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詩夜城主
-
2 # 書法雅園
陸游,南宋著名詩人,一生作詩無數,流傳下來的也很多,有"小李白"之稱,陸游滿腹經綸,和眾多文人一樣,擁有滿腔的愛國熱情,當時南宋偏安一隅,陸游心中滿是憂心,心繫中原故土,如名句"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從他詩裡可以看出。雖然陸游以詩聞名,可是古代文人書法個個了得,賀知章、范仲淹、蘇軾、范成大等都能寫手好字。今天,就給和大家一起鑑賞陸游書法。陸游楷,行,草兼擅,其書法蒼勁有力,草書學張旭,行書學楊凝式,行筆優雅,例如,作品懷成都詩卷,作品情緒表現豐滿,有一種很自然的閒雅之情。和他詩文相互交印,所以,書法作品充滿了靈性與活力。由此可見,陸游的書法作品,完全可以傲視近現代多少俗氣的書家,富有有極高的藝術魅力。人品即書品,作為一名心繫天下,憂國憂民的文人,下筆自然和一般人不同,所以說,一個合格書法家,不是一天就寫寫字而已。雖陸游不以書法名世,書名被詩詞所掩。他的行草功力尤深,朱熹稱其書“筆札精妙,意致高遠”。張醜則說“書跡飄逸”、“字畫遒勁可愛”,都說的很精到。他運筆老道,快慢結合,以慢為主,時而急速揮毫,字一大一小,對章法佈局合理,可見其書法功力深厚。
-
3 # 中州耕牛堂主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陸游是南宋大詩人,也是一位書名家。但陸游不以書法名世,書名被詩詞所掩。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觀陸游之書法,其代表作為《自書詩卷》(八首)。他的行草功力尤深,朱熹稱其書“筆札精妙,意致高遠”。張醜也用四個字評價陸游的書法:“書跡飄逸”!
按照陸游的所說,他學書,草書學唐人張旭,行書學楊凝式。由此可見,陸游用筆是有傳統根基的。難能可貴的是,陸游的書法在傳統的基礎上有創新,形成了自己的書法風格,他把行草書寫出了“蛟龍出海”的磅礴氣勢,並與他的氣壯山河的愛國詩篇相互映襯。陸游的書法像他的詩詞一樣意境深遠,他常把“胸中磊落藏五嶽”用於草書,反映了書法中的浪漫主義精神。
晩年的陸游創作的《自書詩卷》,其用筆不拘成法,縱橫超逸,墨色濃淡得當,具有瀟灑遒勁,猶如“大舸波浪”的氣勢磅礴的自書詩稿,抒發了退居田園、隱而不屈的情操。
陸游雖沒被列入“宋四家”,並不代表他的書法水平比“宋四家”的書法水平低,而在某種程度上,陸游的書法完全可以與“宋四家”齊名,甚至還有超過“宋四家”的可能。我認為,陸游的書法沒列入“宋四家”原因是多方面的,並不只是取決書法水平的一個方面。
-
4 # 子衿書法
如何評價著名的大詩人陸游的書法成就?
陸游沒有在書法方面取得什麼成就。他的書法沒有獲過獎,也沒有他開課授徒教習書法的記載。更沒有他賣字致富的記錄。只是他的書法,透露著濃濃的詩人豪邁的性情,磅礴的氣勢,瀟灑遒勁。天真爛熳,得魯公之遺風。
陸游自言草書學習張旭,行書學習楊凝式。現存遼寧省博物館的一卷行草《自書詩卷》,是他八十高齡時所書。楊凝式書法行書得自於顏真卿。從這件作品中可以看到陸游的用筆,採用的就是顏真卿的筆法,老辣樸實,渾然天成。
陸游以其詩詞名世,書名被詩詞掩蓋。就像王羲之的書名,掩蓋了他其它方面的成就一樣。其實王羲之在政治上很有遠見,並且忠正愛民。陸游素有小太白之稱。詩詞作品近萬首。提到陸游,自然而然想到的是他的詩詞。知道他書法的人並不是很多。
書法在古代讀書人中,沒有人不會的。書法不是十分突出的人,很難留下書名。陸游確是個例外。即便是在當時,他的書法也不輸於蘇黃米蔡。只是他的詩詞太盛,書法之名被遮擋住了。
-
5 # 口小袋
陸游,南宋著名的愛國詩人,留下來有萬餘首詩,這當然是他一輩子的心血。另外他的唐婉的愛情也是家喻戶曉,這是一不小心成就了一個大IP。
對於書法呢,陸游也是非常在意的。今天翻了翻資料,發現他不但在意,還很自信。以下是他的詩句:
縱酒長鯨渴吞海,草書瘦蔓飽經霜。付君詩卷好收拾,後五百年無此狂。
放翁病過秋,忽起作醉墨。正如久蟄龍,青天飛霹靂。雖雲墮怪奇,要勝常憫默。一朝此翁死,千金求不得。
但是寫的再好,也是被詩名所掩,誰讓你的詩寫的太好了呢。當然,陸游的書法再好,對比古今大家,還不能算是一流,成就還是不能和他的詩比。
由於被詩名所掩,所以他的書法,尤其是他很自信的狂草,就基本沒有流傳。除了一些手札之外,陸游還是留下了一件自己的《自書詩稿》長卷,應該是他的晚年代表作了。陸游自己說他學的楊瘋子,但是我看他像很多宋人一樣,還是受蘇軾的影響最大。
-
6 # 易品書畫
陸游,重要的標籤是“南宋著名愛國主義詩人”,雖然他的書法書法名聲上不及“宋四家”,但本人覺得他的書法水平絲毫不差於他們,只是因為他的詩名太盛了,一直以來書名被詩名所掩蓋,直到明清時代人們才開始發現他的書法價值!
陸游是一個集學識、品性、情操與書藝為一身的大家。他初學顏真卿之中正節義,又學蘇東坡其堅韌灑脫;後學楊凝式,學其簡逸天真;再學張旭,學其豪放恣肆;到了晚年又重新學習晉人的清雋玄淡。由於官場上的不得意,壯志難酬,陸游把滿腔熱血化作一首首不朽的詩篇,有豪放有婉約,時而酒後在紙上作書,宣洩他心中的鬱悶,留下一副副書法佳作。
陸游的《自書詩卷》是其老年的代表作,此卷書法氣勢磅礴,瀟灑遒勁,老辣又天真,用墨濃淡相宜,形式不拘一格,章法錯落有致,是個難得的上乘作品。
-
7 # 洋洋流浪館
陸游(1125—1210年),字務觀,號放翁,山陰(今浙江紹興)人。
陸游(1125—1210年),字務觀,號放翁,山陰(今浙江紹興)人。
說到陸游,你可能想到“死去元知萬事空,家祭無忘告乃翁”或者是“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但你是否知道,陸游還是個書
詩詞上才華橫溢的陸游,在書法上是一位苦學派。他自述“燈下書成鐵硯穿”,他鑽研各書法大家,相容幷蓄,並有獨到見解,推崇宋四家的書法之餘,也同樣珍愛被宋四家曲解的張旭狂草。
有人嘲笑他:“學書五十年,其進不及寸。”陸游憤憤不平地說:“即今譏評何足道,後五百年言自公。”他堅信自己能成為一代書法宗師。面對時人輕視,更說:“一朝此翁死,千金求不得。”
南宋理學家朱熹評價其書法:“務觀(陸游字)筆札精妙,意致高遠。”明朝書畫收藏家張醜說:“放翁書跡飄逸……字畫遒勁可愛。”文徵明長子文彭則有言曰:“放翁在當時,不以書名,而遒嚴若此,真所謂人品即高,下筆自不同者也。”
陸游以一生握筆的堅韌,告訴世人一個熱愛書法的人該有的姿態。此後,提起陸游,想起的不應只有詩詞,還應有書法
-
8 # 金寶齋德進書法
陸游像
陸游字務觀,號放翁,山陰(今浙江紹興)人,生於北宋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卒於南宋嘉泰三年(公元1210年),享年85歲。
南宋偉大的愛國詩人陸游,一生寫詩近萬首,在中國詩壇上頗具影響,素有“小太白”之美譽。世人皆知其詩名,卻不知,陸放翁之書法亦大氣磅礴,不輸同時代的書法大家!
今人錢鍾書在《宋詩選注》中說:“愛國情緒飽和在陸游的整個生命裡,洋溢在他的全部作品裡;他看到一幅畫馬,碰見幾朵鮮花,聽了一聲雁唳,喝兒杯酒,寫幾行草書,都會惹起報國仇,雪國恥的心事,血液沸騰起來,而且這股熱潮衝出了他的白天清醒生活的邊界,還氾濫到他的夢境裡去。這也是在旁人詩集裡找不到的。”這一評價對陸游的創作來說是十分透闢、十分形象、十分中肯的。陸游作為一個偉大的愛國詩人,不僅僅在於他的作品表現出的愛國思想,首先他是一個意志堅定愛國戰士,他敢於不畏強暴地為了民族和人民的利益而鬥爭。他的詩篇是發自肺腑的聲音,是從血管裡流出的鮮血,是真情實感的外露,永遠催人奮進,鼓勵人們熱愛祖國,熱愛人民。
宋代集會、結社之風盛行,宋代文化發展在中國文學發展史上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印刷術的發達使書法家從單純的功能性書寫活動中解放出來,書法藝術特性被進一步強調。那些著名詩人,書法個個了得,賀知章、范仲淹、蘇軾、范成大、陸游等都能寫手好字。今天,咱們就給大家帶來陸游書法欣賞。
南宋初期,書法處於低迷狀態,高宗趙構親躬力行,傾心翰墨,開啟了南宋書壇之風,為南宋中後期書法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出現後人所說的“南宋四家”(陸游、朱熹、范成大、張即之)。“南宋四家”之中,張即之書名最顯,陸游以詩名顯,但其書法個性鮮明,朱熹則為理學顯,注重書法的實用功能,范成大書法多迎合時風。整個南宋的書法氣象低沉,風格單一、大家缺乏。陸游的書法代表南宋以來尚意之風。體現了南宋書壇的浪漫主義藝術傾向。 陸游坎坷的人生經歷,為他的詩詞、書法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與主題。陸游書法以行草書為最佳,楷書亦有深厚的功底。他的書法楷書取法顏真卿、歐陽詢,行書取法蘇東坡、黃庭堅、楊凝式與米芾,草書取法張旭、懷素與黃庭堅。其書學過程大致分為四個時期,即青少年時期、中年時期、壯年時期和晚年時期。他的書法綜合眾家之長,自成一體,其筆力雄健遒勁,字勢豪邁開張,章法大小錯落成趣、天真爛漫,主題鮮明品格高古,意境深邃。然而,其書法之中,亦包含一些怪異的成分,如通篇字跡大小差異懸殊,部分字上部小而下部大,字形拉長變異,撇畫重頓快出等。這是陸游複雜性格的表現,要充分理解他的書法,須從他的愛國思想、人生經歷、詩詞特點等方面,進行全面的分析
陸游的書札書法是其日常的詩、詞、文等的手稿、草稿,或是與親朋往來的書信,它們在當時並不是陸游精心創作的書法作品,而是以某種實用目的為前提的。經過歷史的沉澱,這些書札被保留下來,成為後人瞭解和研究陸游的重要文獻資料。僅從書法藝術的角度出發,這些日常書寫的書札是陸游書法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在不經意間完成,可謂是其"無意於佳乃佳"的代表,流露著陸游的真性情。
48歲的陸游從戎南鄭,歷時雖僅八個月,但對陸游一生產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影響。使其書法在創作理念上強調“藝外功夫”、書法思想上崇尚書貴瘦硬、藝術風格上以行草為主,他的書法在技法層面上亦發生了巨大變化。
回覆列表
不同於唐代書法的法度森嚴,五代與兩宋(北宋、南宋)更注重書法的意趣,唐代“尚法”,宋代“尚意”,在整個宋代時期,也誕生了許多書法大家,比如,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被稱之為“宋四家”,除了“蘇黃米蔡”宋四家之外,還有南宋的張即之、陸游……,
著名的大詩人,陸游的書法成就。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我國曆史上著名的大詩人,兼工書翰,在人們的印象中陸游是不以書法聞名,畢竟作詩才是他的興趣愛好,俗話說“術有專攻”,專心致志的做一件事,才會有所成就,書法藝術更是如此,可以這樣認為書法是學習起來最難的一門藝術,
又由於南宋與北宋的社會現狀不同,南宋偏安一隔,天下有識之士不能傾情於創作書法,所以有名家而無大家,陸游可稱之為書法名家,而不是書法大家,這也是他成不了“宋四家”的原因,即便如此,陸游的書法也有很高的藝術境界,其草書取法“草聖”張旭,行書取法五代時期的楊凝式,值得注意了,“宋四家”的書法也受楊凝式的影響,可見陸游的書法眼界及悟性頗為深遠,
所以陸游書法說不上是集眾家所長,相比起“宋四家”來說稍遜風騷,當然了,陸游的書法也有其自身的極強個性與高瞻遠矚的人生意境,其代表作品《成都感懷詩卷》筆札精妙,結字清勁可愛,豪氣凌雲,意境高遠,總而言之,陸游書法,筆法老到,揮灑自如,與詩文相輝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