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宇宙之外美協畫家正果
-
2 # 畫家孟玉峰
當代美術的侷限就是對科技的依懶性。
美術作為一個藝術種類,有著其特殊性,一個畫家如果要創作一幅好作品,首先要了解所描繪物件的形體以及精神內涵。一個物體或人物的外形也是體現了其內質,是內涵在外表的表露。首先畫家要實地考察,瞭解物件,解析物件的氣質以及氣韻。
就拿人物畫來說吧,你沒見過本人,不瞭解其性格特點,其所處環境以及本人職業愛好等,你就不會從手法色彩和構圖等方面去輔助你體現突出人物職業個性,沒有這些體驗,單純從圖片去描繪,只能是一個呆板外形,一個沒有靈魂的空殼。
一個農名氣質你要畫成科學家,一個教室形象的你要他去工地,一個北方人沒見過桂林山水卻要畫水鄉,這隻能是用筆描一個物體而已,怎稱創作呢?
很多,曾經的畫家,以前揹著畫夾寫生,如今是挎著相機周遊。一個字"懶‘’,沒有了敬業精神。
當代畫家,太依賴於網路素材,照片的取材,也就是失去了生活體驗。畫家本人也就將自己的靈魂交給了機器。
-
3 # 雲一朵
世界當代美術走入一個迷宮,走來走去又走回,總跳不出這個圈,亦步亦趨、思想僵化是主因,就象中國武術一樣,各家拳已形成自己的套路、程式化,美術程式化也亦然如此,彷彿盧梭、米勒必須是現實主義畫派畫家,莫奈、馬奈、雷諾阿的畫必須是印象派的畫,而不是別的。這個沒錯,可錯就錯在現代人入哪派畫系就終生對自己的藝術鼻祖頂禮膜拜,一生循返往復的仿摹門派大師的作品,創作也必須保持風格一致,不敢越雷池半步,那些臨摹的,誰仿的離大師作品差距越小,誰離大師級別就越近。就算你臨的與大師作品別無二致,你的畫也不是真品,你也不是大師,你的畫頂多算個高仿贗品,又能咋樣?也照樣沒名,象你一樣、甚至比你高的高手多如牛毛!都是被因循守舊害了的一代人,這是大師的悲哀嗎?不!這是時代的悲哀,是各門大師的徒子徒孫們遵守門規師道自願被大師捆住手腳,可大師並沒有讓他們這麼幹!記住一句話,也是能拯救現代美術的靈丹妙藥,這句話就是:要想藝術不死,必須繼承,又要不斷合理突破和發展!類事同理者鑑!
-
4 # 都市風景線
藝術無境界,特別是中國書畫藝術,以水墨來展現出中國藝術,當今社會現在出現一些xx大師,世界名家,中國藝術名家大師,中華xx一支筆等等,急功近利,出現了亂寫亂畫,張牙舞爪的江湖藝人。
-
5 # 泓厓子兮
概括來講:
①重形象,輕觀念。
形象氾濫,一點都不誇張,尤其網際網路時代,圖式化資訊爆炸,目不遐接。觀念極限,要麼程式化或流派化,要麼極端個性化以至異類,歸根結底,文化素養缺乏,即缺少有思想的藝術家或藝術作品。
②重技法,少精神。
技法繁縟,一點更不誇張,尤其新技術革新日新月異,任何藝術門類或藝術品種,技法名目繁多,數不勝舉且很容易變法,尤其所謂的創新驅動,更引無數創作過分追求技法創新,甚至唯技法至上。缺少美術的精神追求,尤其時代的思想情感注入不夠,老想突破時空,卻往往掉進空洞的精神世界裡不能自拔,造就一大批“神經病"的藝術家、藝術作品與藝術欣賞群體。
形而上為道,形而下為器。然而,形而上為道,誤為純粹藝術,形而下為器,誤為實用藝術,純粹比實用高階,是古今中外的重大誤導。何為純粹,何為實用?如同中國畫必配書法,繪畫比工藝高階等誤導說法。如此,藝術家創作容易過分追求所謂的道,甚至放棄應有的器,結果是“道可道,非恆道”、名可名,非恆名”。藝術家既不象藝術家,又不象思想家,也不象哲學家,更不象詩人,得了個“四不象"。
④重跨界,少專注。
跨界成為時髦,放之四海而皆準。國畫畫得象油畫,油畫畫得黑白山水,凡入材美,任何門類都用,凡工巧美,任何門類都玩。能畫國畫必是書法家,既精工筆又精通油畫才牛,能畫油畫又能畫漆畫,能玩漆藝又能玩漆畫,才牛。能專注花鳥或人物的能有突跛前人的有幾個,沒法突破就跨界;能專注堆漆技法去演繹漆畫的能有幾個。專注成為當代藝術的稀缺品,甚至成為許多藝術家遙遠的夢想!
-
6 # 魚和
當代畫家過份地依奈網路和照片為素材,不作深入細緻的寫生體驗,而急功近利。靠權力及影響提升自己,不靠作品,完全一個江湖客的觜臉。
-
7 # 牛歌書法536
我今天與朋友一道去淘畫(八駿圖),老師的畫有標幾十萬 ,也有幾千的,我就不由的上前問了問老師,“為什麼你畫出的畫價格懸殊這麼大呢?”老師說,“這些低價位的畫一般都是朋友送朋友了,銷售量還可以;高價位的是入過書冊的 ,要此畫者都是懂畫的人。”
我思量了半天,也拿了幅低價位的
-
8 # 清影無痕1
當代美術最大的問題就是理念大於實際,自從把架上繪畫當做一種類似工藝美術的時候,藝術家就開始像哲學家一樣,探討人性,探討社會,但是由於表現形式太過於超前,有點脫離群眾,在沒有解說的情況下就是接受過過藝術培訓的人很難理解,再這樣的環境下很容易出現一堆濫竽充數的人,也很容易在資本的運作下被動的濫竽充數。如果你說的是國內的話那麼問題就是大環境與國際脫節有點嚴重,思想太保守,作品手法大多比較傳統,思想比較開放的藝人並沒有得到大環境的認同
-
9 # 蔣大韓
美術是意境相結合以抽象性質發揮的,它可以陶冶情操,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使人進入一種超越自我,淡溥功名,給人高尚行為以推動社會文明進步。
歷史上把美術置於一個全方位的歷史座標中進行評判,它與歷史發展各個側面有著緊密相聯的關係,美術主張任何作品都存在了反映當時的社會,也推動了社會的進步。由於美術是由一個個美術家創作,也突出了藝術家的替在意識,以一定的物質材料,塑造可觀的平面和立體形象,以反映客觀世界和表達對客觀世界的感受,因此,美術又稱作造型藝術,視覺藝術,空間藝術。
當代藝術,顛覆傳統藝術概論,使藝術失去定義,失去對事物,材料應有的尊重態度,而採取自然殘暴的姿態,非手工化藝術脫離古典藝術的概念,失去藝術的自然規律。
商業性制度運作,作品的重要性也不復存在,而是與人物的實際性相結合,構成一種交易,達到某種目的。
當今社會風氣,嚴重影響藝術的創作,只有提高藝術的概念,發展空間,利用民間的情懷,格局,走向,壯大民族文化,發展文明的藝術。
-
10 # 筆畫丹青
全盤西化式的教育,想用西畫來改革創新國畫,終究是不可能的。傳統國畫需要深厚的文化功底。還沒讀過幾天書,就敢稱大師。
回覆列表
大概其看,似乎當代人浮躁,藝術很亂,問題很多。其實,藝術的本來面目就是多樣性的。一樣了就成了一個標準,就不是藝術了。亂中取勝,才是藝術的本來規律。至於過去的大師,我們似乎認為只有大師的作品才算藝術,那沒錯,但不是隻有,大師的作品畢竟也是過去時了。所謂大師風格也很不同,大師是多少帶人淘汰剩下的,水平高毫無疑問。但是今人的各種探索,無疑都是寶貴的,今人的觀念也一定與過去不同,我們的時代已經是量子計算通訊的時代,抵達火星的時代,我們當代人乃至未來的人對藝術的理解與過去一定有天壤之別,藝術表現的形式,以及什麼是藝術的,都會巨大不同。我們唯一的選擇,就是放寬心,多包容,樂觀看待現在和未來,而不是輕易否定當下。附我的小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