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喜喜爽婚禮訂製

    我就是長安,落地6萬,內飾中規中矩,外觀個人感覺時尚又犀利,油耗水平一般,我一般油門踩得狠的話,平均7.5個油,輕點開的話,不低於6個油,車子兩年,冬天內飾有異響,夏天沒有,還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發動機轉速達到3400左右發動機會有共振般轟鳴聲,低於或高於這個轉速都正常,在各種修理店查過,查不出任何問題,也不影響駕駛,可能這就是所謂國產車的“小毛病”吧。

  • 2 # 天和Auto

    長安汽車在自主品牌中的「存在感·低」原因在於產品規劃內容概述:長安汽車子品牌影響,產品規劃造成的“使用者困擾”。

    在國產汽車自主品牌中【長安汽車】的存在感為什麼偏低?似乎銷量並不是不理想,但是品牌影響力與品牌形象卻總是無法提升。

    究其原因不單純在於技術研發能力的影響,近幾年的優秀機型也是在不斷迭代的;似乎真正造成這種困局的核心因素在於其自身的品牌與產品規劃,在自主品牌“組團衝高”的過程中,長安汽車似乎在不斷下探。

    歐尚轉型

    「歐尚汽車」是長安旗下曾經的商用車品牌,主力車型是歐諾s、歐尚A600等麵包車。乘用車型也是沒有擺脫這種“低端印象”的SUV,產品特點為技術落後、動力羸弱、設計普遍存在較為嚴重的“借鑑”。

    可以說歐尚汽車一度與五菱定位相同,代表的是低端與廉價。雖然這種評價有些難以接受,但這也就是事實;不過這些車的銷量保有量並不低,從長安之星的階段到歐尚成立,長安汽車的品牌人設已經初步形成了。

    重點:主要關注家用車型(小微型載客汽車)是消費者,會不會過多的關注麵包車呢?答案顯然是否定的,這就是早期長安汽車的存在感並不高的原因。想要轉型則需要創立全新品牌或者系列,同時要把歐尚獨立為主攻商用車輛的低端品牌。

    然而長安汽車的品牌規劃卻有些令人難以理解,因為歐尚的升級點轉向了乘用汽車;開啟了主品牌的雙線發力,其實不如說是“同門之爭”。那麼這一品牌的升級是不是反而拉低了整體的形象呢?

    歐尚的轉型造成的關注度的下降幾乎是必然的結果,因為這會造成關注主品牌的消費者聯想到低端的歐尚,這會造成選擇障礙。而歐尚的升級也會讓品牌關注者對其產生質疑,是選擇長安還是選擇歐尚,這叫做“選擇困難症”。

    最終的結果是大量的使用者放棄對長安汽車的關注,轉向面對與長安主品牌同級,但是沒有低端子品牌拉低定位的競品,可以理解嗎?消費心理的分析是非常有趣的,只是國營車企似乎不太重視這一領域。

    產品規劃逸動&銳程CS系列與歐尚

    長安汽車最失敗的戰術設定也許是「多生孩子好打架」的小農格局,相同平臺總會製造出很多價格近似甚至重合的汽車。這種模式也許會被認為可以“抱團”與友商競爭,殊不知產生的主要影響還是消費者的“選擇障礙”。

    比如逸動PLUS和老款睿騁與銳程CC,前者定位更低卻使用了當時最新款的NE14T型藍鯨1.4T發動機,這臺直噴增壓機的動力油耗表現遠超睿騁與換代銳程裝備的「JL476ZQCD-1.5T」。

    高價車使用落後的發動機,低價車整整先進一代,似乎最大的區別就是品質不夠高的6AT變速箱和三連桿懸架,這讓使用者怎麼選擇呢?

    結果則是看著看著就想到了其他品牌,你讓我頭疼那就大可以去看看不頭疼的“好選”的轎車,於是吉利、傳祺、榮威、名爵、比亞迪等品牌的轎車反而被讓出了市場份額。這是長安汽車的“高風亮節”還是產品規劃的失敗呢?

    重點:JL473ZQ5型1.5T+7擋溼式雙離合,這是長安汽車目前緊湊級SUV與轎車的最佳組合選項。既然是最佳選項是不是應該用給同級最高水平的汽車呢?似乎換做外行人士也會認可這種說法吧,但是長安汽車似乎並不認同。

    UNI-T釋出後依靠激進的設計與上述動力傳動系統,吸引了大量的消費者的關注,在很多準用戶還在猶豫不決但即將入手的階段,長安汽車很神奇的推出了「歐尚X5」。這臺車以幾乎相同的設計語言打造了UT的兄弟車型,如果僅僅是看起來很像也就算了,重點是發動機與變速箱竟然沒有區別,那麼是歐尚X5的價效比高還是UNIT的價效比低呢?

    【神補刀·CS55Plus】推出了換代版,這臺車早期使用的是老款逸動的同款JL476ZQCD,動力偏弱油耗偏高是不爭的事實。且因為設計存在兩個階段的“借鑑與融合”,所以這臺車的評價是不太理想的。

    然而這臺車也換裝全新「1.5T+7DCT」,此時應當怎麼看待這套系統,這臺車與“X5&UNIT”到底該選誰?似乎看著看著又看到了哈弗H6、宋Pro、吉利博越、傳祺GS4等等。

    真實水平

    長安汽車自主研發的能力理論上應該是不弱的,參考近期的多臺優秀髮動機也確實不能給出「≤中評」。然而賬面資料雖然漂亮,但綜合馬力質量比計算結果實測車輛,似乎這些車與資料應該體現的效能是略有些差距的。

    問題也許出在與變速箱的匹配不夠理想,或者也有可能是最大功率和淨功率的差值有些大吧;總是關注長安汽車初期感受到的水平可能會很好,實際體驗出現落差也會流失使用者吧。

    缺點:長安汽車的設計水平不算高,雖然新款的逸動Plus與CS75Plus等車有相當犀利的視覺效果,不過也多多少少有些日系汽車的風格,作為自主品牌用這種“跨界設計元素”會讓一些使用者難以接受。至於CS95這種設計水平的汽車仍舊沒有停產,對於長安的品牌形象也會是打擊。

    關於長安汽車的「存在感」就聊這麼多,不合理的品牌與產品規劃可能會帶來很多問題,同級車只要多就會亂。

  • 3 # 路邊的野貓

    自主品牌的車,十年以後能活的幾乎很少,命運跟風帆相差無幾,因為沒有關鍵的自主研發的技術,特別沒有技術創新,高科技專利太少很多都是抄襲國外的技術,非常不成熟

  • 4 # 汽車旅行黔線

    黑長安汽車的其他汽車品牌請的水軍太多太多!有組織有預謀的黑長安,甚至該問答就是套,主要原因現在長安汽車發展勢頭太猛,銷量提升太快了。加油,長安汽車!

  • 5 # 藏地密碼888

    我的長安CS75plus1.5尊貴版是去年10月17號提的,截止目前跑了近30000公里,綜合油耗6.4,跑高速為主,效能不錯,毛病沒有,自己很滿意!

  • 6 # 簡簡單單是最終的歸宿

    我是2O16款自動擋現在32005公里了目前沒有出現一點毛病,除了正常保養,就給充了幾次氣,說實在這車家用挺實用的油耗7.3感覺這個車買的值,希望長安在各方面做到更好,長安支援

  • 7 # 知識廚子

    我理解長安之所以被很少談論有以下幾個方面吧

    第一就是產品

    長安雖然是大型國企,尤其產品涵蓋面也是比較廣泛,這樣就會導致他的產品樣樣通,但是樣樣松。

    第二就是不聚焦

    長安汽車的產品,雖然每一款都有明確的市場定位和特定的使用者群體,但是總感覺他們的目標比較廣泛,沒有聚焦。導致感覺一直沒有在一個產品或者品類是出現爆款的產品。

    第三是造型

    長安的整體造型風格,我感覺還是沒有找到感覺,總是感覺前後和側圍整體不協調。缺少整體感,缺少讓人印象深刻的設計,CS95 感覺就是Explorer的風格。你要是就一款也行,弄個CX70 也是類似的側圍風格,讓人有些傻傻分不清了容易。

    第四是質量

    這個主要是最近CS75 1.5T 車型暴露的機油門問題,感覺還沒有給出合適的解決方案。所以大家對他們的產品質量信心不足。

    第五是宣傳

    感覺長安的宣傳也是不到位的,得到他更多的資訊,都是一些負面的,需要加強針對產品品牌的宣傳力度要大,例如廣告電視劇的植入等。

    目前我看到的就是這些問題吧

  • 8 # 深藍月華

    重慶汽車人必須回答!我僅代表我個人觀點,帶吐槽性質,不喜可噴。

    你讓我們討論長安汽車什麼?是之前的機油乳化?還是最近的機油增多?真的都是負面新聞可談,說起來都是氣不打一處來,有什麼好談的。各種在國家拿專案,全世界開公司請外國技術人員,最後還不是這個樣子,捨不得花錢把車品質做好;捨不得花錢把基本薪酬提一提,有時候我覺得花多少錢請什麼樣的人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常和他們技術人員交流,在技術方面長安是沒有問題的,各種模仿、學習、引進,但是在國企內技術是最沒用的東西,管你什麼技術大牛如果不聽話,一樣只能喝洗腳水。所以長安不管發什麼新車都是那個B樣,因為領導不喜歡啊,都是朋友圈轉一轉,媒體上報一版,普通消費者不關心啊。

    長安背靠大樹好乘涼,你看長安機油增多問題完全就被壓下來了,本田被噴成狗。這就是差距,不是不說,是不能說、不敢說、不敢說。

  • 9 # 光的影子ty

    因為長安水軍少,又確實不錯!

    相比,吉利的海軍那是人盡皆知,

    “X車之家”幾乎是奇瑞之家也是共識,

    至於比亞迪的黑科技已被水軍吹的耳朵都起老繭了,

    最近傳祺、榮威的水軍大有後來居上的勢頭

    ……

    相比之下,長安呢?沒見多少水軍狂吹。

    沒水軍宣傳,自然低調,不能指望人家請的水軍來宣傳你家的產品吧?

    說回長安本身,確實也沒啥黑點。

    論技術,長安技術實驗室常年穩居自主品牌第一;

    論銷量,長安總體銷量(含商用車)長期把持自主品牌榜首;

    論品質,至少在自主品牌裡,長安也還不錯。

    而且,在有合資廠的車企裡,長安也顯得“太爭氣”,沒有躺在合資廠裡吃紅利,簡直是一股清流。

    ………

    沒黑點,自然也沒話題。

    比如長安一個機油乳化問題,那叫被一群水軍彈冠相慶、奔走相告、喜極而泣,罵街的、詆譭的、唱衰的、挖苦的…那眾生百態,令人目不暇接!

    但像長安這種被死咬住不放,鬧得沸沸揚揚,確實不多見。

    這不過是“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有些廠家早把長安視作主要對手,終於逮到機會,還不趁機扒你層皮?

  • 10 # XlnYOU

    長安新豹2,本人7月份買的車,提車時沒注意駕駛室頂棚大面積生鏽,回家後才發現,要求換車,廠家不給換,找售後只能開去維修點噴漆,剛提的車就開去噴漆,廠家沒有任何補償。本人覺得這車整車漆面質量差,售後服務也差,以後不敢相信長安了。

  • 11 # 鯉魚侃車

    說說我的看法吧。長安汽車作為有40多年造車歷史的央企,如果算是中國第一輛吉普車,那歷史更久。十幾年前,我一直以為長安是在西安,很囧的一件小事。

    在目前,一說到自主品牌,大多會想到奇瑞,長城,吉利,比亞迪。奇瑞是很早就爆發了,但卻維持了近十年的調整。長安在2013-2017年,連續數年,長安都是自主品牌銷售冠軍。而知名度並未與起銷量地位相匹配。我想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長安是做微車出身的,一說到長安自然就會和微車聯絡在一起,覺得品質太低。

    2、長安作為央企下轄的企業,受很多方面因素的制約,宣傳不夠靈活出彩。

    3、長安有合資版塊和自主版塊,合資版塊的宣傳推廣,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自主品牌的聲音。

    4、長安全方位立體的傳播力度不夠。

    5、長安在全媒體領域,尤其是自媒體領域的傳播,引導不夠。

    6、近兩年,因老產品持續老化,競爭力下降,而新品上市較少,而競爭對手產品升級加快,導致長安市場佔有率走低。福特嚴重萎縮,也影響了長安整體品牌。

    但是,長安一直在踏實做產品,做服務,長安推出的車還是非常不錯的。像CS55/CS75/CS35PLUS等。

  • 12 # Mr低調9780

    一方面是因為支援中國產吧。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中國產車的質量越來越好,也讓人多一份信心。長安也是中國產中不錯的品牌,安全性和配置真的很不錯,這點不可否認。車子像安全配置,還有架構,都很扛得住。這點可以上網上一搜就有。加上中國產車價效比也高,價格划算,空間大,配置還多。

  • 13 # 波哥聊車

    談論又咋的,不談論又能怎樣,絲毫不影響他長安的銷量蹭蹭往上漲,熱度只佔消費者購車要素中很少的一部分而已,車是拿來開的,又不像BBA豪車還要講講面子。

  • 14 # 瀋陽萬通汽車學校

    1、車型外觀大氣,但是關於防撞梁的問題上一直是被詬病的!

    2、車子雖然輪胎的使用上不錯,但是更換就比較麻煩,難以拆卸。

    3、競品多,有很多人更傾向於吉利和比亞迪長城這幾個牌子。

  • 15 # 未來科技車生活

    所以我覺得長安的做派太老套了,對新媒體新服務認識不足,比亞迪趙長江開微博,下面一堆反應問題的,不正好現場辦公麼?你服務到位了大家反而也理解,反應問題不是壞事,特斯拉、蔚來也做不到100%好評呀。怕就怕明明有問題又藏著掖著。

    車子本來就是中國產、合資、進口,每個車型定位不一樣,價格不同,誰也不是說花中國產車的價格想買進口車,這不現實,但是你不能說你就不能讓人討論問題了。又不是純粹瞎黑,有人談論,有人捧,有人罵這都是正常的,你要是都不給你說,那所以沒人談論長安車,不是好與壞,而是品牌方只覺得好像問題反應出來好像砸牌子一樣,心態不對,未來肯定都是新媒體新服務了,公開透明,網路本來就是探討問題的地方。

    希望中國產車能做的更好吧,也更開放更透明。

  • 16 # 阿穆6666

    其實長安車這幾年做的很不錯的,長安逸動,55和75 銷量都不錯的,本人也開過,確實也還可以,秒殺同價位合資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專科院校畢業的好就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