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呂尚0122

    如果不用外援只用本籍貫的球員…那麼…論省份就不好說了,山東,遼寧,廣東,吉林…論地級市…廣州,大連,延邊,青島,瀋陽!

  • 2 # 憤世嫉俗的麥稈蟲

    其實很簡單,看看全運會足球成績不就知道了!上海咯,不過很多人會說這些人有幾個上海人,不過這些運動員從娃娃開始就在根寶基地吃在一起訓練在一起。可以說完全是上海培養的,你其他省不出一點力就要拿回去,我想誰都不會答應是吧!

  • 3 # 尤文英扎吉

    幾十年前基本不就是本身球員多嘛,外地球員流轉並不多,那時候誰厲害?山東,遼寧啊這還用問嘛,你看看到現在國家隊的山東遼寧的有多少?那地方就出好運動員沒辦法

  • 4 # 小燊9

    如果什麼?一個沒有可能實現的事,在這空想什麼?這假期太長,閒得慌嗎?一件能實現的事情或正在實現的事情再去“如果”那個結果吧,要不然的話,我覺得你想一下“如果”馬雲的錢都給了你你該怎麼花來得更會令你高潮

  • 5 # 隨你喜歡不喜歡

    這個問題確實是我們很多人都在說到的事情,都什麼年代了,我們的思維還如此落後不要說國內各省時間了,歐洲五大聯賽培養人的範圍早已經擴大到全世界,梅西幾乎算是巴薩養大的球星。而我們的球員們只是踢國內比賽賣力打了雞血,踢到國際上就成了瘟雞。我們的球迷基本上精力都用在地域之間互相攻擊。還是不要再提出這樣的問題了。

  • 6 # 儲能量

    其實國內也應該每年搞一個這樣的賽事,取消足協盃,因為現在各隊都不太重視足協盃,所以沒必要繼續舉行。況且沒有以省市為單位最高級別的比賽,各省對培養後備力量積極性不高,反證現在俱樂部球員都是買賣的,何必投錢,花時間去培養。要把現在俱樂部的競爭,轉上雙線競爭,一個是職業聯賽,一個是省市比賽,這樣各省都必須要投錢進去,而不是現在的全靠職業俱樂部投入。

  • 7 # 另類老師

    無知的人太多,如果只讓本地球員參賽,那麼能奪冠的只有遼寧。山東廣東湖北?呵呵,在開玩笑嗎。在職業化前,基本都是本地球員,湖北拿過冠軍嗎?只能算準強隊。廣東更是笑話,錦標賽時期,只拿了一次冠軍,廣東人還舔臉喊南粵北遼,誰給你們的勇氣?山東也只拿一次冠軍。除遼寧外,奪冠比較多的是北京八一。北京初期奪冠較多,主要是依靠政治支援。後來依靠土生土長的北京人,也只拿了兩次冠軍,八一是特殊性質,依靠軍隊編制可以全國選人,所以,真正依靠本地人強大的,只有遼寧

  • 8 # 土家菜根

    在中超聯賽賽場上,遼寧、山東和湖北是三大人才供應大省,如果中超只用本省球員,奪冠球隊也將在三個人才大省中產生,最有可能奪冠的則是遼寧,因為在外援主導進攻的中超聯賽,山東和湖北的中前場球員實力明顯偏弱。

    2019年共有140餘名湖北籍球員參加國內職業聯賽,其中參加中超聯賽的有40餘人。列出中超湖北籍球員18人大名單如下:

    門將2人,曾誠(恆大)、郭全博(國安)

    後衛6人,榮昊(泰達)、雷騰龍(國安)、梅方(恆大)、明天、羅毅(卓爾)、黃闖(建業)

    中場6人,李行(卓爾)、汪晉賢(一方)、嵩俊閔(魯能)、張稀哲(國安)、馮博軒、唐詩(恆大)

    前鋒4人,單歡歡(一方)、胡靖航(上港)、桂宏(富力)、黃家濠(斯威)

    山東省共有近200人參加職業聯賽,征戰中超的有40餘人。中超山東籍球員18人大名單如下:

    門將2人,劉震理(魯能)、李帥(申花)

    後衛7人,李建濱(一方)、鄭錚、劉洋(魯能)、賀慣(上港)、姜至鵬(華夏幸福)、張琳芃(恆大)、鄒正(富力)

    中場5人,鄭龍(一方),齊天羽、宋文傑(魯能)、王永珀(申花)、鍾義浩(恆大)

    前鋒4人,于大寶、王子銘(國安)、範曉冬(亞泰)、馬龍(青島黃海)

    遼寧省有近300人參加職業聯賽,征戰中超的有近百人。中超遼寧籍球員18人大名單如下:

    門將2人,王大雷(魯能)、劉殿座(恆大)

    後衛7人,馮瀟霆、李學鵬(恆大)、劉奕鳴(天海)、戴琳(魯能)、唐淼(富力)、金洋洋(華夏幸福)、楊善平(一方)

    中場6人,張文釗(人和)、鄭智、于漢超(恆大)、趙旭日、秦升、趙明劍(一方)

    前鋒3人,楊旭(天海)、譚龍(亞泰)、董學升(華夏幸福)

    從以上陣容看出,遼寧、山東和湖北三省中後場基本相當,而中前場進攻組合遼寧要強許多,如果只用本省現役球員,遼寧奪冠的可能最大。

  • 9 # 法理統一

    這是個偽命題,不知道題主的腦殼裝的是哪朝哪代的思維:首先,如果只用本省籍的球員,那還是中超嗎?哪還是職業聯賽嗎?所以,對就樣的問題只回復兩個字:呵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是不是不主動就沒有好結果?還是我成了備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