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摔跤吧2020

    第二部分來啦~

    那要怎樣才能說服這位朋友呢?

    現在就來告訴你這個打破說教方式的小訣竅,想不想知道?

    ⭐小訣竅:用提問的方式去引導。

    我們換一種提問的方式,再一次看看前面的例子。

    “唉,我最近又胖了,好羨慕你的身材能鍛鍊的這麼好。”

    “咦,奇怪了,你看起來不是那種會注意身材的人,為什麼會對運動感興趣呢?”

    “我也希望自己能瘦一點啊。”

    “胖就胖嘛,有什麼不好勒。”

    “ 可是瘦一點的話,我穿起衣服來就能更有自信一點。”

    “何必在意呢,反正我們又不會嘲笑你。” “不是別人會不會嘲笑的問題,而是自己看自己也不開心啊。”

    “那麼你打算怎麼做呢?”

    有沒有發現換一種說法,這段談話的方向就跟之前說教式的對話變得很不一樣了。

    在這段對話中,勸導者一直在做的事,不斷問對方“為什麼你會想要”,而每問一次,聽著的腦中就會思考一次,“因為我要如何如何”的理由。

    還記得嗎?畢竟誰都不喜歡被否定。

    於是隨著理由與信念漸漸被強化,最後勸導者只要問一聲,那麼你打算怎麼做呢?就很有可能將改變從念頭激勵為行動。

    這裡說一下,這套提問方法不止可以用於勸導別人,也能夠用在自我激勵上。

    比如拖延症,當你想改掉這個壞毛病的時候,就別問“我為什麼做事情老是在拖”,而是要去問“為什麼這件事情我會不想拖延。”

    最後總結一下,說服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尤其是針對某些成見以身的物件時,不要覺得講了半天了,他還是沒有那樣做就失敗了,事實上說服是一個程度上的改變。

    只要對方的想法從“很討厭”到“沒有那麼討厭”。甚至是在思考你說的也有一定的道理的時候,其實說服就已經開始成功了。

  • 2 # 心夥伴

    人的一生絕不可能自己度過,一定會遇到各式各樣的人.在生活中,我們有親人,朋友和鄰居,而在工作上,我們有領導,同事.那麼我們在與他們的交往中,就免不了和他們進行適宜的溝通交流。

    那麼我們在這種交往的過程中應該如何說服別人呢?

    第一,想要說服別人,就必須先了解別人的觀點和想法,這樣才能在溝通中佔據先機.

    如果我們與別人交流時連對方的基本資訊都不知道,那麼對方也就不會再有和我們聊下去的慾望.所以我們不僅要了解別人的想法,還要學會發掘自己的同理心,學會以心換心,善於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這樣的技巧會讓我們的語言更具有魅力和說服力.

    第二,我們要學會樹立一種來良好的氛圍。

    在說話中,氛圍是十分重要的.我們要儘量塑造一個安逸,溫馨的談話氛圍,才會讓對方逐漸卸去自己的心防,以坦誠之心對待你們之間的交談,.而且我們還要注重對方的感受,切記不可過度地自我膨脹,或是太過於滔滔不絕,要詳略得當地闡述你的觀點,剩下的時間做一個良好的傾聽者.

    第三,少些套路,多些坦誠.

    在交流的過程中,任何不必要的技巧都會弄巧成拙,會讓我們喪失掉他人的好感和信任.因此我們要學會用真誠的心對待別人,不要讓套路毀掉了你們之間的談話.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先學會敞開心扉,這樣才能讓對方也說出自己的心裡話.

  • 3 # 反雞湯學

    說服別人的最終要的一點就是要為對方著想。

    你要讓對方感覺的你所說的一些,你所有的考慮都是切身的為對方考慮。

    這樣你才能輕鬆的說服別人。

    也有一些情況是你用百折不撓的態度,用自己的誠信感動別人的情況。

    但是你要明白一點,這是一種運氣和特例。

    運氣和特例當然需要,但是你不能靠運氣和撿漏吃飯。

    那麼如何能夠真正的幫到對方,真正的為對方考慮呢。

    首先一點。你要專業。非常的專業。

    只有你是專業的時候你才能更好的幫助對方。如果你自己都什麼都不明白,那麼你怎麼說服別人呢。

    只有你是專業的時候你才能根據對方的實際情況選擇對你們雙方都最有利的情況。

    第二,你要自信。

    你要是自信的,你要讓對方知道,你告訴對方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沒有比你說的這種情況還要好的情況了。

    如果你自己說話的時候吞吞吐吐,猶猶豫豫,即使你說的都是最好的情況,對方又怎麼能夠相信你呢。

    真誠的為對方著想,用專業的技術,自信的態度和對方交流。

    這就是說服。

  • 4 # 吃喝玩樂團旅行

    要想更好的去說服別人,需要掌握一些說服的技巧。

    動之以情

    說服別人之前,可以先從感情方面去開始,先聊感情,慢慢的接近對方的情感底線,有了感情作為基礎,再去聊別的就不會有太大的防禦心理了。

    曉之以理

    擺事實講道理,以理服人。很多的道理可以發人深醒,一句話就能戳中痛點,而且這些道理都是經過千錘百煉的。

    求同存異

    多去講一些大家都認可的,雙方都認可的東西,先把認可的講出來,不同的先擱置,慢慢的再去談異議的地方。

    以柔克剛

    任何一個退步都是建立在雙方都讓步的基礎上,我退一步,你也要退一步,這樣才能共贏。

  • 5 # 郝小茹

    這個問題是個很有實用性的問題~~~~

    科學研究表明,大腦的短期記憶一次最多容納7個資訊,記憶力特別好的人能記住五個,大部分人只能記住三個。所以,要說重要的事情,一兩點太少;四五點太多,三點;剛剛好。在溝通時可以反覆使用3點這個關鍵技巧~~~到底要怎麼說3點,人們才更願意聽?

    時刻把對方當做主角。

    發自內心地為對方著想,就很容易說到對方的心坎裡去。如果你的另一半經常加班到很晚,你嫌他回來太晚,可他又抱怨你不理解他的辛苦,為了避免發生冷戰或爭吵。這時候,你要做的就是把對方當做主角,然後用上講三點策略。

    先說事實:“親愛的,最近一週,你都加班到半夜,有時候連晚飯也沒有吃”。

    再說感受,“我看見你這個樣子,有點心疼,也有點擔心”。

    最後說意見:“我覺得這樣比較影響你的健康,不如減少一些不必要的工作”。

    讚美要說三種。

    當然,讚美不是把1句話重複3遍,而是要把一句話換成3種表達。

    比如,你想拉優秀的同事一起做個專案,你可以這麼誇對方:

    第1句,你的想法很有趣,能給我們提點建議嗎?

    第2句,你的經驗也很豐富,很清楚這個領域的情況。

    第3句,你的觀點獨到,大家都覺得你有見地、值得信賴。

    如果你接連發送3個「讚美炮彈」,對方就算再木訥,多半也能接收到你的訊號。

    有邏輯地表達觀點。

    有兩種方法可以幫你做到這點,分別是總分總、和 遞進演繹。第一種是 總分總結構,先丟擲結論,再給出三個論據,最後再回到結論。

    舉個例子,當你要和老闆彙報工作時,你可以先給出結論,比如,“我認為我們的產品應該漲價20%。”

    再給出三個理由,“因為,第一,原材料都漲價了30%;第二,競爭品牌的價格也都漲了 10-20%,我們應該跟進;第三,現在廣告費超標,我們應該把超標部分,計入成本。”

    最後再回到結論,“老闆,你覺得漲價的建議是否可行?”

    第二種方法是遞進演繹,比較典型的遞進演繹方法是“三段論”,也就是從大前提、小前提到結論。

    比如,

    比如,在向顧客推銷傢俱時。你就可以這麼說,「這件傢俱非常結實,雖然有些貴,但是能使用10年以上。」像這樣 不知不覺中,對方就接受了你的資訊。

    給出選擇,讓對方來做選擇。

    舉個例子,在跟客戶推銷洗衣機時,你不妨這麼說,“我們新出的A款洗衣機功能非常完美,B款洗衣機的價格十分合理,但綜合比較的話,C款洗衣機的價效比最高”。這麼說之後,很多顧客就自然而然中了推銷的套路,去選擇了C款洗衣機。

    總之,準備3個選項,你的措辭就會讓人無法拒絕。3 是一個神奇的數字,重要的事情說3點,將會讓你的溝通更加卓有成效。

  • 6 # 希樸羊

    有一句話叫事實勝於雄辯,因此,想要更好的說服別人,最好的辦法就是拿出無可辯駁的事實。否則,就算一個人因為口才暫時“說服”了別人,但是別人冷靜下來仔細想想後仍然會覺得不服氣。比如我們在向領導提一個我們自認為很好的提議時,如果沒有充分準備,往往就會被領導兩三個問題給噎住了,等到下次再提的時候已經失去了最好的機會,因此,在提議之前,我們就應該先蒐集詳實的材料,除了詳實的材料,恰當的說話方式和時機也是很重要的。同時,我們最好還需要找到能支援我們的人、事、新聞等,有時候,我們花費了很多的口舌可能還不如一個人無意間的一句話管用,因為別人會覺得我們的說服是帶著目的性的,很可能是誆人的,而第三人因為沒有利益衝突,說出來話的可信度就會大大提高。這也是所謂“枕邊風”的由來。更具體的來說,支援的人也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堅決支援我們觀念的人,一類則是會為我們去尋找有力證據的人,比如很多明星的粉絲在遇到喜歡的明星受到攻擊時,就會不自覺的分工合作,有的會去各個帖子下面支援自家明星,表明自己無論如何都相信他,有的則會去尋找各種證據,發帖或進行評論,證明自家明星的清白,而這樣的效果往往是顯著的,很多的網民會被說服。當然,前提是證據是真實有效的,否則引起的反彈力是不可小覷的。

  • 7 # 左鬱

    當你決定參加一個課程時,你會把所有相似的課程做個比對才選擇一個嗎?當你選擇和某人成為朋友時,會把每個人都比較一番後才選擇某一位或某幾位成為你的朋友嗎?當你選擇某人成為你的伴侶時,你會把認識的每個人都進行分析然後才選出最適合你的那位嗎?

    我想面對這些問題,你的答案應該是否定的。

    我們總以為自己是理性的多方面考慮後,才會做出一個決定,知道自己為何舍此就彼,但事實上,理性思維在我們的很多決定中都起不到關鍵作用。你雖然有做出此選擇的理由,但並不是理性的多方面分析後才做出的選擇。如果不是理性思維幫我們做的決定,那是什麼樣的原因才讓我們做出這樣的決定?

    吉姆•柯明斯在《蜥蜴腦法則》一書中給出了答案,並列舉不同的事例詳細說明,人腦的決策過程幾乎和蜥蜴腦一樣,很多行為都是在不知不覺做出的。吉姆•柯明斯在書中先是解釋了蜥蜴腦的思考模式,然後根據蜥蜴腦決策的習慣分享了七個說服他人的技巧,並結合事例多方面分析每一個技巧中需要注意的細節。

    吉姆•柯明斯他不僅是芝加哥大學社會學博士、美國西北大學大眾傳播學教授,還是DDB(恆美廣告)首席戰略官及全球品牌策劃總監。他在DDB任職中一直在思考“人是如何做決定的?”這一個問題,在近三十年的職業生涯中,他不斷總結思考,最終將這一問題的答案寫在了《蜥蜴腦法則》一書中。

    吉姆•柯明斯在《蜥蜴腦法則》中告訴我們,人有兩種不同的思維方式:

    自動式思維繫統——無意識的思維方式

    反射式思維繫統——有意識的思維方式

    自動式無意識思維方式也就是我們的內在蜥蜴,它主宰了我們的大部分選擇,是一種輕鬆的思考方式,而反射式有意識思維方式則是費力的,需要有意識的調動腦力和注意力。像是我們運用中文說話便是自動式思維繫統,但用英文說話就是運用反射式有意識系統了,如果想要毫不費力的用另一種語言交談,那就需要漫長而又重複的訓練。

    這兩種思維方式我們在生活中也經常運用,但由於自動式思維繫統主宰了我們的多數選擇,因此在說服他人時,都是在與自動式系統溝通,所以在說服別人我們可以運用合理運用以下七個技巧:

    1、說蜥蜴的語言。

    2、將行為而非態度作為說服目標。改變他人的行為,比改變其感覺更容易。

    3、不改變他人的願望,要幫他們實現願望。

    4、不要詢問要去發掘。不要問他們想要什麼,要去找出他們想要的是什麼。

    5、關注感覺。指引人們獲得期待的感覺,將最普通的獎賞升級為令人渴望的感覺。

    6、藉助期待感來提升實際體驗。人們對某種經歷的體驗能改變其實際體驗。

    7、增加點藝術性。藝術能讓無意識思維成為你的盟友。

    即便我們知道了說服他人的七個技巧,但在說服別人時我們依舊還是會面對兩大挑戰,一個是:說服別人做他們本來不想做的事,另一個是:說服別人不做他們本來想做的事情。因此在面對這兩種情況時,你可以把改變他們的行為作為說服的目標,透過改變某些過程來改變他們的行為。

    如果你期待的行為是有更多的人參加到你舉行的活動中,那在這個活動過程中就應該儘量減少人員的流失。如果有人員流失,那你就要問一下自己,在各個過程中他們為什麼會流失?他們為什麼會在這個環節中採取這樣的行為,而不是我們期待的繼續下去的行為。同樣的,如果你想否定最終的行為,說服別人不做某事,你可以透過增加各個環節中人員的流失,來改變他們固有的習慣行為。

    例如:我們想勸一個人戒菸,我們就要把他拿到煙並點火吸菸這個過程變得複雜一些。這時就要把他點菸之前的步驟進行分解,然後增加每個步驟的難度,像是吸菸之前需要去較遠的地方買菸,需要去尋找打火機,需要走到固定的區域吸菸,在煙盒旁邊放口香糖等。

    如果你希望人們能購買你的商品,那麼你可以透過實現他們的願望來促進他們的購買慾。例如:化妝品的不同功效便是滿足了人們的不同願望,像是變白、補水、面板變細膩等,總之就是抓住了人人都希望自己能變漂亮的心理,讓他們對使用之後的效果充滿了期待。只要能讓你的商品滿足他們所需要的,那麼他們就能按照你的期待採取行動。

    想要說服別人,除了滿足人們的需求,還可以增加他們對某一行為的好感,透過提升期待感進而提升他們對這一行為的體驗。這一種方式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常見,不僅是商家選擇這種方法讓更多人購買某一產品,甚至是電影的宣傳也會運用這種方式來說服更多的人進入影院觀看。

    《蜥蜴腦法則》雖然看似是吉姆•柯明斯簡單的分享了七個說服自動無意識思維方式的方法,但實際上,透過這本書我們不僅可以知道如何說服別人,還能進行自我分析,知道我們想要購買某件產品是被哪些宣傳點所觸動的。

  • 8 # 流年芳華

    不知道怎麼說服別人,試試這個方法

    戰國時期,齊國大臣鄒忌想向齊威王納諫,勸他廣開言路。

    上朝拜見齊威王后,鄒忌沒有直接說身為一國之君,應該聽信忠言等等,而是從自身說起。

    鄒忌拿自己和美男子徐公相比,他說:我的妻妾、客人都說徐公比不上我,但我心裡清楚我確實不如徐公美麗。

    他們也能看到,之所以這麼說,不過是因為我的妻偏愛我,妾懼怕我,而客人對我有所求。 講完自己的經歷,鄒忌說:在齊國,您是國君,您的姬妾和近臣都偏愛您,大臣懼怕您,而國內的百姓又都對您又所求,那他們能對您說實話嗎?

    齊威王也反應過來,於是他接受了鄒忌的勸告,立即釋出政令,廣開言路,對於關心國事、積極進諫的人,分不同情況給予獎勵。齊王納諫之後,齊國發生了可喜的變化。

    在古代,君王至上,勸諫可不是對方聽不聽的問題,而是會不會有生命危險的問題,風險度極高。前有比干因勸諫紂王慘遭挖心,所以很多大臣不敢勸。

    鄒忌沒有上來就說勸諫的話,而是先講了個故事,這個故事很真實,還包含了簡單易懂的道理,從而推動齊王自己去找答案。

    這就是故事的力量,透過講述我的故事,讓你思考你的故事。也是安妮特·西蒙斯在《故事思維》說的,“故事是如此有力量,它時刻讓我們提醒自己——”,“透過自己的思考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答案”。

    安妮特·西蒙斯,美國營銷傳播專家,講故事思維應用於商業領域的第一人,曾創辦美國團體程式諮詢公司,服務的客戶包括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美國國稅局(IRS)、微軟公司等。 《故事思維》是安妮特 ·西蒙斯的奠基之作,暢銷全球十餘年。安妮特以大量親身經歷為基礎,詳細介紹實戰性的講故事技巧,手把手教我們講好一個故事。

    透過講故事,將道理蘊含在故事裡,給冰冷的資料和殘酷的事實以溫情,讓聽眾產生共鳴,從而起到影響他人、解決問題的作用。

    講故事,永遠勝於講道理

    美國前總統奧巴馬說,美國總統的一個主要職責就是持續地給美國民眾“講故事”。

    想要影響別人,故事就是最有力的工具。透過故事,可以讓聽故事的人感同身受,而這比你講長篇大道理有用多了。

    聖經裡有一個故事叫《瑪麗和瑪莎》,講的是,瑪莎做飯、打掃房間,做準備迎接耶穌到來,就沒有時間和耶穌交談了。而妹妹瑪麗不做事,只是陪著耶穌。

    安妮特的一個朋友就向丈夫講了這個故事,然後說“親愛的,今天我像瑪莎”,委婉表達了自己的疲倦和煩惱,說服她的丈夫幫她分擔了家務。

    幽默風趣的一句話可能勝過千百句的說教。

    有些話不便直接說的時候,就用講故事的方式,看似什麼都說了,但又什麼都沒說,實際上對方已經得到想要的資訊了。

    如果你偶然得知財務部的女同事有辦公室戀情,還透過職務之便鑽公司制度漏洞幫男友,雖然不構成犯罪,但一方面公司反對辦公室戀情,另一方面財務人員一旦走入歧途,面對的就是深淵。 你想幫助這個女同事,就可以給她講一個“會計為愛冒險,貪汙公款,前途盡毀”的故事。

    如果你不能直接說事實,講故事則圓滿的多。

    所以,當你想給孩子灌輸某個道理時,當你想向老闆說明他錯了的時候,當你面對的問題無法用“是”或“不是”回答時,你都可以用一個故事來作答。 故事能夠讓你從難以直說的境地解脫出來。

    我們應該講什麼樣的故事

    故事的內容千千萬,但想要提升影響力的故事無外乎以下六類:

    1、“我是誰”的故事

    2、“為什麼我會在這裡”的故事

    3、“願景”的故事

    4、“教學”的故事

    5、“行動價值”的故事

    6、“我知道你們在想什麼”的故事

    你想努力去影響別人,就要首先取得對方的信任,而信任的前提是搞清楚:你是誰?為什麼你會在這裡?你只有很好地回答了這兩個問題,對方才有可能接受你傳播的資訊。

    我們很多人都讀過馬丁·路德·金的演講《我有一個夢想》,一開頭,就指出將黑人承受的苦難“公諸於眾”,說明目的。當時的馬丁·路德·金已經是名人,所以他不用先介紹自己了。

    知道了你是誰,你講故事的目的後,聽眾最想聽到的就是“你能帶給我們什麼好處”,就像馬丁·路德·金說的自己的夢想,其實何嘗不是大家的夢想,完成這個夢想,就能實現自由。

    “教學”,也就是用故事啟發他人,不僅讓他們學會某些東西,還能掌握學習的本領,也就是既要“授人以魚”,又“授人以漁”。

    講訴自己經歷的故事,從中蘊含你所遵循的價值或傳達某種意義。體現在生活中的價值最真實,也最能打動人。

    有個演講者這樣開頭:“我是個資料員,下面的一個小時會是你們這輩子最難熬的經歷。”然後,他開始講以前工作中遇到的好笑的事。他知道聽眾擔心什麼,所以給出解決方案,“接下來你們會很無聊”,然後用幽默的故事打消大家的顧慮。

    如何才能講好一個故事

    講故事是一種思維,也是一種技巧,掌握其中關竅,每個人都能講好故事。

    講好一個故事,需要三方面的準備:

    一、講故事前,先建立聯絡。

    你想要透過故事去影響別人,那麼你講的故事必須和想要影響的人建立聯絡,讓對方能夠引起共鳴,否則對方完全沒感覺,自然無法接受你的建議。

    二、要讓故事感動聽眾,既要真實,還要一致。

    純粹編出來的故事是很乏味的,無法體現真情實感,所以你要講的故事得是真實的。

    講故事的人,給聽眾的感覺要和故事表達的內容一致,否則只會獲得大家撇嘴。當你講“做人要謙卑”,就不能給人趾高氣揚的感覺;當你講“艱苦樸素”,就不可滿身穿著名牌。

    講故事,雖然是“講”,但口頭語言只起到15%的作用,聽眾更多地是從你的身體語言,比如手勢、表情等細節來讀你的故事。要讓對方看到、摸到、聞到、嚐到你的故事,他們才會身臨其境,真正體會你講的故事。

    三、找尋故事的七種方法

    故事無處不在。《故事思維》裡說:任何一件產生感情或由於感情引發的事情都可以成為一個故事。 如何找到適合你的故事,書中給出了七種辦法:

    1、尋找模板,多講那些能定義“你是誰”、你人生榮譽時刻的故事。

    2、尋找結果,回憶你過去的經歷,對現在有什麼影響。

    3、尋找經驗教訓,你人生中的危機或者錯誤,給了你哪些經驗教訓,如果重新來過,你會怎麼做?

    4、尋找有效可用資源,記住改變你或者你家庭的故事,別人講過的故事等。

    5、尋找弱點,你會因為什麼哭,你有什麼弱點,有沒有尷尬的時刻,家人之間有什麼感動的故事。

    6、尋找未來的經驗,將你幻想的未來,加上現實生活中的人物,拓展成完整的故事。

    7、尋找故事的回憶,從你難忘的回憶中挖掘含義,你喜歡的書或者電影表達什麼思想。

    所有的故事都不是單獨存在的,一個故事就能引出另一個或者幾個故事。

    有了故事,你還得多加練習,提高自己講故事的技巧,把自己的故事和生活及信仰結合在一起,那樣的故事才更真實,更有說服力。

    安妮特說:講故事是擴大影響力的唯一辦法。

    雖然故事也不能完全符合自己的意願去影響他人,但用故事開道,能夠吸引人們的注意力,幫助你迅速觸及聽眾內心。

    在這個複雜的世界裡,真話未必有人聽,但故事卻會讓人換位思考,從而領悟故事中的含義,做出改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清三代琺琅彩瓷民間到底有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