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胡洋
-
2 # 練瑜伽滾滾熊
一天不鍛鍊身體就難受,可能是跟我長期的習慣有關。不過有這個習慣肯定也是不差的,所以我打算一直這麼堅持下去。
起飛這個體式也是名不虛傳的,雙手支撐地面,讓雙腿偏向一側,腰部的扭轉和雙腿的前後交叉,也讓他看起來很是酷炫,雙手手掌著地,手指微微隆起,大臂要夾緊身體,讓左腿偏轉放在右胳膊肘上,右腿則要微微抬高,繃直在空中,頭部要稍微下壓,保持身體穩定。
站立拉弓的體式,也還是和我們的雙腿較勁,大家可以想象自己是在做一個神猴式,只是將雙腿放在一一個看不見的地面上,這樣一來,這個體式就變得簡單了,如果身體不能很好的控制平衡的話,可以藉助牆壁的力量,站好後,一手撐著牆壁,另一隻手抓住抬起腿的大腿部分。
單腿繞頭的體式同樣還是會讓雙腿放鬆,但是在拉伸雙腿、減少雙腿內側的贅肉的同時,對側腰上的“游泳圈”也會慢慢消失的哦,雙腿蜷縮,做簡易蓮花的坐姿,雙腳合十,在調整呼吸之後,將一條腿抬起來,繃直,放在脖子附近,同側的手要繞在腿前,在身體一側撐著地面,另一隻從側面扶著腳。
這樣的動作能夠增加我們身體眾多關節的靈活性,能夠讓自己雙腿上的肌肉也得到鍛鍊,而且如果你掌握了正確的發力技巧的話,其實這樣一來我們的臀部的肌肉也會被訓練到,也就意味著我們能夠擁有一個好看的臀型咯。
對於喜歡瑜伽的人來說,每天抽出一點時間來練習瑜伽就好像每天要吃飯、每天要呼吸一樣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小密也希望大家能夠有這樣的體驗。
-
3 # 心理營養師程偉華
你平時會鍛鍊身體嗎?你的身體素質如何?其實鍛鍊身體一個星期就能收效很好的效果,堅持每天運動不僅可以很好的控制體重,還能夠幫助降血壓/降血脂/降血糖以及增強心肺功能等等,除此以外還能夠改善睡眠/提高免疫力/提升注意力以及改善記憶力,這些都是從堅持鍛鍊中獲得的好處。
不過鍛鍊的效果還要取決於是否每天堅持,每天運動量的大小,以及運動的時間長短,當然是強度越大,時間越長,堅持的越久效果就越好。對於鍛鍊來說,還可以選擇一些方式幫助緩解腰椎以及頸椎的疲勞,尤其是白領白天對著電腦幾乎不動,腰椎和頸椎都會有一定的損傷,那麼每天進行10-15分鐘的十點十分走,可以很好的幫助緩解頸椎的疲勞。每天堅持10分鐘的倒著走,可以 很好的幫助緩解腰椎的疲勞。
還是那句話,再好的運動效果也需要堅持才能獲得。另外還要注意如果很久不運動,剛開始運動的時候要注意運動量不宜過大,避免運動運動過量,運動過量不僅會讓人感覺到疲勞,還會給身體帶來很多的損傷,所以剛開始運動可以以30分鐘為標準,從快走慢慢過渡到慢跑,再逐漸增加速度以及延長時間,每次運動以請問疲勞但很快能緩解位標準,如果發現很累,需要調整運動量。
-
4 # 白駙子
原本很懶得動,身體素質越來越差,走路都沒力氣了。後來,找到一樣能讓自己堅持的運動,就是舞蹈。從來沒想過自己會這麼喜歡!
-
5 # 黃鸝鳥吖
有的。從大學就養成的習慣:每週至少跑步兩次。還有瑜伽,大學報名了瑜伽俱樂部,每週一次瑜伽,逐漸也喜歡這件事情,後面也有養成這個習慣。
不開心的時候,或者心裡有疑惑的時候就會去運動場慢跑幾圈,夜晚的風,夾著淡淡的華南地區專屬的植物味道,身體微微出汗,很舒服。心情也就慢慢舒暢,疑惑的自己也會豁然開朗。
我比較喜歡夜跑,夜晚把環境變得渲染得神秘,人也會放鬆很多。還有就是晚上才比較有空,在戶外也不怕被曬黑,哈哈。
練瑜伽更多的是個人愛好,喜歡身體舒展的感覺,而且長期練瑜伽也可以很好的調整體態,提升女孩的氣質。我有個師姐就是因為堅持練瑜伽,形象氣質特別出眾,神采奕奕。
工作之後確實比上學時忙,剛開始有時晚上抽不出時間,就偷懶了一陣子,發現身體確實也會變得懶惰,精神沒有之前好了。長期坐在辦公室缺少運動,真的是會讓人發胖,面板也變差了。幸好,我及時發現,然後重新調整了下班後的時間,現在每週至少堅持運動兩次,雖然沒有大學是那麼積極了,但是也算沒把這一好習慣丟掉吧。(附上愛運動的女神圖一張,是我的目標與榜樣呢)
最後,再次強調:堅持鍛鍊,身體一定會慢慢變好!當你堅持下去,就會發現另一種快樂。
-
6 # 愛笑的萍姐
我經常跳廣場舞。跳舞是一種鍛鍊。有利於身體健康,跳舞是一種享受,能給大家代來喜憂和歡樂。我是跳廣場舞的領班,從我跳舞我感覺好處很多,第一心情好。第二血液迴圈好!第三能健肥。這是一個良好的習慣。我愛好音樂愛唱愛跳。當我走在大街上。聽到快四的音樂時。就很自然的跳起來了。感覺很快樂也很開心。音樂就是這麼偉大這麼有力,能給大家代來活力。
-
7 # 墨武雙節棍
第一步:身體測試
只有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況,才能更好的制定合適的訓練計劃,從而提高訓練質量,避免運動損傷。
第二步:運動專案的選擇
通常會建議大家從基礎的專案練起,比如:跑步,跳繩等,是大家容易接受且容易上手的專案。
第三步:運動的頻率
初學者,建議一週訓練2-3次,每次的運動時間控制在1小時以內,同時保證充足的睡眠。
有基礎者建議每週3-4次,每次的運動時間可以延長到1個半小時。
第四步:合理有營養的飲食
俗話說得好:三分練七分吃,可見飲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根據自己的情況制定飲食規律。
-
8 # 愛旅行的大峰
每天都鍛鍊身體,單槓,雙槓,啞鈴,拉力繩,堅持了一年了,現在感覺很好,身體素質比以前好了很多,會一直堅持下去!
-
9 # 風帆
謝邀!本人是專門從事力量訓練的,已整整堅持了14年,除了過年過節、特殊情況外,從未間斷過。至今為止,每年一次體檢不但沒有任何老年性疾病,而且全身肌肉發達、凹凸有致、線條清晰,呈漂亮的倒三角型,。常年體脂率保持在13%左右。我的深切感受是:近70歲的生理年齡、50歲的外貌、30歲的身體素質、20歲的心理狀態。生命在於運動,確實是亙古不變的至理名言!
-
10 # 王歡的老公
相信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身材棒棒的,但是又很少有人能夠堅持下來,可能天天喊口號,就是沒有付諸行動
我是2017年5月開始健身的,到目前正好也有兩年了!
人到中年越來越會意識到身體的重要性,尤其現在越來越多的疾病。
為了自己的健康,為了對家人負責我們都必須要讓自己少生病,所以每天這個動力讓我堅持下去健身!
目前的狀態是基本一週都會去健身房5天,這樣的頻率算是比較高的了。
每天會訓練不同的部位,至少堅持個部位都能夠練到,咱們沒有天賦異稟,不追求太大的塊頭,肌肉也不需要很誇張,所以我在飲食方面不是控制很好,但是健身到一定程度之後已經不是強迫自己去健身了,而且是上癮了,一天不去心裡總會感覺很難受,所以如果還沒開始或者還給自己介面的人一定要堅持!
配兩張圖更有說服力,希望大家給我一個贊!
-
11 # 健身Shark
現在每週都會規律健身,大約每週3-4次。主要是以抗阻訓練和心肺訓練為主,已經堅持4年多了。
健身的原因開始健身的原因是因為太胖了,需要減脂。目標達成了以後訓練就成為了生活的一部分。
圖下是減脂前的我
減脂成功後
抗阻訓練方式傳統力量訓練
一般我不太會用固定器械訓練,感覺會限制我訓練的動作,不是很爽。我會用啞鈴、壺鈴、槓鈴,單槓之類的器械訓練。
根據自身的目標去制定計劃,計劃遵循SMART的原則,即目標明確、可測量、能實現、感興趣、預計時限。
目前的訓練頻率是每週3-4次,每次50分鐘左右。大肌群訓練後需要充分恢復,所以要各個肌群隔開訓練。例如,週一週四進行胸、肩和三頭肌推的動作、在週二和週五進行背部訓練和腿部訓練,這樣針對相同肌群的運動之間留出72小時的恢復時間。強度一般在80%-90%RM之間。組數會控制在20-25組左右。重複次數比較少,在6次左右,因為是力量訓練。
減脂運動方式最開始減脂的時候因為體重較大,不能做強度較大的運動,所以我選擇低強度,中等速度走路,訓練把時間和訓練頻率拉長每天都訓練,每次4小時左右。
隨著體重下降和身體素質的提高,現在心肺訓練就變成了高強度間歇性訓練,例如划船機快速2分鐘,休息20秒,迴圈20分鐘,這樣比較省時間。
健身的意義運動是我們與生俱來的能力, 現代社會的高速發展讓我們的這項能力變得殘缺不全。 肥胖、腰椎間盤問題、頸椎不適...... 身體的功能障礙對我們的健康構成了危害。 我們意識到是時候來運動一下改變自己。
讓運動融入我們的生活,這就是健身的意義。
-
12 # 打手aaa
鍛鍊身體要堅持 可以慢跑 力量 也可以有計劃的科學訓練 只有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 時間長了就可以自己感覺到變化 不管是身體上的還是心靈上的
-
13 # 拾染呀19
我每天都鍛鍊,是在軟體上堅持的,每天都堅持一天三次除了月經期間不帶少的。因為G動這個鍛鍊盆底肌是有提醒的,可以設定到點提醒,對於按時鍛鍊來說就很方便。主要是鍛鍊盆底肌對身體很好,而且不管是男性還是女性鍛鍊盆底肌都對夫妻生活這方面有幫助,產後女性鍛鍊盆底肌還可以幫助產後盆底肌的恢復比如說漏尿啊、便秘、子宮脫垂什麼的,一看鍛鍊盆底肌的好處那麼多,所以我就一直在堅持鍛鍊。而且G動這個軟體確實不錯,因為G動是專門鍛鍊盆底肌的軟體,更專業一些吧,所以比較放心。
回覆列表
生命在於運動,運動使人健康。年輕人希望透過運動減肥,保持好的身材,老年人希望透過運動增強免疫力,減少三高患病機率。現代科學認為,一定的運動可以使人更健康,從而使壽命延長,但過度的運動會導致身體機能的過度消耗,反而會壽命縮短。有人問什麼是最流行的運動,其實運動部分高低貴賤,不分難易輕重,只要能活動筋骨,不超負荷都是有益的,但哪一種最有效率,最能預防重疾風險呢?著名醫學雜誌給出答案。
如今運動的方式可以說是五花八門,有的人喜歡瑜伽、游泳,有的喜歡跑步、馬拉松,有的喜歡球類,甚至有的人喜歡極限運動。哪種運動方式“價效比”最高?最近國際頂尖雜誌《柳葉刀》給出了答案。
這是一項橫斷面研究,團隊分析了來自2011年、2013年和2015年美國CDC行為危險因素監測系統調查的1237,194名18歲及以上的美國人資料。比較了鍛鍊和不鍛鍊的人自我報告精神健康不良的天數,並充分考慮了受試者的年齡、種族、性別、婚姻狀況、收入、教育水平、BMI等差異。
該研究一共納入了75種運動,為了方便統計,團隊將這些運動分為團隊運動、騎單車、有氧或者體操運動、跑步或慢跑、娛樂運動或其他、冬季專案或泳池類、散步及其他8大類。
統計結果顯示,對普通人精神心理健康最有利的是團隊鍛鍊、騎單車和有氧體操這三項。而對身體來說,收益最高的是揮拍運動(包含網球、羽毛球),它能降低47%的全因死亡率(指所有死因的死亡率),排名第二的游泳能降低28%的全因死亡率,第三名有氧運動能降低27%的全因死亡率。
關於運動頻率和運動時間,該研究也做了相應的分析。每週鍛鍊3-5次的人比鍛鍊少於3次或超過5次的人的精神壓力更小。大多數運動都適用,與運動強度水平無關。運動持續時間在30分鐘到60分鐘之間(峰值在45分鐘左右)對精神健康最有益,多種運動都適用。但運動持續時間超過3小時的人比鍛鍊45分鐘或不鍛鍊的人的精神壓力會更大。由此可見,運動時間並不是越長越好,每週鍛鍊時長推薦在120-360分鐘以獲得最佳的精神心理獲益。在身體的益處方面,揮拍球類運動排在首位。
總的來說,鍛鍊不僅可以降低全因死亡率,使心血管疾病、中風和糖尿病的風險降低,還可以使人保持精神心理健康。除了心腦血管疾病,運動可以降低癌症發生機率。美國癌症中心透過對美國和歐洲144萬人的大資料分析,發現長期鍛鍊的人至少13種癌症發病率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