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孩子衡量這件事該不該做,取決於這件事情父母會怎麼看,有沒有評分,有沒有獎勵。
2
回覆列表
  • 1 # 王為願

    對孩子成長存在問題進行批評是孩子成長中必須的一個環節。

    批評時注重問題的分析,解決的方法探討,避免攻擊性語言,避免諷刺挖苦謾罵,應當嚴肅認真的對孩子的問題進行教育,應當理解孩子成長必然會犯錯誤,如何糾正,如何避免再犯,如何從根本上解決,是批評過程中的重點。

    讓孩子面對錯誤,不要找理由,而要想方法。

    不要試圖透過壓迫、強迫、羞辱解決問題。

    不要指望一次批評解決問題,要對重複的問題及時發現,及時制止,及時分析,及時改變,更要從心理層面分析問題的真正本質原因,原理,從人心,人性的高度解決問題。

    家長老師遇到自己不熟悉,不瞭解的問題,不要急於處理,要有向專業人士學習的意識和求教,求助的習慣。真正厲害的角色往往是站在巨人的肩膀!

    真正的改變壞習慣,是建立孩子的好習慣。

  • 2 # 太原半緣

    批評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一個孩子如果他連批評都接受不了你還能指望他有啥擔當了。只要他犯了錯誤該批評就得批評,但要講究方式方法,讓孩子能接受你的批評,不要方式方法粗魯,這樣的批評不但達不到你想要的效果,甚至會節外生枝。

  • 3 # 戰拖成長學院

    批評也是有技術含量的,要講究方式方法,遺憾的是,大部分家長和領導,並沒有掌握這種技術,就已經無證上崗,開始批評孩子或員工了。

    舉一個例子,批評要起到入心而持久的效果,需要在被批評者有安全感的前提下進行。所以批評需要對事不對人,聚焦於“做法出現了欠缺,我們想辦法改進就好”,尤其不能跑偏,變成批評者純粹進行情緒宣洩的工具,損害對方的安全感和自我價值感。否則,或遲或早,都將無效,甚至適得其反。

    這裡“或遲或早”的意思是,對方也許迫於你的權威,不會當時就表達異議,但並沒有真正認同你的批評,只是忍著不說。下次也許他不“敢”再這樣了,你以為是批評起到了正面效果,但實際上長遠來看,他變得不敢嘗試,唯唯諾諾,也有些人則選擇在以後某個忍無可忍的時候爆發,跟你起正面衝突。

    為什麼批評之前要先確保對方有安全感?

    這裡要先介紹一個概念:反事實思維。它指的是一種想法:“如果當初沒有這樣,那麼會怎樣?”

    有兩種反事實思維。向上的反事實思維是:“要是我當時沒有這樣做,而是怎樣怎樣,那該多好。”向下的反事實思維是:“幸虧我當時沒有怎樣怎樣,否則就慘了!”

    有人說奧運銅牌得主,會比銀牌得主心情更好,因為他們會落入兩種不同的反事實思維。銀牌得主往往因為錯失金牌而耿耿於懷,啟動向上反事實思維,想的是:“如果不是犯了這個錯,我就是冠軍了!”。而銅牌得主更容易慶幸於自己還有塊獎牌,啟動向下的反事實思維,想的是:“多虧我沒出大錯,不然銅牌都沒了,一無所獲!”

    這個說法是有道理的。不過我們也知道,不是所有的銀牌得主都會陷入糟糕的情緒,有很多“心態好”的人,會客觀冷靜地分析失誤,總結改善,捲土重來,或許下一次的金牌就是他們的。

    而另外一些則會抱怨各種外界因素,或者歸咎於自己的實力甚至天賦差,註定不可能勝過冠軍。這就是常見的“自我設限”的心理。為什麼人會“自我設限”?按照美國心理學家,《終結拖延症》一書作者威廉·克瑙斯博士的看法,自我設限可以避免他人失望,可以避免被別人或自己否定,可以維護形象,逃避或者緩解緊張的狀態。長遠來看,“自我設限”固然不利於人的能力發展,但短期內它能讓人心情好一些,所以是一種權宜之計。

    這種差異不光體現在銀牌得主身上,也體現在犯了錯的孩子或員工身上。

    如果用一種非評判(不損害對方安全感和自我價值感)的方式,來使用向上反事實思維(舉例:“在某一步或許我們可以換一種做法……”),大家可以心平氣和地覆盤,總結改進,最佳化方法流程,制定出更好的計劃,也就可以期待今後更好的表現。

    一旦用評判的方式來使用向上反事實思維(舉例:“你是不是傻?!某某發生的時候,你怎麼就不知道要怎樣怎樣?!”),即便看起來表達了同樣的意思,但很容易讓被批評者立刻陷入安全感危機,陷入糟糕的情緒,他們傾向於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稻草,如歸咎於外界,或者說“我盡力了,我就這點本事,你愛找誰找誰”等等,自我設限隨之產生。因為這樣他們可以在負面情緒的暴風雨中,讓自己的感覺相對好些。

    即:向上反事實 + 非評判 = 總結改進向上反事實 + 評判他人 / 自我評判 = 自我設限

    你看到了,除了你的評判之外,很多時候犯錯者自己就已經會批評自己,甚至會因為“自我評判”而產生自我設限了。這種時候,真正有利於對方的,反而是支援和包容,打破那種“自我價值 = 能力 = 表現 = 不犯錯”的等式,幫對方學會區分人和事,重獲安全感。這種時候,批評不但沒有必要,反而適得其反。

    綜上,該不該批評孩子?或者該不該批評員工?只要最終有利於改善提高就可以,只是這樣做要以對方的安全感作為保障。甚至在批評之前,如果對方本來沒有安全感,還需要幫對方建立安全感,安慰在先,批評在後。

    最後提一句:批評者容易越界,常常是因為無法管控自己的情緒。對方犯錯時你可能也會有強烈的情緒,如何能心平氣和地表達?這就是另一門學問了,感興趣者不妨自行搜尋一下,叫做“自主性溝通”。

    --

  • 4 # 芝麻育兒

    三個月到三歲之間的孩子,可能會被送到託兒所或者日託中心,這個年齡段,她們的情緒還非常脆弱,如果保育員人手不夠或沒有收到過良好的培訓,幼齡兒童可能會因此遇到很大困難。

    當他處在一大群孩子中,可能會感覺迷失,失去參照,在嘈雜的環境中非常不適應。有人撞到了他,有人搶走了他的玩具,秩序混亂,少有成年人會花時間去理解他此刻的心情。而如果是他推到每個搶奪他玩具的孩子,他會聽到諸如,住手,不可以這麼壞,這樣做很不好,不能這樣的話。聽到這些話,他忍不住抽泣,或躲到角落裡。有時侯他受到懲罰,可並不明白這是為什麼。這些看上去似乎是雞毛蒜皮的事,但成年人的這種態度會造成惡性迴圈。加劇孩子的內縮,變得很乖,沉默寡言,或相反,透過發火或攻擊性行為來表達他的情緒。他可能會咬人,打人,當他咬人的時候,成年人的反應通常會加劇他的情緒:你不可以這麼做,你真是壞透了!這些仍向他的話語,以及他對自己的感受都非常負面:“我是一個壞孩子,惡劣,粗暴。”於是他就真這麼去做,他的行為模式越來越趨向於別人對他定義的那個形象。他是個壞蛋,小小年紀就這麼粗暴。他內心深處貼著這樣的標籤長大。

    而在當時的場景,他需要成年人採取另一種方式。大人當然首先要阻止他的攻擊性行為,但是要以冷靜,關切,隨時傾聽的方式,為他指出方向。花時間與他建立關係,用他這個年紀聽的懂的話設法讓她安靜。

  • 5 # mumu唄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當孩子有錯誤的時候,該打打,做的好的時候,該誇誇,小樹不修不直溜,別到了朽木不可雕也的時候就晚了!

  • 6 # 可以叫我呂布

    孩子犯了錯,該批評還是該鼓勵呢?其實到底應該實行批評還是鼓勵應該取決於孩子做錯了什麼事和孩子當時的做事的動機。

    無論孩子做錯了什麼事,首先要保持冷靜,瞭解了事情的前因後果之後再開始教育孩子。

    不能不管事情真相如何,上來就就劈頭蓋臉一頓,這樣肯定是會對孩子的心裡造成傷害的。

    比如孩子都比較喜歡模仿大人,看見媽媽平時打雞蛋烙餅,孩子就想幫助媽媽做飯,結果一拿不小心把雞蛋都打了。

    有的家長就會嫌孩子礙事搗亂,不允許孩子再進廚房。其實我們要看到孩子的一片愛心和好意,他也想學會烙雞蛋餅做給爸爸媽媽吃。類似這樣的事不能說犯錯,只要孩子能力能達到,就要耐心給予引導,鼓勵並幫助孩子去做好這樣一件事。

    當然如果涉及到原則、道德、安全方面的事情,一定要及時阻止孩子,用孩子能接受和理解的話去解釋為什麼不能那樣做。但是一定要注意語氣語調和語速,儘量平和的和孩子說清楚。不然孩子會被你的大吼大叫嚇到,根本沒聽進去你後面說的道理和理由。當孩子犯錯時,別忘了給他愛。

    還要注意到孩子的性格和性別方面,一般內向的孩子多一些鼓勵比較好。還有女孩天性就敏感些,也比較懂事,還沒等家長開口已經很難過和自責了,所以即使犯了錯該批評,也要注意方式,批評之後再給予肯定和鼓勵還是很有必要的。

  • 7 # Q扣一家人

    孩子犯錯是再正常不過的,家長不應該批評孩子,而是告訴孩子該如何做會更好。過度的批評會傷害孩子的自尊自信,而且會強化孩子犯錯誤,反之,孩子會更願意去體驗,遇到事情和困難不會懼怕,更願意承擔責任去解決問題。

    在現實生活中,家長最慣用的伎倆就是批評和懲罰了,希望用這種方式讓孩子害怕,以後不再犯錯。比如簡單粗暴,拳腳相加;要不就嚇唬孩子;有的甚至貶損孩子;還有冷戰的……

    結果是怎樣的呢,有些孩子怕了,怕失去父母的愛而變得妥協,這對於孩子的各方面發展來說都是不利的,孩子探索的慾望都被打擊沒了。還有的孩子見父母每次都是一樣的招數,已經習以為常了,依舊我行我素,父母沒有一點辦法。

    如果孩子做錯事,比如不小心把杯子摔了,我們直接跟孩子說,杯子要放在桌子裡邊一點,胳膊就不容易碰到了,要真傷著多疼啊。孩子自己就記住了,比直接批評有效多了。孩子考試沒考好,我們可以肯定孩子的努力,相信孩子,孩子會更加尊重家長,也會更加努力。

    大人還經常犯錯呢,對於懵懂的孩子我們要給予寬鬆和幫助。接納孩子的錯誤,給孩子練習體驗的機會,孩子一次次的成功會走向一個好的迴圈。做事更大膽自信,而且自己也會學會想辦法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

    當然孩子犯錯,家長最容易情緒暴漲,有時候可能不僅僅是因為孩子,試著讓自己靜下來,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下,如何才能做的更好。等自己真的冷靜下來再去處理孩子的問題,情況就會好很多。即使是批評,也要講究方式方法。

    家長愛孩子,孩子對家長的愛更是有增無減,我們不能因為愛而相互傷害。

    孩子加油!家長加油!

  • 8 # 禪心語142125517

    日常教育中,在孩子出現問題時,家長透過科學的方式方法、適時宜、適時機的對孩子進行批評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但也要注意幾方面的問題……

  • 9 # 沉迷二次元嚮往三次元

    孩子做錯了改批評的得批評,不過批評教育的時間很重要:人在生氣的時候智商為0

    孩子做錯的時候,可能她/他自己還沒意識到錯了,或已知後心慌慌的,或有人提醒還是認為自己沒錯,或……

    大人應該做的是冷靜,不要一心糾錯,批評,教育,就是要當場掰正。大人心態沒調整好,只會起反作用。適當的用打比方,講小故事,笑話,引導孩子認識到錯了,錯在哪裡了,才是王道,孩子能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才能起到批評的意義。

  • 10 # 早教玩具車

    說起批評,父母都不會陌生。

    每當孩子犯錯,出現不良行為時,批評就成了父母的一種教育方法,但是怎樣批評是一種藝術,一旦處理不好, 很可能傷害孩子或者不良行為愈演愈烈。

    想要做到正確的批評,這三個底線,父母需慎重觸碰。

    1

    對人不對事

    在我們身邊有很多父母,批評孩子時,口無遮攔,只顧著發洩情緒,將批評的矛頭指向孩子本身,而不是孩子的行為。

    比如父母不滿孩子學習,說:“你就是笨!”而不是說:“花的功夫不夠。”

    比如孩子做錯事撒謊,父母說:“你這個撒謊精!”而不是說:“撒謊是不好的!”

    當我們批評孩子的時候,應該就事論事,對孩子的行為進行評價,而不是任性、放縱地指責孩子的人格和品質。

    “笨”和“花的時間不夠”,"撒謊精”和“撒謊的行為”,這兩者是有本質區別的。

    客觀評價孩子的行為,孩子還可以去彌補和修正,還可以繼續做個好孩子,但人身攻擊,給孩子打上各種各樣的標籤,就意味著孩子今後怎麼做都於事無補。

    2

    不注意時間與場合

    批評孩子之前,父母一定要注重時間和場合。

    古人說,教育孩子有七不責:“對眾不責、愧悔不責、暮夜不責、飲食不責、歡慶不責、悲憂不責、 疾病不責。”

    拿“對眾不責”來說,我見過很多家長,不分時間,不分地點,只要孩子讓自己不滿意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教訓一頓再說。

    面對這種場景,孩子的第一反應是逃避這個丟臉的情境,即使你說的再有道理,孩子也聽不見,而且這種方式最容易摧毀孩子的自尊心。

    結果到了晚上,孩子遲遲沒回家,家人連夜出去找,才發現孩子已經自殺了。

    再小的孩子,父母也請給他留點面子。

    無論是在親戚面前、大街上、餐廳還是在學校......人前教子都要慎重。

    3

    推開、拒絕孩子

    曾經在地鐵上,看到一小朋友,惹了他媽媽生氣,哭著喊“媽媽抱!”媽媽不停地推開孩子,用充滿著拒絕和冷漠的語氣地說:“你一個人在這裡吧,我不管你了!”

    生活中這樣的場景也很常見,孩子調皮,媽媽帶著隔離和拒絕的情緒去批評孩子

    “你不是不走嗎?過來幹什麼?”“你別抱著我!知道你自己錯了嗎!”

    對孩子而言,最令自己難過和害怕的批評,不是打罵,而是父母的不接納。

    雖然,這種方式似乎可以讓孩子乖乖就範,但並不能讓孩子認識到錯誤,反而讓孩子覺得,犯了錯,父母不再喜歡自己。這樣的認知,很容易讓孩子陷入焦慮。

    批評孩子,要讓孩子知道,我無條件接受你,我不接受的只是你的行為。

    每個孩子犯錯後,都希望父母一如既往地愛自己。

    批評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知道哪裡做錯了,如何彌補犯下的錯誤,並不是單純地讓父母發洩情緒。

    批評的原則,是在維護孩子的自尊心、尊重孩子的前提下進行的,少了這個原則,批評就沒有意義。

    對孩子的批評有的放矢,孩子正視自己所犯的錯誤,改正自己的錯誤,這才是批評之後最好的結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玩石不要太過追求完美,不要總是盯著石頭的缺憾處,這樣會錯失太多的美石,您贊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