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神秘學星哥

    壽命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人類目前的壽命大約是70~80歲,排除意外之後,大多數人類都會在這個年齡段死去,其中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癌症,這個一會再談。

    1.自然選擇壽命理論

    早在18世紀初,歐洲的人類學者就提出了自然選擇的壽命理論,綜合了種群的數量,分佈,能耗,生存模式等因素。人們普遍發現,活動性越強的生物,其壽命越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昆蟲。我們都知道,蒼蠅等昆蟲的活動頻率是非常大的,它們每秒鐘振翅幾百次,不僅如此,蜂鳥的壽命也比其他鳥類更低。作為哺乳動物,兔子以及鼠類等心跳速度較快的種群,其平均壽命要低於貓和犬類。如果我們打個比方,通常就是,越懶的生命反而活得越久。

    2.能量衰減論

    瑞士心理學家卡爾榮格,提出過能量衰減理論,他認為,生命體的能量是呈現拋物線形狀的,出生以後逐漸上升,又在某一時段開始下降,最後歸於塵土。因為人類是一個完美的自組織系統,受精以後,相當於給你一個組織規則,你就開始成長,最後降生。但是人類到了老年時期,組織材料已經消耗殆盡,也就是我們說的幹細胞,此外,大腦細胞也已不再產生,這很可能是衰減的原因。

    3.長壽基因

    長壽基因實際上是人造概念。我記得是曾有一個德國團隊,比較了幾千名德國和日本老年人的基因組成,結果發現,長壽的老人群體經常出現SIR2變異基因,因此,這個基因被認為可能是長壽因素之一。但是請你注意,這只是一個相關性研究,在科研中,相關研究是不能證明因果關係的,因此,長壽基因真正是否存在,還有待進一步考證。隨著最近賀建奎的基因編輯實驗事件發酵,我認為後續的人類基因研究將會減速,但同時也會更加規範。實際上,癌症也是基因變異的表達結果,某種程度上來說,是我們基因調控閥門鬆動的產物。

  • 2 # 168328212

    活的越久人越痛苦,有時候就想死。就像洞察人世一樣,世事看的太透真的很痛苦。我有時候很想給自己一瓶二鍋頭,醉了就不要醒過來

  • 3 # 小河651

    無聊,好多人還生活在水生火熱之中,不去關心人具體的矛盾,總問些不著生活邊際的問題,這些問題科學家們會告你的,不用你問!明白!

  • 4 # 醫師禚

    其實這個問題並不無聊,早在2005年, 美國Science雜誌在慶祝創刊125週年時, 就向全球的科學家徵集了125個有待解答的問題,其中的一個重要問題是“How much can human lifespan be extended?”[1] 翻譯為中文的意思為“人類壽命到底能延長多久?”。也就是題主詢問的人類壽命的極限是多少!這個問題個人無從解答,也看到相關的解答並不是特別的學術專一,於是小加我就特地查閱相關文獻以供參考。根據188個國家1993年到2013年的健康壽命和306種疾病分析結果顯示,全球的平均壽命延長了6.2年,由於慢性病的增多多數國家的疾病譜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健康壽命延長了5.4年,對於發達國家來講預計2050年,平均壽命可以達到95歲[2]。傷殘調整壽命年(DALYS)是指從發病到死亡所損失的全部健康壽命年,包括因早死所致的壽命損失年和傷殘所致的健康壽命損失年兩部分

    紅色代表傳染病,嬰兒,營養原因;呈下降趨勢

    藍色代表非傳染性慢性病;升高趨勢

    淺綠色表示戰爭;波動不大。

    而我國的情況與其他發展中國家類似,從1949年的平均壽命35歲,到2010年人口普查的74.8歲,再到2015年底達到76.4歲(以上資料來自國家統計局的公開資料),壽命的延長是必然趨勢,主要歸因與以下原因:

    即使這樣人的生命仍然無法無限延長,這與人類作為生物物種的基本特性——最高個體壽命有關。

    那人的極限壽命是多少呢?

    法國人珍妮·路易·卡爾曼享年122歲,全球學術界公認資料最為詳實的長壽老人。

    人類極限壽命的答案看來也只能停留在120歲左右。

    長壽基因真的存在,不再像神話故事中的仙丹如此神秘。

    長壽基因嚴格的講是“長壽相關基因”,他的職責並不是專一負責長壽功能的基因,而是具有多種生理功能。例如:

    這是一個嚴肅的科學問題並不是無聊獵奇,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樂觀的心理狀態,維護良好健康的生活環境,長壽真的不是一件遙不可及的事情。

    我是小加,健康知識的傳播者,希望對各位有幫助!

    參考文獻

    [1]Couzin J. How much can human life span be extended. Science. 2005. 309(5731): 83.

    [2]Murray CJ, Barber RM, Foreman KJ, et al. 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 (DALYs) for 306 diseases and injuries and healthy life expectancy (HALE) for 188 countries, 1990-2013: quantifying the epidemiological transition. Lancet. 2015. 386(10009): 2145-91.

    [3]Li Y, Wang WJ, Cao H, et al. Genetic association of FOXO1A and FOXO3A with longevity trait in Han Chinese populations. Hum Mol Genet. 2009. 18(24): 4897-904.

    [4]Flachsbart F, Caliebe A, Kleindorp R, et al. Association of FOXO3A variation with human longevity confirmed in German centenarians.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09. 106(8): 2700-5.

  • 5 # 秦浚川

    人的極限壽命科學家多數認為可達125歲左右,其依據多為哺乳動物壽命可達發育年齡的5倍左右。但這種宏觀統計尚無嚴密科學證據,只是大約如此,壽終的原因是各器官衰竭。長壽基因並不存在,但與長壽有關的基因有數十上百個,如抗動脈硬化基因多於六個,抗腫瘤基因多於2O個,抗氧化,增強免疫基因等等,此外所有與長壽相關基因它是動態變化的,如抑癌基因在不良環境中可變為致癌基因,因此不可固定化認為長壽相關基因只是與長壽有關,也可能導致短壽,所以飲食營養,生活習慣,環境汚染,合理運動心理狀態等與長壽相關基因有密切聯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分享一下撿漏的心情?撿的最大的漏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