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醉舞未歌

    我給四星半,非常不錯,值得一讀[贊]

    大器晚成的麥家,蟄伏八年,沉穩冷靜地迴歸到故鄉和童年的記憶,突破駕輕就熟的諜戰題材,轉而嘗試一部史書般的人物傳記題材,是非常勇敢和超越的。

    在我看來,這是一部精彩的作品,小到人物塑造、情節設計,大到人性叩問、歷史審視,都是比較成功的。

    這不簡簡單單是一個傳奇人物在文革中受迫害以致身心俱焚的故事,形形**的人物,每個人都有盔甲也有軟肋,都有人性閃爍的一刻也有陰暗醜惡的一面。

    透過他們在比如內戰、抗日、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文革、改革開放等重大歷史事件中的跌宕起伏,不但凸顯了上校的英雄主義、鮮活豐滿,他們自己也因作者高超的語言表述,精準生動地躍然紙上。

    彷彿他們就是曾經生活在我們身邊的張三李四甲乙丙丁,有的可憐,有的可恨,有的可嘆,有的可悲,有的可愛......但一切都在情理之中,並非單一的善惡黑白,讓你無法去徹頭徹尾地單純愛與恨某個人。

    這樣的文學作品是豐滿的、高階的。

    《人生海海》打動我的還有父親之情,一脈相連,骨肉連心。文中有四個父親,用各自不同的方式,愛著自己的兒子,他們都用盡全力,耗盡生命裡最後一口氣,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兒子——

    戰俘營裡,山體塌方時,那個把自己從壯漢挖成空殼,最後以爬向兩個兒子的姿勢死去的父親;

    雙家村裡,滿腹倫理道德的老巫頭,為了證明兒子的清白卻做出了背信棄義的事,最後被全村唾棄自絕於世;

    卑微如螻蟻一般的老瞎子,一輩子沒有得到什麼人愛,卻為了保全兒子日後能有善終,在寺廟前代兒懺悔長跪不起以求全村原諒和可憐,最後跪著死去;

    雌老虎,為了保護兒子,寧願相隔萬里不能相認,孤守“鬼宅”耗幹自己,相隔22年老眼昏花的他依然能清晰辨認兒子的腳步聲......

    如果說上校把黑白二貓當作兒子,也算作一種父子之情吧,明知凶多吉少死路一條,躲出去的他為了黑白貓不忍飢挨餓有個好的歸屬,也鋌而走險,主動走進紅衛兵的羅網;解放戰爭時期,為了貓咪,也放棄棄暗投明的人生反轉時刻......

    就像書裡說的,“愛人是一種體力一樣的能力,有些人天生在這方面肌肉萎縮”,面對親情父子,每個父親都是偉大而笨拙的,會拋下常理常規甚至顏面威風,但這一切,都不構成我們去憎恨和責備父親的理由。

    我忽然理解了麥家為什麼說這本書也是獻給他的父親。童年沒吃過糖的孩子,一輩子不知道甜的滋味,麥家的童年是不快樂的,與父親僵持、被夥伴孤立。

    這本書,其實也是寫給他自己的,透過八年的沉澱和整理,他跳出了過往的藩籬,試圖與父親和解、與童年和解、與世界和解。

  • 2 # 頑女當媽

    作為一名圖書編輯,可很負責任的告訴你,這本書一定不要錯過,一定要看!

    第一,《人生海海》是一句閩南語,意思是人生像大海般起伏不定,遼闊無邊,而我們所要做的,就是保持一個平常心看待周遭人和事。不必在意一時沉浮,更無須讓自己去影射周圍人。

    以下是從噹噹網上找到的關於對《人生海海》的推薦小影片,截一個過來,你自己可看看。

    第二,《人生海海》的內容和故事描述手法也很贊。

    它主要講述一個在時代洪流中的男人,他腹部刻了幾個字。那不是普通的字,是會在時代裡掀起狂風暴雨的字。於是一場圍繞他小腹上文字究竟寫了什麼的故事由此展開。這故事像深海里的旋渦,深深揪住每位讀者的心。

    故事開篇有懸疑的色彩,一個被人稱之為“上校”的男人,在村裡整天不幹活,卻享受體面且精緻的生活,很奇怪;那個“上校”還有個綽號——“太監”,一下子凸顯出他的兩面性,受人尊敬和被人非議的兩種形象豁然而出。

    從文學角度來說,這種複雜又矛盾的人物形象背後,必定會藏著故事。那些故事或可告人,或不可告人,總之利用人們對未知事物的慾望,會將讀者勾得死死的。

    且《人生海海》是麥家耗時5年打造的作品,裡面人物形象立體,有整天到處吹牛睡遍天下女人、看似不靠譜實則最靠譜、且能替上校保守秘密幾十年的老保長,有能講盡天下道理、最後卻做出不講理又被天下人所詬病的“我”的爺爺……

    都說不要高估人心,低估人性,在這本書裡提現得淋漓盡致。

    因此強烈推薦這本書。

  • 3 # 清月雅禾

    故事分三部分,整體時間跨度近百年,圍繞核心人物“上校”的命運。

    小說以第一人稱的視角,以“我”從祠堂、門縫、天井、床頭等地方看到和聽到各色人等的描述,豐滿主角形象及一眾配角性格,並在第三部分以個人命運的視角,和上校輝映,呼應主題。小說核心人物,上校,或者叫太監(他必不在乎這些),一生經歷坎坷,寵辱交織。一個有天分的木匠,一位救死扶傷的軍醫,救過國共和日本人的命。做過敵佔區的特務,被女鬼佬肚皮刻過字。參加抗美援朝立過大功,也蹲過三方面的監牢。最終在文革中瘋癲,心智如孩童,卻陰差陽錯成為養蠶高手,後被曾經誣陷過自己的護士照顧終老……

    其他一眾人物,如爺爺、父親、老保長、小瞎子等,便在上校被安排的命運中也順勢被安排。

    麥家厲害之處在於對故事性文字的駕馭能力,讀者一旦入局便會深陷其中,非要一口氣讀完不可。讀罷雖爽快,但也有遺憾,頭重腳輕,小說有個大氣的開頭和精彩的第一部分,後面卻慢慢有垮掉之感,撐不起一個人見時代變遷的史詩感,許多人物著墨也過於輕淡。

    但從某個角度來看,這本書應該是作者獻給自己故鄉的,或者說,獻給自己父親的。有幾處情節,印象深刻:

    第一部分裡,上校講戰俘營的故事,一位父親受倆兒子牽連,三人共同進戰俘營勞改挖煤,不幸遭遇塌方,兩個兒子被困在裡面,這個父親見人就下跪,求人別歇。十幾天後,眾人見無望,紛紛放棄,只有這個父親,白天結束工作,晚上一個人去挖塌方,某天夜裡,連滾帶爬,卻死在離塌方几十米的彎道上。小說裡講的是,一輩子見慣死人的上校,哭得喘不過氣。

    爺爺,是作者著力甚多的一個角色,外號“老巫頭”,跟老保長是一輩子冤家,有名望,凡事必言大道理,人生彷彿看通透的一個人。跟上校從誤解到和解到敬重,最終卻為顧我父親顏面,舉報上校,最後不堪全村排擠折辱,豬圈上吊。

    父親,平日少言寡語,卻可以因為舉報事件跟親爹決裂。在“我”時隔22年重返老宅後,第一句話是“你找誰”,後面接著就是一連串家人的死訊,命運的折磨已讓父親墮入神鬼魔怔,對我的回來不但不感到欣喜,反而恐懼,怕“我”沾了這個家的晦氣,被牽連。

    在作者的人生經歷中,也有少時與父親決裂的事,而最終和解,往往是人不我待。放在書中,成了驅“我”遠離和囑“我”尋大師治小瞎子,情節魔幻,引入淚目。

    所以寫上校的故事,更多是寄託作者人生中對於故鄉的情感,對於父輩的情感。

    至於另一層,關於書名的解讀,人生起落浮沉,茫無定向,那原本是無可奈何的事。

    但,無論如何你要活著,活著才是英雄主義,才有命運照拂。

  • 4 # 大城小侃

    《人生海海》是麥家時隔8年之後的首部長篇小說。

    講述了一個身份離奇的上校,在不同年代中生活的故事,這部小說裡有很多讓人感嘆的人生,既有泯滅人性的殘酷,也有溫暖如陽的仁慈。

    麥家的構思獨特精巧,在一個最不可描述之處,解密複雜的人性。

    故事情節曲折跌宕,把讀者一步步引向神秘深谷。如同猜燈謎,一個個謎面被提出,隨著情節的推進,一個個謎底又被揭示。爺爺和父親對“上校”截然相反的態度,老保長對“上校”莫名其妙的仗義,“上校”在戰場上成為英模為什麼回村當了農民,父親晚年為什麼讓“我”還小瞎子一雙手……一個個謎團接連不斷地引起讀者的好奇,直到看完全書,所有問題才水落石出。

    故事跨越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新中國建設等不同的歷史時期,在人生的沉浮中,每個人的心中也生出一片海。

    爺爺講了一生大道理,卻在關鍵時刻出賣了“上校”,遭到全村人的鄙視和唾棄,而“上校”卻選擇了原諒;小瞎子給“我”全家造成了巨大傷害,父親卻一直供養著他,讓他不至於挨餓受凍,還要找名醫為他治好一雙手。林阿姨恨“上校”不娶自己,告狀毀了他一生,晚年卻精心照顧他,並隨他而去。人性複雜,最高尚的是和命運、自我、他人達成和解。寬容是一劑最好的良藥,時間則是最好的調解師。

    無論是命運、生活、愛情都不會一帆風順。

    也許你會感慨萬千,為什麼命運如此不公?也許你會抱怨訴苦,隔壁的那個男人怎麼那麼兇,天天吵架?也許你會失戀惆悵,為什麼我對她這麼好,她還是離開我?

    可是你要知道,沒有什麼人是一帆風順的;沒有什麼事,是簡單到用嘴說說就做好的!你所要做的,就是跌倒後立馬爬起來,拍拍身上的灰塵,對自己說,我可以的,我真的能做到,我已經改變了!

  • 5 # 深漂80後木子

    人生海海,4小時讀一生

    人生海海是當代著名小說家麥家,2019年出版的新作。麥家著有著名長篇小說解密,暗算,風聲等,這些小說成功的影視化落地的諜戰內需發展意義重大。作者功力深厚,整個故事可讀性非常強,情節發展順暢複雜的故事又有懸念深藏。4小時讀完人生海海,他的精彩在於不是掐頭去尾的一齣戲,而是潮起潮落的完整一生。

    人生像一枚硬幣,有兩面遇到好的一面是你運氣遇到壞的一面是你晦氣,過兩年都叫你遇到這不沒有喪氣,嘆氣。

  • 6 # 懂茶帝丶

    今天讀完了麥家的新作《人生海海》,這本書一共三部,我看書算快的,也讀了近6個小時才讀完。

    新聞上說這是麥家歷時八年之作,幾易其稿。若是這樣,那怕是叫人失望了。

    先說好的方面吧,人物塑造還是不錯的,閱讀的過程中,各方性格迥異鮮明的人物輪番登場,令人印象頗深。

    其次敘事線條多而不亂,抽絲剝繭中娓娓道來,且在重點的情節關口著墨頗多,甚至烘托出些許懸疑之感,隱隱有《風聲》的味道。

    故事的本身極為精彩,講述一位大時代中傳奇人物的一生,將個人的小命運置於時代的大滾輪之下,讀罷後難免感嘆命運之不公、世道之滄桑、人生之微茫。

    整個寫作中亮點也是頗多的。

    例如給讀者開了上帝視角,一路上跟著一個書中稱為“我”的小屁孩瞭解了主角“上校的一生”。透過“我”的眼,“我”的偷聽行動,“我”在事態發展中的思想變化,“我”的周圍環境和人物關係,讓讀者有了這種沉浸式的旁觀者體驗。

    如果直接透過“上校”的口來描述自己的一生,難免有用力過猛的可能。透過旁人的眼,還是一位十歲的小屁孩的眼,那味道該是剛剛好的。

    上校的故事當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這個“我”透過上校的故事感悟到了什麼。這也是作家寫作的終極暢快之處。

    所以麥家讓我們跟著這個“我”一路成長,長著長著就分不開了。“我”的所思所想某種程度上決定了讀者的所思所想。

    其次就是透過塑造上校光輝偉岸、英勇能幹的人物形象來襯托他悲慘命運的唏噓之感。

    在書中,上校被塑造成了一個接近完美的男人。用他女人的話說,那叫:英俊、能幹、英勇、幽默。噢對了,書裡上校還有個天賦異稟的“活兒”,不過也就因為這個天賦異稟,才有了後來的一檔子麻煩事兒。哪個天賦異稟呢,就是所有男人都妒忌,女人都發癲的“活兒好”唄,這可就是作者偏心眼子了,塑造了這麼個完美的人,你說氣人不氣人。

    但這氣啊,也確實生不起來。因為上校也太可憐了。

    當木匠當的好好的,被抓去充了軍。當兵當的好好的,又被抓去做了特務。做特務就做特務吧,又因為自己的“天賦異稟”被女日本鬼子看上了,小腹上還給刺上了字,大概就像給囚犯打上了戳吧,擦不掉抹不去的,讓人永遠忘不掉自己的身份。上校之後的悲慘命運也就因這個“戳”而起了。至於這刺字究竟寫了啥,就不在這劇透了,大家有興趣自己看書就是。這可是書裡精心埋藏的一個大謎團。

    這上校的黴運還沒倒完,好不容易成了有名的外科醫生“金一刀”,在戰場上救死扶傷無數,又被扣上了莫須有的強姦罪,這下可好,以前所有的豐功偉績全數抹去,打回原籍。本來吧,上校有能力又有錢,按說打回原籍,也能好好過生活的。結果又碰上了文化大革命,被重點批鬥,然後就陰差陽錯的扯出了身上的字。

    這字是上校的命啊,命丟了也不能漏了這字啊。上校的命運由此向著悲慘一去不復返了。最後上校瘋了,在紅衛兵要當眾扒他褲子的時候瘋了。

    你說說,這麼近乎完美的一個人,救了那麼多條人命,糟了那麼多罪還不算,最後生生地被逼瘋了。

    所以,作為讀者的我們,恨啊,怨啊,不甘啊,同情啊,惆悵啊,這些情緒都有。就像是書裡的“我”一樣,從最開始把上校當成個怪物,到最後把上校供成自己的另一個爹。讀者們跟著這個“我”一路窺探著上校的一生,在故事的最後,就算不把上校當爹,也是把他當兄弟,真真的尊敬他也心疼他的。

    這就是麥家安排的巧妙之處,惡有惡報那是應該的。普通人有惡報那都只能算是命途多舛,只有好人甚至完美的人有惡報,那才最能扒拉人心呢!淚點低的流2行淚,淚點高的也少不了在心頭嘆下一口氣。

    命運啊,生活啊,人生海海啊。

    今天讀完了麥家的新作《人生海海》,這本書一共三部,我看書算快的,也讀了近6個小時才讀完。

    新聞上說這是麥家歷時八年之作,幾易其稿。若是這樣,那怕是叫人失望了。

    先說好的方面吧,人物塑造還是不錯的,閱讀的過程中,各方性格迥異鮮明的人物輪番登場,令人印象頗深。

    其次敘事線條多而不亂,抽絲剝繭中娓娓道來,且在重點的情節關口著墨頗多,甚至烘托出些許懸疑之感,隱隱有《風聲》的味道。

    故事的本身極為精彩,講述一位大時代中傳奇人物的一生,將個人的小命運置於時代的大滾輪之下,讀罷後難免感嘆命運之不公、世道之滄桑、人生之微茫。

    整個寫作中亮點也是頗多的。

    例如給讀者開了上帝視角,一路上跟著一個書中稱為“我”的小屁孩瞭解了主角“上校的一生”。透過“我”的眼,“我”的偷聽行動,“我”在事態發展中的思想變化,“我”的周圍環境和人物關係,讓讀者有了這種沉浸式的旁觀者體驗。

    如果直接透過“上校”的口來描述自己的一生,難免有用力過猛的可能。透過旁人的眼,還是一位十歲的小屁孩的眼,那味道該是剛剛好的。

    上校的故事當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這個“我”透過上校的故事感悟到了什麼。這也是作家寫作的終極暢快之處。

    所以麥家讓我們跟著這個“我”一路成長,長著長著就分不開了。“我”的所思所想某種程度上決定了讀者的所思所想。

    其次就是透過塑造上校光輝偉岸、英勇能幹的人物形象來襯托他悲慘命運的唏噓之感。

    在書中,上校被塑造成了一個接近完美的男人。用他女人的話說,那叫:英俊、能幹、英勇、幽默。噢對了,書裡上校還有個天賦異稟的“活兒”,不過也就因為這個天賦異稟,才有了後來的一檔子麻煩事兒。哪個天賦異稟呢,就是所有男人都妒忌,女人都發癲的“活兒好”唄,這可就是作者偏心眼子了,塑造了這麼個完美的人,你說氣人不氣人。

    但這氣啊,也確實生不起來。因為上校也太可憐了。

    當木匠當的好好的,被抓去充了軍。當兵當的好好的,又被抓去做了特務。做特務就做特務吧,又因為自己的“天賦異稟”被女日本鬼子看上了,小腹上還給刺上了字,大概就像給囚犯打上了戳吧,擦不掉抹不去的,讓人永遠忘不掉自己的身份。上校之後的悲慘命運也就因這個“戳”而起了。至於這刺字究竟寫了啥,就不在這劇透了,大家有興趣自己看書就是。這可是書裡精心埋藏的一個大謎團。

    這上校的黴運還沒倒完,好不容易成了有名的外科醫生“金一刀”,在戰場上救死扶傷無數,又被扣上了莫須有的強姦罪,這下可好,以前所有的豐功偉績全數抹去,打回原籍。本來吧,上校有能力又有錢,按說打回原籍,也能好好過生活的。結果又碰上了文化大革命,被重點批鬥,然後就陰差陽錯的扯出了身上的字。

    這字是上校的命啊,命丟了也不能漏了這字啊。上校的命運由此向著悲慘一去不復返了。最後上校瘋了,在紅衛兵要當眾扒他褲子的時候瘋了。

    你說說,這麼近乎完美的一個人,救了那麼多條人命,糟了那麼多罪還不算,最後生生地被逼瘋了。

    所以,作為讀者的我們,恨啊,怨啊,不甘啊,同情啊,惆悵啊,這些情緒都有。就像是書裡的“我”一樣,從最開始把上校當成個怪物,到最後把上校供成自己的另一個爹。讀者們跟著這個“我”一路窺探著上校的一生,在故事的最後,就算不把上校當爹,也是把他當兄弟,真真的尊敬他也心疼他的。

    這就是麥家安排的巧妙之處,惡有惡報那是應該的。普通人有惡報那都只能算是命途多舛,只有好人甚至完美的人有惡報,那才最能扒拉人心呢!淚點低的流2行淚,淚點高的也少不了在心頭嘆下一口氣。

    命運啊,生活啊,人生海海啊。

    上面都說的是好的地方,下面咱們說說不好的地方吧。先宣告這是一家之言,麥家老師寫作水平比我強多了。只是這本書我看完之後總覺得欠著那麼一口氣。就像是情緒都到位了,就差那麼一下子,可沒等到就結束了,這情緒上不去下不來的,軟塌塌的慢慢消散了。

    先說第一個不好的地方吧,這本書裡無關緊要的描述和情節太多了,對主旨的凸顯並不能起到明顯的幫助。3部啊,我看了將近6個小時,感覺就像登山登了6個小時,走了好些岔道,也拜了一些小廟小神,好容易登上山頂,反而發現那風景也是平平了。

    對這一點,我個人揣測是,麥家先生身上還是有商業作家的影兒的,他的作品總還是要改編成影視劇啊之類的,所以環境表述得細緻,情節得曲折,要是能有反轉和出人意料那就更好了。從閱讀體驗上講,讀者確實會有一種急於想要知道故事情節走向的緊迫感,讀完後回味細品整個故事,卻發現有些情節可有可無,故事的核心也變得有些模糊和蒼白了.

    當然,這一點不好的地方其實無傷大雅,下一點才是硬傷。

    我覺得“人生海海”這名字起的就是個敗筆。嚴格意義上也不算是敗筆,是這個主題太好了,但書裡沒寫出來,襯不上這個題目。

    “人生海海”是什麼意思?在書裡有具體的解釋。書裡說:

    人生海海是閩南話,是形容人生複雜多變但又不止這意思,它的意思像大海一樣寬廣,但總是教人好好活而不是去死的意思。

    書裡還有一句話提到了人生海海,我覺得更能說明含義,書裡是這麼說的:

    記住,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氣,活著才需要勇氣,如果你死了,我在陰間是不會嫁給你的。記得當初你向我求婚時是怎麼說的?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了生活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看了這兩段麥家專門放在書裡解釋人生海海的話,大家也應該明白了人生海海具體是個嘛意思了吧。

    如果說人生海海的意思只是“教人好好活,不去死”的話,那我覺得書名叫這個是OK的。咱們看看書裡的人物,那個不是被生活蹂躪了個遍,最後還得吊著一口氣不願意離去?

    書裡最重要的主角上校,最後瘋了,瘋了之後還好好的活了幾十年,活了近百歲。用上校的愛人林阿姨的話講,那叫:他可真能活啊。就算是最後到了彌留之際,也是足足一口氣撐了4天才撒手。

    還有林阿姨,好端端的一個姑娘,給上校的老孃養老送終完,又陪著上校這個老小孩幾十年。雖然是照顧心愛的人覺得踏實,安心,但用林阿姨自己的話說,總歸是“懷念他以前的笑聲的”。

    還有書中“我”的爸爸,把兒子送走,老子逼死,最後守著一塊心病過了幾十年。這個心病的鬼把他困在自己最不喜歡呆的老屋裡,不能挪動半步,心不自由了身子哪敢自由。

    還有最典型的“小瞎子”,被上校以為偷看到了自己身上的刺字,十幾歲的孩子被隔了舌頭,挑了手筋,靠著哇哇亂叫的乞討,照樣亂七八糟的活著。

    如果人生海海就是活著,那我認為,全書裡最能代表人生海海的非小瞎子無疑了。

    今天讀完了麥家的新作《人生海海》,這本書一共三部,我看書算快的,也讀了近6個小時才讀完。

    新聞上說這是麥家歷時八年之作,幾易其稿。若是這樣,那怕是叫人失望了。

    先說好的方面吧,人物塑造還是不錯的,閱讀的過程中,各方性格迥異鮮明的人物輪番登場,令人印象頗深。

    其次敘事線條多而不亂,抽絲剝繭中娓娓道來,且在重點的情節關口著墨頗多,甚至烘托出些許懸疑之感,隱隱有《風聲》的味道。

    故事的本身極為精彩,講述一位大時代中傳奇人物的一生,將個人的小命運置於時代的大滾輪之下,讀罷後難免感嘆命運之不公、世道之滄桑、人生之微茫。

    整個寫作中亮點也是頗多的。

    例如給讀者開了上帝視角,一路上跟著一個書中稱為“我”的小屁孩瞭解了主角“上校的一生”。透過“我”的眼,“我”的偷聽行動,“我”在事態發展中的思想變化,“我”的周圍環境和人物關係,讓讀者有了這種沉浸式的旁觀者體驗。

    如果直接透過“上校”的口來描述自己的一生,難免有用力過猛的可能。透過旁人的眼,還是一位十歲的小屁孩的眼,那味道該是剛剛好的。

    上校的故事當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這個“我”透過上校的故事感悟到了什麼。這也是作家寫作的終極暢快之處。

    所以麥家讓我們跟著這個“我”一路成長,長著長著就分不開了。“我”的所思所想某種程度上決定了讀者的所思所想。

    其次就是透過塑造上校光輝偉岸、英勇能幹的人物形象來襯托他悲慘命運的唏噓之感。

    在書中,上校被塑造成了一個接近完美的男人。用他女人的話說,那叫:英俊、能幹、英勇、幽默。噢對了,書裡上校還有個天賦異稟的“活兒”,不過也就因為這個天賦異稟,才有了後來的一檔子麻煩事兒。哪個天賦異稟呢,就是所有男人都妒忌,女人都發癲的“活兒好”唄,這可就是作者偏心眼子了,塑造了這麼個完美的人,你說氣人不氣人。

    但這氣啊,也確實生不起來。因為上校也太可憐了。

    當木匠當的好好的,被抓去充了軍。當兵當的好好的,又被抓去做了特務。做特務就做特務吧,又因為自己的“天賦異稟”被女日本鬼子看上了,小腹上還給刺上了字,大概就像給囚犯打上了戳吧,擦不掉抹不去的,讓人永遠忘不掉自己的身份。上校之後的悲慘命運也就因這個“戳”而起了。至於這刺字究竟寫了啥,就不在這劇透了,大家有興趣自己看書就是。這可是書裡精心埋藏的一個大謎團。

    這上校的黴運還沒倒完,好不容易成了有名的外科醫生“金一刀”,在戰場上救死扶傷無數,又被扣上了莫須有的強姦罪,這下可好,以前所有的豐功偉績全數抹去,打回原籍。本來吧,上校有能力又有錢,按說打回原籍,也能好好過生活的。結果又碰上了文化大革命,被重點批鬥,然後就陰差陽錯的扯出了身上的字。

    這字是上校的命啊,命丟了也不能漏了這字啊。上校的命運由此向著悲慘一去不復返了。最後上校瘋了,在紅衛兵要當眾扒他褲子的時候瘋了。

    你說說,這麼近乎完美的一個人,救了那麼多條人命,糟了那麼多罪還不算,最後生生地被逼瘋了。

    所以,作為讀者的我們,恨啊,怨啊,不甘啊,同情啊,惆悵啊,這些情緒都有。就像是書裡的“我”一樣,從最開始把上校當成個怪物,到最後把上校供成自己的另一個爹。讀者們跟著這個“我”一路窺探著上校的一生,在故事的最後,就算不把上校當爹,也是把他當兄弟,真真的尊敬他也心疼他的。

    這就是麥家安排的巧妙之處,惡有惡報那是應該的。普通人有惡報那都只能算是命途多舛,只有好人甚至完美的人有惡報,那才最能扒拉人心呢!淚點低的流2行淚,淚點高的也少不了在心頭嘆下一口氣。

    命運啊,生活啊,人生海海啊。

    上面都說的是好的地方,下面咱們說說不好的地方吧。先宣告這是一家之言,麥家老師寫作水平比我強多了。只是這本書我看完之後總覺得欠著那麼一口氣。就像是情緒都到位了,就差那麼一下子,可沒等到就結束了,這情緒上不去下不來的,軟塌塌的慢慢消散了。

    先說第一個不好的地方吧,這本書裡無關緊要的描述和情節太多了,對主旨的凸顯並不能起到明顯的幫助。3部啊,我看了將近6個小時,感覺就像登山登了6個小時,走了好些岔道,也拜了一些小廟小神,好容易登上山頂,反而發現那風景也是平平了。

    對這一點,我個人揣測是,麥家先生身上還是有商業作家的影兒的,他的作品總還是要改編成影視劇啊之類的,所以環境表述得細緻,情節得曲折,要是能有反轉和出人意料那就更好了。從閱讀體驗上講,讀者確實會有一種急於想要知道故事情節走向的緊迫感,讀完後回味細品整個故事,卻發現有些情節可有可無,故事的核心也變得有些模糊和蒼白了.

    當然,這一點不好的地方其實無傷大雅,下一點才是硬傷。

    我覺得“人生海海”這名字起的就是個敗筆。嚴格意義上也不算是敗筆,是這個主題太好了,但書裡沒寫出來,襯不上這個題目。

    “人生海海”是什麼意思?在書裡有具體的解釋。書裡說:

    人生海海是閩南話,是形容人生複雜多變但又不止這意思,它的意思像大海一樣寬廣,但總是教人好好活而不是去死的意思。

    書裡還有一句話提到了人生海海,我覺得更能說明含義,書裡是這麼說的:

    記住,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氣,活著才需要勇氣,如果你死了,我在陰間是不會嫁給你的。記得當初你向我求婚時是怎麼說的?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了生活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看了這兩段麥家專門放在書裡解釋人生海海的話,大家也應該明白了人生海海具體是個嘛意思了吧。

    如果說人生海海的意思只是“教人好好活,不去死”的話,那我覺得書名叫這個是OK的。咱們看看書裡的人物,那個不是被生活蹂躪了個遍,最後還得吊著一口氣不願意離去?

    書裡最重要的主角上校,最後瘋了,瘋了之後還好好的活了幾十年,活了近百歲。用上校的愛人林阿姨的話講,那叫:他可真能活啊。就算是最後到了彌留之際,也是足足一口氣撐了4天才撒手。

    還有林阿姨,好端端的一個姑娘,給上校的老孃養老送終完,又陪著上校這個老小孩幾十年。雖然是照顧心愛的人覺得踏實,安心,但用林阿姨自己的話說,總歸是“懷念他以前的笑聲的”。

    還有書中“我”的爸爸,把兒子送走,老子逼死,最後守著一塊心病過了幾十年。這個心病的鬼把他困在自己最不喜歡呆的老屋裡,不能挪動半步,心不自由了身子哪敢自由。

    還有最典型的“小瞎子”,被上校以為偷看到了自己身上的刺字,十幾歲的孩子被隔了舌頭,挑了手筋,靠著哇哇亂叫的乞討,照樣亂七八糟的活著。

    如果人生海海就是活著,那我認為,全書裡最能代表人生海海的非小瞎子無疑了。

    但我相信,人生海海當然不止是活著,麥家想表達的人生海海,大概總歸離不開“熱愛”和“勇氣”這2個詞吧。

    命運呼嘯而過,太快了,模糊了。

    有的時候命運的決定權像是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裡,有時又感覺捏在不知道什麼人和時間的手裡,這種無常和詭譎,任誰都怕,所以更離不開熱愛和勇氣。

    其實藝術啊,繞來繞去繞不開生活,而生活繞來繞去繞不過熱愛和勇氣。這話題不新鮮,但確實是人生的終極命題。這命題不好解,但一旦解好了,那就是曠世佳作。

    很可惜,這部作品我覺得解了一半。人生的複雜多變,命運的強勢無常在這部作品中,透過主線和副線的人物故事被展現的淋漓盡致。任何一個在看這本書的人,我想都會悵然若失地感嘆一句:這命運怎麼這麼會捉弄人呢?

    但這部書裡所有的人,總歸是少了那麼點“熱愛”和“勇氣”的。

    人生海海如果只是“好好活著不去死”,那便只能算是湊活著活,算不得熱愛著活。

    湊活著活是被動傾向的,熱愛的活是主動傾向的;湊活著活是死氣沉沉的,熱愛的活是熱氣騰騰的;湊活著活是靠著一個執念撐著不嚥氣,熱愛的活是什麼都不靠的不言棄。

    湊活著活的衡量標準是時間,熱愛的活的衡量標準是質量。湊活著活的人有執念但沒精神,熱愛的活的人沒執念但精神筆直。湊活著活的人很脆弱但不容易被打倒,熱愛著活的人很堅韌但也能懂得放下。

    我們不能說一個一直活著的人叫熱愛生活,我們也不能講一個離去的人叫不熱愛生活。講了這麼多,這裡面的微妙其實就在於我們如何理解“熱愛”二字。這個概念太過抽象,想來想去,想到了尼采曾經說過的一句話: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

    這“熱愛”二字大概便是“起舞”的意思吧!

    書中提到的羅曼羅蘭那句有名的話也曾經是我的座右銘。在我心裡,我覺得那句話肯定是熱愛著活的。和湊活著話壓根是不沾邊的。

    再來說說“勇氣”。

    熱愛生活無疑是需要勇氣的。放下執念無疑也是需要勇氣的。

    在這部書裡的人,我們看到的,其實都是被執念縛住了手腳的人,但偏偏少了點掙脫的勇氣。因此,大概就算是想熱愛生活,但終也是有心無力了吧。

    書裡最典型的是“我”的爺爺。爺爺在村子裡是響噹噹的、受人尊敬的人物。書裡經常出現很多爺爺講的話,講的很是明德、明理。每次“我”有迷茫的時候,總是少不了“爺爺講”。但就是這麼一個耳聰目明的爺爺,卻被自己的執念誤了一生。

    “小瞎子”受傷後報復性的汙衊上校和“我”的父親是雞姦犯。這事兒本就是爺爺的一塊心病。他知道自己的兒子和上校太好了,好得就像一個人似的,他也懷疑自己的兒子是雞姦犯。可他越是懷疑,就越是躲著,越是躲著,就越是忌諱。這就像是上校小腹上的那個刺字,這“雞姦犯”就是爺爺的刺字啊,於是他腦袋就恍惚了、無法思考了、壞掉了。最終爺爺跑去告發了上校,唯一的條件就是讓政府出面證明上校不是雞姦犯。而這一告發舉動也造成了自己整個家族接下來20多年的分崩離析、顛沛流離。

    主角上校也是被執念所悟的人。他的執念就是肚皮上的刺字。他自己就是外科醫生,要說發狠除掉刺字,大概也不是什麼難於登天的事情。但他割了2刀,留下2道疤瘌,終於是放棄了。用書裡的話說是:“給自己剃頭總是很難的,人也總是想不周全,會有僥倖心理。”可既然存了僥倖心理,就不該再有執念。可是上校有,他懷疑小瞎子看到了自己的刺字,因此一個十幾歲的孩子啊,被上校割了舌頭,挑斷了手筋。其實看到這的時候,我是覺得身上發冷的。我意識到不管上校的命運多麼悲慘,多麼的無可奈何,我總歸是無法全心全意的喜歡他了。後來,在要被當眾扒下褲子的一瞬間,等於要把上校心裡最深處難以啟齒、羞於見人、見了人就等於死的執念公諸於眾的時候,上校瘋了。這執念已經深入骨髓,浸到腦袋裡了,人又怎麼能不瘋呢?

    還有“我”後來娶的老婆,很好的一個姑娘,因為生活所迫曾經失過身子。結婚後,為了遠離那些流言蜚語,為了讓“我”可以乾淨、體面,關了鋪子,搬到了一個全新的地方,卻奈何手頭拮据買了一輛剎車有問題的車,自己和孩子的性命也終是被這破車奪去了。

    今天讀完了麥家的新作《人生海海》,這本書一共三部,我看書算快的,也讀了近6個小時才讀完。

    新聞上說這是麥家歷時八年之作,幾易其稿。若是這樣,那怕是叫人失望了。

    先說好的方面吧,人物塑造還是不錯的,閱讀的過程中,各方性格迥異鮮明的人物輪番登場,令人印象頗深。

    其次敘事線條多而不亂,抽絲剝繭中娓娓道來,且在重點的情節關口著墨頗多,甚至烘托出些許懸疑之感,隱隱有《風聲》的味道。

    故事的本身極為精彩,講述一位大時代中傳奇人物的一生,將個人的小命運置於時代的大滾輪之下,讀罷後難免感嘆命運之不公、世道之滄桑、人生之微茫。

    整個寫作中亮點也是頗多的。

    例如給讀者開了上帝視角,一路上跟著一個書中稱為“我”的小屁孩瞭解了主角“上校的一生”。透過“我”的眼,“我”的偷聽行動,“我”在事態發展中的思想變化,“我”的周圍環境和人物關係,讓讀者有了這種沉浸式的旁觀者體驗。

    如果直接透過“上校”的口來描述自己的一生,難免有用力過猛的可能。透過旁人的眼,還是一位十歲的小屁孩的眼,那味道該是剛剛好的。

    上校的故事當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這個“我”透過上校的故事感悟到了什麼。這也是作家寫作的終極暢快之處。

    所以麥家讓我們跟著這個“我”一路成長,長著長著就分不開了。“我”的所思所想某種程度上決定了讀者的所思所想。

    其次就是透過塑造上校光輝偉岸、英勇能幹的人物形象來襯托他悲慘命運的唏噓之感。

    在書中,上校被塑造成了一個接近完美的男人。用他女人的話說,那叫:英俊、能幹、英勇、幽默。噢對了,書裡上校還有個天賦異稟的“活兒”,不過也就因為這個天賦異稟,才有了後來的一檔子麻煩事兒。哪個天賦異稟呢,就是所有男人都妒忌,女人都發癲的“活兒好”唄,這可就是作者偏心眼子了,塑造了這麼個完美的人,你說氣人不氣人。

    但這氣啊,也確實生不起來。因為上校也太可憐了。

    當木匠當的好好的,被抓去充了軍。當兵當的好好的,又被抓去做了特務。做特務就做特務吧,又因為自己的“天賦異稟”被女日本鬼子看上了,小腹上還給刺上了字,大概就像給囚犯打上了戳吧,擦不掉抹不去的,讓人永遠忘不掉自己的身份。上校之後的悲慘命運也就因這個“戳”而起了。至於這刺字究竟寫了啥,就不在這劇透了,大家有興趣自己看書就是。這可是書裡精心埋藏的一個大謎團。

    這上校的黴運還沒倒完,好不容易成了有名的外科醫生“金一刀”,在戰場上救死扶傷無數,又被扣上了莫須有的強姦罪,這下可好,以前所有的豐功偉績全數抹去,打回原籍。本來吧,上校有能力又有錢,按說打回原籍,也能好好過生活的。結果又碰上了文化大革命,被重點批鬥,然後就陰差陽錯的扯出了身上的字。

    這字是上校的命啊,命丟了也不能漏了這字啊。上校的命運由此向著悲慘一去不復返了。最後上校瘋了,在紅衛兵要當眾扒他褲子的時候瘋了。

    你說說,這麼近乎完美的一個人,救了那麼多條人命,糟了那麼多罪還不算,最後生生地被逼瘋了。

    所以,作為讀者的我們,恨啊,怨啊,不甘啊,同情啊,惆悵啊,這些情緒都有。就像是書裡的“我”一樣,從最開始把上校當成個怪物,到最後把上校供成自己的另一個爹。讀者們跟著這個“我”一路窺探著上校的一生,在故事的最後,就算不把上校當爹,也是把他當兄弟,真真的尊敬他也心疼他的。

    這就是麥家安排的巧妙之處,惡有惡報那是應該的。普通人有惡報那都只能算是命途多舛,只有好人甚至完美的人有惡報,那才最能扒拉人心呢!淚點低的流2行淚,淚點高的也少不了在心頭嘆下一口氣。

    命運啊,生活啊,人生海海啊。

    上面都說的是好的地方,下面咱們說說不好的地方吧。先宣告這是一家之言,麥家老師寫作水平比我強多了。只是這本書我看完之後總覺得欠著那麼一口氣。就像是情緒都到位了,就差那麼一下子,可沒等到就結束了,這情緒上不去下不來的,軟塌塌的慢慢消散了。

    先說第一個不好的地方吧,這本書裡無關緊要的描述和情節太多了,對主旨的凸顯並不能起到明顯的幫助。3部啊,我看了將近6個小時,感覺就像登山登了6個小時,走了好些岔道,也拜了一些小廟小神,好容易登上山頂,反而發現那風景也是平平了。

    對這一點,我個人揣測是,麥家先生身上還是有商業作家的影兒的,他的作品總還是要改編成影視劇啊之類的,所以環境表述得細緻,情節得曲折,要是能有反轉和出人意料那就更好了。從閱讀體驗上講,讀者確實會有一種急於想要知道故事情節走向的緊迫感,讀完後回味細品整個故事,卻發現有些情節可有可無,故事的核心也變得有些模糊和蒼白了.

    當然,這一點不好的地方其實無傷大雅,下一點才是硬傷。

    我覺得“人生海海”這名字起的就是個敗筆。嚴格意義上也不算是敗筆,是這個主題太好了,但書裡沒寫出來,襯不上這個題目。

    “人生海海”是什麼意思?在書裡有具體的解釋。書裡說:

    人生海海是閩南話,是形容人生複雜多變但又不止這意思,它的意思像大海一樣寬廣,但總是教人好好活而不是去死的意思。

    書裡還有一句話提到了人生海海,我覺得更能說明含義,書裡是這麼說的:

    記住,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氣,活著才需要勇氣,如果你死了,我在陰間是不會嫁給你的。記得當初你向我求婚時是怎麼說的?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了生活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看了這兩段麥家專門放在書裡解釋人生海海的話,大家也應該明白了人生海海具體是個嘛意思了吧。

    如果說人生海海的意思只是“教人好好活,不去死”的話,那我覺得書名叫這個是OK的。咱們看看書裡的人物,那個不是被生活蹂躪了個遍,最後還得吊著一口氣不願意離去?

    書裡最重要的主角上校,最後瘋了,瘋了之後還好好的活了幾十年,活了近百歲。用上校的愛人林阿姨的話講,那叫:他可真能活啊。就算是最後到了彌留之際,也是足足一口氣撐了4天才撒手。

    還有林阿姨,好端端的一個姑娘,給上校的老孃養老送終完,又陪著上校這個老小孩幾十年。雖然是照顧心愛的人覺得踏實,安心,但用林阿姨自己的話說,總歸是“懷念他以前的笑聲的”。

    還有書中“我”的爸爸,把兒子送走,老子逼死,最後守著一塊心病過了幾十年。這個心病的鬼把他困在自己最不喜歡呆的老屋裡,不能挪動半步,心不自由了身子哪敢自由。

    還有最典型的“小瞎子”,被上校以為偷看到了自己身上的刺字,十幾歲的孩子被隔了舌頭,挑了手筋,靠著哇哇亂叫的乞討,照樣亂七八糟的活著。

    如果人生海海就是活著,那我認為,全書裡最能代表人生海海的非小瞎子無疑了。

    但我相信,人生海海當然不止是活著,麥家想表達的人生海海,大概總歸離不開“熱愛”和“勇氣”這2個詞吧。

    命運呼嘯而過,太快了,模糊了。

    有的時候命運的決定權像是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裡,有時又感覺捏在不知道什麼人和時間的手裡,這種無常和詭譎,任誰都怕,所以更離不開熱愛和勇氣。

    其實藝術啊,繞來繞去繞不開生活,而生活繞來繞去繞不過熱愛和勇氣。這話題不新鮮,但確實是人生的終極命題。這命題不好解,但一旦解好了,那就是曠世佳作。

    很可惜,這部作品我覺得解了一半。人生的複雜多變,命運的強勢無常在這部作品中,透過主線和副線的人物故事被展現的淋漓盡致。任何一個在看這本書的人,我想都會悵然若失地感嘆一句:這命運怎麼這麼會捉弄人呢?

    但這部書裡所有的人,總歸是少了那麼點“熱愛”和“勇氣”的。

    人生海海如果只是“好好活著不去死”,那便只能算是湊活著活,算不得熱愛著活。

    湊活著活是被動傾向的,熱愛的活是主動傾向的;湊活著活是死氣沉沉的,熱愛的活是熱氣騰騰的;湊活著活是靠著一個執念撐著不嚥氣,熱愛的活是什麼都不靠的不言棄。

    湊活著活的衡量標準是時間,熱愛的活的衡量標準是質量。湊活著活的人有執念但沒精神,熱愛的活的人沒執念但精神筆直。湊活著活的人很脆弱但不容易被打倒,熱愛著活的人很堅韌但也能懂得放下。

    我們不能說一個一直活著的人叫熱愛生活,我們也不能講一個離去的人叫不熱愛生活。講了這麼多,這裡面的微妙其實就在於我們如何理解“熱愛”二字。這個概念太過抽象,想來想去,想到了尼采曾經說過的一句話: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

    這“熱愛”二字大概便是“起舞”的意思吧!

    書中提到的羅曼羅蘭那句有名的話也曾經是我的座右銘。在我心裡,我覺得那句話肯定是熱愛著活的。和湊活著話壓根是不沾邊的。

    再來說說“勇氣”。

    熱愛生活無疑是需要勇氣的。放下執念無疑也是需要勇氣的。

    在這部書裡的人,我們看到的,其實都是被執念縛住了手腳的人,但偏偏少了點掙脫的勇氣。因此,大概就算是想熱愛生活,但終也是有心無力了吧。

    書裡最典型的是“我”的爺爺。爺爺在村子裡是響噹噹的、受人尊敬的人物。書裡經常出現很多爺爺講的話,講的很是明德、明理。每次“我”有迷茫的時候,總是少不了“爺爺講”。但就是這麼一個耳聰目明的爺爺,卻被自己的執念誤了一生。

    “小瞎子”受傷後報復性的汙衊上校和“我”的父親是雞姦犯。這事兒本就是爺爺的一塊心病。他知道自己的兒子和上校太好了,好得就像一個人似的,他也懷疑自己的兒子是雞姦犯。可他越是懷疑,就越是躲著,越是躲著,就越是忌諱。這就像是上校小腹上的那個刺字,這“雞姦犯”就是爺爺的刺字啊,於是他腦袋就恍惚了、無法思考了、壞掉了。最終爺爺跑去告發了上校,唯一的條件就是讓政府出面證明上校不是雞姦犯。而這一告發舉動也造成了自己整個家族接下來20多年的分崩離析、顛沛流離。

    主角上校也是被執念所悟的人。他的執念就是肚皮上的刺字。他自己就是外科醫生,要說發狠除掉刺字,大概也不是什麼難於登天的事情。但他割了2刀,留下2道疤瘌,終於是放棄了。用書裡的話說是:“給自己剃頭總是很難的,人也總是想不周全,會有僥倖心理。”可既然存了僥倖心理,就不該再有執念。可是上校有,他懷疑小瞎子看到了自己的刺字,因此一個十幾歲的孩子啊,被上校割了舌頭,挑斷了手筋。其實看到這的時候,我是覺得身上發冷的。我意識到不管上校的命運多麼悲慘,多麼的無可奈何,我總歸是無法全心全意的喜歡他了。後來,在要被當眾扒下褲子的一瞬間,等於要把上校心裡最深處難以啟齒、羞於見人、見了人就等於死的執念公諸於眾的時候,上校瘋了。這執念已經深入骨髓,浸到腦袋裡了,人又怎麼能不瘋呢?

    還有“我”後來娶的老婆,很好的一個姑娘,因為生活所迫曾經失過身子。結婚後,為了遠離那些流言蜚語,為了讓“我”可以乾淨、體面,關了鋪子,搬到了一個全新的地方,卻奈何手頭拮据買了一輛剎車有問題的車,自己和孩子的性命也終是被這破車奪去了。

    書裡最有勇氣的人,我認為是林阿姨。她也是我覺得在書中唯一一個和命運狹路相逢而略佔上風的人。上校瘋了,她卻毅然決然的嫁給了上校,2個人相濡以沫幾十年。上校走後,林阿姨把上校拾掇乾淨,自己也換上新衣服,一切安排妥當後,躺在上校的身邊體體面面地走了。當生則生,當死則死,這是需要大勇氣的。

    但林阿姨也是有自己的執念的,她執念於上校要了她又不娶她,執念生恨生恐生怖,最終反被旁的人利用了這執念了。

    總之,這書中的人物大抵是鮮明有餘,但“活氣兒”不足的。所以這書看的人窩心,一口氣上不去下不來的鬱結在胸口,最後嘆一句人生海海,也不過是寫滿了悵然若失和無可奈何,少了暢快和通透。

    說到暢快通透,不得不提王小波的《黃金時代》。麥家也是非常喜歡這本書的。王小波的書其實講到底也講的是熱愛生活。在他的筆下,陳清揚也有過自己是不是“破鞋”的執念,但她最終“下定了決心,走上前來,接受摧殘,心裡快樂異常”。她愛上了和自己“搞破鞋”的王二,而且這事兒永遠不可能改變。她把這事兒告訴了王二,說完她就走了,倆人再也沒見過面。《黃金時代》給人一種執念破除的淋漓暢快之感,這背後隱藏的是主角對生活的反思和通透。這一點,我想《人生海海》還是遠遠比不了的。

    麥家這本書裡,我最喜歡的一句話不是大段對人生海海意義的描述,而是一句不起眼的小話:

    報紙上說:幸福是養自己心的,不是養別人眼的。

    這話說的真好,若要真能寫出這句話,《人生海海》這部作品就是一部堪比《黃金時代》的佳作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歐洲一直在打仗,卻不知道為什麼一直打?起因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