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始於1912年,結束於1949年。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革命黨在南京建立臨時政府,各省代表推舉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1912年元月民國正式建立。以袁世凱為首的北洋勢力主政中國,北洋政府分崩離析後政局動盪不安,孫中山南下廣州,召開國民黨一大,建立黃埔軍校隨而建立國民政府,促成國共合作後的孫中山不久病逝。
1926年蔣介石繼承孫中山遺志領導國民北伐,意欲統一中國,到1928年東北易幟,國民政府從形式上統一中國,蔣介石成為繼孫中山之後的國民黨領袖。統一之後,民國進入所謂的“黃金十年”建設時期。
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中國成為反法西斯同盟國,國際地位大大提高,一舉成為美英中蘇四大國。1949年後因國共內戰失利,中華民國時期結束。
1912年2月12日,宣統皇帝下詔退位。孫中山在南京宣佈解職,參議員隨即於2月15日全票選舉袁公繼任,袁任命唐紹儀為內閣總理,當選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3月29日,組閣完成.新朝初建,南北統一。
最終於1912年8月25日在同盟會的基礎上組建了民國第一大黨,國民黨。在隨後的大選中,國民黨大獲全勝,獲得參眾兩院841席中的392席,成為國會第一大股東。國民黨選舉獲勝,袁世凱於1913年10月10日上任“中華民國大總統”。
後經各省代表召開的“行政會議”,袁指定成員參加的“政治會議”、“約法會議”,以及一些列運作,一部完全符合袁世凱意圖的《中華民國約法》終於在1914年5月1日問世。
民國時期外交呈現了一個國際化與現代民族國家的建立、遵循國際規則與維護國家利益、法理上的獨立與事實上的自主等。
中華民國始於1912年,結束於1949年。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革命黨在南京建立臨時政府,各省代表推舉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1912年元月民國正式建立。以袁世凱為首的北洋勢力主政中國,北洋政府分崩離析後政局動盪不安,孫中山南下廣州,召開國民黨一大,建立黃埔軍校隨而建立國民政府,促成國共合作後的孫中山不久病逝。
1926年蔣介石繼承孫中山遺志領導國民北伐,意欲統一中國,到1928年東北易幟,國民政府從形式上統一中國,蔣介石成為繼孫中山之後的國民黨領袖。統一之後,民國進入所謂的“黃金十年”建設時期。
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中國成為反法西斯同盟國,國際地位大大提高,一舉成為美英中蘇四大國。1949年後因國共內戰失利,中華民國時期結束。
1912年2月12日,宣統皇帝下詔退位。孫中山在南京宣佈解職,參議員隨即於2月15日全票選舉袁公繼任,袁任命唐紹儀為內閣總理,當選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3月29日,組閣完成.新朝初建,南北統一。
最終於1912年8月25日在同盟會的基礎上組建了民國第一大黨,國民黨。在隨後的大選中,國民黨大獲全勝,獲得參眾兩院841席中的392席,成為國會第一大股東。國民黨選舉獲勝,袁世凱於1913年10月10日上任“中華民國大總統”。
後經各省代表召開的“行政會議”,袁指定成員參加的“政治會議”、“約法會議”,以及一些列運作,一部完全符合袁世凱意圖的《中華民國約法》終於在1914年5月1日問世。
民國時期外交呈現了一個國際化與現代民族國家的建立、遵循國際規則與維護國家利益、法理上的獨立與事實上的自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