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機匠冰
-
2 # 意深字太淺
可以這麼說:一切為收藏而收藏的商品和紀念品都沒有多少升值的空間,現在值錢的郵票大多數要麼如《全國山河一片紅》因為涉及領土主權問題大量銷燬而餘下的極少數成為孤品,要麼由於年代久遠和發行量少而消耗殆盡。加上由於通脹,實際上如果以前幾分的郵票現在即使值幾塊或者幾十也不見得就有利潤空間。猴票有點特例,但是由於要集全一套生肖郵票就一定要有‘第一張’猴票,所以說偶然中又有必然。可以這麼說,現在的郵票就像一大堆做收藏品的公司業務員不厭其煩的向你推薦的“收藏品”,你不去想它升值,如果自己喜歡那可以買。如果想要靠它們升值賺錢,對不起,你到手的“藏品”物料成本遠不及它的售價它怎麼升值?那些所謂的全金只是鍍金,黃金可以做到多薄知道常識的人都知道。只要記住,如果容易升值,他們公司內部都會消耗得差不多,還會不厭其煩的打電話推薦你?當行動電話顛覆人們的通訊方式後,那些新郵票和那些“收藏品”公司賣的“收藏品”已經沒有本質的區別,它們只是為收藏而收藏。
-
3 # 正文徵武
謝邀!本人七零後,小學起集郵,高中時代已經基本達到專業級別,編過郵集參加過郵展,還結交過臺灣郵友。但在九十年代末大學畢業時不久,便驟然發現集郵已經走入了死衚衕,意義已經今非昔比,索然無味,便停止了在集郵方面的投入。首先,本人在大學時便痴迷上了電腦,畢業後更是在應用層面幾乎是第一批“觸網”的人,論壇和伊妹兒讓我敏感地感覺到,網際網路是具有革命性顛覆性意義的事物,而最先被顛覆的必然是信件、電報這樣實效性很差的通訊手段,更何況還有那時已經很普及的CALL機和正在平民化的手機?因此,郵票的實用性必然會大大降低甚至在可以預見的未來被徹底淘汰(事實證明,現在快遞已經在把郵政信件的最後一塊領土——公文、商業信件——搶佔)!而沒有實用性,又不具有可長期儲存、觀賞、把玩特性(也就是傳世能力)的郵票就必然會沒落,淪為純粹的“花紙片”!實用性是郵票生命力的根本,我們集郵不但是看它設計、印刷的精美,更在於它特製圖案、發行目的以及在寄遞過程中留下的人文意義,失去實用性,也就失去了生命力。其次,收藏品的價值大小很大程度上是與藏品的稀缺性相關聯的,可惜,在郵票漸漸失去實用性的時候,郵政部門卻急於榨乾郵票最後的價值,在大幅增加郵票面值的同時,還超出實際需要大大增加發行量,使中國郵票漸漸向靠賣郵票牟利的島國、小國靠攏。不知是不是巧合,近兩年在紀念幣收藏熱的刺激下,有關部門也超常量地發行紀念幣,像航天幣、猴幣都在天量下淪落到被拿到銀行兌換普通幣的境地,可嘆!最後說一句題外話,貌似股市也在重蹈覆轍,發股票像印紙片一樣,結果肯定還是死!
-
4 # 王春德74640358
郵票的將來,我個人觀點是不看好的。1沒有消耗量2只是花紙片3可以加印,再印。和錢幣相比較,錢幣比郵票好,起碼不會打折。
-
5 # 大唐東土來客
面對海量發行的任何物品都沒有收藏價值可言,好比地球上黃金比土多而土的含量卻比黃金少,那麼還是黃土是人們的追求。郵票的早期發行是由於發行量小,收藏的人也少,再經過圈裡人的推崇而升值。而現在的郵票則相去甚遠。
-
6 # 曹國勳
按人的動機不同,收藏分為兩類。其一是收來自己和給後人欣賞;其二是等待升值以獲得收益。對於前者有收藏的必要。對於後者,由於發行量太大,升值緩慢,就沒有必要了。說不定直到你仙逝還沒有受益。
-
7 # 8282覓
集郵的意義不在於郵票發行量的多與少,而在於發揚,繼承集郵藝術,收藏興趣,拓寬視野,提升自身藝術興趣的一種愛好!至於在乎因郵票發行量過大而造成郵票價格貶值的一些集郵愛好者來講,他們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集郵者,而是集郵投機者!
-
8 # 翌霖61171870
中國的集郵想做成一個產業,但是學習物件卻是某些袖珍小國或者島國的做法。能一樣嗎?集郵早已進入一個死衚衕。
第一,郵票是什麼?概念是基本問題。郵票是我們支付郵資費用的憑證,這是它最根本的屬性。如果脫離這個基本概念和根本屬性談什麼文化的話那它應該叫文化票。在通訊、網際網路越來越發達的今天,在郵寄不斷被各種快遞公司蠶食的背景下,有幾個人還會選擇郵局?即便是那麼少人去郵局寄個信件或者物品,郵局的人還不樂意讓你貼郵票,直接給錢蓋個郵資戳多省事?原來郵票的使用價值連郵局自己已經都不認可了。
第二,郵票為什麼具有收藏價值?說起郵票的收藏價值,全國山河一片紅,金猴,大家如數家珍。可是這些郵票為什麼具有收藏價值?因為存世量少,物以稀為貴到什麼時候都是永恆不變的規律。一分為二的看,過去的老郵票仍然具有收藏價值。但是今日郵局捂著蓋著惜售的新郵票,在越來越沒有使用價值的情況下發行量還這麼大,可以說已經越來越淪為廢紙。不要說什麼文化價值,朋友送我得掛曆比郵票的文化多的多了,你要不要收藏?
第三,集郵行業怎麼發展?每一枚郵票上都印著中國郵政,而實際決定郵票發行的是中國集郵總公司。大家有沒有發現,中國的集郵事業走的是一些島國和小國的路子,而且這些國家是大家在地圖上不太容易找到的,就是因為小。現在的基本套路就是一套郵票初期發行時惜售,幾個莊家配合著總公司把價格炒上去,然後集郵總公司再不斷的把郵票投入市場,此時大莊家已經轉戰下一套郵票。郵票,新發行的郵票,這種本應該在郵局視窗購買的東西,你到郵局居然買不到。只有加價從集郵市場裡買,別跟我說郵局裡賣各種集郵冊子的櫃檯,那早已淪為集郵市場的一部分。中國郵政的短視行為讓集郵早已變質,所以隨之而來的就是貶值。
第四,郵票的通貨膨脹。郵票也會通貨膨脹?絕對有!集郵的資深人士肯定知道,1992年郵票從中國人民郵政到中國郵政的變化。老百姓哪管你這個,不就差兩個字嗎?區別可大了,中國人民郵政這個名字跟中國人民銀行是不是特別像?沒錯,不但名字像,屬性也像。學過經濟學或者金融的都明白,中國人民銀行其實不是銀行,它是銀行的銀行,是國際機關,中國人民郵政也是一樣。但中國郵政就不一樣了,它可不是國家機關,是公司,全稱是中國郵政什麼什麼鳥公司,名字太長我記不住大家有興趣可以自己查一下。
郵票發行國家化到公司化,它就自由多了,印郵票就等於印錢啊,一張花紙我印多少面值就是多少錢啊!我們都知道國家印錢不是隨便印的,印多少,怎麼印有國家政策指揮著。好嘛,郵政可不一樣了,我一個公司就決定了郵票印多少,印多少面額,那還不可勁兒印?所以1992年以後郵票的發行量特別大,動不動就過億。而且雕版都少了,都是膠印,省事嘛。所以之後的郵票淪為打折票的特別多。當然,這個折在郵局它是不會給你打的,你到郵票市場絕對買的到。這也是郵局為什麼不喜歡你寄東西貼郵票的原因,因為那郵資是打折的,而蓋郵資戳它可以收到足額的郵資。
有人說,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郵票發行一直是公司化嘛,為什麼也有很多珍郵?除去國情的因素,其實他們和我們面臨的問題差不多,你到歐洲去還有多少人集郵?在德國的時候問了下身邊的老外朋友,想買些郵票帶回去,結果他茫然。最後我買到的是電子郵票,一張小卡紙,上面列印的金額。
第五,集郵市場的惡化。市場的基礎是集郵愛好者,但和股市一樣,集郵愛好者成了散戶,主力莊在郵市裡腥風血雨啊,因為每套郵票的盤子太小了,每天的交易量也小的很,總市值才幾個億。有集郵總公司配合著(集郵總公司本身就是最大的莊家),莊家幾乎為所欲為,郵票價格被炒的程度絕對比股票刺激多了。但是國家也不管這一塊,本來就是被趕出家門的私生子嘛,至於後來搞出來的各種文交所,就是莊家為了名正言順的坑你錢的。
-
9 # 無痕60988340
我自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開始集郵,前後五六年時間。當時主集紀特和亅T票。新票對於學生來說能買雙聯已經不易,主要是集品相好的信銷票,但是由於大面值實際應用極少,非常不易集齊。後來去讀書發現集郵都是整版的買,就失去了興趣。而且實用的越來越少,都是新票。到了現在,郵票成了一個公司的資費憑證,雖然冠以中國但是性質發生了變化,所以正眼也不看了。就象如果順風快遞發行資費憑證你也不大會去收集一樣。另外要說一句,流通紀念幣是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與人民幣等值流通,最不濟可以去銀行兌換,不存在儲存不當,銀行拒兌。而郵票只能去郵局當郵資使用,而現在寄東西誰還會選郵局?郵局也不會回收。要講什麼文化,你會去收集各種名信片嗎?它的題材也更廣!大家想想當時收集各種電話卡吧!現在淪落到什麼地步?還有多少人在堅持?不要再騙自己了!以前郵票是代表國家的一張名片,現在不是了。現在錢幣才是。隨著網上支付的增加,貨幣的發行量和使用量也會較以前大幅下降。郵票遲早要退出歷史舞臺的。
-
10 # 雅趣邢軍談古道今
不要光從藏品的價值價格增長來探討這種收藏活動的意義好嗎。本人77年出生84年起收過糖紙菸標,糧票火柴花,郵票是投資最大的。豐富了知識,搞平面設計等好多工作還能從裡面得到養分。現在好多郵票成了我一年級女兒看圖說話,到寫作文的教具。還能培養少年兒童的專注力,耐心等等。指望這些東西發財,呵呵。自己留著吧。
-
11 # 文龍71706046
當郵票失去寄信蓋銷的過程,也就是沒完成它應有的任務,這說明它沒有存在的價值,何況這麼大的量存在,而收藏的隊伍不停委縮,再加上難於出手變現,很自然越來越不值錢,可以這麼說除非老的郵票,也就是通訊發達需量大之前發行的郵票,而且不是天量發行自然消耗的票,還有收藏價值,現在還在發的絕大部份最好別去碰。
-
12 # 海林64382356
在計劃經濟年代。中國人民郵政是代表國家機關,它有資格發行標明有價值的郵資憑證,市場經濟郵政改變了性質,但人們利用郵資憑證辦理事物的越來越少,是否能改變一下呢,例如郵政快遞公司,是否可以用郵資憑證付款,還有手機充值,購買流量等等,這樣人們購買郵票的極積性就會提高。
-
13 # 堅持奔跑在路上
我是一個集郵愛好者,同時也是郵品的投資者。之所以投資郵票是因為自己對郵票的熱愛以及熟知。現在的郵票實際消耗相對於巨大的發行量來說微乎甚微。大部分郵票都進入了投資的環境,很多資本囤積郵票數以萬計也許也只是冰山一角。不過對於實實在在收藏的行家來說,得到就已經足以,不要去計較他的價格,只要自己可以接受那都可以收藏。
-
14 # 姑蘇評話
集郵的本質是什麼?現在大多數人當成投資了,變成炒股的變種。這種人才會在乎郵票的價值、在乎發行量。集郵是愛好,是享受,是知識。不要貪大求全,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玩什麼,傳統、專題、封、片、張……專業知識不夠、方向不明,就不能起到陶冶情操的作用!留下來的才是真正的喜歡集郵,才能出精品!
-
15 # 精英午託
記得曾經1500萬集郵大軍收藏、炒作大轉發行量少的郵票。到了上世紀90年代,郵票總公司的領導們頭腦開始發熱了,他們加大了郵票發行量,他們把郵票印刷機當印鈔機。因為他們印得在多也不違法。但是,他們也沒想到的是物以稀為貴,所以讓整個的集郵市場經歷了一次大地震,打折票的出現,讓很多人退出集郵市場,不再收藏郵票。我個人認為發行量大的郵票沒有一點收藏價值。
-
16 # 顧鱷
集郵只是為了愛好。這跟郵商不能相提並論,郵商不一定是集郵愛好者,集郵愛好者有可能成為郵商。郵票是國家名片,這張小紙片不單有美學上的享受,還能學到知識,反應了科技的進步,例如:近幾年發行的郵票,從熒光上、印刷上、郵票的紙張上,都給人帶來驚喜。我喜歡集郵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國家機關發行的有面值的紙片除了錢幣,就是郵票了。
我在網上做過一次調查,發現集郵的群體還是比集錢幣的多。可是為什麼錢幣炒作的空間大?因為當一版錢幣退市後,大家並不知道市面上還存有多少枚,只能靠猜測,這就會放大話題性來進行炒作。郵票是會公佈發行量的,而後根據市場的使用量,來估計剩餘量,所以炒作的話題少,升值空間也就少了。
現在由於網路的發達,寫信的人越來越少,集郵者變的迷茫了。但從郵政這兩年加大郵票的防偽措施來看,估計會對郵票的使用進行重新的定義,不然人家費那事幹嘛!就搞些簡單的防偽標誌就好了。集郵愛好者對待好自己手中的郵票,一起等待郵票的春天到來。
-
17 # 手機使用者3996206591
所有商品都是物以稀為貴,收藏要看你收藏的目的,好東西可以收藏把玩,如想增值出售,就要看藏品稀缺程度,一是天然稀缺,二是人為壟斷造成稀缺,成功需要大量資本有眼光和運氣。否則可能為別人做嫁衣!
-
18 # 老上海張亞雄
如果是買新票藏著是沒太大意義的。建議搞專題集郵,收藏一個大類的郵票(我喜歡收藏的是海洋生物)。注重實寄封、原地封、首日封、極限片等(符合國際集郵聯合會要求的郵品)收藏,有機會製作自己的郵集參加展覽。獲獎郵集可以出讓,是蠻有價值和意義的。
-
19 # 我是羽扇綸巾笑
回想三十年前去郵票市場,人還是蠻多的。沒有櫃檯,郵商基本是坐馬紮靠牆角,眼前基本都是塑膠布上鋪報紙,再擺上基本郵冊,每次翻閱都是墨香撲面,彷彿進入另一個美妙世界。
後來有郵票大潮啦!利益放眼前,單枚或單套郵票夾在郵冊裡的少見啦!出現在眼前的是擁擠的櫃檯,郵票基本是論版,一摞一摞的,很多叫不出名字的,耳邊都是多少封啊,包啊箱,件之類的。
在玩郵的過程中,無意發現了郵資封JF17是錯郵,開始的時候並不敢確定,查閱了很多資料,費了好一番周折,最後郵政又給幫了個大忙,發行了JF127,都是創刊號,但恢復了該創刊號的原來面目,看圖對比,上邊是JF17,下邊是JF127,報頭,橫線,創刊號顏色不一樣。時隔三十年的同一題材郵票,卻有著不同的顏色報頭,那麼,當年JF17這枚郵票為什麼印成紅色的呢?
-
20 # 阿拉帶你玩花板
藏品越來越多了,品相越來越新了,收藏者不會增加了,存量互相博弈了,品種發行越來越大了,沒有郵寄功能了,互相開始互換了,資訊越來越明瞭,配套越來越容易了,真正的孤品卻不見了,印刷品不值錢了,供需矛盾了,你明白了嗎?
回覆列表
雖然現在郵市不景氣,但並不代表郵票沒有收藏價值。 新中國郵票除了1992年到2004年的多數郵票和1992年以前的少數郵票的市值不高,甚至低於面值外,多數郵票的價格還是在慢慢的升高。好的品種的郵票的收藏價值還是挺高的。 收藏郵票,和收藏其他的藏品一樣,也要看品種的。 如果把收藏郵票當成是投資,那它的投資風險是較大的,因為郵票有儲存的問題,儲存不好品相壞了,損失就大;還有就是郵票的變現能力差,往往你急需用錢時,郵票賣不出去。 以上是本人的觀點