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陽陽育兒成長記
-
2 # 諾媽早教資源站
育兒生活中,每個媽媽都遇到過睡的很踏實的時候,寶寶突然醒來然後嚎啕大哭的情況,真的是讓人十分崩潰,長期下去不僅對寶寶的發育有影響,也會導致媽媽睡眠質量下降,那麼如何解決寶寶的夜醒問題呢?
首先要解決寶寶夜醒頻繁的問題,首先要找到寶寶夜醒的原因,從源頭解決問題,一般有以下幾種情況:
1. 飢餓:通常一歲以內的寶寶,睡前讓寶寶吃飽飽,就能連續睡6-8小時,但當寶寶經歷猛漲期,對奶的需求量增加的時候,或者睡前沒有好好吃奶,夜間感到飢餓,寶寶就會醒來
應對措施:首先要判斷寶寶是不是真的餓醒了,如果寶寶吸吮很用力,一直咕嘟咕嘟往下嚥,就說明寶寶真的餓了,這種情況可以在睡前讓寶寶吃飽再入睡,但如果寶寶只是習慣性的奶睡,要戒掉這個習慣,才能保證寶寶睡覺中途不會醒來
2.睡眠環境影響:由於寶寶睡眠相比大人要淺,當臥室有聲音或光線干擾時,很容易影響到寶寶,或者寶寶感覺睡冷了或者熱了,都會導致寶寶夜醒
應對措施:為寶寶營造一個舒適、安靜的睡眠環境,保證室內溫度、溼度適宜
3.生長因素:當寶寶經歷長牙期、猛長期、大腦飛速發展期的時候,往往都會表現得很焦慮不安,經常哭鬧、粘人,導致睡眠、食慾等都會受到影響,經常會發生睡覺中途突然醒來大哭的情況
應對措施:當寶寶經歷以上時期時,父母要好好安撫寶寶,等度過這段時期,寶寶的夜醒問題自然就會解決
4. 身體不適:當寶寶夜醒頻繁並且不論如何安撫都很難平靜下來的時候,父母就要考慮是不是身體不適導致的夜醒,如腸絞痛、脹氣等等
應對措施:當寶寶身體不適,父母應考慮及時就醫或其它方式解決
5. 分離焦慮:當寶寶長期和父母在一起時,如果看不到爸爸媽媽就會產生分離焦慮,一般在6-8個月時開始出現,10-18個月達到頂峰,18-24個月慢慢消失,分離焦慮也會導致寶寶由於“牽掛”而睡眠質量變差
應對措施:父母要儘量多陪伴寶寶,耐心安撫,讓寶寶有安全感
-
3 # 六六家蓓趣
要預防孩子出現頻繁夜醒、甚至夜啼的睡眠問題,首先需要從培養良好睡眠習慣入手。
1、孩子出生後,儘量與父母分床睡覺。
2、6個月左右開始,不再夜間哺乳。
大多數嬰兒在長到6個月的時候,都應該可以一覺睡到天亮。即使這期間孩子仍有夜醒,也不要用哺乳的方式來幫助他再次入睡。有些媽媽擔心孩子是因為餓才醒來。事實上6個月大的嬰兒,如果白天奶量已經達到800ml左右,則其一天的能量需求已基本可以滿足,不需要在夜間額外補充。相反,每次醒來就餵奶,會養成孩子依賴奶嘴或乳頭入睡的習慣,不利於孩子的睡眠衛生。
3、不要培養孩子依賴父母入睡的習慣。
如抱著入睡,在手上搖晃著入睡,含著乳頭或奶嘴入睡等。孩子夜醒後,家長在孩子想睡但沒有完全睡著的時候將孩子獨自放到床上,家長離開到孩子看不到的位置或在臥室門口等候,5分鐘後探望孩子,如果仍未入睡,用語言安撫孩子(身體不要接觸),時間不超過2分鐘。安撫結束後離開,第2次等候10分鐘後再探望,用同樣的方法安慰孩子後再離開。中間等候時間逐漸延長,直至孩子睡著。每次夜醒,重複使用這個方法。第2晚,探視孩子的時間間隔可以進一步延長。用此方法堅持一週即可看到明顯效果,孩子不良睡眠習慣形成的時間越長,治療所需的時間也越久。在治療過程中需要做到孩子與大人分床(最好是分房)睡。午睡也可以採用該方法。
-
4 # 陪娃日誌
這個問題是一個普遍的問題,我們可以針對可能的原因對症下藥。
1、如果寶寶月齡比較小,很可能是腸脹氣。這個沒有特別有效的方法,只能等待。等寶寶的腸道系統發育越來越完善。可以多給寶寶揉揉小肚子或者拍拍嗝。
2、寶寶頻繁夜醒也可能是屋裡的溫度和溼度不合適。夏天一定要開空調,冬季要注意加溼。寶寶的體溫調節和代謝系統不完善,對溫度和溼度都很敏感。可以買一個比較準確的溫溼度計。
3、寶寶頻繁夜醒,最最常見的原因是習慣性夜奶。一般來說,寶寶六個月就具備睡整覺的能力了,如果還是醒的很頻繁,大部分就是習慣性夜醒。
這一般跟媽媽一醒就懟奶有關。當然,如果媽媽和寶寶都習慣了這種模式,也無可厚非。
現在有許多做嬰兒睡眠調整的諮詢,一次幾千塊錢,幫助寶寶自主入睡以及減少夜醒,但是對媽媽的心理具有極大的考驗,因為一開始的時候寶寶肯定哭的很厲害。但是如果堅持幾天,效果也很明顯。
我的態度是,如果媽媽覺得可以接受孩子夜醒,那就靜待花開,早晚他會學會自己睡覺。如果真的被折磨得身心俱疲,可以考慮一下。
-
5 # 娜娜要努力奮鬥
你好,你描述的不清楚,可能無法幫到你,你可以從這兩方面應對。
第一、減少白天睡眠時間,很多頻繁夜醒的寶寶,由於白天睡得太多了,精力很旺盛,就算是晚上準時睡覺了,也會半夜醒來的。我兒子一歲半時就這樣的,白天睡兩個小時,晚上九點半睡覺,等到兩點左右就會醒來,醒來後就要拉我一起玩,我不起來他就哭鬧,大概玩一個小時他才會有睡意,然後睡到早晨六點左右。偶爾一次我還能堅持,但天天如此,我也熬不住,一個周過去了,他都已經習慣夜裡起來耍,最後,我不讓他白天睡得太久,白天睡四十分鐘我就叫醒他,剛開始很不樂意,哄哄也就好了。又是過了一個周他才算是夜裡不醒了。只要給孩子養成良好睡眠習慣,就不用擔心他夜醒,就算是醒了一會也會睡著的。
第二、觀察孩子有沒有消化不良。寶寶消化不良的症狀主要包括噁心、嘔吐、腹脹、腹瀉,大便裡還有較多沒有消化的食物或者是很多奶瓣,也可以表現為食慾低下、哭鬧、腹痛、早飽、打嗝等症狀,有的寶寶表現為口氣比較重。有的寶寶會夜裡頻繁醒來。一個成人如果消化不好晚上都睡不好,更何況是小孩呢?如果真的是消化不良引起的,就要從這裡入手就可以解決寶寶夜醒問題了。
-
6 # 伊藍花
我家倆寶,還真不一樣,也許跟老話說的老大照書養老二照豬養,老大那會夜裡兩個小時醒來餵奶,老二就好輕鬆,我覺得排除其它因素,也有可能是孩子沒吃飽,我的母乳不夠吃,老大又不吃奶粉,感覺養起來操碎了心,老二就不一樣,我一半母乳一半奶粉,白天吃一次母乳,寶寶餓了就是奶粉,(看到我盆友家倆寶都是喝的雅士利)我二寶也是喝的雅士利,真的超級省心,晚上臨睡前吃一次奶粉,夜裡醒來就是母乳,也不用大人起來,二寶很省心
-
7 # 潤寶媽的日常
分享一下我的經驗
我是頭胎,現在我家寶寶兩個多月了!出生七斤,現在15斤!長的白白胖胖的。孩子晚上基本不哭鬧,醒來吃完奶就睡。
首先確保孩子吃飽了,不管是母乳還是餵奶粉,(我們家寶寶我一直喂到他不吃就算飽)排除寶寶因為飢餓所引起來的哭鬧、夜醒。
其次每次寶寶喝完奶都拍嗝,孩子吃奶都會多少帶入空氣,儘量減少空氣在寶寶肚子裡“作亂”,影響寶寶睡眠。好多家長晚上怕影響寶寶睡覺,不拍嗝,這是錯中之錯,必須拍!拍了寶寶才舒服,睡得更長久!
再次就是給寶寶營造白天晚上的差別,晚上拉窗簾,保持安靜,容易入睡的氛圍!
其他的就是白天多陪伴寶寶玩耍,變著花樣來,一會兒給寶寶做做排氣操,一會兒和寶寶對視聊聊天,再者就是放放兒歌認認卡片等。
-
8 # 小書蟲媽媽
如何應對寶寶頻繁的夜醒?
想信很多寶媽都有同感,寶寶出生後,最難帶的是前三個月。因為剛剛開始,嬰兒是不知道白天和黑夜的區別。寶寶的胃容量很小,不論白天還是晚上,一餐吃飽後最多隻能堅持3~4小時,所以出生頭幾周必然會晝夜不停地經常醒來吃奶。這是孩子的生長規律,比較難解決。
但在這個階段,父母可以這樣做:
1.可以開始培養他晚上睡覺,白天玩耍的習慣。
2.夜間餵奶時儘量保持安靜,不要開燈,或儘量減少入夜間更換尿片的頻率,儘量用吸水性好,透氣的紙尿褲。
3.餵奶或換完尿片後不要跟寶寶玩,不要逗他,立刻將他放回去睡覺。
4.如果寶寶白天一覺超過3~4小時,特別是在傍晚前,提前把他叫醒,跟他玩一會兒。這樣可以培養他白天少睡晚上多睡的習慣。
5.開始培養固定的睡前儀式,比如晚上先給予一定感官刺激(如洗澡)然後放鬆,接下來最後喂一次奶,再講個簡短的睡前故事,向寶寶傳達“現在要開始睡大覺啦”的訊號。
我們來了解一個寶寶的睡眠模式:
1. 快速眼動睡眠:這一階段的夢境非常活躍。孩子的眼球會在閉合的眼皮下轉動就好像正在觀看自己的夢境。寶形容詞可能身體驚跳、面部抽動,或者手腳有突然的動作。這些都是快速眼動睡眼的正常標誌。
2.非快速眼動睡眠包括4個階段:昏昏欲睡、淺睡、深睡和沉睡。從昏昏欲睡到沉睡過程中,寶寶的動作越來越少,呼吸放緩。變得非常安靜,睡得最沉的時候身體會完全靜止,非快速眼動睡服階段很少做夢,甚至完全不會做夢。
剛出生的嬰兒每天將近要睡16小時,分成3-4段,均衡地分佈在幾次哺乳之間。 每一段睡眠都由幾乎等量的快速眼眠和非快速眼動睡眠組成,順序為:昏昏欲睡、快速眼動睡眠、淺睡、深睡、沉睡。
當寶寶到2-3個月後這種規律將改變。當寶寶長大一些後,他會先經過所有非快速眼動睡眠階段,然後進人快還眼動睡眠。這種模式將一直持續到成年。當他長大後,快速眼動睡眠的時長會減少,睡眠變得更安靜。當寶寶到3歲時,兒童的快速眼動睡眠不會超過睡眠總量的1/3。
-
9 # 小靚仔mama
嬰兒夜間不睡長覺的原因有很多,寶寶在三個月以前由於大腦皮層發育還不成熟,沒有形成內在的晝醒夜眠的生物鐘規律,同時寶寶的胃容量小、母乳易消化,所以容易餓,當寶寶逐漸的長大時,父母應該有意識地培養睡長覺的習慣,餵奶間隔的時間應從出生時按時哺乳適當延長哺乳時間。比如可以間隔3~4小時喂一次。
有的寶寶黑白顛倒,生物鐘沒有調好,就需要家長做適當的調整,儘量讓寶寶白天多活動,減少睡眠達到夜間睡長覺的目的。
有些寶寶夜間哭鬧與父母過分寵愛也有關係,但寶寶每次睡醒後,父母不捨得寶寶哭,於是又哄又抱,逐漸養成寶寶習慣家長抱著睡眠的習慣,不抱寶寶,就大聲哭鬧不止,父母又抱起寶寶,再一次強化了寶寶的這個行為,逐漸養成了寶寶抱著睡覺,放下大哭的壞習慣,對於這樣的寶寶,父母應該理智,只要寶寶沒有病理性原因,已經吃飽了,尿布乾爽,寶寶哭鬧就不要急於給過分的關照,逐漸地,寶寶就知道在哭,家長也不抱,淡化了哭和抱的聯絡,就會在不長的時間內糾正這個壞習慣。
寶寶夜間哭鬧也有病理性原因,比如佝僂病、腸痙攣,這就需要父母細心地觀察,找到夜間頻醒哭鬧的問題所在,對症處理。
推薦6大金質睡眠法:
金質睡眠環境:房間溫度20°c~25°c,溫度 60%~70%
金質入睡時間:晚上9點前
金質睡眠時長:10個小時
金質睡眠準備式:合理睡前運動,每天同一套 固定的程式
金質睡眠裝備:乾爽紙尿褲
金質睡眠方式:3~4個月後訓練單獨睡覺
回覆列表
哄寶寶睡覺是每個新手寶媽必須經歷的一課,寶寶晚上頻繁夜醒讓不少寶媽都感覺很崩潰。這種感受真的有很想把寶寶塞回肚子裡那時還能睡得好點。那麼寶寶不睡覺頻繁夜醒,有沒有方法可以改善呢?
新寶寶夜醒次數會比較多如果是新寶寶基本上每隔兩到三個小時左右就需要吃一頓,因為新寶寶胃量少所以需要少吃多餐來餵養,對於新寶寶來說,寶寶夜裡醒來3~4次喝奶是正常的,這階段寶媽起來喂寶寶吃奶是必須要修煉的一課。
寶寶在3~4個月後,寶寶會逐漸形成晝夜規律,晚上通常能連續睡4~5小時甚至更長時間。這時,如果寶寶夜醒,寶媽可根據實際情況喂一次奶,如果寶寶熟睡,寶媽不要過分擔心寶寶肚子餓而叫醒他起來吃奶,只要寶寶不起來寶寶就不會餓肚子,這時寶媽可以安穩的睡個小長覺了。
白天有規律地控制好寶寶睡眠時間在寶寶3個月以後,白天建議小睡3次,每次1小時左右;到6個月以後,白天小睡2次,中間清醒時間間隔3-4小時,有助於寶寶夜間連續睡眠。有些寶寶白天睡覺時間過長,特別是傍晚時分睡得太久,或是白天無規律的睡眠,容易造成夜醒。
寶寶長牙階段晚上也會頻繁夜醒寶寶大概在5~6個月的時候就會開始長牙,在出牙的時候,寶寶會呈現出一種焦躁不安的狀態,並且伴有流口水,牙齦腫脹的情況,在晚上寶寶也會頻繁夜醒的,這個時候需要寶媽好好的照顧寶寶,儘量安撫好寶寶情緒。
晚上夜醒哭鬧要觀察寶寶的身體狀況如果寶寶半夜醒後,哭鬧情況持續很久,寶媽就要檢查寶寶是否不舒服。在寶寶出生到3~4週期間,有個現象叫“嬰兒腸絞痛”,也會導致寶寶頻繁夜醒,通常表現為寶寶突然性大聲哭叫,可持續幾十分鐘,也可陣發性發作。寶寶面部漲紅,腹部微漲,兩腿屈曲等症狀,抱哄餵奶都不能緩解,最終以哭得力竭,排氣或排便而止。不過,隨著寶寶長大,腸絞痛的情況一般在4-6個月後逐漸緩解。
寶寶身體缺鈣也會造成頻繁夜醒寶寶在缺鈣的時候,會出現多汗。睡眠不安,夜驚易醒,煩躁哭鬧的情形,因為骨骼會疼痛,一旦發現寶寶有以上的疑似缺鈣的症狀,建議寶媽最好帶寶寶去醫院進行檢查,確診是否缺鈣,並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缺鈣症狀較輕的孩子,則可以透過食補方式提高體內鈣含量。
訓練寶寶學會自我安撫如果寶寶夜裡醒來,給點時間讓他安靜下來,不要一有動靜就趕緊抱起來哄睡,這樣反而容易造成寶寶過度依賴媽媽。寶媽可以給他一個安撫物,比如一個小的布娃娃,一個安全的玩具,讓他學會自我安撫。如果幾分鐘後,寶寶還是不睡,甚至哭起來,就要檢查寶寶的紙尿褲是否尿包過多不舒服或者拉屎了也會使寶寶不舒服而哭鬧,這些檢查都沒有使寶寶不舒服的,寶寶可能是餓了要吃奶。
結語:寶寶頻繁夜醒哭鬧,可能是身體出現了這些問題,寶媽要找準哭鬧的原因,從根源出發,讓寶寶免受身體的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