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命運237570605

    我們北方是在年三十中午不能超過12點,意思就是過年了家裡都有小孩,說給老人不能到處轉了,在家過年,上墳還有一層意思,就是保佑自己的孫男弟女門平平安安,

  • 2 # 清散居士

    按照我們武安市陽邑鎮的風俗,三十當天上墳,沒有三十就是初一的頭天上墳。帶上香燭紙箔,帶上蒸煮好的供養,到先祖墳上祭奠一番,召喚先人回家過年。提現了一種農耕文化下的孝悌觀念、宗族觀念,是一個不錯的文化習俗,值得傳承!

  • 3 # 葉將晨

    我們湖北鄖西這邊風俗是這樣的

    講究的人

    提前都把香燭紙錢給買好

    大年30上午貼對聯後就開始抹紙

    抹紙還得跪著點跟香

    中午團年飯得給逝去的親人留一雙筷子

    一個碗,一個酒盅到滿

    吃飯的時候還要叫上逝去的親人名字

    然後才開始吃

    吃完後,下午就去上墳。

    我們這裡是30下午跟15下午去祭奠先人

  • 4 # 車城佛子

    鄂西北地區是大年三十的下午上墳,一般是吃完團年飯,稍做些許就開始去上墳,大部分時間都在3:00~5:00,上墳不光是要燒紙,更重要的點燈,就是點蠟燭(現在有使用電子燈),必須在天黑之前把墳前燈點亮。

    另一個需要上墳的時間就是正月十五元宵節的下午,時間和大年30都差不多,只需要在天黑之前把墳前燈點亮。

    春節期間上墳主要就這兩個時間。但是2019年春節是一個特殊的時間,因為根據農曆所說,2019年春節立春比較早(也就是為什麼2019年說是寡婦年,兩頭沒春),就在2018年大年三十的上午11:30立春,所以2019年春節上墳,我們是趕在大年三十上午11:30之前去的。

  • 5 # 廣堯

    襄陽地區,過年祭拜上墳,兒孫在大年除夕團年前,這樣做的目的就是接過世老人回家過年,每一位過世人都為家族的延續做出了貢獻,是為了感恩!上完墳,回家就開始貼春年,放鞭,吃團年飯!不能先貼對聯,再上墳,對聯一貼,過世人就回不來了!出嫁的兒女在小二十三上墳就好了!

  • 6 # Mars與Yhwh

    大年初一給祖先上墳的習俗,在全國漢族居住的地區都有流傳,但在四川,貴州、雲南等地比較集中。大年初一上墳跟清明節祭祖是有差異的,更確切一點的說法是“請祖先一起過年”。某些這一習俗儲存比較完整的地區的做法,大年三十下午,就要帶上香燭供品到祖先墳前,恭請歷代祖宗回家過年。然後,大年初一,又要帶上供品錢紙,將祖先送回墳地祭拜告別。寓意是在一年一度最喜慶的節日,不忘祖先之恩,共度佳節。所以,有些地區的人們稱大年初一上墳為“拜祖先”,清明節掃墓才稱為“上墳”。

  • 7 # 文之苑29

    回答了:春節應該是哪天上墳?這是什麼風俗?

    回答:我是河北遷安人。家鄉過年都有給去世的先輩祖宗上墳的習俗。一般是過年的前一天。即臘月三十過年,就是臘月二十九上墳。但今年有點例外,即提前兩天,臘月二十八。

    為什麼活人過年,卻先給過世的人上墳呢?意思就是給祖宗先輩們先過年,尊敬我們先輩。

    讓活著的人,後代人不忘過去,不忘祖先,用習主席話講就是“不忘初心”。繼承祖宗先輩的孝道傳統,教育後人。如果連自己的祖宗先輩都沒有,還談什麼為人民服務,報效國家呢?所以清明節、寒衣節、春節都要上墳。①發洩自身的苦衷。②祭祀祖先。③教育後人。讓後人發揚繼承優良傳統,做一個於國於家有用的人。後者是最重要的。

    2018年,過年上墳日稍有變動。多數人相互傳言,改在前兩天上墳,臘月二十八。是因為:2018年過年是臘月三十,這天交立春節氣,就是人說的打春。當地民俗有個講究,就是四立(立春、立春、立秋、立冬)前一天是“四絕”日,此日上墳,是對逝去的先輩大不敬,也是本輩人後輩人大不吉。這樣,就是2018年12月28日上墳。除此以外,仍是過年的先一天上墳。

    上墳這天,人們備上好酒好菜好飯,黃紙香陰票(假幣),煙花鞭炮。帶上孩子,燒香化紙,敬菸敬酒,一邊叼念說,過年了,先讓你們過,給你們帶來好酒好菜好飯,享用吧。也給你們送錢來了。你們活著的時候,困難,捨不得吃,捨不得穿,捨不得花。現在有了,你們亨受吧。我們趕上好社會,都富起來了,生活都很好的。就不用你們惦記了。放心安息吧!

    最後,點燃了煙花、爆竹,過年的氣息,先濃起來了。

    2019.2.22文之苑

  • 8 # 墨峰道人

    。祭祀乃起源於遠古時期,古人認為鬼神有很大的權威,能夠決定人們的命運,所以他們十分崇敬鬼神。他們把鬼神分為天神、地祇、人鬼三類,且以人鬼-祖先為祭拜的主要物件。他們認為祖先雖然過世了,靈魂仍然存在,可以降禍賜福與子孫,因此他們都排定日程,虔誠。中國數千年來承襲了祭祖的傳統,其中有著多重心理作用,其中至為重要的一種,便是飲水思源,因孝敬而祭祖。這種崇拜祖先的觀念一直延續到現今,形成我國文化的特色。春節祭祀先祖,是一項隆重古老的民俗活動。是中國傳統節日裡祭祖的四大節日。古時,這種禮俗很盛。因各地禮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異。

    1,國人有慎終追遠的傳統,過節總不會忘記祭拜祖先。

    2,祭祖的同時,有的地方也祭祀天地神靈。供品主要有三牲飯菜、三茶五酒等;由家長主祭,燒三炷香,叩拜後,祈求豐收,最後燒紙,俗稱"送錢糧"

    華夏子孫總不會忘記祭拜先人,春節也不例外。供奉食物或鮮花以表心意,是炎黃子孫普遍採用的儀式,上墳祭祖的,俗稱墓祭,主要是在墳地燒香、上供、叩拜。近代一般是到親人的墓地祭拜。古時,這種禮俗很盛。因各地禮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異,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將祖先牌位依次擺在正廳,陳列供品,然後祭拜者按長幼的順序上香跪拜。祭祖,多半做魚肉碗菜,盛以高碗,頗有鐘鳴鼎食之意。

    祭祖的形式或許因宗教信仰而不同,但紀念祖先的意義卻是相同的。春節家庭祭祀活動最主要的。因為列祖列宗的“在天之靈”,時時刻刻的在關心和注視著後代,緬懷自己的祖先,激勵後人。但因各地習俗不一,例如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都是在除夕夜子時前後祭拜,也有臘月二十九上墳的習俗(主要集中山區,有的祖墳離家有數十公里除夕時間上不允許當天上墳的)南方基本地方在初一早上開家門前祭拜或者去家族的祠堂祭拜;臺灣地區是在除夕午後,進行一年中最後一次祭拜祖先。也有少數地區例如陝西南部,在除夕和正月十五當天都要去墓地祭拜!

  • 9 # 山野遁士

    我是山東昌樂的,地處昌樂、安丘、臨朐三縣交界處。年前上墳,源於祭祖。祭祖是在宗祠舉行,年前到宗飼祭祖,然後把祖先請到家中過年,過完年後再送回。因文革對傳統的打擊與摧殘,宗祠蕩然無存,家譜也焚燒所剩無幾。然祭祖之心仍存,沒有祭祖場所,只得上林地去祭祖送吃喝錢糧,是為上墳。我們這裡是年前三天之內都行,點燃香,壓上墳頭紙,擺上酒盅,茶杯,碗,筷,雞,魚,肉,饅頭,水果,點心,煙,酒茶斟過三輪,燃香即盡,金寶,銀錠,錢糧焚燒,酒茶澆奠,再放鞭炮,後跪拜祖先。一般是中午飯前上墳。視死如生,就如同人們做席一樣的,視死者如生者,即是對祖先的緬懷,也是對逝者的敬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當初許下的願望真正實現了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