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轉身江南雨
-
2 # 指尖東子
導語:蘇丹草的鮮草產量高,每年可收6000-7000斤。乾草細軟,約含有粗蛋白質12% ,粗脂肪2.6%。蘇丹草為家畜所喜食,可作放牧、青飼、青貯和制乾草等多樣利用。蘇丹草原產於非洲的的蘇丹,現已普及世界各國,我國在陝西的關中、鞍德,甘肅的酒泉、銀川,湖南的長沙,江西的紅壤區及新疆、東北等地試種的結果,成績都很良好,今後隨著畜牧業的發展,也是一種有希望的牧草。
蘇丹草的生物特性蘇丹草為禾本科、高粱屬的一年生牧草,形態和高粱相似。根系大部分分佈在耕作居中,最長的可深達2-2.5米以上。莖直立,高約1.5-3米,比高粱的莖細,外附蠟質物。分孽力強,普通有分孽20-30個。葉長約60釐米,軟而薄,無毛;葉數多,的佔莖葉總重量的35-45%。花為圓錐花序,穎殼顏色因品種不同而有紫黑、紫紅、紅黃等。
種子扁橢圓形,千粒重為5--15克。蘇丹草性喜溫暖,不能耐春寒和秋霜,在溫暖多雨地區生長繁茂,每年可收2-5次。種子在8-10℃時即可發芽,幼苗對低溫極敏感,當溫度低於3-4℃時則會受到寒害。
蘇丹草在生育期中需水量較玉米為多,但因其根系發達,入士深,抗旱力卻比高粱還強,在拔節後生長迅速時,需水較多。蘇丹草除重粘土、沼澤地和溫度高的砂地外,其它土壤均能適應,即在鹽鹼土及紅壤上也能較好地生長,惟在肥沃計程車壤上生長更為繁茂,產量高。
蘇丹草的農業技術蘇丹草能抑制雜草,對清潔田間雜草有很大的作用,所以是大麥燕麥及春播作物的良好前作。不過蘇丹草在生長期中從土壤裡吸收氮素與水分較多,後作物應多施氮肥或種植豆科作物。
1、整地、施肥
蘇丹草種子較小,整地應精細,並須注意保墒。在我國東北乾旱地區,還須在冬季設法積雪,以增加土壤水分。增施肥料能提高蘇丹草產量,但在目前肥料不足的情況下,最好在前作物地上施足肥料,也同樣能夠增加蘇丹草的產量。
如能在蘇丹草田裡施肥,則農家肥料可在秋耕時施入,或在播種時集中施用硫酸銨對蘇丹草產量有特別良好的作用,可在春季作種肥用或在苗期追施。在每次收割後可追施廄肥一次,以促進再生草迅速生長。
2、播種
蘇丹草播種前應清選種子。為了消滅黑穗病,可用賽力散拌種。蘇丹草種子發芽要求較高的溫度,苗期耐塞力又弱,不能播種過早。一般當土壤10釐米深處的溫度達到11-14℃時,可行播種。在北方當穀類作物收割後尚有65天以上的生長期夏秋雨量又充足的地區,前作收穫後隨即播種,也能獲得較高的產量。
例如西北農學院在夏收小麥茬上:播種蘇丹草,每畝收鮮草2000多斤。蘇丹草的播種方法,在水分較多的地方可朵用窄行條播,行距為15釐米,這樣產量高,且飼草柔軟。在乾旱地方宜以行距45-70釐米的寬行條播,並適當加寬播幅,增加行內株數,以免飼草粗硬。一般播種深度為3-5釐米。在乾燥地區播後尚需鎮壓。
每畝播種量普通窄行播的為1.5-2.5斤,寬行播的為1-2斤。如果為增加蘇丹草的蛋白質含量而與一年生豆科作物混播時,則播種量可照單播的減少25-30% (豆科作物每畝約為4-5斤)。
3、田間管理
蘇丹草苗期生長緩慢,常被雜草抑制,因此從出苗到拔節前,須中耕除草二、三次。在窄行條播地上,可進行二次人工除草。在每次收割後,又須進行中耕或橫著耙地,以疏鬆土壤,促進再生。蘇丹草在拔節以後,如遇乾旱,必須進行灌溉。
4、收穫和採種
蘇丹草在抽穗期聞含營養物質最多,這時宜及時收割;如再延遲,則纖維增多,降低乾草或青貯飼料的質量。至於作青飼用時,則在植株長高到50-60釐米時即可開始收割。收割時要留茬高8-10釐米,以利再生草的生長。
採種的蘇丹草,用寬行播種和加強施肥、管理等工作,能獲得高額的種子產量。當留種蘇丹草主穗上種子進入完熟期時,即可收穫,以免子粒脫落。收下的蘇丹草,先進行乾燥,然後脫粒清選、曬乾,到種子含水量不超過13-14%時才可貯藏。每畝可收種子140-450斤。
結語:總的來說,想要將蘇丹草的產量提上去,可以從整地和施肥方面來入手,播種時選擇溫度適宜並且雨水量充足的時期,收穫時期注意選擇在50-60釐米即可收割了。
回覆列表
北方,最好在四月下旬到五月上旬播種。播種前整地施肥:秋深翻,並按每公頃15.0~22.5t施足廄肥。在分櫱、拔節及每次刈割後施肥灌溉,一般每次112.5~150.0kg/hm2硝酸銨或硫酸銨,附加150.0~225.0kg/hm2過磷酸鈣。
以下是一些資料可供參考:
蘇丹草原產於北非蘇丹高原地區,非洲東北、尼羅河流域上游、埃及境內都有野生種分佈。我國於20世紀30年代開始引進,現已作為一種主要的一年生禾草在全國各地廣泛栽培。其耐旱喜溫,營養價值高,適口性好,各類家畜都喜食。
栽培技術:
1、種子處理
選取粒大、飽滿的種子,並在播前進行曬種,打破休眠,提高發芽率。在北方寒冷地區,為確保種子成熟,可採用催芽播種技術,即在播前1周,用溫水處理種子6~12h,後在20~30℃的地方積成堆,蓋上塑膠布,保持溼潤,直到半數以上種子微露嫩芽時播種。
2、輪作
忌連作,收穫後要休閒或種植一年生豆科牧草。玉米、麥類和豆類作物都是其良好的前作,但以多年生豆科牧草或混播牧草為最好。生產中,蘇丹草可與秣食豆、豌豆和毛苕子等一年生豆科植物混種。
3、播種
整地施肥:秋深翻,並按每公頃15.0~22.5t施足廄肥。地下10cm處土溫達10~12℃播種,
北方:4月下-5月上。多條播,乾旱地區寬行條播,行距45~50cm,每公頃播量22.5kg;水分條件好的地區可行窄行條播,行距30cm左右,每公頃播量22.5~30.0kg。播種深度4~6cm。播後及時鎮壓以利出苗。混播:每公頃22.5kg蘇丹草及22.5~45.0kg豆類種子。分期播種,每隔20~25d播1次,延長利用時間。
4、田間管理
中耕除草:
苗期生長慢,苗高20cm時開始中耕除草,
封壟後則不怕雜草抑制,可視土壤板結情況再中耕1次。
施肥、灌溉:
在分櫱、拔節及每次刈割後施肥灌溉,一般每次112.5~150.0kg/hm2硝酸銨或硫酸銨,附加150.0~225.0kg/hm2過磷酸鈣。
5、收穫
青飼:孕穗初期。
豆科作物混播:豆科草現蕾時刈割
調製乾草:以抽穗期為最佳
青貯:乳熟期。
放牧:草高達30~40cm時較好,
收種,採種應在穗變黃時及時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