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能詳細的講一下嗎?我是外行人。
9
回覆列表
  • 1 # 宅語

    當你看到一座建築好象梵蒂崗的教堂或者歌劇院,富麗堂皇,外面有彎曲的弧面(例如大圓頂,上頭有好多雕塑,看起來整個就象個大雕塑,叫它巴洛克風格多半沒錯。)

    當你看到一座建築第一眼感覺就是好娘,裡頭充滿了鏡子小碎花和傢俱全是金光閃閃的,牆上也要捆金邊,還帶點粉紅色和薄荷綠,什麼東西都捲來捲去的,絕對是洛可可風格。

  • 2 # fancyfix凡菲家品
    巴洛克風格與洛可可風格建築的區別:巴洛克建築是17~18世紀在義大利文藝復興建築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建築和裝飾風格,是天主教會炫耀財富的產物。特徵是繁瑣堆砌,圓形、橢圓形、梅花形、圓瓣十字形等單一空間的殿堂,雕刻風氣盛行,在造型上大量使用曲面。室內則使用各色大理石、寶石、青銅、金等裝飾華麗、壯觀,突破了文藝復興古典主義的一些程式。巴洛克風格建築:羅馬耶穌會教堂立面羅馬聖彼得大教堂羅赫爾修道院教堂

    洛可可風格建築18世紀20年代產生於法國,主要表現在室內裝飾上,是在巴洛克建築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特點是:喜歡用弧線和 S形的裝飾風格,尤其愛用貝殼、旋渦、山石作為裝飾題材,天花和牆面有時以弧面相連,轉角處佈置壁畫。為了模仿自然形態,室內建築部件也往往做成不對稱形狀。室內牆面粉刷,愛用嫩綠、粉紅、玫瑰紅等鮮豔的淺色調卷草舒花,線腳大多用金色。洛可可風格裝飾有:

    凡爾賽宮的王后居室

    巴洛克風格與洛可可風格服裝的區別:

    巴洛克可參考電影《溫莎情史》,洛可可可參考電影《絕代豔后》。也有書籍《巴洛克與洛可可》 作者:(美)米奈路易十四時期是巴洛克風格最盛行時期,流行華麗的大團花裝飾和果實圖案,路易十五則圖案較小,至路易十六已經進入洛可可時期,時興小碎花。

    巴洛克服裝分為荷蘭風格時期和法國風格時期。

    1650後,法國風格開始興起,是十七世紀的歐洲藝術上最重要的風格,主要表現在大量的緞帶,大量的蕾絲的使用。

    左圖:晚十七世紀和十八世紀初奧爾良公爵夫人&法國路易十五圖

    右圖:十八世紀法國1780年

    荷蘭式巴洛克的特色為3L(Lace,leather,long locks)荷蘭時期主要特徵是領子,直到現在荷蘭民族服裝業可以看到。外衣特徵是繁多裝飾性強的排扣,緊繃的褲子延長到膝蓋,下面是長襪。

    男裝歷史上最華麗最嫵媚的男裝在巴洛克時期。 最大的特點是大袖子蕾絲、帶馬刺的靴子、羽毛大帽子和佩劍。這個時候流行短小馬甲,有點像西裝背心。這個時候的內衣非常華麗,被大量絲帶重重捆紮,一件內衣需要100多米長的緞帶裝飾。長外套開始出現,一開始沒有領子,後來出現大領,從上到下密密麻麻裝飾華麗的排扣,此時褲子流行燈籠褲,也是到膝蓋扣住,下面是緊身長襪。鞋子一般是方頭,鞋跟很高,一般是紅色,鞋上裝飾花朵或是緞帶,巴洛克晚期出現鞋釦以代替裝飾。

    女裝巴洛克時期的服裝除了西班牙其他女人這個時候開始不用穿裙撐,裙子常常要有三層套,上衣要麼齊脖子的花邊大領,要麼袒胸露乳,法國時期開始把領口挖深加寬,袖子鑲著大量蕾絲,有時候袖子被打成很多段,一節一節的,每段都鑲嵌蕾絲。

    裙子時興蓬鬆造型,最外層的裙子從腰開衩向外翻,有時還用花結或是釦子像窗簾系起來,有時把外面裙子向後翻,在臀部打結。

    洛可可男裝:

    是現代西裝的原型,男性外套逐漸變成直線條,常伴隨前短後長的設計。同時也出現了領子的設計,袖子也有原來的大開口變成了貼合手臂的款式.1715年以後,褲子多用亮色, 1760年,男上衣開始去掉多餘的修飾,緩解緊束的腰身,這種上衣稱作夫拉克這是燕尾服的原型,也是現在的晨禮服的始祖,用料仍是絲綢,常有印花或條紋圖案。

    女裝:

    在大花大果圖案逐漸縮小的巴洛克後期,開始產生小碎花洛可可文化。如果說巴洛克時期是男人的世界,那麼洛可可時期則是女人的世界。這個時期女裝的特點是顏色淡雅柔和,追求服裝面料的質地柔軟,絲綢面料,各種綢帶、花邊、褶折的運用,花紋圖案小巧,繁瑣的假髮、頭紗、面具、扇子等小巧精緻的飾品。除此之外,表現在印花圖案上則是大量的自然花卉的主題,所以有人稱這個時期法國的印花織物為"花的帝國"(The Empire of Flora)。

    因此洛可可樣式集中表現在女服上。這個時代是女性沙龍的中心,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女裝的修飾發展到登峰造極的地步。Corset+Pannier 緊身胸衣+裙撐.到了18世紀中期,製作技術更加進步,主要在於嵌放鯨鬚的數量和方面.布的接縫處處理的十分巧妙,這時的緊身胸衣一般都在後邊系扎。胸衣外邊罩的羅布前開,在胸前裝飾有倒三角形的胸飾斯塔瑪卡。

    Corset+Pannier 緊身胸衣+裙撐

    巴洛克風格與洛可可風格繪畫的區別:

    巴洛克畫家的典型代表是魯本斯、倫勃朗、委拉斯蓋茲、凡·戴克、貝尼尼和卡拉瓦喬等。他們的畫作人體動勢生動大膽,色彩明快,強調光影對比變化,富有戲劇性,宗教題材氣息濃厚,比文藝復興時代畫家還要更強調人文意識。

    這個時期的藝術既有宗教特色又有享樂主義的色彩,極力強調運動,關注作品的空間感和立體感,強調藝術形式的綜合手段,例如在建築上重視建築與雕刻、繪畫的綜合。也吸收了文學、戲劇、音樂等領域裡的一些因素和想象,大多數巴洛克的藝術家有遠離生活和時代的傾向,在一些天頂畫中,人的形象變得微不足道。

    聖母之死 卡拉瓦喬

    洛可可風格畫中人不再是神、聖人或騎士,而是宮廷的朝臣、貴族等,描述上流社會男女享樂生活,顏色細緻、淡雅,人物纖細。一些畫像體現當時的美學開始脫離宗教、國家等思想方向;不再表現人物的端莊神聖,開始表現得有點不純潔和不道德。洛可可的風景畫是田園詩式的,多數描寫貴族男男女女在悠閒地遊山玩水。主要代表畫家是華託、布歇、法戈納等。

    發舟西地島 華託

    蓬帕杜夫人 布歇

    文學:

    巴洛克文學17世紀義大利唯一有影響的文學流派,文風華麗浮誇,強調運動和變化,側重表現幻想,因而特別有裝飾美和形式美。巴洛克作家致力於描繪一種“烏托邦”式的世界,其作品中充滿了天主教的思想。文學主題是“人生如夢”,提出了“人生舞臺”的概念,認為世界是一個大舞臺,根本沒有現實,人也不可能認識現實。巴洛克文學在德國義大利西班牙都很有影響, 代表作家及作品有卡爾德隆的小說《人生如夢》、格里美爾•斯豪森的《痴兒西木傳》等。

    洛可可文學以輕鬆的文體大量出現,並著力於表現人的情感,尤其是愛情的魅力。經常將現實世界擴大或縮小後加以描寫,或者以鏡中像的方式折射現實。比如伏爾泰的《小大人》、勒薩日的《吉爾·布拉斯》。這個時期的作家還酷愛寫遊記式作品,讓主人公在遊歷中學習人生、瞭解世界。 洛可可文學產生了強烈刺激人們感官和心智的效果,刻意描寫與現實相悖的事物,以反諷手法引入革新觀念,打破現存秩序和規範,追求自然、理性、平衡的新世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NBA歷史上有哪些最強組合曾經稱霸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