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方圓居文化

    柳公權和他的書法特點

    柳公權(778~865),字誠懸,京兆華原(今陝西耀縣)人,唐代著名書法家,後世往往把他和顏真卿的書法並稱為“顏筋柳骨”。他聰穎好學,精通音律,能詩善賦。31歲進士及第,之後一直做著比較低階的官吏,直到書法成就廣受讚譽才開始他漫長而通達的仕途生涯。柳公權一生共侍奉過七位皇帝,先後擔任過秘書省校書郎、諫議大夫、工部侍郎等職,鹹通六年卒於家,終年88歲。他不僅工於書法,且性情耿直,敢於直言進諫,為後世留下了“心正則筆正”的“筆諫”故事。

    柳公權的書法源自家學,他的族兄柳宗元善書法,但終因詩文成就太高而致書名不顯,柳公權受其影響,遠追鍾爵、王羲之的筆法,近仿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的體態,最後從顏真卿書法中化出,逐漸形成“柳體”的獨特風貌。他在用筆上吸取了北魏碑刻作品的犀利,下筆斬釘截鐵,乾淨利落;在結體上又借鑑吸收了歐、虞中宮緊縮,峭拔險峻的特徵,瘦硬勻稱,結構十分嚴謹,不隨性任意。在整體氣勢上,他更多的受到顏真卿的影響,但他不落案白,化顏真卿的豐脾為瘦勁,使法度更為嚴謹,真正做到了“法度森嚴”。正如蘇軾所說:“柳少師書本出於顏,而能自出新意。”(《東坡題跋》)柳公權傳世楷書作品很多,影響較為廣泛的有《玄秘塔碑》、《神策軍碑》、《金剛經碑》、《回元觀鐘樓銘》等,其中尤以《玄秘塔碑》、《神策軍碑》聲名最為卓著,影響也最大。此外,他的行書也清和勁暢,較有特色,代表作為《蒙詔帖》、《王獻之送梨帖跋》等。

    玄秘塔碑

    《玄秘塔碑》全稱《唐故左街僧錄內供奉三教談論引駕大德安國寺上座賜紫大達法師玄秘塔碑銘並序》,由裴休撰文,柳公權書丹,邵建和、邵建功兄弟刻字,於會昌元年(841年)十二月二十八日立於長安(今西安),現藏於西安碑林博物館。碑文共28行,每行54字,記述大達法師在唐德宗、順宗、憲宗三朝蒙受朝廷恩寵的情形。作為柳公權楷書成熟時期的代表作品,該碑集中體現了柳體的書法特點和藝術成就。

    此碑整體清俊勁挺,開闊疏朗,一變中唐肥脾之風。作為唐人“尚法”的極致,其用筆精雕細琢,近乎苛刻;其結構謹中有變,無懈可擊。具體來說,點畫爽利凝重,橫畫運筆健勁舒展,大都方起圓收,起止清楚,短橫粗壯,長橫瘦長,乾淨利落;豎畫勁挺有力,凝練結實,特別是懸針豎,力送筆端,入木三分;撇畫銳利流暢,捺畫厚實,一波三折,在追求變化的同時還避免了單調重複的尷尬,更顯英姿颯爽。需要指出的是在處理橫豎關係時,柳公權打破了顏真卿楷書中橫細豎粗的形態,整體上各筆畫更加均衡勻稱,爽利快健,給人以不可屈折的力量感。結字方面,中宮緊斂,外圍展拓,各筆畫間講究穿插、避讓,且每字之中多有一、二筆畫突出,或長或粗,輕重有致,突出造勢,使字型風格彰顯幹練緊湊。章法上行列關係整齊,空間布白均勻,整體“疏密合度,張弛入理”,賦予均衡整飾的美感。

    神策軍碑

    《神策軍碑》,全稱《皇帝巡幸左神策軍紀聖德碑》,唐會昌三年(843年)四月刻立,由崔鈦撰文,徐方平題額,柳公權書丹,碑文記錄了回鶴汗國滅亡及安輯沒斯來降等事蹟,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文獻價值以及書法價值。此碑立於長安宮廷禁地,加之後來碑石毀秩,所以拓本極少,傳世所見只有南宋賈似道藏本,現藏於北京圖書館。

    該碑因為是奉皇命書寫,所以作者竭盡全力,寫得特別慎重,比起早出兩年的《玄秘塔碑》而言,減少了些許吟持之色,而顯得更加成熟,更為蒼勁,可以說是柳公權晚年的得意之作。用筆幹,方圓兼施,以方為主,多中鋒用筆,筆畫以瘦硬取勝,卻也剛中帶柔,因而其線條瘦而不柴,豐腴而不臃腫,點畫靈活變通,顧盼照應,雖在法度的嚴格要求下,仍表現得極為生動;結字穩健沉著,中宮緊收,四圍開闊,敬正相生,顧盼天成;章法方面,字型大小參差錯落,隨形佈勢,渾然天成,整體給人以精緻勁美,疏朗大氣的美感。

  • 2 # 聽雨盧—昝小強

    好在有刀刻痕跡,被後世一直尊稱——柳骨。

    傳世作品大概只有八·九通碑,我的家鄉就有一通(劉沔神道碑)

  • 3 # 青雨半城

    柳公權(778年-865年),唐代書法家、詩人。歷仕憲、穆、敬、文、武、宣、懿七朝,官至太子少師,封河東郡公,以太子太保致仕,故世稱“柳少師”。享年八十八歲,贈太子太師。

    之前我們學書法的,總說的顏筋柳骨,常說的楷書四家也是歐顏柳趙,可見柳公權在中國書法史上的重要性。

    但是今日,學書法,寫書法,卻非常難得見到一副柳體字。

    豈不奇怪?

    那就先從柳公的傳世代表作來說吧,具體多少作品傳世,我也懶得百度了,但是他最著名的還是玄秘塔碑帖,我之前也學過一陣子,但是後來就淡忘了。

    而且越寫我越覺得此碑帖美感不符合現在的時代,也疑惑過是不是當時的刻工水平不是很高,沒有刻出柳字的精髓。實在沒有寫下去的動力,就放棄寫柳體。

    而且無奈,柳體楷書只有傳世的碑刻,沒找到楷書筆墨跡,只有據說是他的幾幅行草。但是從他行草看,功力非常深厚,絕對的大家。

    卻也更讓我疑惑玄秘塔是不是真被一個水平不高的刻工給耽誤了??就當我個人觀點吧。

    個人說說柳體字的特點吧,硬朗,有骨氣,用筆有力,可見浩然,美的很內在。

    也是現在很難有人去學柳體了,因為寫不出那份骨氣,如梅花傲立寒冬。

  • 4 # 狂喜淡墨a

    柳體好在哪裡?代表作是什麼?

    穆宗曾問柳公權筆法何盡善,柳公權回對說“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乃可法也。”

    可觀其用筆道理,首要內心平正之心,其實就是認真之意,不能三心二意,想雜事。

    因而其體勢勁媚,自成一家,在當時正書及行皆妙品之最,《集古錄》記載,其字高重碑字畫鋒力俱完,故特為佳,特徵往往以模勒失其真,然其體骨終在,也就是說臨帖時,常取其骨,

    《海嶽書評》雲“公權如深山道士,修養已成,神氣清健,無一點塵俗。”蘇軾雲“柳少師(公權)書本出於顏,而能自出新意,一字百金,非虛語也,”

    顏筋柳骨,古有成說,其筆意瘦而不骨露,沉著痛快,而氣象雍容。《全石錄》雲:柳書法為世楷模,筆情墨妙,嚴勁縝密,神采飛動。

    代表作有《玄秘塔銘》是謂最露筋骨者,遒媚勁健,固自不乏,要之晉法亦大變耳。

    世稱顏筋柳骨,是謂顏柳體。為世人所摹。

  • 5 # 石千石519

    謝謝邀請。 柳體字,有以下特特徵:一、藏鋒顯骨法氣質到位,與眾不同,有自己的獨到獨立的藏鋒。二、送筆力度到位,有自己獨有運筆氣勢。三、結字大氣、大方。四、筆畫畫與畫各有不同變化,不是千篇一律雷同。五、從一個字的整體看,氣勢磅礴、生動。

    建議初學者,以讀熟透於胸有成竹,進行學習。學習柳體,一、初學者學習其運筆,容易導致一滑而過,產生滑筆浮於紙上。這就是特別要注意好的地方,運筆須壓力進行運筆書寫。一、初學者結字須要注意,掌握不好容易產生生散之病。三、初學者注意氣勢學習,氣勢掌握不好,容易產生作品浮氣性表面生動,沒有沉著氣勢,導致全域性氣氛浮躁。

    建議初學者:一、把藏鋒掌握好。二、壓沉著之力慢行適當運筆。三、學習時不要強求形似,須要達到氣勢、氣度、霸氣掌握好才是真正獲得其法。四、藏鋒一定要大膽按下、提轉運筆,不可以小氣和小心奕奕。五、注意結字。以訓練手性、眼睛到位。學習前人優秀作品,不要過於追求外形式,應掌握好其內在東西,把上面的敘述特點特徵掌握好了,內在氣質就掌握好了。例如、一個人的優秀、優雅氣質,就是透過讀書、學習、實踐獲得的,就是內在氣質。裝腔作勢人為之質,醜態環生。如果沒有透過上述三要,內在氣質就平庸於藏呢。寫字的內在氣質與此同理。

    柳體掌握好了大氣、霸氣運筆對寫草書有幫助。因為柳體運肘跨度相對比其他字大,以求神韻為目的。可以同時結合草書練習。還可以結合大篆同時練習,目的讓大篆運筆制約柳體運筆痛快之嫌。吸柳氣勢、氣度於胸,始得於己,方為不枉習之!

    練習整張大開版報紙書寫一個字,透過練習其大,訓練運肘及眼睛。紙不要摺疊痕跡、打格子。直接訓練手性和眼睛準確度。

    不管學習誰的範本、作品等等,吸收其內在氣質性東西總總沒有錯。學習其方法也沒有錯,將其原理代入自己的作品中去,這樣你運用了在自己的作品中,實際別人看不出來是來自何方的,這叫:巧學巧取。這樣從事藝術才是正確的。齊白石先生說了一句絕妙的話,告誡了後來者:學我者生,似我者死。意思是:學我的方法可以,學象了我的沒有出路。別人一看就是齊白石先生的。齊白石只能有一個。這就是創新的重要性,佔有藝術一席之地了。

  • 6 # 魏保良

    柳體具體是指柳公權的楷書,柳公權的經典楷書作品並沒有墨跡傳世。柳公權的最為經典墨跡當屬“滿紙菸雲”的《蒙詔帖》,另有墨跡《蘭亭詩》傳世,但破有爭議。

    柳體楷書好在哪?

    骨力,柳體楷書最重骨力,“顏筋柳骨”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除了骨力,柳體的優點也是他的缺點。柳體是唐楷最晚成熟的書體,可是說是唐楷的集大成者和終結者。唐楷發展到柳體已然到了盡善盡美的程度,用筆和結字綜合歐顏之長,用筆嚴整,且出現裝飾性趣味,結字介於歐顏之間,平正中又見欹側。

    為什麼說柳體楷書的優點就是缺點?就是因為唐楷發展到柳體已無發展空間,盡善盡美,裝飾性更強,藝術性削弱,影響了後世的臺閣體和館閣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心中最美的句子或者最可愛的一個瞬間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