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水漫華庭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應該看情況而定,如果父母各方面做的都好,子女對父母不好才是不孝。當然了,有不好的子女,也有不好的父母,有些父母就不配為人父母,這樣的情況得不到子女的孝順,也是理所當然的,無論什麼事情都會有因果關係的。首先孝順不是愚孝

  • 2 # 河馬行空1

    事情永遠都是會有兩個方面或者多個方面的,也就是俗稱的一個巴掌拍不響,子女對父母不好,難道子女們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要對父母不好嗎?相信不會是這樣的吧?每個家庭的情況都不一樣,而且還有很多說不出口的情況,這就是所謂的清官難斷家務事吧。所以說對別人家裡的事,不是瞭解的很深刻就不好妄下結論。總之,在這個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

  • 3 # 心理彥究員

    如果排除個人品行問題,從心理學角度講,對母親不理不睬的人,是因為小的時候,當他對母親有需求有期待時,母親對他是不理不睬的。這是問題的根源。

    兒時的創傷體驗讓內心壓抑了太多的委屈和憤怒,導致當母親老了的時候,母親對自己有需求的時候,觸發了內心壓抑已久的委屈和憤怒,深深的刺痛了他,於是自動化的內射了當年的母親,用母親對待自己的方式對待如今年邁的母親。雖然明知不對,雖然事後會後悔自責,但是依然無法控制。

    這樣說當然不是在為這種錯誤的行為開脫,這是人們內在潛意識加工的結果,這樣解讀的目的是“把潛意識意識化”,即把潛意識的秘密揭露出來,讓意識知曉,這本身也是解決問題的辦法之一。

    當我們的大腦知道了真相,有助於做出更正確的決策,對待母親採取更積極的防禦機制,而不是繼續延用low的防禦機制。剛才說的“內射”就是一種很low的防禦機制。

    那該怎麼辦呢?最好的辦法是透過心理諮詢處理童年創傷,處理創傷帶來的淺層的情緒問題和深層的認知問題。然後再對自己做出積極的決定。

    比如:我已經長大了,不再是當年那個無助的小孩子了,我面對媽媽能夠勇敢的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有能力解決好跟媽媽之間的問題。媽媽很愛我,媽媽當年的做法是無心之舉,她太忙太累了,她並不知道傷害了我。而我今天有了更多學習成長的機會,不會再讓兒時的傷痛控制我今後的生活。我願意跟媽媽做個約定,當我有不耐煩的情緒時,媽媽會做個暫停的手勢提醒我,幫助我馬上覺察並轉換。

    這樣的方式就叫“昇華”,昇華是所有防禦機制中最高階的防禦機制,也是解決所有問題的萬能鑰匙。確定自己是否昇華有三個標準:情緒良好,合作而非對峙,利人又利己。

  • 4 # 黃金帶綠色養生

    這個問題說白了還是父母有問題。孩子小的時候各種溺愛,沒有正確的引導等等,都是為孩子的長大埋下伏筆!就比如前兩天在網上看到的一個15歲的孩子吐口水在電梯被指責一事,他母親不接受批評還坦護兒子說她還是個15歲的兒子,這樣的母親將來的結局就會跟題主一樣,所以說家教很重要,良好的家教是孩子成才的必然,熟話說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有什麼樣的兒女,這叫複製!做父母的是否也該好好反省自己呢?!

  • 5 # 平凡中年

    沒有經歷沒有發言權,象我這種現象在中國有很多。我父母都是四十年代的人,對我們四個孩子還算不錯,特別是母親,每個孩子都是他的寶,父親是個大男人主義者又重男輕女,人有點懶,沒能力撐家,所以母親在打罵聲中默默撐家!我和大哥常年在外,經常打電話回家,母親從不說讓我們擔心的話,她七十二歲時因為高血壓腦溢血重度昏迷,醫院讓我們放棄,我和大哥堅持住院治療,我們在醫院守了一個多月母親還是去了,父親雖然身體可以但他從不做飯洗衣,所以母親走後我們還得專門照顧他。經商量由妺在家給他洗衣做飯我們出錢,後來我因公司倒閉回家,父親高血壓住院,吞嚥語言行動功能盡失,必需在家照顧他,我妹照顧不了,我如果照顧他,家裡沒經濟來源,老婆身體不好常年沒工作,孩子上學,但大哥也不願照顧,最終商量由我照顧,父親本是那種不好照顧的人,再加上這種病更麻煩,經過四個月的照顧,他可以拔掉胃管喂稀食,必需是打爛的那種,也可以扶著走會路,但大小便失禁,還得帶尿不溼,但他經常撕掉,對了他語言功能盡失。我一個人專門伺候了他整四個月,不但沒一分收入還要花錢,還好有點積蓄!但這不是長久之計,後來家人商量把他送養老院全護!由於情況特殊,他得經常去醫院治療肺炎,因為他吞嚥功能盡失,不會吐痰。所以一年得跑老家七八次,根本就上不了班,因為我定居在外地,但他一住院你得回家,過年他在醫院度過,耍不是疫情還得回家,這種情況持續到今年兩年多了,我只能跑跑滴滴,不敢上班,花錢只能用以前的老本。所以病床之前無孝子這句話你經歷了就知道了!

  • 6 # 寒夜溫暖如春

    就目前的社會現實而言,父母不慈,兒女不孝的現象太多太多了!

    別說的大義凜然,不是你不孝順,是現實逼著你沒有時間和空間及金錢來孝順父母。

    沒有錢的時候,要想方設法的掙錢,沒有時間和能力來孝順父母,甚至還要連累父母接濟自己。有錢有勢了,需要的應酬太多,沒有時間陪伴父母,連自己累了想歇歇都不行。

    有站著說話不腰疼的人會說,還是你不想孝順父母,其實這個話也沒有辦法辯駁,任何事情都不是絕對的。

    老人不容易,現在你不孝順父母,將來你們的孩子也不會孝順你,久而久之這就會成為許多家庭的門風!

    這是一個急切需要剎住的社會惡習!

  • 7 # 使用者1226842541912

    我是北京農村的,今年53歲了,父母40有的我,老父親06年去世,去世前在床上躺了3個多月,那時由於工作忙,我們夫妻倆只能隔三差五的回家看看,每次回來把足夠的錢交給老孃。總覺得對得起父母了,等老父親真的走了。心裡難受極了。在他躺床上不能自理的時候,他要的不是錢,是兒女的陪伴。19年的11月份,老孃已是93高齡了,也躺床上不能自理了。我毅然辭了工作,和老婆一起照顧她,陪伴她。直到20年的1月23日,老人去世。由於正在鬧疫情,喪事從簡了。從23號起,我每天就想一個人待著,老婆和孩子在兩居住,我一個人在三居住,就住在老孃生前的臥室。老覺得自己沒著沒落的。老是想起小的時候,吃媽媽的乳汁,一直吃到幾歲。喊著吃《香甜》。總想著媽媽為了我上大學,一天只能靠賣幾個雞蛋維持生活。直到臨終前老孃的最後一句話《你的錢夠花嗎,給你點》。思念是一種感覺。宅在家裡這些天,我只聽一首歌,烏達木的《夢中的額吉》。每聽一遍眼淚就止不住了。我們應該好好孝順自己的父母,不要做讓自己後悔的事。不要等他們不在了才知道珍惜。

  • 8 # 人定勝天4677

    我認為這類子女"德"差也,子女要拍胸脯想想,你們的父母親是怎麼辛苦辛勞地把你們培養成人,成家立業的,你們的父母親老了就不理睬了,良心那去了,你們也子,後輩看你們做不到百善孝為先,你們的下場後輩會照樣這樣對待你們的,請你們快清醒吧,再別對父母親不理不睬了,做個百善孝為先的好子女吧。更正:你們也有子女,少寫兩字。

  • 9 # 使用者6258987778804

    美華人為什麼不願生子女呢,因為子女大了,成家了,只顧自己一家人,莫想得到任何回報。但是他們喜歡餵狗,狗看見主人,搖頭擺尾。逗人開心,特別是忠誠。

  • 10 # 使用者5532225287578

    老了人其實是在行動不便的時候才能看出來子女好不好,年輕點的時候家家都要因為老人還可以幫忙看看小孩,等小孩長大了老人身體健康出問題了,這時的老人就沒有什麼可以幫你解決問題的能力了,我住院的時候有個老人生病了家中四個兒子,每人一天照顧老人沒有幾天都不願意了,說家中有事沒有時間乾脆回家養,你這麼大的年齡了死了也沒什麼,兒子走後老人自言自語的說我也活不到幾天了,老人還是很傷感醫生說你們不能離開,他需要人照顧幾個兒子還是走了。

  • 11 # 緣分聚家人

    因為父母老了不能自理了所以才遭到兒女的嫌棄。當父母年輕的時候把你們養大,送你們讀書,買房幫你們成家,你們生了孩子,讓老人幫你們帶孩子,直到接送上幼兒園,小學,到上中學了此時的老人年紀也大了,也完成使命了,再說城裡的房子不夠住,因為孫子長大了需要自己的空間,所以此時的老人退伇回自己家了。特別是農村的老人回到家中也掙不到錢,只有拖著老胳膊老腿去地裡刨食,否則咋辦?問兒女要、他們的壓力比山大,不問吧,傷風感冒也要錢,問多了又不給所以遭人嫌!我以上說的這些當然不是絕對的,大部分兒女都是可以的。

  • 12 # 歡樂頌5549

    大部分孩子不理會父母,這個數字有待商榷推敲。孩子不孝順,家庭教育上肯定出了問題。父母自己持身不正,對自己的父母不夠孝順,沒給孩子做好的榜樣?亦或是父母過於溺愛孩子,讓孩子沒有學會感恩和分享?還有的父母呢,年輕時忙自己的事,孩子交給父母,或者任由其自己散養,沒給到孩子愛的教育和薰陶,這樣的孩子長大,你怎麼去指望他來孝順你?!說到底,孩子好不好,既要看孩子自身的秉性,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結合,更好看父母的言傳和身教。說到底,孩子不理會父母,總體來看,個人認為還是教育問題。孝之一字,做人之根本。一個連父母都不待見,都不孝順的人,可謂廢柴一枚,不足道也!這樣的人,也不可與之結交。

  • 13 # 使用者4055866105442

    你的“大”字是大大的錯誤的!把“大”改成“有”,這個問題才是成立的。他們不是不孝,只是代溝太大,年輕人又缺乏耐心,才是有一部分人對自己的父母不理不睬的。

  • 14 # 海棟樑

    有一部分人是泥普薩過河自身難保,自己顧不了自己。有一部分是從小沒教育好,自私自利,父母沒錢,不願照顧。這就是現實享樂社會。

  • 15 # 噢原來你也在這裡

    溝通上出問題了啊!我家也一樣,以前和孩子關係多好,無話不談,後來大學畢業找一個女朋友回來,我沒看中就不喜歡我們了,連說話都愛搭不理我了,現在的孩子一句不好聽的話也接受不了啊!

  • 16 # 齊魯情未了557

    這樣的不孝子女必然沒有人性,沒有善良,沒有擔當,沒有責任,沒有信用,沒有智慧,沒有底線!一個連父母都拋棄的人,絕不可以相信,絕不可以交友,絕不可以重用,因為這樣的人,絕情負義!背叛是習慣!

  • 17 # 使用者84502577221

    你這麼說就是不對的,不是大多數人對已老的父母不理睬,大多數人對自己已老的父母都很孝順,對自己父母不理睬的只是少數人。華人最注重的是孝道,百善孝為先,對生養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順的人不配為人,父母再不好,他們給了你生命,含辛茹苦把你養大,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有些人怎麼就忍心對父母不孝?孝順父母不是錢到了就是孝順,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儘量多陪伴父母,讓他們享受天倫之樂,父母生病了盡到照顧的責任,至於給錢多少看自己的能力就行了,不強求,對自己最親的父母都不理睬的人,我不知道他還能理睬誰?還跟誰能相處好?這樣的人在社會上也會處處碰壁的。

  • 18 # 使用者二線

    大多數子女還是孝順老人的,對老人也很照顧。對老人不理不睬的原因有這麼幾個:

    1:子女本身素質低下,自私自利,只想一味索取父母的財產,壓榨其勞動力,對沒有利餘價值的老人恨不得隔離。

    3:由於某種原因,親情淡薄;或者是習慣和個性使然,子女成年後,互相之間依賴少,各自獨立。

    4:人老了會比較囉嗦,甚至象小孩子一樣黏人,性格會變得多疑小氣,子女一時疏忽就不能忍受,淚眼婆娑,時常鬧鬧小情緒,晚輩每次要費很多精力紓解,很累,造成壓力和困惑。如此反反覆覆,子女們可能就不那麼耐煩了。

    每個人都會老去,父母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善待老人,多花點時間陪伴,嘮嘮嗑。這就是對父母養育我們的最好回報。

  • 19 # 靜座聽風雨

    提問者你好,你提出的來的問題很好,但是不大部分人對父母不理不睬,只是一小部分人而已,龍生九子,各有不同。我們中國是百善孝為先,禮儀之邦,微笑待賓朋。

    中國之大,出來幾個不孝之子,也未必不可,你不能一棍子打死大部分人。不管在城市或者農村,你對老人不孝順,就遭到親戚朋友的嘲笑和指責。難道你願意做那樣的人嗎?

    對老人孝順,有的是物質,有的是陪伴,由於生活壓力大,農村人都出來打工賺錢了,就對老人陪伴少了,那是生活所迫,只要他不缺老人吃穿,就不能說他不孝順,難道你要求他天天陪著老人,沒有錢花,沒有吃 就孝順嗎?農村一個村也出不了幾個不管父母的人,人在做天在看,都有老的那一天,誰也不想讓別人指指點點過日子的,所以你觀點不成立。

    城市裡的人一樣是生活壓力大,有的不得已,把父母送進養老院,但是他們同樣會隔三差五去看望老人,誰不想過天倫之樂的日子。不陪伴不等於放棄了父母,極個別人不孝敬父母的也有,可能也是有原因的,比如父母年輕的時候,偏心,兄弟姐妹之間有矛盾,財產分配不均造成。

    反正在我們中國,絕大部分人,還是孝順父母的,誰不孝敬父母,就會遭報應的。一個人連自己的父母都不理不睬,你想他在這個社會上還會有朋友嗎?

  • 20 # 阿vvv1

    有些父母,看起來正常,想的都是老年痴呆的事情,做的事都是讓人反胃愚蠢無知的事情,你說,這樣的父母能接受嗎?不嫌丟人?別說不理不睬,我還想讓他們永遠閉嘴!說心裡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現在的老人都重男輕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