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3
回覆列表
  • 1 # 狐雲

    常遇春,字伯仁,號燕衡,南直隸鳳陽府懷遠縣(今安徽省蚌埠市懷遠縣)人,元末紅巾軍傑出將領,明朝開國名將。

    首先常遇春是一個有遠見,有抱負的人,常遇春雖然出生在貧苦人家,但是他的戰略眼光不是一般人可以比的,在那個戰亂四起的年代,他早年曾經跟著一個名叫劉聚的人當過強盜,但是,他發現劉聚這個人,沒有理想,每天就是打家劫舍,他覺得自己跟著劉聚混下去沒什麼前途,所以毅然決然的離開了他,後來他遇到朱元璋,他悄悄考察過朱元璋軍隊的作風,和朱元璋的為人,覺得他是一個幹大事的人,所以他投靠了朱元璋,雖然一開始朱元璋並沒有重用他,但是他甘心當一個小卒子,等待著自己機會的到來。

    其次,常遇春非常勇猛,他敢打敢拼,並且懂得用腦子,很快從小兵當中脫穎而出,成為了朱元璋手下最得力的干將之一。可惜由於過於拼命,他只活到四十歲就去世了。死後被追封為開平王。

  • 2 # 才子八怪

    常遇春(公元1330年——公元1369年),字伯仁,號燕衡,綽號“常十萬”,南直隸鳳陽府懷遠縣(今安徽省蚌埠市懷遠縣)人。為人身材魁梧,猿臂善射,武力超群,朱元璋麾下得力戰將。

    公元1355年,朱元璋脫離郭子興後首戰攻佔和州,常遇春前來投奔,並宣告自己是衝著先鋒的位子來的。後來在採石磯一戰中,常遇春冒著矢石弓弩,率先開啟豁口,衝進敵陣奮勇拼殺,如入無人之境,朱元璋軍大勝元軍。戰後,朱元璋親自授予常遇春總督府先鋒之位!

    不久後,佔領應天府一帶的朱元璋與盤踞長江上游的陳友諒開戰,常遇春率部先後在九華山、龍灣大破陳友諒軍,殲敵數萬。

    公元1363年七月,朱元璋回師前往鄱陽湖一帶與陳友諒水師展開決戰。決戰中,陳軍猛將張定邊率艦船一路斬殺韓成、陳兆先等朱軍大將,直逼朱元璋旗艦,朱元璋座艦因轉舵太急擱淺,只能坐以待斃。這時,常遇春一箭正中張定邊,張定邊受傷回營,朱元璋因而逃過一劫。後來的決戰中,常遇春率小船藉著東北風火燒陳友諒艦隊,陳友諒慘敗而逃,後在湖口一帶被攔截的朱軍用冷箭射死!

    公元1366年,朱元璋以徐達為主帥,常遇春為副帥,統軍攻打張士誠。次年九月,張士誠老巢平江(今蘇州)被攻陷,張士誠敗亡!

    公元1367年十月,常遇春與徐達奉命北伐,收復山東。

    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應天登基,建立大明,年號洪武。同年四月,明軍在收復河南的過程中,在洛陽的塔兒灣與元軍遭遇。常遇春身先士卒,率部馳騁敵陣,大破元軍,並奪取了通往陝西境地的門檻——潼關要塞,史稱“塔兒灣大捷”。

    八月,明軍攻克元大都,後常遇春與徐達分路進軍山西。

    十二月,明軍攻克山西,元將王保保敗逃。

    洪武二年六月,與李文忠一起率軍北伐獲勝的常遇春在柳河川(今河北省龍關縣)暴病身亡,享年三十九歲。明太祖聞訊大震,厚葬常遇春於鐘山,並封常遇春長子常茂為鄭國公,次子常升為開國公。

    常遇春一生有勇有謀,每戰必克敵制勝,為明朝的建立立下了不朽的功勳,雖有“好殺降”之名,卻瑕不掩瑜,遺憾英雄英年早逝!

  • 3 # 醉愛侃足球

    常遇春一生的戰績就像他的名字一樣,從來沒有吃過敗仗,所以很多人把常遇春稱之為“常勝將軍”。只可惜,常遇春只活了40歲。常遇春常常說自己能率領十萬精兵橫掃天下,所以也有人叫他“常十萬”。

    雖然常遇春跟朱元璋混的時間不算長,加入時間晚,去世時間也早,但是他這個人在朱元璋手裡幾乎都是巔峰期。

    常遇春期初是因為貧窮和無奈幹起了強盜的行當,做強盜雖然衣食無憂,但是他並不滿足於此。

    至正15年,常遇春跑去投奔剛拿下和州的朱元璋,他手無寸功,一見面就開口要朱元璋給他一個先鋒官當。朱元璋可是見過大世面的人,狂人見多了,但是像常遇春這樣瘋狂的人,他倒是頭一次見到。朱元璋一開始還以為常遇春只是一個跑來混飯吃的難民,但是看對方身材高大魁梧,應該有一定的本事,所以最初只給了他一個小差事做。

    朱元璋很快就會發現,常遇春還真不是混飯吃的,他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的實力。

    有一次朱元璋帥軍攻打採石,他的水軍根本沒辦法靠近對岸的元朝軍隊,正當朱元璋著急的時候,常遇春開著小船衝了上去。朱元璋便大喊:你既然要當先鋒,就上吧!常遇春一人當先衝向岸邊的元軍,連殺數人,後面的戰友見狀也奮不顧身地衝了上去。

    由於朱元璋軍作戰勇猛,他們取得了此役的勝利,朱元璋對這個狂妄自大的常遇春有了更深刻的人生,他意識到,這是一個大將之材。於是,朱元璋直接把常遇春封為總督府先鋒。

    對於常遇春的勇猛,朱元璋後來還專門賦詩一首:

    當百萬之眾勇敢先登,摧鋒陷陣,所向披靡,莫如副將軍遇春信矣哉。

    常遇春不僅自己武藝高強,他還擅長水戰,指揮陸戰和騎戰也是一把好手,他能夠根據戰場上瞬息萬變的形勢作出最佳選擇,總是能夠找到最佳進攻時機,準確的說,常遇春就是一個軍事天才。

    但是,常遇春也有他致命的缺點,那就是嗜殺成性。俗話說,一將功成萬骨枯。幾乎所有的名將手裡都沾滿了無數人的鮮血,但是常遇春不一樣,他不僅殺敵無數,還殺了很多不該殺,甚至是無辜的人。因為常遇春喜歡殺降兵,殺俘虜。

    都說繳槍不殺,殺降不詳。可常遇春就不信這個邪,他幾乎每次都要把俘虜殺掉,如果低調的殺了,那倒也就罷了。常遇春不僅殺光俘虜,他還大張旗鼓的告訴對手,告訴世人,這些俘虜就是我殺的。

    當然,常遇春也有他自己的說辭,他認為此舉是為了震懾對手,激怒對手,讓對手膽寒和喪失理性。常遇春此舉有一定的成效,但是也給朱元璋帶來了極大的麻煩。一開始朱元璋的實力並不算強,他只想在各路豪強的夾縫中快速成長,但是常遇春太過於招搖的做法惹怒了陳友諒,也正是如此,朱元璋和陳友諒的決戰也就提前爆發了。

    在和陳友諒的決戰中,常遇春屢立戰功,在攻破元朝大度的戰役中,常遇春更是當居首功。

    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常遇春在率軍南歸的途中病死,享年40歲。這的確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的一大憾事,也是朱元璋最大的損失。

    對於常遇春的死,有人說是朱元璋因為其功高蓋主,也有人認為是因為他太嗜殺遭報應。其實,筆者認為常遇春應該是積勞成疾而暴病身亡的。由於常年征戰,常遇春又是一個喜歡身先士卒的人,他經常負傷,再加上居無定所、食無定時,身體可能早就被拖垮了,亞健康狀態的常遇春隨時都可能因為一次小小的風寒而喪命。

    常遇春死後,朱元璋命令畫師給常遇春繪製身穿龍袍的全身畫像,還再次賦詩祭奠他:

    朕有千行生鐵汁,平生不為兒女泣。忽聞昨日常公薨,淚灑乾坤草木溼。

    總之,常遇春是一個武藝高強,作戰勇猛且極有軍事天賦的人,他狂放不羈,光芒四射。在常勝將軍的光環之下,他也有自己的致命短板。常遇春一生對朱元璋忠心耿耿,死後被朱元璋厚葬,後世人對他的敬仰和好評也是連綿不斷,也算是不錯的結局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想問問各位大神,一個認識了6,7年的女性兄弟怎樣把她變成女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