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家鴿2016

    首先,現在中國經濟正在進入通縮階段。具體表現為去槓桿,錢更緊張了。然後中國大部分家庭的財產都去了樓市,從經濟資料看樓市的居民槓桿率提高到了歷史頂峰。最後以淘寶、拼多多、京東的網路經濟趨勢是越來越強,越做越大。所以一是大家都是餘糧不多了,然後網路購物習慣也養成了,故2019年實體商家迎來“春天”基本很難。

  • 2 # 最近手裡缺錢

    成為歷史了 電商關了會好一點 十億人民九億商 還有一億想開張 以後人人都是經商 上班族 單位 等等 人人都在經商 關鍵沒有門檻

  • 3 # 一招突破行天下

    我覺得一直都會是冬天,因為只有創新才能發展,對於傳統模式我認為己經滯後,必需有所突破,或產品技能品質突破,或營銷方式改變。

  • 4 # 纏論交易肆喜歸來

    能不能回到春天不知道,首先肯定的是回不到過去了。當今社會已經發展到一種新的生活模式,這種模式是很難而且基本不能改變了,人們已經習慣了這種生活方式。

    不過實體商家也不能太悲觀,畢竟網路也不能全部代替實體,有很多實體的東西網路做不了。

    再就是,不管是實體還是網際網路,都有富態滿滿的也有飢餓淘汰的,這主要看你怎麼做。如果你認為實體不給力,你就敢一頭扎進網際網路嗎?這顯然是不可能的,一個事物當下的火爆對應的當然也是殘酷的競爭。先反思在同樣的環境下為什麼別人能活下來而自己卻不能。

    當下不管是實體還是網際網路,首先要反思的是自己的經營手段的革新,怎樣在一個公平的條件下去發現、勇於創造新的方式。

    開路的先鋒就要打破舊的規則,網際網路如今的強大不就是打破了原來的規則?反過來就是。

  • 5 # 小石榴32849246

    網購老到今天己成了氣候了,而實體店也有它的優勢,這二種渠道購物各有所長。網購快捷,省心,省力,方便,加之售後退換保證,很是大部份人喜愛。而閒來無事逛逛實體店也不借錯。可是得有大把的時間和精力。實體店在當下網購的大環境下想說春來了,嘿嘿得看看滔寶,京東,拼多多的臉色了!

  • 6 # 於廣濤報道

    實體店“流量”較少原因有三:1線上分流,2交通不便,3喪失魅力。

    2搞垮實體店的,還有一個重要因素經常被大家忽略,就是城市交通擁堵,一想到停車收費、一位難求,出門頭疼。應對交通擁堵,不能等、拖、靠,城市商業區要考慮向新區分散。開實體店的要考慮公交站臺附近,其次是便民服務,實在沒轍才去近郊。客流在哪裡,實體店就開在哪裡,哪裡方便停車,就落腳哪裡。好好挖掘城市社群資源,你不來店,我可以把自己送到大爺大媽窗前。

    3服務升級,產品升級,提質不提價。工薪階層的錢不好掙,在不提高價格的前提下,商品要不斷增值,反向操作是在商品價值不變的前提下,快速打折促銷。

    在中國,勞動階層人口基數大,工作節奏快,逛商場相當於旅遊度假,如果你開的不是奢侈品店,就不要指望一夜暴富,默默地抓住了工薪階層和退休職工的購買力,也會擁有未來。

  • 7 # 使用者普通聊法

    我堅信實體店定會迎來第二春,原因在於:一,網上購物有許多不稱心現象,(比如顏色款式與圖片不符,或者買到假貨)退換麻煩。二,網路消費的時候人們頭腦容易發熱!不在乎錢,導致攢不下錢!三,國家不會允許民間市場一直冷落下去!畢竟得考慮民生問題,(現在就有許反響認為街面過於冷清毫無生氣)

  • 8 # 浮雲財經觀

    2019年對於實體經濟而言絕對是“如履薄冰”的一年,春天仍舊遙遠而漫長

    就我個人切身的體會來說吧,今年元旦佳節附近的萬達廣場、購物中心客流量都可以用“慘淡”來形容,大家不敢消費、不願意消費的情況還是普遍存在。商業街上、購物中心到處都能看到“招租”、“轉租”的醒目大字。雖然2018年GDP的增速仍然趨於穩定,但是也難以掩蓋實體經濟的低迷。

    許多實體商家、企業所需要面臨的2019年或許並不太樂觀

    (1)PMI指數跌破枯榮線

    12月份全國PMI指數跌破了枯榮線,預示著製造業企業對於擴大生產經營規模意願的低迷。企業家對於未來公司經營發展預期的悲觀直接體現在新訂單和庫存的數量上,而PMI指數恰恰佐證了實體經營困頓的局面。

    不少機構分析師看到12月份全國低迷的PMI指數就大膽預測1月份央行會採取降準的操作,給實體企業續血,事實也不出大家所預料。但是即便是採取“降息”這樣的舉措,給市場提供天量的流動性,對於居民消費意願的提振又能帶來多少推動力,又會有多少資金會流入房地產的“黑洞”?

    很可能開足馬力的印鈔機也刺激不了實體經濟了,因為這一招已經沿用了10年,“放水”產生的邊際效應在銳減,甚至埋下了物價飛漲的隱患。。。

    (2)2019年GDP增速預期的下降

    先前IMF曾作出預測:2018和2019年中國經濟增速為6.6%和6.4%,而通脹將升到2.5%。

    要知道1個GDP的增長點就預示著數百萬人的就業。即便是GDP增速下降0.2%,也將會導致大量人員找不到工作的飯碗。

    2019年高校畢業生規模將再創新高,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預計達834萬人!現在每一年都是最難就業季,每年都有數以百萬計的人員流入就業人才市場,在經濟景氣週期都尚且難以找到一份稱心的工作,更別提當下了。

    天風證券宏觀分析師一篇名為《消失的招聘廣告》引發了網友熱議,據統計,在前程無憂平臺2018年4 - 9月期間消失了202萬條招聘廣告!這一現象不得不引發我們對於實體經濟經營狀況的擔憂。

    (3)房地產業對於實體經濟的“擠出效應”

    大家都掏空積蓄去買房了,還會有閒錢去消費麼?

    答案是顯而易見的。浮雲君身邊就有許多剛畢業不久買房的同學,日子過得可以用一個“慘”字來形容。每天都在想盡辦法省吃儉用攢錢還貸款,衣服不買了、電影不去看了、下館子的預算也被擱淺了。。。毫無樂趣可言的生活,僅僅為了省錢一個目的而在過日子。

    高昂的住房租金同樣在制約著許多大城市漂泊、打拼的人們,動輒上千一月的支出往往需要佔據收入的30%,看著白花花的薪水就這樣用去租房了,除了感覺心痛還能怎麼辦?在這樣的情況下還能有多少的資金用於消費?

    高昂的房價、房租吸乾了太多人本該用於消費的支出

    不是大家不願意花錢了,是根本沒錢可以去鋪張浪費了!所以對於實體商鋪和企業而言,或許2019年將更加艱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電子錶比機械錶好用而且便宜,為什麼還那麼多人喜歡機械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