技術壁壘和受制於人的格局,由此激發一代又一代中國人透過華為這一大平臺,在贏得個人價值、個人榮耀的同時,更為國家爭得了榮譽和贏得了世界的尊重!
-
3 # 海洋8980
華為一直就採用高薪的方式吸引人才,任正非說“給的錢多了,不是人才也成了人才”。超高的待遇可以讓華為在高校招錄中處於優勢,更可能選擇到優秀人才,同時,被招錄的畢業生會努力工作。
一個企業的發展是全體職工共同努力的結果,透過高薪的方式,可以保持華為在行業的頂尖地位。
-
4 # 東莞小王生活日記
1.待遇高是真的,不會拿這點工資來騙人;(當然都是稅前)
2.從應屆生來說,確實需要優秀的人才才有機會進華為,門檻很高;
3.對於應屆生來說,大公司也不一定是成長最快的起點,因為很可能在一個高大上的環境裡無法快速參與到技術中而幹各種雜貨
4高待遇是一個很好的新聞啊,每年也會有人比較各大公司員工待遇,待遇高的公司自然有很多新聞曝光,在公司不差錢的情況下,這種曝光率也會給企業帶來正面的評價,甚至經濟效益。
總結:反正人家有錢有勢,就是高薪招人才,並且藉此提高企業形象
-
5 # 一劍侃科技
華為一向重視人才,這是眾所周知的事。
一個企業要發展,要競爭,除了資金外,人才是關鍵的,相比其它的投資,人才是最廉價的,所以,提高優秀畢業生的待遇,招攬更多的人才服務華為,是華為公司的一貫策略。
對於學有所成的學子來說,畢業能進到高薪的公司工作,是人生的幸事,能進入這樣一間高水平的公司工作,對自身的成長很重要。首先是視野不同,其次是公司文化不同,再次是人生格局也會不一樣。
-
6 # 番皮無水
目前都是2020年了,你讓我回答2017年的校招待遇問題,有罵人的感覺。
2017年我不知道
2020年我告訴你,沒有最好,只有更好1.登入華為官網,華為已經發布了應屆生招聘的相關問題2.選擇自己喜歡的,華為給你想象的只會更好,更高,不會少。來吧選擇一個和晶片相關的。百萬年薪不是夢。以前我告訴你過華為能夠給你所有可以想象的,只有你的夢和華為的夢想一致,並且願意為之付出。一切真的不是夢我是番皮,歡迎進入到華為夢,也歡迎走進我的夢,謝謝 -
7 # 創新機械
待遇高是真的,不會拿這點工資來騙人;(當然都是稅前)
從應屆生來說,確實需要優秀的人才才有機會進華為,門檻很高;
對於應屆生來說,大公司也不一定是成長最快的起點,因為很可能在一個高大上的環境裡無法快速參與到技術中而幹各種雜貨
高待遇是一個很好的新聞啊,每年也會有人比較各大公司員工待遇,待遇高的公司自然有很多新聞曝光,在公司不差錢的情況下,這種曝光率也會給企業帶來正面的評價,甚至經濟效益。
總結:反正人家有錢有勢,就是高薪招人才,並且藉此提高企業形象。
-
8 # 郭真如意
2017華為貴校待遇超高,預示著華為將有更大作為,更大發展,前景會蒸蒸日上。時代在高速發展,新事物也在源源不斷的湧來。華為需要一批有激情,有活力,有方法,有遠見卓識,敢於創新,勇於挑戰的青年才幹來和公司一起在世界的舞臺上做出贏領貢獻,打造出卓越的產品,輝煌的事業。
雖然工資越來越高,但是公司要求也會越來越高,高的待遇與個人能力成正比,如果你的薪水高,就意味著公司對你有更高的期待,你也必須拿出你的實力,你的工作效績,你的樂此不疲的工作態度,認真做好你該做的事。這樣才能坦然接受高的待遇,才能與貴公司溶為一體,成為華為的佼佼者。
凡事具有兩面性。面對華為招高待遇,引起社會關注,證明了華為已經有足夠的能力參與到高階人才的競爭之中。一方面給予了那些弱勢學校高學歷的畢業生一條新的道路,也是給正在辛苦努力的學業者一份希望與鼓勵。
-
9 # 機遇與挑戰並存
誰說2017年校招工資很高?我怎麼不知道,再說在深圳底薪最高的,東莞華為能有多少工資?胡扯,我也去面試過華為,他是委託其他派遣公司招聘的,你想委託別人招聘能有多少錢?不過華為研發團隊我相信工資高,這個沒法比
-
10 # 湘茗隨心
怎樣才能留住人才?為自己的公司創造更多的價值?
什麼叫待遇高?如果能為自己帶來更多自利益,多一點物質上的投資又有什麼呢?
在我看來,華為走到今天,能有今天的成績,跟它的薪酬體質有很大的關係。
高科技企業生存的根本就是留住高階人才,但高階人才並不是憑空出現。人才也需要激勵,挖掘。
人的潛力是在實戰中體現的,每個人都有具大的潛能,特別是這些剛走出校園的學生。
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首先要滿足自己的物質需求,才有足夠空間去施展自己的精神需求。
適當的物質滿足會讓人產生更大精神動力。外界所謂的高是一個相對概念,在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今天,也就是比同一起點上的群體多了那麼一點而巳。
沒有人願意餓著肚子,或者說畫大餅去做一個費心費力的事情吧?
人都具有猴性特徵,這千古不變的道理,用原始的慾念刺激精神上的動力,達到對社會力的貢獻,有什麼不好?
我用自己的能力,讓自己和親人過得稍好些,又有什麼錯呢?
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不就是享受透過自己勞動帶來的幸福感麼?
-
11 # 回首網事w
待遇和能力是成正比的。華為那樣的企業高薪不能隨便能拿的。所以不能好高騖遠,想高薪就腳踏實地的學過硬的本領是硬道理!
-
12 # 聚焦三農課堂
很簡單的問題,學校品學兼優,分數拔尖的就那幾個人,跟其他人也沒關係,我們就端個板凳坐下來看就好了。天天翹課,都能進的去那關係就不一般了,我們一樣端個板凳坐下來靜靜看,因為跟我們沒有任何關係。
-
13 # 小王眼中的Big人物
千金買馬骨
1.
華為校招這件事兒在2017年頻頻刷屏。
這手操作有多優秀?
相當於用幾個年薪百萬的offer,打出了幾個億的廣告費的效果。
招聘端
這一年開始,985、211的優秀畢業生的目標就不僅僅是BAT了,後邊還要加上個H。
優秀人才都知道了,華為薪資超高,是不是在投簡歷的時候優先考慮華為?華為的儲備人才庫就此開啟了超神模式。
使用者端
2018,2019年華為產品的突飛猛進。
高薪資聘請的人才,設計出來的產品是不是超棒?使用者體驗更好?使用者粘性是不是增強了?
品牌端
華為大概是從2017年開始,逐步成為國貨之光的。
這波招聘的新聞炒作,是不是給了華為的品牌一個有力的支點。
超大的華為品牌認知度,是不是也和2017年開始重金招聘的人才,也有一定聯絡呢?
2.
其實從2004年韓寒的讀書無用論,已經改變了一大批中二少年對於上學這件事的認知。
大家都覺得讀書其實沒什麼用,知識改變命運只不過是一句笑話。
你看身邊的X叔,沒上過什麼學,不還是賺了很多錢嘛?
再往後,手機普及,4G網路普及,新浪微博將娛樂明星的聲音最大程度放大。
中小學生的人生夢想不再是科學家,而是idol。
idol收入多高?
一部戲頂得上一個科學家一輩子的收入了。
努力成為一個idol,它不香嗎?
但就他們貧乏的認識裡,瞭解不到idol只有最頂尖的那波收入才高,娛樂圈有多少人?頂級流量有幾個?
3.
華為的這波操作,可以說是為素質教育正名了。
原來好好上學,後邊可以賺這麼多錢。
用事實說話,比爸爸媽媽天天在耳邊叮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有用多了好吧!
-
14 # 人資行者
一個公司的發展需要有自己的人才隊伍,源源不斷的人才供給是公司持續發展的根本。人力資源已經發展成人力資本,優質的人力資本更需要大的成本投入。華為的高新校招除了能為自己公司帶來長久利益,更為教育的發展目標樹立了榜樣。面對智慧時代,公司需要智慧人才,社會更需要智慧人才。華為的做法為教育方向起帶頭作用。
-
15 # 江西海亮
2017華為校招我本人是不在場也不知道但是華為的要求還是很高,待遇還是可以的,不過壓力也很大,能進華為的都是幸運韻人
-
16 # 渝城村夫
向外表明,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對華為來說,絕不是一句空話,是紮紮實實的企業政策。也為華為現在表現出來的抗壓性,打下了雄厚的基礎。
回覆列表
只談實事不說情懷啊。超好待遇是和國內比較的結果跟國際還有差距。其次華為的綁架情懷可謂不是純市場營銷,有點尷尬了。為啥其他公司不效仿?說明目前還沒有達到那個水平,因此不能以偏概全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