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常寧碧桂園易蘭
-
2 # 行走的大程程
雙手奉上血淋淋的帝都買房經歷。
是的,我和先生都是普通農村家庭出身,在帝都買房,只能用四個字形容,傾其所有。
2016年9月買房,70平,首付100萬,稅費+佣金13萬,對於年輕的我們來講,一百多萬真的是很可怕的金額了,家裡攢了一輩子的錢也只不過不到50萬,剩下的全靠我們自己解決,除了正常的房貸,首付共借了三十多萬,裝修費也是全部信用卡,各種分期。只能用負債累累來形容那個時候的我們了。
起初壓力大到成夜成夜的睡不著覺,後來沒多久房價猛漲了一波,我們意識到我們也算是搭上了房市低迷的最後一班車,之後只會越來越買不起,就這樣說服自己,慢慢的接受負債事實。
後來大概用了2年的時候把債務清零,並首付買了車。每當回想怎麼做到的,都吃驚不已,真的,人在被逼無奈的情況下,是極其具有爆發力的。真的走過難關之後也沒覺得很難熬,總結下來還是兩條經驗分享給有需要的人。
第一,有計劃消費。每個月留出固定生活費,其他全部用來還款,沒有特別急的事情,絕不動用用來還債的款。
第二,好好工作,努力掙錢,收入總會越來越高,壓力山大有時候對於工作還真有刺激作用。
第三,心態調整好,既然決定吃苦,就咬牙挺過來,有房的感覺確實是比租房好。尤其是有了孩子以後。
當然對於有些人,房子是可有可無,有愛有住所即可。但對於大多數老百姓來講,房子是有特殊含義的。至於房奴,人生本就為不同事情奴役,想開點,還是有房好。
-
3 # 人生何懼
30如果才在城裡買上房,也揹負了一身的債,每個月還要3千的銀行貸款,有時候不是值不值而是社會在變,我們只能向前,付出所有的積蓄,也要不停的前進。
-
4 # 浮生煙
光首付就奮鬥了四年!好多人說跑船掙錢多,其實真的不然。我在著名航運企業,四年從月薪兩千多漲到了一萬多,看似還可以,但是總不能一年到頭都在船上,在家是沒有工資的。現在一萬二左右,按八個月算還不到十萬。遠離親人朋友,我更是在老婆懷孕和坐月子都不在家。愧疚!!!!
-
5 # love愛的天使
我是一個農村的孩子,家裡很貧窮,後來沒辦法到省城太原打工,認識了我的老公,那個時候比較單純,也沒有像現在社會這麼現實,非買房子才能結婚,他們家裡條件也不好。我們結婚的時候,婆婆給了彩禮4萬,結婚花了一部分,最後就所剩無幾了,我們便在太原開始了,白手起家的租房生活。
那時候也就是租個十多平米的小房子。收入也少,可是買房的想法一直都是有的,我決定在孩子上小學時一定要買房子,因為孩子小。相對負擔壓力小,孩子大了壓力大了更沒有希望。所以我省吃儉用,不買衣服,不亂花錢,努力攢錢,經過七年的時間,攢了十多萬,後來正好遇上了租房的地方拆遷,於是我就做了一個意想不到的決定,後來又借了一部分錢,首付貸款買了一套市中心的二手房,雖然不大。但也非常滿足,畢竟有了自己的家了。
總之, 想要買房,總要有長遠的計劃,也要為這個目標去奮鬥了。平時不亂花錢,目標幾年就會實現的,加油!!
-
6 # 多哥
這個吧,每個人的賺錢能力都不同,有的人一兩年就能賺一套房,有的人一輩子都買不起,多數人都是工作10幾年然後首付月供的方式的,為了還房貸,省吃儉用,起早貪黑,捨不得吃,穿,不敢休息,不敢生病,因為還得養父母孩子,總之普通人買房真的是不容易!!
-
7 # 苦盞
2017年買的房子114平,我自己出了3萬,老爸出了19萬,貸款19萬,用的公積金。年輕一代不靠父母想買房子有點困難,弄個首付都難死你!
-
8 # 鮁魚圈鮁魚
我05年三本畢業於瀋陽,工作找了好久,最後竟做了服務員。無奈透過朋友開始做混凝土行業。06年工資1800,供吃住感覺還行。月光談不上攢錢。09年回到出生地一四線小鎮,工資已到5000,但由於都是私企工作不穩定,主要原因在於性格耿直,做事不圓滑,所以也沒存到錢。後來家裡拿11萬首付,買了個60平的小房,月還1800元感覺還行。買了個6萬多賽歐小車。2010年開始工資漲到1萬,14年換了大些的房子,又換了個10多萬的長城H6。到現在已經39歲了,給媳婦開了個小店,最主要是照顧孩子,基本不怎麼掙錢,我依舊還是上班。10多萬的存款,生活沒什麼壓力,就是工作不穩定,工作了16年換了也有10多個單位。離家有近有遠。生活感覺還好吧,沒什麼壓力。也不會有什麼出息,一輩子基本看到頭了。這就是選擇回到小縣城的狀況。
-
9 # 冬日暖陽R
在這個城市有一套自己的房子,一個自己的家,一直是我的夢想,租房沒有歸屬感,還要受房東的氣,現在終於實現了,雖然為之奮鬥了這麼多年,但是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
10 # 蝦妞兒712
人生第一套房是畢業一年多,10年,首付8萬多,自己只有兩萬,找公司借了6萬。然後苦逼的還債兩年,中途又裝修。
-
11 # 牆角一枝梅rong
差不多十年還清貸款!07年買完房子,17年還清貸款 ,那時剛買完房間,單位又不景氣,待著家相當是全職媽媽,心裡那個著急啊,那個時候淘寶剛流行,我就抱著一定要賺錢的心態一頭鑽進去,其中的心酸真的只有做過淘寶店的人才明白,困難的時候經常自己流眼淚,後來孩子大了我又開始融入社會上班了,房貸也還清了!
-
12 # 就做自己吧
12年家裡掏13萬按揭了一套85.5的小兩居,16年手上只有5萬,因為想要學區,借了十幾萬,按揭了套頂樓175方的,沒想到剛買三個月翻了一番,算是走個狗屎運,去年把之前的小房買了,在省會入手了一套小兩居,目前手上兩套房子都有貸款,貸款額大概75,房屋價值大概220,8年時間,從老爸的13萬到現在淨值150萬,算是享受到了房產的紅利。我覺得前提是過日子要有規劃,工薪族張開手花的話肯定不行
回覆列表
1你為買房奮鬥了多久?付出了怎樣的努力? 在生活中,不論貧富,不論何種年齡段的人群,都渴望有一套自己的房子。結婚,工作,生活,房子永遠是中國人解不開的鎖。最近一部電視劇《安家》火了,透過真實故事改編,劇裡關於買房的話題,戳中了許多人的痛點。 “海清”夫婦登場時,大眾都驚呆了。這不是10年前在《蝸居》裡,為了買房而連續吃了一個星期掛麵的“郭海萍”夫婦嗎?看到這裡,多少為了買房而奮鬥的年輕人激盪了埋藏在心底的辛酸啊!10年前,他們為了買房奮鬥。10年後,因為二胎的降臨,他們為了換房而絞盡腦汁。10年了,從《蝸居》到《安家》,房子成了多少都市人的渴望和奮鬥目標。哪怕揹負鉅債,哪怕節衣縮食,也必須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 《蝸居》裡的海萍夫婦,像極了剛走出校門的年輕人,租一間只有10平米的小房間,連衛生間都是公用的。為了省錢。他們連續吃了一個星期的掛麵,騎腳踏車上班。即使這樣,首付依然是夠不到的天文數字。到最後,他們終於湊夠了首付,卻背上了鉅額房貸。很多人在《蝸居》裡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從進入社會的大門,工作,結婚,買房成為房奴。不敢輕易大消費,不敢不加班,害怕丟了工作,都是我們生活的縮影。到了《安家》,他們的生活依然備受房子困擾。有一段是宮蓓蓓頭靠在車座椅上,面無表情地說:“我覺得我們倆都挺可憐的,倆博士畢業,兩個人辛辛苦苦七八年,連一套像樣的兩居室都買不起,可憐吧?”其實。電視劇只是還原了生活,讓我們看清了都市眾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