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安居西安

    楊玄感隋朝末年,第一個起兵推翻隋煬帝的貴族。

    一,楊玄感擁兵自大。

    二,戰術問題,不聽李密勸說。(如若聽李密只言語,也是隋末的群雄割據勢力之一。)

    三,貴族的固有階層性,導致的性格缺陷。

  • 2 # 農夫說歷史

    對於楊玄感造反失敗的原因且放一邊,先了解一下楊玄感是什麼人,聽上去似乎一文不名,其實這位仁兄可是第一個想“吃掉”隋朝的人,光聽名字似乎沒有什麼印象,那就說下他的父親,隋朝開國皇帝楊堅的得力助手-----楊素。拿出他父親的名號後來看看楊玄感為什麼要造反?為什麼會失敗?先說說楊玄感其人。他是楊素的兒子,隋朝開國皇帝是他族叔,小時候與楊廣關係不錯,受其父親的餘蔭,楊玄感被封為二品大員,與其父親楊素一同位列朝堂,後更是被加封為楚國公,按理說有這個分恩寵,自當兢兢業業為大隋玩命的幹工作,可惜隋朝的第二位皇帝楊廣繼位為帝后,對楊玄感產生了猜忌,好在楊玄感喜好讀書,擅長騎射,看上去只是一員儒將,導致楊廣也納悶,也許是自己的疑心太重,在《隋書·卷七十·列傳第三十五》“體貌雄偉,美鬚髯。少時晚成,人多謂之痴”,可見楊玄感多麼懂得隱藏鋒芒,他是什麼人他自己知道,還有一個懂他的就是他的父親楊素,對他評價是“此兒不痴也。”再來說說楊玄感為什麼要造反---天賜的機會。隋煬帝從王爺到龍登九五,要的就是至高無上的皇權,他初期的表示確實比較出色,只不過隨著政治成果的積累,隋煬帝開始了近乎瘋狂的統治,導致民不聊生,恰逢隋煬帝第二次遠征高麗,隋煬帝前方糧草不濟,後方大本營空虛,那麼好的天賜良機,那麼該怎麼做呢?是直接殺到京城洛陽改換門庭?看上去似乎可行,那就這麼辦,可是他想的與現實還是有差距的,他卻敗了。楊玄感為什麼會敗?壞就壞在直接進攻京城洛陽了,可是他忽略了一點,隋煬帝的京城可不一個,長安是名義上的京城,洛陽是京城不假,只不過它還有一個稱謂,那就是東都,而且在南方還有一個江都,更何況洛陽也並不是那麼容易攻克的,即使攻克洛陽,只要隋煬帝還在,他就有號令其他臣子前來勤王,那時他該如何為自己正名?由此可見楊玄感選擇的策略顯然沒有周密安排,他的謀士李密曾經給他獻了上中下三條計策,可是這位仁兄卻選擇了最下策的方案,隨便說下李密的上中兩策,上策是切掉隋煬帝的糧草,到東北等著他擋住他的歸路,中策是攻長安,取得關中要害,即使失敗了,憑藉地理優勢固守一方。可惜歷史就是歷史,沒有那麼多的假如,如果等假設性問題存在,所以他只是第一位敲響隋煬帝喪鐘的人而已。

  • 3 # 有書博物館

    楊玄感,隋朝人,其父是隋朝開國元勳楊素,襲爵楚國公。

    大業九年(公元613年)六月,楊玄感趁隋煬帝出征高麗,起兵反隋圍攻洛陽。

    但在洛陽被圍不久後,隋煬帝的東征大軍迅速回師,擊潰了楊玄感的防線。

    隨後楊玄感解除對洛陽的包圍,西進潼關,但在弘農被宇文述率領大軍追上,全軍覆沒,最後選擇自我了斷。從起兵到敗亡,為時不到兩個月。

    縱觀整個事件,楊玄感給我們帶來了一個華麗的開場和一個潦草的結尾,這主要還是歸因於楊玄感自己昏招頻出,斷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下面就來分析一下楊玄感都犯了哪些錯誤?

    錯誤一:槍打出頭鳥,楊玄感出兵時機過早。

    其實在楊玄感起兵前,隋末大地上早已狼煙四起,各地農民起義層出不窮,但對楊玄感來說還是時機過早,因為他雖然不是第一個起兵反隋的人。

    但卻是第一個起兵反隋的貴族。這一點很關鍵,在隋煬帝的歷史觀念中,政治是門閥世族玩的遊戲,真正的政治智慧和政治力量從來只掌握在少數貴族手中。

    所以,在隋煬帝看來,所謂的農民起義只不過是一些窮瘋了的暴民在聚眾搶劫而已,不足為慮,但楊玄感就不同了,他是貴族,是楊廣心目中最有資格玩政治的貴族。

    因此在得知楊玄感造反後,隋煬帝馬上放棄遼東戰場班師回朝,以舉國之力來對付楊玄感。

    那麼對於當時的楊玄感來說,最正確地選擇應該是什麼呢?答案是忍,要韜光養晦、秣馬厲兵。

    等到隋朝的統治根基被徹底動搖的時候,等到四方群雄互相殘殺、N敗俱傷的時候,再斷然出手,後發制人。這也正是後來唐朝建國者李淵採取的戰略方針。

    錯誤二:在追去成功的路上喜歡走捷徑。

    有時候,所謂快速成功的終南捷徑,往往也是通向滅亡的最短道路。

    楊玄感有一個非常好的開局,自黎陽起兵後,四方紛起響應,部眾很快發展到十幾萬人。

    接下來,楊玄感需要制定一條戰略方針,於是他詢問自己的心腹智囊李密,後者為其提供了三條參考方案:

    方案一: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現在隋煬帝出征高麗大軍在外,若是輕率大軍北上,堵住隋煬帝的退路。

    等到對方糧秣給養告罄,軍隊不戰自潰,便能兵不血刃,生擒楊廣,平定天下。

    這個方案被楊玄感否決了,因為要執行該方案需要極大的勇氣和出色的軍事才能,他覺得自己並不具備。

    方案二:率大軍向西進發,拿下長安作為根據地,一邊鞏固後方,一邊和隋煬帝打持久戰。

    但楊玄感又否決了這個方案,因為他認為這個方案太慢了,不想等。

    方案三:派出大軍直接攻打洛陽,號令天下。

    這個方案楊玄感被楊玄感所採納,因為洛陽近在眼前,幾日就能到達,而且他也認為自己可以很輕易地將其拿下。楊玄感喜歡這種簡單快捷的操作。

    可事實上,洛陽並沒有那麼好打。楊玄感率大軍圍困洛陽多日,洛陽城仍紋絲不動,而隋煬帝的東征大軍便已迅速回師中原,突破了他的防線,形成了前後夾擊之勢。

    楊玄感只能解除對洛陽的包圍,緊急啟動方案二——西進關中,入據長安。

    錯誤三:不顧大局,任由情緒左右自己的判斷。

    在楊玄感撤離洛陽,率部西進潼關後,隋將宇文述、屈突通、來護兒、衛文升等人率大軍在背後拼命追擊。

    雖然楊玄感圍攻洛陽一無所獲,但若是能成功西取關中,日後還有翻盤的機會,只可惜這一計劃最終還是成為一個泡影。

    數日後,楊玄感進至弘農。弘農太守楊智積決定在此地纏住楊玄感,讓他無法西進。

    楊智積派了一些父老,出城攔住楊玄感的馬頭,說:“如今弘農兵力薄弱,防守空虛,很容易攻取。”

    楊玄感信以為真,馬上兵臨弘農城下。楊智積當即登城叫罵,誘他攻城。

    楊玄感暴跳如雷,不顧原有的制定方針,立刻命令士兵進攻,就算是李密對他的規勸也被置之罔聞。

    結果,楊玄感率部猛攻三天,毫無進展。等到楊玄感回過神來,宇文述的幾十萬大軍已經鋪天蓋地地殺到了,殺得楊玄感全軍覆沒。

    最後楊玄感和他弟弟楊積善徒步逃亡到了一個叫葭蘆戍的地方。

    在這裡,疲憊不堪、滿心絕望的楊玄感停下了腳步,對楊積善說:“我不能接受別人的殺戮和侮辱,你取我的性命吧。”

    當生命與尊嚴不可得兼時,貴族楊玄感選擇了後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泡澡對溼氣重有好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