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孩子哭泣,家長應該如何應對,這對所有的家長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特別是對於低月齡的嬰幼兒家長,沒完沒了的哭泣,怎麼哄都不行,簡直就是災難現場!
其實,應對小孩哭泣,沒有想象中那麼難,家長首先要做到冷靜,不能自己先亂了陣腳,只要根據不同年齡段嬰兒的發育和心理特點,對症下藥,找出小孩哭泣背後的“潛臺詞”,也就得到了開啟這個難題的鑰匙。
一、低月齡嬰兒哭泣應對方法。
面對低月齡嬰兒的哭泣,新手爸媽經常由於沒有經驗而乾著急,不知道怎麼解決。其實,低月齡嬰兒哭泣的應對方法要比大孩子容易多了,原因不外乎幾類,只要父母細心觀察,就能對號入座。
第一類是生理需求。
小寶寶尚未習得語言,與外界交流唯一的方法就是哭泣。正常情況下,小寶寶如果身體健康,哭泣的大多數原因都是生理需求。比如餓了、渴了、困了。
不少人會建議從哭聲的大小長短音高來判斷背後的原因,樂媽覺得,並沒有必要搞得那麼複雜,而且每個小孩脾性不一樣,同樣是餓了,一個可能嚎啕大哭,一個可能小聲哽咽,靠哭聲來判斷看似專業,其實可操作性 不強,並且由於個體差異,存在較大誤差。
最簡單的辦法是,看小孩的行為反應,寶寶的內在需求我們可能無從得知,但是行為是心理的外在表現,通過觀察小孩的動作,我們可以判斷出小孩哭泣的原因。並且有關鍵的一點需要留意,如果是生理原因哭泣,那麼在生理需求得到滿足後,寶寶就會停止哭泣。
如果懷疑寶寶餓了,或者渴了,家長可以嘗試用手指碰碰她的嘴角。如果寶寶立刻把臉轉過來,試圖來吃你的手,那麼就基本可以判斷寶寶餓了或者渴了,一般給他餵食之後他就會停止哭泣。
如果寶寶困了,那他會表現得有些煩躁不安,而且大多數寶寶會出現抓頭髮、揉眼睛、挖耳朵的動作,這時候家長可以關了燈,保持房間的安靜,輕輕拍拍他,讓他睡覺。(關於睡覺,樂媽有太多要說,篇幅關係,只強調一點,不要抱睡,抱睡習慣了,後續很長一段時間睡眠習慣會很不好,非常難照看。)
第二類是心理需求。
心理需求簡單說就是寶寶無聊了,想人陪她玩了,想要抱抱了。樂媽建議,可以在寶寶小床上方掛上音樂床鈴(記得定期調換位置),可以在圍欄上掛上小玩偶(注意要避免小部件被寶寶吞食,避免帶狀物體纏繞),寶寶自己躺著的時候可以自己看著玩,不會太無聊。另外父母也要多拿一些搖鈴跟寶寶互動,豐富的外界刺激有利於寶寶大腦的發育,當然,樂媽不建議說寶寶一哭了就趕快抱起來哄,這樣習慣了之後,寶寶會放不下手,整天黏在身上,大人累不單止,小孩也少了很多獨立觀察的機會,對觀察力和獨立性的鍛鍊都沒有好處,並且小寶寶整天抱著,也不利於他脊椎的健康發育。
第三類是感到不適或者生病。
如果寶寶不想吃,不肯睡,不要玩。那麼就要考慮他是不是感到不適或者生病。 首先看看寶寶尿褲會不會溼了,有些寶寶對尿褲溼表現出0容忍度,一旦溼了就得換。 其次看看寶寶是不是太熱或者太冷。寶寶的體溫調節能力尚未發育完善,不能單靠摸手來判斷,也不能用大人的感覺來判斷。最好的方法是摸摸小孩背部接近脖子的地方,如果流汗就說明寶寶太熱,涼了說明寶寶冷。特別需要強調一點是,不要靠打噴嚏來判斷寶寶太冷,小寶寶鼻腔比較敏感,一旦有東西進入鼻孔,甚至是小小的灰塵,也可能引起打噴嚏,並不意味著寶寶太冷或者感冒,一味加衣服,只會增加他的不適。 如果寶寶排除了各種原因還是哭鬧不停,並且哭得很強烈,那就要考慮寶寶是不是生病了。應該看看寶寶是不是有嘔吐、腹瀉、發燒等症狀,如果有的話最好及時帶寶寶看醫生。
二、大寶寶哭泣應對方法。
大寶寶指能用語言交流的寶寶,也包括聽得懂,但是不會說話,或者說話不明朗的寶寶。 針對大寶寶的哭泣,處理上與小寶寶有區別。
一是大寶寶已經具備一定的溝通能力,對於需求他基本能夠表達出來,家長不用靠猜測,要鼓勵孩子表達。
對於哭泣的處理方式是,鼓勵他說出來,逐漸用語言代替哭泣,可以告訴他,“小寶寶不會說話才需要哭,你已經長大了,能夠說出來了!”反覆灌輸這個觀念,並且在小孩能夠用語言表達自己需求的時候,及時表揚他,能強化他強化這種行為,減少哭泣。
二是大寶寶的哭泣內涵要比小寶寶多很多,不能無限度滿足他的無理要求。
這個階段的寶寶哭泣,除了基本的需求之外,經常夾雜著更加複雜的情緒和目的。別看小孩小,其實小孩是最擅長察言觀色,並用哭泣來操作父母的小惡魔,不達到目的誓不罷休。
比如說他哭鬧著想要拿茶几上的擺設來玩,家長們傾向把東西都藏到小孩拿不動的地方。家長們卻不知道,這樣就錯失了一個培養他規矩的好機會。其實為什麼很多家有小孩的家庭在小孩雙手能觸及的地方都是不敢放東西的?原因是小孩不聽話,一定要拿來玩?不!答案是,因為小孩沒有學會什麼是界限。
樂媽建議是,把危險東西收起來,其他的東西該放在哪裡就放在哪裡。問題的關鍵不在寶寶不聽話,而是在於寶寶沒有學會什麼能玩什麼不能。這個規矩很重要,很多事故的發生都是這個原因造成的,因為我們不可能24小時把眼睛盯在小孩身上,一個不留神他就可能打翻熱水壺,一個轉身他就去玩插座。樂媽覺得,必須要明確告訴小孩子,家裡什麼東西是可以玩的,什麼東西是必須小心拿放的,什麼東西是絕對不能碰的。這個任務看起來難,但操作起來其實很容易,關鍵就是不要讓小孩的哭聲操縱你!
當寶寶拿起茶几上的電視遙控往地上摔的時候,立刻制止他,告訴他遙控是用來控制電視的,然後把遙控放回原位。這時候,如無意外,寶寶必定會再去拿,家長看著他,如果他是用來對著電視按就讓他拿,如果他繼續拿起來摔,那麼立刻制止,然後再把遙控放回茶几上。這個時候,正常寶寶就大哭大鬧起來了。這時候家長不用生氣,應該慶幸,機會來了,因為寶寶發現界限了,發現權威所在了,好了,這個時候就是立規矩的最好時刻了。再次明確告訴寶寶,遙控是用來遙控電視的,不能摔。然後用其他玩具吸引寶寶的注意力,月齡小一點的會比較容易被轉移注意力,忘記了剛才的不愉快,開心玩其他去了,大一點的寶寶注意力沒有那麼容易轉移,可能什麼都不要,一個勁地大哭,那麼家長就當沒事發生一樣,讓他哭,讓他知道,不行就是不行,哭鬧沒有任何用。等到哭得差不多了,把他抱起來,好好安慰一番,然後再告訴他遙控的用途,再帶著他去做做其他開心的事情。小孩子都很聰明的,一旦他發現一哭二鬧三上吊沒有效果之後,他就不會再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了,一般規矩只需要哭幾次就能立起來了。也能減少小孩以後為了得到東西而無理哭鬧的行為。
面對孩子哭泣,家長應該如何應對,這對所有的家長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特別是對於低月齡的嬰幼兒家長,沒完沒了的哭泣,怎麼哄都不行,簡直就是災難現場!
其實,應對小孩哭泣,沒有想象中那麼難,家長首先要做到冷靜,不能自己先亂了陣腳,只要根據不同年齡段嬰兒的發育和心理特點,對症下藥,找出小孩哭泣背後的“潛臺詞”,也就得到了開啟這個難題的鑰匙。
一、低月齡嬰兒哭泣應對方法。
面對低月齡嬰兒的哭泣,新手爸媽經常由於沒有經驗而乾著急,不知道怎麼解決。其實,低月齡嬰兒哭泣的應對方法要比大孩子容易多了,原因不外乎幾類,只要父母細心觀察,就能對號入座。
第一類是生理需求。
小寶寶尚未習得語言,與外界交流唯一的方法就是哭泣。正常情況下,小寶寶如果身體健康,哭泣的大多數原因都是生理需求。比如餓了、渴了、困了。
不少人會建議從哭聲的大小長短音高來判斷背後的原因,樂媽覺得,並沒有必要搞得那麼複雜,而且每個小孩脾性不一樣,同樣是餓了,一個可能嚎啕大哭,一個可能小聲哽咽,靠哭聲來判斷看似專業,其實可操作性 不強,並且由於個體差異,存在較大誤差。
最簡單的辦法是,看小孩的行為反應,寶寶的內在需求我們可能無從得知,但是行為是心理的外在表現,通過觀察小孩的動作,我們可以判斷出小孩哭泣的原因。並且有關鍵的一點需要留意,如果是生理原因哭泣,那麼在生理需求得到滿足後,寶寶就會停止哭泣。
如果懷疑寶寶餓了,或者渴了,家長可以嘗試用手指碰碰她的嘴角。如果寶寶立刻把臉轉過來,試圖來吃你的手,那麼就基本可以判斷寶寶餓了或者渴了,一般給他餵食之後他就會停止哭泣。
如果寶寶困了,那他會表現得有些煩躁不安,而且大多數寶寶會出現抓頭髮、揉眼睛、挖耳朵的動作,這時候家長可以關了燈,保持房間的安靜,輕輕拍拍他,讓他睡覺。(關於睡覺,樂媽有太多要說,篇幅關係,只強調一點,不要抱睡,抱睡習慣了,後續很長一段時間睡眠習慣會很不好,非常難照看。)
第二類是心理需求。
心理需求簡單說就是寶寶無聊了,想人陪她玩了,想要抱抱了。樂媽建議,可以在寶寶小床上方掛上音樂床鈴(記得定期調換位置),可以在圍欄上掛上小玩偶(注意要避免小部件被寶寶吞食,避免帶狀物體纏繞),寶寶自己躺著的時候可以自己看著玩,不會太無聊。另外父母也要多拿一些搖鈴跟寶寶互動,豐富的外界刺激有利於寶寶大腦的發育,當然,樂媽不建議說寶寶一哭了就趕快抱起來哄,這樣習慣了之後,寶寶會放不下手,整天黏在身上,大人累不單止,小孩也少了很多獨立觀察的機會,對觀察力和獨立性的鍛鍊都沒有好處,並且小寶寶整天抱著,也不利於他脊椎的健康發育。
第三類是感到不適或者生病。
如果寶寶不想吃,不肯睡,不要玩。那麼就要考慮他是不是感到不適或者生病。 首先看看寶寶尿褲會不會溼了,有些寶寶對尿褲溼表現出0容忍度,一旦溼了就得換。 其次看看寶寶是不是太熱或者太冷。寶寶的體溫調節能力尚未發育完善,不能單靠摸手來判斷,也不能用大人的感覺來判斷。最好的方法是摸摸小孩背部接近脖子的地方,如果流汗就說明寶寶太熱,涼了說明寶寶冷。特別需要強調一點是,不要靠打噴嚏來判斷寶寶太冷,小寶寶鼻腔比較敏感,一旦有東西進入鼻孔,甚至是小小的灰塵,也可能引起打噴嚏,並不意味著寶寶太冷或者感冒,一味加衣服,只會增加他的不適。 如果寶寶排除了各種原因還是哭鬧不停,並且哭得很強烈,那就要考慮寶寶是不是生病了。應該看看寶寶是不是有嘔吐、腹瀉、發燒等症狀,如果有的話最好及時帶寶寶看醫生。
二、大寶寶哭泣應對方法。
大寶寶指能用語言交流的寶寶,也包括聽得懂,但是不會說話,或者說話不明朗的寶寶。 針對大寶寶的哭泣,處理上與小寶寶有區別。
一是大寶寶已經具備一定的溝通能力,對於需求他基本能夠表達出來,家長不用靠猜測,要鼓勵孩子表達。
對於哭泣的處理方式是,鼓勵他說出來,逐漸用語言代替哭泣,可以告訴他,“小寶寶不會說話才需要哭,你已經長大了,能夠說出來了!”反覆灌輸這個觀念,並且在小孩能夠用語言表達自己需求的時候,及時表揚他,能強化他強化這種行為,減少哭泣。
二是大寶寶的哭泣內涵要比小寶寶多很多,不能無限度滿足他的無理要求。
這個階段的寶寶哭泣,除了基本的需求之外,經常夾雜著更加複雜的情緒和目的。別看小孩小,其實小孩是最擅長察言觀色,並用哭泣來操作父母的小惡魔,不達到目的誓不罷休。
比如說他哭鬧著想要拿茶几上的擺設來玩,家長們傾向把東西都藏到小孩拿不動的地方。家長們卻不知道,這樣就錯失了一個培養他規矩的好機會。其實為什麼很多家有小孩的家庭在小孩雙手能觸及的地方都是不敢放東西的?原因是小孩不聽話,一定要拿來玩?不!答案是,因為小孩沒有學會什麼是界限。
樂媽建議是,把危險東西收起來,其他的東西該放在哪裡就放在哪裡。問題的關鍵不在寶寶不聽話,而是在於寶寶沒有學會什麼能玩什麼不能。這個規矩很重要,很多事故的發生都是這個原因造成的,因為我們不可能24小時把眼睛盯在小孩身上,一個不留神他就可能打翻熱水壺,一個轉身他就去玩插座。樂媽覺得,必須要明確告訴小孩子,家裡什麼東西是可以玩的,什麼東西是必須小心拿放的,什麼東西是絕對不能碰的。這個任務看起來難,但操作起來其實很容易,關鍵就是不要讓小孩的哭聲操縱你!
當寶寶拿起茶几上的電視遙控往地上摔的時候,立刻制止他,告訴他遙控是用來控制電視的,然後把遙控放回原位。這時候,如無意外,寶寶必定會再去拿,家長看著他,如果他是用來對著電視按就讓他拿,如果他繼續拿起來摔,那麼立刻制止,然後再把遙控放回茶几上。這個時候,正常寶寶就大哭大鬧起來了。這時候家長不用生氣,應該慶幸,機會來了,因為寶寶發現界限了,發現權威所在了,好了,這個時候就是立規矩的最好時刻了。再次明確告訴寶寶,遙控是用來遙控電視的,不能摔。然後用其他玩具吸引寶寶的注意力,月齡小一點的會比較容易被轉移注意力,忘記了剛才的不愉快,開心玩其他去了,大一點的寶寶注意力沒有那麼容易轉移,可能什麼都不要,一個勁地大哭,那麼家長就當沒事發生一樣,讓他哭,讓他知道,不行就是不行,哭鬧沒有任何用。等到哭得差不多了,把他抱起來,好好安慰一番,然後再告訴他遙控的用途,再帶著他去做做其他開心的事情。小孩子都很聰明的,一旦他發現一哭二鬧三上吊沒有效果之後,他就不會再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了,一般規矩只需要哭幾次就能立起來了。也能減少小孩以後為了得到東西而無理哭鬧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